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人生海海》: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2020-12-22 我是零食少女

初讀《人生海海》,是因為喜歡麥家。但讀罷全書,卻完全被上校的魅力所徵服。

這樣一個人生歷經大起大落,享受過榮譽,也受盡了屈辱的英雄,實在是讓人著迷不已,更是讓人佩服不已。

連莫言都直呼看得興奮,把董卿感動到流淚,足見《人生海海》的精彩。

《人生海海》最戳中讀者內心的,大概就是麥家將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醜陋完全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又通過上校百折不撓的一生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比死亡更具有震撼力,就是活著。

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上校的傳奇和太監的秘密:作為男人,他極盡榮耀,但也極盡屈辱

《人生海海》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回顧上校的一生,這個故事裡,有我,有上校,有父親,有爺爺,有村子裡的各色村民。

其中,上校是絕對主角。

在父親的口中,他是上校,但在爺爺和村民的嘴裡,他是太監。

至於為什麼是太監,說來就話長了。

上校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學什麼都比別人快。

這股聰明勁,是他的人生之幸,也是他人生不幸的開始。

17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國民黨部隊拉了壯丁。

憑著上校的聰明和勤奮,只四年時間,再返鄉時,他就成了堂堂大營長。

上校回鄉是給父親送葬,臨走前老保長私下給上校踐行,而據說喝醉了酒的上校和老保長的姘頭搞到了一起。

自此之後,全村人就都聽聞,上校褲襠裡的傢伙出了問題。

一種說法是老保長講的,說上校色膽包天,睡了師長女人,最後揮刀自宮。

另一種說法則稱上校是英雄,在戰鬥中跟鬼子肉搏,傷到了命根子。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吧,反正上校的私處肯定是和其他男人不一樣了,所以「太監」這個綽號就這麼叫了起來。

但上校到底是不是太監,這始終是個謎。就像他的人生,一直充滿著傳奇色彩。

因為私處受傷住院期間看多了醫生做手術,聰明過人的上校就無師自通成了一名軍醫。

又因為醫術高超,被病人贈送了一箱金子,他用這些金子打造了一副手術器具,故又被稱為「金一刀」。

從此,在各種戰場上都少不了上校的身影,「金一刀」的名號也越叫越響,而上校的人生也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轉折。

在他救下一名女傷員,還替她接生了孩子後,上校被調到上海當了一名高級特務。

因為這個女傷員是戴笠手下,見上校聰明能幹,長得又帥,於是一紙令下,改變了上校的命運。

在上海期間,上校以開診所為掩護,在各種紙醉金迷的妓院中打探情報,與各種日本女人周旋。

令人沒想到的是,上校那受過傷的命根子居然獨具魅力,極受女人歡迎,連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都有耳聞。

在上校被手下出賣,抓進日本戰俘營時,川島芳子將上校撈了出來,當成了自己的專屬「男寵」,還在上校下腹繡上了一行字。

這些字成了上校痛苦一生的恥辱,也為上校此後的悲慘人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麥家在書中寫道:「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覺得自己經歷的一些事,像烙鐵烙穿肉、傷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還會在陰雨天隱隱疼。」

下腹的那行字就是上校身上永不消失的疤,也是烙在他心裡揮之不去的傷。

餘秋雨寫過一首詩,叫《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裡面有這樣一句:「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對於上校來說,下腹就是他人生的死角,是他的恥辱,也是他拼了命想要保護的秘密。

可是,越是拼盡全力隱藏,卻反而激起了村民們更大的興趣。

尤其是小瞎子之流,用盡各種齷齪手段,讓上校本就曲折的人生更加悲慘。

上校的一生從未主動害過人,也從沒有怪過別人不懂他。相反,他一直與人為善,處處幫助別人。

可是,他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誤解和羞辱。

上校的人生是可悲的,但又是可敬的。

即使身處泥潭,他也依然沒有自怨自艾。

面對「太監」的汙名,面對同僚的陷害,面對女人的玩弄,面對同村人的折磨,上校並沒有去爭辯,他始終風輕雲淡,用勇敢和堅強對抗著命運的不公。

羅曼羅蘭說過:「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上校就是這樣,不論在戰場上,還是在牢房裡,不論是陷入日本女人的深淵中,還是被捲入時代洪流裡批鬥和折磨。

