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人生海海》:放過自己是一種智慧,時間會讓一切和解

2021-01-09 星落澤洋

在《人生海海》之前,麥家是「諜戰小說之父」,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麥家這個名字,但是你卻熟知他的作品,你看過的很多諜戰劇都出自他手,比較著名的有《暗算》,《風聲》,《解密》等等。

可能有人就要疑惑了,《人生海海》聽起來並不像是諜戰劇啊,沒錯,人生海海是麥家寫諜戰小說出名之後又沉寂八年之後才寫出來的,這部小說跟以往的故事都不太一樣,雖然不是諜戰故事,但是情節依舊扣人心弦。

這部小說是麥家獻給父輩跟自己故鄉,更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故事的背景是20世紀,講述了上校的傳奇故事。麥家想要告訴讀者,也想告訴自己:放過自己是一種智慧,時間會讓一切和解。

從麥家以往作品的風格來看,《人生海海》可以說是轉型之作,因為麥家之前的作品都是諜戰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英雄主義,他們是高不可攀的;《人生海海》的主人公卻更像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更接地氣。

《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其實就是麥家自己

在《人生海海》中,主要是描寫鄉土文化,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文字中還摻雜著一股自由的味道,語言更鮮活,更具有生命力。

故事中的上校就是來自一個最普通的村子,這個村子就好像是麥家小時候生活的村子一樣,上校好像就是麥家自己。

麥家小時候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被同學排擠,被老師歧視,所以高考結束離開家鄉之後很多年都沒有回去過;上校則是被村子裡的謠言中傷,不得已都要背井離鄉。

寫《人生海海》之前,麥家其實對自己的家鄉一直有一種怨恨的情緒,這種情緒他在《人生海海》中發洩了出來,寫完《人生海海》,麥家變得釋然。

太監

麥家小說裡,常常是有第一視角「我」出現的,但大多是個故事的旁聽者和記錄者。而這一步《人生海海》,我卻參與其中,是一個故事的見證者,也是一個當事者。

前半部分「我」是個孩子,更多是一個旁觀者,爺爺的灌輸,爸爸的態度,村民、同學的以訛傳訛。「我」代表大多數村民,對上校的特立獨行充滿了好奇,最好奇的是,「太監」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監。

爺爺講: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

「太監」是外號,是對個人的嘲笑,每到夏天,村民們都盯著他的私處偷偷地看,也看不出什麼名堂,當事者閉口不語,只得事實變了味道。

爺爺代表落後的村中老者,代表著家族的權威,爺爺的價值觀就是家規,就是戒律。而爺爺的價值觀又來自村裡主流價值觀。

所以會有爺爺開始對「上校」的冷嘲熱諷,而後默許兒子和孫子去「上校」家交往,到最後恐懼村裡閒話誤會兒子被說成「雞姦犯」而告發上校,形勢造人人造孽。爺爺看似雲淡風輕,看透世態炎涼的智慧老人,一生也不過為了在村中的「聲譽」,為了子孫的聲譽而過活。

爺爺的態度觀點,影響了童年「我」對這樣一個人物的認知。當帶著有色眼睛看待人和事,世界就真的變了顏色,太監的家像鬼屋,充滿了好奇和恐懼。

直到親眼所見上校救了小爺爺,第一次直視他明亮的眼睛,「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覺得像英雄,即便如此,還是充滿了好奇,是否少了東西。

「太監」雖然出自這個小山村,卻憑藉聰明才智參軍後做了軍醫,經歷過無數次戰爭,救人無數,按理說是個英雄人物,榮歸故裡。然而,歸鄉後卻遭到輿論擠壓成為極端分子。

這和麥家的童年故鄉有很大關係,麥家來自江南的一個村子,父親被判右派時,他的世界被村子裡的輿論淹沒了。就像《人生海海》的故事起落,很多時候來自這個村子裡「我」孩子的視角,不理解世界的規則,帶著許多不解地走上人生之路。

上校

「上校」是太監的另一個外號,是英雄的象徵。作為特工,他潛伏日佔區,足智多謀;作為軍醫,他救人無數,包括共產黨一位大領導,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榮立一等功……

