電影《八佰》,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小人物的命運更加深入人心

2020-09-05 腦洞亂開的阿徐

電影《八佰》票房已經達到了11億,對一直以來低迷的影院是一個重大利好。

這部電影還沒開播就已經引發了大量爭議。不過有爭議對票房來說不算壞事,電影成功地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和關注,促使人們願意買票走進影院。

點映票房過億和高口碑也起到了引流作用。

電影《八佰》啟用了全明星陣容。從流量到大咖,有名有姓的幾十位。老戲骨們有的只有幾個鏡頭。

《八佰》是群像戲,多視角的敘事方式也決定了出場人物眾多,對所有人物都不能深入刻畫,但一點也不影響電影的精彩。

整部電影的著眼點落在了幾個被收編的士兵上。

端午和弟弟小湖北以為只是來打掃戰場的,一到上海,他們依靠的叔叔就死掉了。端午接替了照顧弟弟的責任。

他不敢殺人,也害怕打仗,一心想離開。

他發現了離開四行倉庫的方法,順著水道可以遊出去。

想逃的還有老算盤和另一個川軍,他們想要遊到對岸去,半路遇到了來從水路來偷襲的日本人。怕暴露他只好和老算盤把川軍牢牢按在水裡,這個為了救川軍的舉動還是要了川軍的命。

躲過日軍的兩個人本可以直接遊到對岸,端午在個人的自由,和民族大義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後者。

他通報了日軍偷襲的消息,提醒了守衛倉庫的軍人們,打碎了日軍偷襲成功的美夢。

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決定著自己命運的走向,如果說端午從想要自己逃走,到為倉庫倉庫裡的官兵報信,還是秉持著做人最樸素的良心的話。那麼當他在李晨扮演的正規軍手把手教會打死日軍開始,才真正完成了從一個地道農民向一個軍人的轉變。

在那一刻起,他才真正把自己和保衛倉庫的官兵綁在一起。

人性最後的升華定格在他護旗犧牲的一刻。在他死去的同時,一個英雄誕生了。

老算盤和端午開始一樣,害怕膽小,想逃跑,卻一直沒有突破小我,至始至終都是個逃跑者。

老算盤成功了,他逃了出來。命保住了,可他最後看向英勇守軍的眼神,沒有一絲喜悅,都是空虛和茫然。

有些重要的東西丟在了他逃出的倉庫,他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羊拐和老鐵是被臨時收編的「老兵油子」,他們早就學會了如何消極怠工,他們厭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退縮絕不往前衝。

但守衛倉庫正規軍的英勇,和敵人日軍的殘暴,還是激發了他們骨子裡的的血性,也許他們不知道「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句話,但唱著戲文慷慨赴死,也是一種人生的豪邁。

一輩子不知道女人滋味的羊拐,聽了老鐵的描述,也算了了一樁心事,遺憾留給下輩子來彌補吧。

小湖北幾乎就是個孩子。在他眼裡甚至分不清現實和戲文裡的世界。蘇州河對岸的繁華和戰爭的殘酷交替出現在他的眼前。

開始是叔叔和哥哥照顧他,後來他和小七月成了好朋友。小七月比他大不了多少,卻只有他才能馴服白馬。

小七月在探頭看白馬時,被日軍的子彈打中,他就死在小湖北面前,這樣的衝擊讓他迅速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大人。

他心中英雄就是騎著白馬,孤身一人也敢和敵人千軍萬馬對峙的人。

端午死後在他心裡就是這樣的英雄,團長也是。

他年齡小,勇氣卻不輸任何人,他代表的是全民族的希望。

導演管虎並沒有著重刻畫那些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而是把著眼點落在這些小人物身上。他們被裹挾進戰火中,不穿軍裝就是普通百姓,穿上了軍裝就開始保家衛國。

小人物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選擇成為成為英雄還是懦夫都在一念之間。這樣的視角更能牽動觀眾的情感,也很深入人心。

關注我為您解讀不一樣的影視劇!