他都以頑強的意志力堅持到了最後,無論深處何種境地,上校都能在灰暗中閃現出最亮的光芒,活成最耀眼的一束光。

在生活和女人的磨難中歷盡半生沉浮,上校歸來仍是當初那個少年

從17歲陰差陽錯當了國民黨,上校就開始了他一生的磨難。

從小兵,到營長,到軍醫,再到特務。

後來,日本投降,國共內戰開始,上校又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但上校命不該絕,他的醫術不僅在國民黨中赫赫有名,連解放軍也都知曉。

上校被綁去給解放軍一位大首長做手術,挽救了首長的性命,而這位首長正好是接管上校所在國民黨部隊的領導。於是,上校被保了出來,派去前線戴罪立功。

上校也確實沒有辜負首長的期望,屢立戰功,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場,榮立一等功,一時風光無兩,成了受人敬仰的大英雄。

上校的人生本該自此一片光明,可是,命運卻並沒有放過上校,他很快又迎來了更加殘酷的暴風雨

儘管上校異常低調,從不主動去招惹別人。可是像上校這樣顏值高,才華橫溢的優秀男人,總是自帶光芒,吸引無數女人的目光。

因為那個無法啟齒的秘密,上校拒絕了所有投射來的愛慕之情。

他把心思專注於事業上,可是,就在他將要被提拔副院長之際,一個曾苦苦追求他的女軍醫舉報上校強暴他。

擺在上校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娶女軍醫,要麼被遣送回家。

上校選擇了後者,放棄大好的前途,他回到了雙家村。

他的秘密,他的那些或真實或被虛構的過往,都成了村民們的談資。

他們看不起上校,罵他太監,將他孤立成了一個晦氣的妖魔鬼怪。

但上校一如往常,他活得比任何人都要自在和從容,直到那場十年浩劫的到來。

那一段艱難的時光,讓我們見識到了人性的醜陋和齷齪,也讓我們看到了上校的勇敢和堅強。

麥家說:「人世間就這樣,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魚就多了,大魚小魚,泥鰍黃鱔,烏龜王八,螃蟹龍蝦,鮮的腥的,臊的臭的,什麼貨色都有。」

一場血雨腥風,讓牛鬼蛇神們全都現了原形,小瞎子、胡司令、野路子、表哥……他們殘酷拷打逼問上校,他們挖空心思想要一探上校褲襠的虛實,想要弄清楚那一行字到底是什麼。

機智的上校大都化險為夷,但他還是低估了惡人的喪心病狂。

他們用上校心愛的貓當人質迫使上校自投羅網,他們一遍遍地批鬥他,毒打他,一次次地想要將罪惡的手伸向上校的褲襠。

人性的自私和醜陋也在那個完全失常的年代裡暴露無疑,平時對「我」疼愛有加的爺爺,為了不讓上校牽連到自己的兒子,無情地告發了上校。

在公社宣判的那天,上校已被折磨得不成樣子。

可是,當無賴們起鬨去扒上校的褲子時,站都站不穩的上校卻爆發出了令人驚訝的力量,他推開眾人,在橫衝直撞中瘋掉了。

所有傷害過他的人,所有傷害過他的事,他都不記得了。可是,那道屈辱還在,那麼刻骨銘心,即使瘋了,他依然不由自主地拿刀捅向自己的小腹。

他的心依然是純淨的,但布滿了傷痕。

不過,瘋掉或許對上校來說是個最好的結局,也給了另一個人救贖的機會。

那個當初舉報上校強暴的女人,是真的愛他,也是真的誤會了他。

多年後,當林阿姨了解了真相,她帶著愧疚的心和滿滿的愛給了上校最後一次幸福的機會。

雖然上校的病沒有治好,智商退回到了孩童的水平,但他終於放下了所有的負擔,做回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

想起一句最近很火的歌詞:「我還是當初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上校就是如此,從始至終,他都是那個單純善良的少年。雖然經歷了太多的世事沉浮,看過了太多的人性醜惡,但上校的心完全沒有被世俗玷汙。

出走半生,歷盡苦難,歸來的上校依然初心不改,仍是那個少年模樣。

上校的屈辱裡,藏著麥家的故事:人生海海,我們終將與人生和解

麥家筆下的故事,大都發生在701這樣一個與世隔絕又神秘莫測的情報機構中,但在《人生海海》裡,麥家卻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村子,回到了世俗中。

