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人生海海》,是因為喜歡麥家。但讀罷全書,卻完全被上校的魅力所徵服。
這樣一個人生歷經大起大落,享受過榮譽,也受盡了屈辱的英雄,實在是讓人著迷不已,更是讓人佩服不已。
連莫言都直呼看得興奮,把董卿感動到流淚,足見《人生海海》的精彩。
而《人生海海》最戳中讀者內心的,大概就是麥家將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醜陋完全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又通過上校百折不撓的一生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比死亡更具有震撼力,就是活著。
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上校的傳奇和太監的秘密:作為男人,他極盡榮耀,但也極盡屈辱
《人生海海》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回顧上校的一生,這個故事裡,有我,有上校,有父親,有爺爺,有村子裡的各色村民。
其中,上校是絕對主角。
在父親的口中,他是上校,但在爺爺和村民的嘴裡,他是太監。
至於為什麼是太監,說來就話長了。
上校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學什麼都比別人快。
但這股聰明勁,是他的人生之幸,也是他人生不幸的開始。
17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國民黨部隊拉了壯丁。
憑著上校的聰明和勤奮,只四年時間,再返鄉時,他就成了堂堂大營長。
上校回鄉是給父親送葬,臨走前老保長私下給上校踐行,而據說喝醉了酒的上校和老保長的姘頭搞到了一起。
自此之後,全村人就都聽聞,上校褲襠裡的傢伙出了問題。
一種說法是老保長講的,說上校色膽包天,睡了師長女人,最後揮刀自宮。
另一種說法則稱上校是英雄,在戰鬥中跟鬼子肉搏,傷到了命根子。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吧,反正上校的私處肯定是和其他男人不一樣了,所以「太監」這個綽號就這麼叫了起來。
但上校到底是不是太監,這始終是個謎。就像他的人生,一直充滿著傳奇色彩。
因為私處受傷住院期間看多了醫生做手術,聰明過人的上校就無師自通成了一名軍醫。
又因為醫術高超,被病人贈送了一箱金子,他用這些金子打造了一副手術器具,故又被稱為「金一刀」。
從此,在各種戰場上都少不了上校的身影,「金一刀」的名號也越叫越響,而上校的人生也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轉折。
在他救下一名女傷員,還替她接生了孩子後,上校被調到上海當了一名高級特務。
因為這個女傷員是戴笠手下,見上校聰明能幹,長得又帥,於是一紙令下,改變了上校的命運。
在上海期間,上校以開診所為掩護,在各種紙醉金迷的妓院中打探情報,與各種日本女人周旋。
令人沒想到的是,上校那受過傷的命根子居然獨具魅力,極受女人歡迎,連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都有耳聞。
在上校被手下出賣,抓進日本戰俘營時,川島芳子將上校撈了出來,當成了自己的專屬「男寵」,還在上校下腹繡上了一行字。
這些字成了上校痛苦一生的恥辱,也為上校此後的悲慘人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麥家在書中寫道:「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覺得自己經歷的一些事,像烙鐵烙穿肉、傷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還會在陰雨天隱隱疼。」
下腹的那行字就是上校身上永不消失的疤,也是烙在他心裡揮之不去的傷。
