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終究是小人物扛下了所有

2020-09-05 橘聲

八佰》從點映到正式上映,豆瓣評分從9.2回落到7.8分,作為戰爭片而言,《八佰》拍出了戰爭片的慘烈和管虎想要表達的內容,及格了。


不足的地方在於你很難說清楚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誰的臉在近3個小時的演繹後你能記住,這部電影可以看出管虎的野心,群像化的角色稍不留意就流於臉譜化形式化的流水帳的演繹中。

但好在,小人物也在戰爭中有立足之地的。

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對中國人的德行評價如下:


中華民族蓋老於世故,他們的生活,沒有誇妄,不像基督徒自稱「為犧牲而生存」,也不像一般西方預言家之找求烏託邦。他們只想安寧這個現世的生命,生命是充滿著痛苦與憂愁的,他們知之甚稔;他們和和順順工作著,寬宏大度忍耐著,俾得快快活活的生活。至於西方所珍重的美德、自尊心、大志、革新欲、公眾精神、進取意識和英雄之勇氣,中國人是缺乏的。他們不歡喜攀爬博朗山或探險北極;卻至感興趣於這個尋常平凡的世界,蓋他們具有無限之忍耐力,不辭辛苦的勤勉與責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精神,寬宏的氣度,和平的性情,此等無與倫比之本能,專以適合於艱難的環境中尋求幸福,吾們稱之為知足——這是一種特殊的品性,其作用可使平庸的生活有愉快之感。

《八佰》可以說沒有主角,也可以說個個都是主角。

不同於國內很多戰爭片,英雄是天生的悲天憫人的自覺性,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比如說《戰狼》

那是神的謳歌,戰爭中更多是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安寧現世的生命,和和順順工作著,生命充滿痛苦與憂愁,但也有在艱難塵世中尋找幸福的品性。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在一河之隔。

一邊是燈紅霓綠歌舞昇平紙醉金迷,一邊是炮火連天生死難料朝不保夕。

對於戰爭,個個都怕死。

當戰爭來臨時,小人物都不想面對,都想逃避戰爭。

小湖北的叔叔混在難民之中進入租界還不是為了能活下去;

張譯扮演的老算盤想方設法逃離戰爭現場;

王千源下輩子想好好談場戀愛,摸摸女人的胸;

歐豪從老家來到上海,是因為當初說好的只需要打掃戰場,「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去過縣城,我就想看一下上海長什麼樣子。」這才是他樸素的願望;

殘酷的戰爭背後是一個個平凡的面龐。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突圍前夕,每個人都留下遺言,這是其中的一封家書,也是某個丈夫寫給家中的妻兒的,讀來潸然滿目。

想起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想起林覺民《與妻書》的如泣如訴;

普通人沒有那麼多文採,只會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孩子啊,等你長大了要為父親報這國恨家仇」。

卻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

《八佰》中最感人肺腑的一刻是,那麼年輕的戰士,用血肉之軀綁上手榴彈從樓上跳向日軍的陣列,瞬間灰飛煙滅。那一刻,他們視死如歸,簡短的人生縮減為一句話,「我是湖北人,我是XXX」。不管是屏幕內外的人都淚如雨下,誰不是父母生父母疼的。

這場戰爭的統帥謝晉元也非常明白,他們是在送死,可是在死亡面前,有更重要的事情,「靠我們區區這四百來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後這四萬萬人來