麥家將這本書定位為「與父親的和解之書」,聽起來很像自傳,但其實不然。麥家並沒有直接去寫自己,而是將自己隱藏到了上校的背後。

麥家出生在浙江一個小山村,他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與父親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父親是反革命、右派,爺爺是地主,在那個灰暗的年代,這樣的家庭出身讓麥家飽受羞辱。

和上校一樣,麥家也是村子裡的異類,被欺負的對象。

他被老師嘲笑,被同學辱罵。但和上校不一樣的是,那時候傷麥家最深的人卻是父親。

因為聽到同學罵父親,麥家決定幫父親討回公道。但父親趕來時,卻連扇了兒子兩個大耳光,用力之大讓麥家頓時鼻血直流,一直流到了褲襠裡。

麥家說:「我心窩裡插了一柄刀,怎麼也拔不出來!」

這件事讓麥家的性格從此變得越來越沉默,也導致了他和父親的決裂,此後數年都不曾說過話。

而在《人生海海》中,上校被全村人羞辱,唯一相信他並幫助他的人是「我」的父親。

小說的最後,上校在歷盡半生的沉浮之後,最終以返璞歸真的結局自由地做回了最單純的自己。無論多麼大的傷害,無論多麼討厭的人全都從他的腦海裡消失了。

而「我」也在多年之後,選擇了回歸故土,回到了父親身邊。

從童年記憶中傷害自己最深的「壞人」,到如今這個寡言沉悶但心地善良的好人。從逃離,到回歸,借上校這個人物,麥家和父親,也和自己完成了和解。

《人生海海》裡麥家說:「箱子裡存的錢是越多越好,心裡存的事是越少越好」。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一生中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事,碰到或好或壞的人。

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堆積在心裡,總有一天會壓垮我們的一生。

而只有不斷地放下,不斷地去和生活和解,我們才能獲得輕鬆的人生。

寫在最後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深以為然。

真正的成熟並不是一直做加法,而是學會做減法,剔除那些不重要的東西,留下那些重要的東西。

當我們成為一個簡單的人,我們的人生自然也會成熟而圓滿。

就像上校,始終簡單而純粹,雖然命運對他不公,但他依然不屈不撓。

他從不在意流言蜚語,他只用力去過自己的生活,用心去照顧兩隻愛貓,最終歷盡重重苦難,他又回到了最簡單的自己。

就像林阿姨,在最後的時刻幡然醒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和上校對自己的重要性。他不顧外界異樣的眼光,終於如願和上校結了婚,在歲月靜好中過回了簡單的生活。