餘秋雨寫過一首詩,叫《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裡面有這樣一句:「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對於上校來說,下腹就是他人生的死角,是他的恥辱,也是他拼了命想要保護的秘密。
可是,越是拼盡全力隱藏,卻反而激起了村民們更大的興趣。
尤其是小瞎子之流,用盡各種齷齪手段,讓上校本就曲折的人生更加悲慘。
上校的一生從未主動害過人,也從沒有怪過別人不懂他。相反,他一直與人為善,處處幫助別人。
可是,他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誤解和羞辱。
上校的人生是可悲的,但又是可敬的。
即使身處泥潭,他也依然沒有自怨自艾。
面對「太監」的汙名,面對同僚的陷害,面對女人的玩弄,面對同村人的折磨,上校並沒有去爭辯,他始終風輕雲淡,用勇敢和堅強對抗著命運的不公。
羅曼羅蘭說過:「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上校就是這樣,不論在戰場上,還是在牢房裡,不論是陷入日本女人的深淵中,還是被捲入時代洪流裡批鬥和折磨。
他都以頑強的意志力堅持到了最後,無論深處何種境地,上校都能在灰暗中閃現出最亮的光芒,活成最耀眼的一束光。
在生活和女人的磨難中歷盡半生沉浮,上校歸來仍是當初那個少年
從17歲陰差陽錯當了國民黨,上校就開始了他一生的磨難。
從小兵,到營長,到軍醫,再到特務。
後來,日本投降,國共內戰開始,上校又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但上校命不該絕,他的醫術不僅在國民黨中赫赫有名,連解放軍也都知曉。
上校被綁去給解放軍一位大首長做手術,挽救了首長的性命,而這位首長正好是接管上校所在國民黨部隊的領導。於是,上校被保了出來,派去前線戴罪立功。
上校也確實沒有辜負首長的期望,屢立戰功,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場,榮立一等功,一時風光無兩,成了受人敬仰的大英雄。
上校的人生本該自此一片光明,可是,命運卻並沒有放過上校,他很快又迎來了更加殘酷的暴風雨。
儘管上校異常低調,從不主動去招惹別人。可是像上校這樣顏值高,才華橫溢的優秀男人,總是自帶光芒,吸引無數女人的目光。
因為那個無法啟齒的秘密,上校拒絕了所有投射來的愛慕之情。
他把心思專注於事業上,可是,就在他將要被提拔副院長之際,一個曾苦苦追求他的女軍醫舉報上校強暴他。
擺在上校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娶女軍醫,要麼被遣送回家。
上校選擇了後者,放棄大好的前途,他回到了雙家村。
他的秘密,他的那些或真實或被虛構的過往,都成了村民們的談資。
他們看不起上校,罵他太監,將他孤立成了一個晦氣的妖魔鬼怪。
但上校一如往常,他活得比任何人都要自在和從容,直到那場十年浩劫的到來。
那一段艱難的時光,讓我們見識到了人性的醜陋和齷齪,也讓我們看到了上校的勇敢和堅強。
麥家說:「人世間就這樣,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魚就多了,大魚小魚,泥鰍黃鱔,烏龜王八,螃蟹龍蝦,鮮的腥的,臊的臭的,什麼貨色都有。」
一場血雨腥風,讓牛鬼蛇神們全都現了原形,小瞎子、胡司令、野路子、表哥……他們殘酷拷打逼問上校,他們挖空心思想要一探上校褲襠的虛實,想要弄清楚那一行字到底是什麼。
機智的上校大都化險為夷,但他還是低估了惡人的喪心病狂。
他們用上校心愛的貓當人質迫使上校自投羅網,他們一遍遍地批鬥他,毒打他,一次次地想要將罪惡的手伸向上校的褲襠。
人性的自私和醜陋也在那個完全失常的年代裡暴露無疑,平時對「我」疼愛有加的爺爺,為了不讓上校牽連到自己的兒子,無情地告發了上校。
在公社宣判的那天,上校已被折磨得不成樣子。
可是,當無賴們起鬨去扒上校的褲子時,站都站不穩的上校卻爆發出了令人驚訝的力量,他推開眾人,在橫衝直撞中瘋掉了。
所有傷害過他的人,所有傷害過他的事,他都不記得了。可是,那道屈辱還在,那麼刻骨銘心,即使瘋了,他依然不由自主地拿刀捅向自己的小腹。
他的心依然是純淨的,但布滿了傷痕。
不過,瘋掉或許對上校來說是個最好的結局,也給了另一個人救贖的機會。
那個當初舉報上校強暴的女人,是真的愛他,也是真的誤會了他。