這是他的豐功偉績,打造了人生的光輝,是他人格、智慧發揮的光芒。然而,在封閉的小山村,信息閉塞人言可畏,叫他「上校」的始終是少數,大多還是叫他「太監」。

上校的英雄形象,在歷史動蕩下,也變得撲朔迷離。為了救貓,他回到村子被批鬥、被辱罵踢打都無所畏懼。然而,上校小肚皮上的字,大大小小,一個紅色的箭頭,小瞎子偷窺後告知天下,從此發生了命運的調轉,引起了所有人,包括讀者的好奇之心。

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疤,聲聲刺耳,步步驚心,像冰封的雪在被刀割,被錘擊。那是他的屈辱,是無法解釋清楚的「罪狀」。

刻在上校最隱私處的這些字,像《紅字》裡的海絲特,紅色是罪的象徵。源於《聖經·啟示錄》紅色是負罪的靈魂,也可以是火刑的隱喻。也暗示著,上校的後半生,將苦難、鮮血、精神甚至生命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這樣的突發性是秘密在讀者中產生較大的懸念和反差。使讀者期待地猜測那字的內容,也與實際發生的「我」的一家因此背負的慘痛代價,以此審視道德評價和諷刺的效果。

麥家的一貫筆法,塑造的人物離奇命運,他們擁有奇高的智慧和善心,但經常遭到命運的捉弄,走向毀滅。然而,只是戲劇手法嗎?人生原本小說來的真實,跌宕起伏。

瘋子

上校最終瘋了,但沒人給他起第三個外號「瘋子」,經歷了半世的波折,人們最終會明白上校是個真正的英雄。被他救過的人,比比皆是,他明亮的眼睛和爽朗的笑聲,騙不了人。

他的精神聖潔而機敏,因為有人揭了這塊說不清的「傷疤」,瘋掉了。讀者為之惋惜之時,麥家給了他最好的安排,既然無法改變史實和刺字傷疤,就讓他回到七歲的小孩的童真世界裡吧,那裡沒有傷害,沒有英雄,沒有傷害。

與之對比,「我」家的爺爺上吊,父親疑神疑鬼,兄弟分崩離析,「我」遠遊他鄉,不敢回歸家。難道這不是一種道德上的負罪嗎?

上校如果沒有被小瞎子無意間看到刺字,就不會有村裡的人圍繞著「刺字」展開的無中生有,欲蓋彌彰,事態無限擴大中彰顯了人性的複雜。

麥家的童年纏繞了他的一生,他寫盡了神人妙事,唯獨沒有觸及自己的故事。《人生海海》裡涉及的童年和故土,是他對童年的一種精神鏡像。

他在父親被判右派時,受盡了同村人異樣的對待,老師和同學的排擠,那份孤獨,逼著他離開了故鄉。而當他如今五十多歲,心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過得去,終究要去尋求一種方式得以和解,否則那便是無盡的苦海。

上校瘋了,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防衛。而麥家選擇的出口,是寫作小說:

「我想通過這次寫作,和我的童年、故鄉,包括和我已經走了的父親達成一種和解,更重要的是,跟我自己達成一種和解。」

完美的英雄?還是現實的強者?

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上校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充滿了讚譽與屈辱,冒著生命危險的革命事業,身上無法磨滅的恥辱烙印,讓他受到非議與討伐。

英雄變成了流氓和叛國賊,只存在與臆想和猜測下。英雄就該時刻昂起頭顱,一身正氣,消除一切人性的過失與犧牲嗎?

我們最熟悉的羅曼 ·羅蘭的金句:「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便是注視世界的真面目——並且愛世界」,出自《米開朗基羅傳》的序言。

在寫《米開朗基羅傳》的時候,羅曼 ·羅蘭似乎對英雄主義有個更深的理解,他在這本書中說:

「我沒有給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們建立紀念碑。我憎恨理想主義,因為它膽怯地迴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點。」

這些英雄在生前,遭受著宗教、政治、社會、乃至家人朋友的怠慢和誤解,他們每一個人在克服多種身體疾病的反覆,和精神痛疾的折磨,痛苦和弱點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然而,即便如此,他們卻能夠用一種執念去堅持自己的人生理念,並以此抵抗一切壓迫。

麥家描寫的上校,是他心中的英雄,然而人們用一塊蓋布把他跌入的整個痛苦深淵罩上。這是誤解,是扭曲。英雄主義就是看到世界的本來面貌,熱愛這個世界。真實高於一切!