相關焦點

  • 《八佰》小人物群像,一輩子的懦夫還是幾分鐘的英雄
    距離電影《八佰》上映第一天截止到今日,它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3億,如此優秀的戰績足以體現這部電影的優秀,說它領跑了整個暑期檔票房也不為過。而《八佰》則是採用了多視角的敘事方式進行劇情,這就決定了出場人物一定很多,但對所有人物很難進行深入刻畫。但在導演管虎的安排指揮下,電影絲毫不受影響,整部電影將角色們刻畫得淋漓盡致,震撼人心。不少觀眾觀看時受到深深的感觸,在銀幕前熱淚盈眶。
  • 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八佰》,徹底將小人物演活了
    先是《八佰》點映首日,率先觀影的觀眾便在社交網絡上對這部電影表示認可,並表示這是一部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電影。這才對這部電影有了好奇心。再加上仍記得此前導演管虎曾在社交網絡上說過那句「哪有番位?只有番號!」的話語,便對《八佰》番位一事格外關注。
  • 電影《八佰》:終究是小人物扛下了所有
    《八佰》從點映到正式上映,豆瓣評分從9.2回落到7.8分,作為戰爭片而言,《八佰》拍出了戰爭片的慘烈和管虎想要表達的內容,及格了。不足的地方在於你很難說清楚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誰的臉在近3個小時的演繹後你能記住,這部電影可以看出管虎的野心
  • 八佰:國難當頭,小人物亦是英雄
    《八佰》是一部抗戰題材的愛國主義電影,以淞滬會戰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再加上眾多影帝的加持,這部電影從官宣以來就備受矚目,而且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批院線電影,《八佰》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 電影《八佰》看片會石家莊舉行,小人物捨生取義看哭觀眾
    8月17日晚,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在金棕櫚國際影城石家莊東尚店舉行看片會,燕都觀影團部分影迷提前觀看了這部影片。影片中,「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在場觀眾。映後,不少觀眾都感慨看哭了,「平民英雄的堅守令人動容,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也令人振奮。」
  • 等了一年的《八佰》,催淚效果果然沒有令大家失望
    所以《八佰》才顯得更加可貴。比起留名史冊的大英雄,它更多地看到了一個個小人物。時勢沒有造就他們,這些人也不是生來就要當英雄的。這些算不得英雄的人,讓戰爭從歷史中走近了,感人之處也就在他們身上。管虎導演選擇以「平凡小人物」的視角作為故事的切入點,不但能刻畫出鮮活有力的戰場群像,還能以小人物的視角去透視家國危難之際的選擇與覺醒。而且演員們對角色的演繹也增強了人物的力度,同時也展現了戰爭背景下各類人的不同面貌 。不得不說《八佰》的演員把平凡小人物刻畫的很好!
  • 《八佰》:殘酷敘事下的小人物英雄,有屬於普通人的萬丈光芒
    《八佰《八佰》昂首挺胸地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票房上名列第一,並喚起了觀眾的懷舊之情。《八佰》作為亞洲第一部全程數碼imax的電影,本身就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小人物史詩」……子彈擦身而過,真實而殘酷:
  • 《八佰》讓人看哭的電影!
    從2011年劇本初稿成型到今日與觀眾見面,《八佰》這部令人們期待已久的華語戰爭大片整整醞釀了9年。宣布定檔8月21日之後,《八佰》提前一周開啟了全國點映活動,據燈塔專業版票房顯示,點映首日票房成績便突破1400萬,並且豆瓣開分8.3分,好多觀眾表示「《八佰》看哭了」。何為《八佰》?
  • 《八佰》裡面根本沒有孫元良,質疑的人根本沒有去看過電影
    《八佰》的故事輪廓和大體方向都沒走偏,它只是將敘事角度轉向小人物,放大了小人物身上的閃光之處,這並沒有任何問題。,就更加的真實。值得一提的是,在《八佰》中,我們看不到那群指點江山的高層人物,有的只是一個個處於戰爭最前線的小人物。
  • 華語電影的一匹黑馬《八佰 》,出道即巔峰!