多年後,當林阿姨了解了真相,她帶著愧疚的心和滿滿的愛給了上校最後一次幸福的機會。
雖然上校的病沒有治好,智商退回到了孩童的水平,但他終於放下了所有的負擔,做回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
想起一句最近很火的歌詞:「我還是當初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上校就是如此,從始至終,他都是那個單純善良的少年。雖然經歷了太多的世事沉浮,看過了太多的人性醜惡,但上校的心完全沒有被世俗玷汙。
出走半生,歷盡苦難,歸來的上校依然初心不改,仍是那個少年模樣。
上校的屈辱裡,藏著麥家的故事:人生海海,我們終將與人生和解
麥家筆下的故事,大都發生在701這樣一個與世隔絕又神秘莫測的情報機構中,但在《人生海海》裡,麥家卻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村子,回到了世俗中。
麥家將這本書定位為「與父親的和解之書」,聽起來很像自傳,但其實不然。麥家並沒有直接去寫自己,而是將自己隱藏到了上校的背後。
麥家出生在浙江一個小山村,他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與父親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父親是反革命、右派,爺爺是地主,在那個灰暗的年代,這樣的家庭出身讓麥家飽受羞辱。
和上校一樣,麥家也是村子裡的異類,被欺負的對象。
他被老師嘲笑,被同學辱罵。但和上校不一樣的是,那時候傷麥家最深的人卻是父親。
因為聽到同學罵父親,麥家決定幫父親討回公道。但父親趕來時,卻連扇了兒子兩個大耳光,用力之大讓麥家頓時鼻血直流,一直流到了褲襠裡。
麥家說:「我心窩裡插了一柄刀,怎麼也拔不出來!」
這件事讓麥家的性格從此變得越來越沉默,也導致了他和父親的決裂,此後數年都不曾說過話。
而在《人生海海》中,上校被全村人羞辱,唯一相信他並幫助他的人是「我」的父親。
小說的最後,上校在歷盡半生的沉浮之後,最終以返璞歸真的結局自由地做回了最單純的自己。無論多麼大的傷害,無論多麼討厭的人全都從他的腦海裡消失了。
而「我」也在多年之後,選擇了回歸故土,回到了父親身邊。
從童年記憶中傷害自己最深的「壞人」,到如今這個寡言沉悶但心地善良的好人。從逃離,到回歸,借上校這個人物,麥家和父親,也和自己完成了和解。
《人生海海》裡麥家說:「箱子裡存的錢是越多越好,心裡存的事是越少越好」。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一生中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事,碰到或好或壞的人。
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堆積在心裡,總有一天會壓垮我們的一生。
而只有不斷地放下,不斷地去和生活和解,我們才能獲得輕鬆的人生。
寫在最後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深以為然。
真正的成熟並不是一直做加法,而是學會做減法,剔除那些不重要的東西,留下那些重要的東西。
當我們成為一個簡單的人,我們的人生自然也會成熟而圓滿。
就像上校,始終簡單而純粹,雖然命運對他不公,但他依然不屈不撓。
他從不在意流言蜚語,他只用力去過自己的生活,用心去照顧兩隻愛貓,最終歷盡重重苦難,他又回到了最簡單的自己。
就像林阿姨,在最後的時刻幡然醒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和上校對自己的重要性。他不顧外界異樣的眼光,終於如願和上校結了婚,在歲月靜好中過回了簡單的生活。
就像麥家,在錯過和父親的最後一面後,終於覺醒,開始讓迷失在名利中的自己停下來。
他在簡單中去修復自己,讓時間去治癒一切。
最後,他終於又有能力再一次重新出發,於是有了《人生海海》。
在這本書裡,我們讀出了苦難,也讀出了堅強;讀出了美好,也讀出了醜陋;讀出了故鄉,也讀出了遠方。
最後,我們讀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