英雄背後的「成為英雄」的過程更值得人們去細品斟酌,這才是傳記和他們的作品帶給後人的意義。甚至用幸福作為代價答應給他們真實,給他們勇敢的真實,並用真實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靈。

讀這部作品,你會產生很多情緒,讚賞、憤怒、惋惜,但看到結尾,也會隨著主人公們的放下而釋懷。

命途多舛,但依然要心存善念和正氣,走好每一步,這就是平凡人的英雄主義。

全書59元精裝版,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卻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痛苦是因為不想放過自己,遺憾是因為學不會和解
    在苦難面前,脆弱的人常想以死逃避,因為他們既不想放過自己,也不想咬牙堅持;而勇敢的人,卻總能熬過生命的苦難,化危機為轉機,就像麥家一樣,磨難傷害過他,卻也成就了他。很顯然,麥家是活得通透的人,所以他悟到了人要與一切和解的道理。
  • 《人生海海》:「諜戰之父」麥家,以小說與父親和解
    《人生海海》圍繞著一個身上帶著很多謎團的上校展開,以一個十歲小孩的視角展開敘述。上校肚皮上到底紋了哪幾個字?小說在對這個秘密的窺私慾與守護欲的纏鬥中展開,講述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書中的上校、爺爺、父親、小瞎子等各人的命運與選擇。
  • 父親痴呆去世,麥家回故鄉沉寂8年寫出《人生海海》:與自己和解
    父親痴呆去世,麥家回故鄉沉寂8年寫出《人生海海》:與自己和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麥家的童年時期比較特殊,那個時候講究成分,麥家成分不好,所以總是受到同學的欺負,不僅如此,連老師也嘲笑他。因為父親的去世帶給麥家的是沉痛的打擊,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以沉默回應這個世界。8年時間裡,他消失在大眾視線中,回到故鄉。年近半百的麥家經歷了人生的起伏之後,選擇重新出發。漫長的時間裡,他不停地閱讀,整理院子。歷經這段時間的修整,他慢慢地找到了一種新的方向。
  • 麥家《人生海海》:認清生活後,依然熱愛生活,學會與自己和解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麥家所表達的《人生海海》的寓意和羅曼羅蘭的觀點非常契合,人生確實是這樣,就像大海一樣起伏不定,會有無數種的可能出現,但我們要敢於正視生活原本的樣貌,努力地去熱愛生活。
  • 麥家:《人生海海》治癒千萬人,董卿含淚朗誦,用愛與世界和解
    」麥家對該詞的解讀又深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麥家的書《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誦,一場告別感動了所有時間
    《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洪水猛獸般的愛,會傷人也會害己董卿感動於《人生海海》中的父愛,因為在這裡,她看到了自己的父親,看到他是如何笨拙地表達自己對「掌上明珠」濃烈的愛。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誦,一場告別感動了所有時間
    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朗讀者》上董卿含淚朗誦《人生海海》因兩封信和《朗讀者》結下的善緣「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
  • 《人生海海》,用愛和解!麥家沉寂8年的力作,董卿看後落淚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而小說家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就完美塑造出了這一英雄角色。《人生海海》是麥家歷時八年,幾易其稿的一部佳作。隨著潮起潮落,他的秘密緩緩在世人眼前展開,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被命運裹挾的無奈、殘忍和苦難,可最終成就的是一個穿越海海人生的勇者。關於這本《人生海海》,關於每個人面對的海海人生,還得先從麥家自己的經歷說起。
  • 麥家力作《人生海海》,與過去告別與自己和解,董卿看完淚目
    麥家力作《人生海海》,與過去告別與自己和解,董卿看完淚目我們都知道麥家現在已經成為當紅作家,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從《解密》《暗算》到《風聲》,曾經無人問津的諜戰小說,變成了時代追捧的稀缺品,特別是經過影視改編之後,麥家成為國內諜戰題材作品之父.
  • 麥家《人生海海》到底有多觸動人心?莫言高度盛讚,董卿哽咽落淚
    在書裡,執念就像一種魔力,讓人深陷其中卻無法自拔,然後慢慢地在自己心裡擰成一個結,讓自己擺脫不了。因此,著名主持人董卿就曾用「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話來形容《人生海海》;作者麥家自己也說,他這次破譯的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並且還坦言這是一部與他的童年、家鄉和父親和解的小說。
  • 麥家《人生海海》從3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用「愛」與人生和解
    這一次,歷經8年的磨礪,麥家與以往的作品風格大不相同,背景也不再是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而是變成了裝載著自己童年記憶的故鄉。沒錯,這正是麥家的用意,他要打破固有的自己,去挑戰一種全新的創作體驗,這才有了今天的《人生海海》。