    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影院已復工58天,票房累計超過50億,觀影人次超1.4億,其中《八佰》貢獻了大盤整體的54%,目前其票房已突破27億,觀影人次突破7000萬,成為華語影史票房的第11位。2020年9月20日,電影《八佰》累計全國票房達29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
  • 《八佰》讓人肅然起敬的小人物
    其實有關《八佰》的文章,應該看完電影的當天就完成的。奈何看完電影三四天了,依舊有種莫名的的矛盾讓我遲遲沒有動筆。就算在此時,小爺感覺依然有口氣堵得慌。淞滬會戰的尾聲,《八佰》是最後的倔強。民族不屈,恰恰是一場小人物的成長經歷。民,國之根本!
  • 細評《八佰》|群像篇:以小人物突破,卻也落入窠臼
    《八佰》則將這種普通人的戰爭記憶推到了一個極致。這場戰役中的國民黨高層只是以背景音的形式存在,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寥寥數筆,對杜淳飾演的謝晉元的刻畫也相對克制。電影的大部分鏡頭對準的是一群遊兵散勇。他們大多來自湖北保安團,很多是沒有拿過槍的農民。歐豪飾演的端午從私塾直接拉到戰場,他當時根本沒想打仗,只想看看上海。
  • 《虎•破》——《八佰》攝製背後的秘密
    重繪了這場戰鬥的畫卷的電影《八佰》,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愛國之情。同時,《八佰》也讓更多人對那段歷史產生了求知慾。為什麼會爆發這場戰鬥,歷史上的「八百壯士」最終命運如何?管虎為何選擇這個題材?
  • 「小人物」也是「大英雄」
    近日,抗日電影《八佰》在全國各地上映,成為熱門電影,《八佰》的故事取材於1937年淞瀘會戰的最後一役,電影內容讓人熱血澎湃、熱淚盈眶,激發了觀看者強烈的愛國之情。  「小人物」的將領也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英雄」  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一個加強營官兵420餘人留守四行倉庫,為了達到威懾敵軍的作用
  • 觀《八佰》的隨筆
    今日閒暇之餘,在網上看了近期非常火爆的電影《八佰》,排除其他因素,就戰爭片的震撼來說可以算是迄今本人看過的國產戰爭大片裡最振奮人心淚目的一部,讓人血脈噴張。《八佰》裡沒有大人物,就是一群操著全國各地方言、社會上的市井小人物。
  • 《八佰》聚焦亂世小人物:深藏在中國人骨血裡的無價情義
    最近,電影《八佰》非常火,不知道大家都去電影院看了嗎?它並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這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特殊的環境中所發生的特殊的攻防戰。不同於《戰狼》之類戰爭題材對單一的個人英雄主義的盡情展示,《八佰》小視角特點更加明顯。
  • 紀錄 |《虎•破》揭秘《八佰》攝製背後的故事
    八佰》重繪了這場戰鬥的畫卷,獲得了巨大票房成功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愛國之情。為什麼會爆發這場戰鬥,歷史上的「八百壯士」最終命運如何?管虎為何選擇這個題材?《虎•破》——電影《八佰》製作紀錄現已登陸四川廣電互動點播平臺
  • 華語電影的一匹黑馬!《八佰》出道即巔峰,他憑什麼?
    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影院已復工58天,票房累計超過50億,觀影人次超1.4億,其中《八佰》貢獻了大盤整體的54%,目前其票房已突破27億,觀影人次突破7000萬,成為華語影史票房的第11位。2020年9月20日,電影《八佰》累計全國票房達29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
  • 電影《八佰》的前世今生,沒有呈現的結局更加悲壯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中所沒有呈現、也無法呈現的後續——在真實的歷史中,撤兵後,團長謝晉元和倖存將士又經歷了什麼?沒有人願意相信:這些為國抗戰、不畏生死的英雄後續的命運竟會如此悲慘。
  • 電影《八佰》:在黑暗與光明之間的英雄變格
    「電影藝術的基礎性和可能在於它使每一個人和每一事物都保持其本來面目。」([匈]貝爾·巴拉茲.巴拉茲《電影美學》)除鮮明的場景對比之外,《八佰》的另一大特色在於人物情感前後變化的對比,這也是英雄變格的主體。以往的此類影片,總會有意無意的塑造一個英雄人物,使戰爭片在家國情感的包裹下變成一部英雄劇,進而使影片的情感基調和主題意蘊變得單一和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