每個被捲入這場戰爭的普通人從一開始的逃避到覺醒到犧牲,用血和肉喊醒了對面國人的麻木不仁和置身事外。

小人物的覺醒,到更多人的覺醒了,萬萬千千國人的覺醒,成就了民族大義。

這就是管虎的野心,儘管電影有很多缺陷,這點管虎想要表達的思想觀眾們看明白了。

所以,電影的最後,杜淳帶著戰士們在日軍子彈雨的壓制下從橋這頭退守到橋那頭時,河對面伸出的一雙雙手,也是我們想伸出的力量之手。


相關焦點

  • 觀《八佰》的隨筆
    今日閒暇之餘,在網上看了近期非常火爆的電影《八佰》,排除其他因素,就戰爭片的震撼來說可以算是迄今本人看過的國產戰爭大片裡最振奮人心淚目的一部,讓人血脈噴張。《八佰》裡沒有大人物,就是一群操著全國各地方言、社會上的市井小人物。
  • 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八佰》,徹底將小人物演活了
    我在這裡每敲下一個鍵,《八佰》的票房數字便會跳動一下!這是一部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電影在《八佰》裡,除了有演員名單,完全按照演員出場順序排位這樣的細節,還有在電影的正式海報上也是剔除了所有個人元素,更沒有明星番位這個概念。
  • 文常測試:關於熱映電影《八佰》和導演管虎,你了解多少?
    那你們又對電影《八佰》和導演管虎了解多少呢? 為了幫助大家學習,本喵做了一張小試捲來測試一下大家。 你準備好了嗎? 公眾號:鑫聲優的大大 藝考生看《八佰》 還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 文常測試:關於熱映電影《八佰》和導演管虎,你了解多少?
    更不必說往往有爭議的電影,就代表著它的核心包含著更多的內容。因此,準備參加今年藝考的同學們,感受到他的重要了嗎?那你們又對電影《八佰》和導演管虎了解多少呢?公眾號:鑫聲優的大大藝考生看《八佰》還需要知道的一些事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用智慧、勇氣和鮮血,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 《八佰》:殘酷敘事下的小人物英雄,有屬於普通人的萬丈光芒
    《八佰《八佰》昂首挺胸地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票房上名列第一,並喚起了觀眾的懷舊之情。《八佰》作為亞洲第一部全程數碼imax的電影,本身就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影視作品,管虎導演這次聚焦的是殘酷敘事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刻畫,沒有什麼英雄光環,他們只是臨危受命、保家衛國的普通人。正因如此,他們身上迸發的光輝才格外耀眼,借用託爾金的名言:「小人物改變歷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 《八佰》讓人肅然起敬的小人物
    其實有關《八佰》的文章,應該看完電影的當天就完成的。奈何看完電影三四天了,依舊有種莫名的的矛盾讓我遲遲沒有動筆。就算在此時,小爺感覺依然有口氣堵得慌。淞滬會戰的尾聲,《八佰》是最後的倔強。民族不屈,恰恰是一場小人物的成長經歷。民,國之根本!
  • 《八佰》小人物群像,一輩子的懦夫還是幾分鐘的英雄
    距離電影《八佰》上映第一天截止到今日,它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3億,如此優秀的戰績足以體現這部電影的優秀,說它領跑了整個暑期檔票房也不為過。《八佰》的陣容可謂強大,上至大咖老戲骨,下至流量小鮮肉。而《八佰》則是採用了多視角的敘事方式進行劇情,這就決定了出場人物一定很多,但對所有人物很難進行深入刻畫。但在導演管虎的安排指揮下,電影絲毫不受影響,整部電影將角色們刻畫得淋漓盡致,震撼人心。不少觀眾觀看時受到深深的感觸,在銀幕前熱淚盈眶。
  • 小人物守住尊嚴!電影《八佰》拍出了中國人骨子裡的氣概
    今年最期待的電影,《八佰》終於來了。影片正式定檔8月21日,目前已在部分城市開啟超前觀影,且8月17日—8月20日,點映還會繼續。《八佰》的加入,也被視為今年電影市場的一個重磅炸彈。在這方面,《八佰》不遺餘力。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當年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地面近50000子彈炸點,平均一個鏡頭700子彈點,配合使用業內最頂尖的ALEXA IMAX 65mm攝影機拍攝,讓人身臨其境。
  • 電影《八佰》看片會石家莊舉行,小人物捨生取義看哭觀眾
    8月17日晚,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在金棕櫚國際影城石家莊東尚店舉行看片會,燕都觀影團部分影迷提前觀看了這部影片。影片中,「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在場觀眾。映後,不少觀眾都感慨看哭了,「平民英雄的堅守令人動容,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也令人振奮。」
  • 電影《八佰》賞析|小人物的涅槃·大民族的魂魄
    一電影《八佰》的開篇,並沒有像大多所謂主旋律電影一樣,先極力渲染炮火硝煙之中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軍人的英勇無畏,而是選擇保衛戰發生之前,已經被打殘了的524團的一個營,收編一群被擊潰的散兵遊勇。這群被收編的人,幾乎沒有一個帶有英雄的標識,卻都是再普通不過甚至各有弱點的活生生的小人物。
  • 聚焦亂世小人物 電影《八佰》14日超前點映