  • 麥家: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何必在意一時浮沉
    01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人生海海》這部小說讓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麥家恨父親幾十年,最終還是沒有在父親離世前達成和解,自己跟兒子也曾有過隔閡。可能帶著對父子親密關係的渴望,所以他在《人生海海》裡父子情深方面下了非常大的真心,放了很多期待和祝願在裡面。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是麥家寫給他父親的。麥家曾坦言,書中晚年的上校就是他父親的原型。「我特別希望他(指上校)就是我的父親。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無處可逃,再不堪的過往,終要與之和解
    八年之後,他攜新作歸來,離開了刀光劍影的諜海,世人看到了另一種擊中人心的傳奇。這個傳奇,是他與年少不堪的和解,是他對故鄉的坦然接受,也是對父親深沉的告白。有別於常人對於故鄉的依戀熱愛,麥家對故鄉則是恐懼逃避,因為童年帶給他的,的確是累累傷痕。麥家小的時候,因為家庭成分問題,整個家庭在村中飽受嘲笑歧視。
  • 麥家專訪:人生海海向何處?
    《風聲》讓讀者們見識到了麥家描寫人性的功力。這一次,麥家把天才的毀滅比作破碎的鑽石。有些女性讀者告訴麥家,她們讀完書愛上了上校,為這個虛構的人物落淚,麥家覺得,她們和故事中善良的林阿姨在精神上是相通的。「這就是人生海海,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關於人生海海的含義,麥家向我們這樣總結。
  • 麥家《人生海海》: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而《人生海海》最戳中讀者內心的,大概就是麥家將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醜陋完全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又通過上校百折不撓的一生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比死亡更具有震撼力,就是活著。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 麥家的《人生海海》憑什麼這麼火?莫言「著迷」,董卿「落淚」
    麥家也被稱作「諜戰小說大神」,同時他的《暗算》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近期,麥家發布了自己的新作《人生海海》,各位一直以來覺得,麥家或許還是發布有關諜戰類的小說,但這一次,他發布了一本關於生活的小說。這本書他歷經了5年時間的打磨,結合了自己的故事,最終完成了創作。
  • 茅盾文學獎得主新作《人生海海》:愛與和解的10句話,擊中人性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心死了,人反而不會死了,只是活得像一臺機器。報紙上說,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懷疑有時恰恰也會變成一種動力,一種對自己的苛刻,逼迫你更想去尋找,去發現。世上最無情的是老人,其次是有錢人。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
  • 麥家《人生海海》:甘願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一部新作,全書圍繞一個傳奇人物褲襠裡的秘密展開,故事情節形成極大反差的同時,還引人入勝,滿足了讀者的窺私慾。上校的屈辱裡,藏著麥家的故事:人生海海,我們終將與人生和解麥家筆下的故事,大都發生在701這樣一個與世隔絕又神秘莫測的情報機構中,但在《人生海海》裡,麥家卻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村子,回到了世俗中。麥家將這本書定位為「與父親的和解之書」,聽起來很像自傳,但其實不然。
  • 麥家《人生海海》:紋身也會成為流言的幫兇,把英雄逼瘋嗎?
    ——麥家《人生海海》麥家是茅盾文學獎得主,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更是掀起了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也為他贏得了「中國諜戰之父」的美稱。《人生海海》定稿於2019年3月2日,是麥家耗時8年心血巨作。——麥家《人生海海》遠到宋朝的抗倭名將嶽飛,死於一種叫「莫須有」的無端猜測中。近到民國的影視巨星阮玲玉,死於八卦流言中。他們都深刻的為我們闡釋了什麼叫做「人言可畏」。而半生戎馬,二度被收監的上校又豈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 豆瓣8.1分,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讓莫言誇獎,董卿流淚誦讀
    而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和以往的諜戰風格不同,這是一篇麥家歷時8年,突破自己之後才寫出的作品。這本書在豆瓣評分8.1,是很多人都讀過的一本好書。甚至,諾貝爾獎得主莫言讀過《人生海海》後,也對其讚不絕口,而且把它稱作是一本「迷人」的小說。在《人生海海》中,我們既能看到生命的殘酷,又可以感受到時間帶來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