    聚焦亂世小人物 終極預告熱血催淚 電影《八佰》14日超前點映本報訊(記者丁曉晨)管虎執導的華語商業大片《八佰》日前發布終極預告片,展示了抗日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熱血情懷,催淚的同時格外震撼人心。
  • 馮小剛:《八佰》是今年電影的復興
    》是今年電影的復興」。《八佰》的火爆,給之前低迷的電影行業注入了生機與希望。《八佰》的故事原型為一九三七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 正如歷史記錄一樣,《八佰》講述的是一個營、400個戰士的故事,而不是單個的英雄。
  • 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
    早報訊 (記者張博)電影《八佰》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實現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5城16影廳同步連線。影片主創兵分兩路於北京、丹東「雲相聚」,實現兩城實時互動。首映禮上,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與籍貫的方式開場,暢聊觀影感受。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八佰》真正改變歷史的,往往是群不起眼的小人物
    託爾金有句名言:「小人物改變歷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這句話用在影片《八佰》裡,再合適不過了。《八佰》的故事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源於歷史上的真實事件。試想一下,當臨時組成「雜牌軍」遇上了訓練有素的敵人精銳,毫無疑問高下立判,這本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但當戰爭真正打響的那一刻,這群孤軍所爆發出的戰鬥力,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 《八佰》背後:鍾愛「小人物」的大個子導演,管虎的詩意與殘酷
    就這樣,電影世家出身的「壞小子」,還是走上了命中注定的「導演路」,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和各色中國式「小人物」結下不解之緣。 拍《八佰》這樣宏大的歷史題材,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取材於近代史「公共資源」,怎麼講出新意?
  • 管虎的野心終究敗給了《八佰》這個時代
    觀影感受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八佰》呈現的八百壯士英勇形象和戰爭的殘酷,無不提醒著我們珍惜當下和平時代、敬重那些為新中國浴血奮戰的抗戰老兵。無論是令人驚豔的布景還是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無論是每一個演員還是電影的配樂,可以看出管虎這次在賭賭《八佰》能青史留名!
  • 電影《八佰》舉辦五城雲首映禮
    國際在線消息:8月14日,電影《八佰》特別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實現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5城16影廳同步連線。影片主創兵分兩路於北京、丹東「雲相聚」,實現兩城實時互動。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北京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丹東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首映禮上,《八佰》眾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和籍貫的方式開場,實現「八百壯士」隔屏「雲相聚」。當日觀影結束後,全場觀眾響起了自發而持久的掌聲,也令影片主創感慨萬分。身在丹東的張譯表示:「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我們能夠生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 電影《八佰》舉辦五城雲首映禮
    《八佰》全球雲首映禮丹東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首映禮上,《八佰》眾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和籍貫的方式開場,實現「八百壯士」隔屏「雲相聚」。感謝這麼多觀眾來看我們這部誠心誠意的作品,非常想念《八佰》在一起奮鬥的日日夜夜,無論相隔多遠,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在首次觀影后,歐豪表示:「頭一回看自己演的電影看哭了。謝謝,值得!」魏晨也特別感謝導演:「很多次做夢還在拍《八佰》,謝謝虎哥,很開心跟《八佰》的團隊一起做了這樣一個夢。」而許多年輕演員也在現場表示:「致敬英雄,希望永遠和平!」
  • 八佰:國難當頭,小人物亦是英雄
    《八佰》是一部抗戰題材的愛國主義電影,以淞滬會戰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再加上眾多影帝的加持,這部電影從官宣以來就備受矚目,而且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批院線電影,《八佰》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