就像麥家,在錯過和父親的最後一面後,終於覺醒,開始讓迷失在名利中的自己停下來。

他在簡單中去修復自己,讓時間去治癒一切。

最後,他終於又有能力再一次重新出發,於是有了《人生海海》。

在這本書裡,我們讀出了苦難,也讀出了堅強;讀出了美好,也讀出了醜陋;讀出了故鄉,也讀出了遠方。

最後,我們讀懂了人生

相關焦點

  • 麥家《人生海海》:甘願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一部新作,全書圍繞一個傳奇人物褲襠裡的秘密展開,故事情節形成極大反差的同時,還引人入勝,滿足了讀者的窺私慾。為了守住自己肚子上的秘密,上校默認了這個說法,背上了太監的罵名。即便如此,上校每天也跟個沒事人似的,不僅出手救自殺的小爺爺,還安慰他說:世上命最值錢,我被人罵成事太監都照樣活著,你死什麼死,輪不上。直到詭計多端的小瞎子設計在上校洗澡時突然開燈,這才讓大家明白,雖然上校那個地方沒事,可是在那旁邊居然秀了一行字。
  • 麥家《人生海海》:上校當「太監」的背後,是男人不能說的心酸
    因為麥家去讀了《人生海海》,讀完之後,卻被上校的魅力所折服。上校一生,歷經風雨,跌宕起伏。他曾踏足過山巔,也到達過低谷,曾滿載著榮譽,受眾人敬仰,也曾身為英雄,受盡小人的折辱。就如麥家在《人生海海》裡寫道: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借著上校的故事,麥家將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醜陋赤裸裸地擺放在讀者的面前,一句接著一句,直接戳進讀者的內心。
  • 「人生海海」中的五味雜陳——看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而作者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生活總是不盡如 人意,永遠不會如你想像那樣簡單圓滿。
  • 麥家: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何必在意一時浮沉
    《人生海海》這部小說讓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這本書的故事是以上校為主線展開的,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都歷經磨難,都經歷過難以抉擇的時刻,但是他們各自過著自己的人生,直到最後塵埃落定。
  • 讀書||《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交流內容信息量非常大,從文學到個人到作品等等,越聽對麥家興趣越濃,小時候的苦難尤其是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令我想一探究竟,「心中擰巴的人容易走進文學……」、「如果不是文學,我將走向抑鬱和自殺……」、「人生海海帶我回到家鄉回到起點,三五年的寫作將我整個人都掏空了……」寥寥數語,徹底勾起了好奇心,幾個點非常觸動人。
  • 麥家的新書《人生海海》:看得人害羞,莫言還讀了2遍
    作者麥家,曾經是一位諜戰劇作家,代表作《解密》、《風聲》、《暗算》都收穫了眾多讀者。不過這位有著「可愛」筆名的麥家卻並不滿足,於是沉浸八年後,他終於轉型出去,出了一本純文學作品,也就是今天我們讀者備受喜愛的小說《人生海海》。
  • 如果覺得人生太沉重,那就看看麥家的《人生海海》吧
    我最初知道麥家的《人生海海》這本書,源於董卿老師的一段朗誦。董卿老師深情地朗誦,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後來,看到莫言和高曉松等人的評價,我最終決定入手這本書。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太沉重了。像《活著》裡的福貴一樣,這又是一個人在時代的長河裡歷經一生磨難的故事。
  • 麥家《人生海海》:放過自己是一種智慧,時間會讓一切和解
    在《人生海海》之前,麥家是「諜戰小說之父」,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麥家這個名字,但是你卻熟知他的作品,你看過的很多諜戰劇都出自他手,比較著名的有《暗算》,《風聲》,《解密》等等。從麥家以往作品的風格來看,《人生海海》可以說是轉型之作,因為麥家之前的作品都是諜戰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英雄主義,他們是高不可攀的;《人生海海》的主人公卻更像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更接地氣。《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其實就是麥家自己在《人生海海》中,主要是描寫鄉土文化,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文字中還摻雜著一股自由的味道,語言更鮮活,更具有生命力。
  • 麥家專訪:人生海海向何處?
    麥家這一次,麥家把天才的毀滅比作破碎的鑽石。有些女性讀者告訴麥家,她們讀完書愛上了上校,為這個虛構的人物落淚,麥家覺得,她們和故事中善良的林阿姨在精神上是相通的。「這就是人生海海,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關於人生海海的含義,麥家向我們這樣總結。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人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同一本書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的,剛開始你看的是一個故事,後來,你讀的是人生。麥家的《人生海海》便是這種感覺。微信讀書看過一遍,如今有了實體書,便再看一遍。那個很遙遠的時代,在作者的筆下,似乎又很近,我們沒有經歷那個時代,卻可以在作者的筆下感受那個時代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最為樸實的面孔。人們似乎總是愛懷念過去,在不經意間提起,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過去太美好,也可能是因為太多的苦難,我們經歷過,告訴自己那樣就可以了,不再需要這樣的苦難了,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是一生而已。
  • 《人生海海》,用愛和解!麥家沉寂8年的力作,董卿看後落淚
    而小說家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就完美塑造出了這一英雄角色。《人生海海》是麥家歷時八年,幾易其稿的一部佳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隱沒在山村的「上校」的傳奇的一生。隨著潮起潮落,他的秘密緩緩在世人眼前展開,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被命運裹挾的無奈、殘忍和苦難,可最終成就的是一個穿越海海人生的勇者。
  • 人生沉浮我們如何自處?小丸子:活著就有好事發生丨《人生海海》
    在麥家今年的新作《人生海海》中,他借書中人物之口說:「這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雖然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但只要活著,總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 一生要讀一次,茅盾文學獎麥家新作《人生海海》,看完感動落淚
    麥家為什麼起了《人生海海》這個名字?人生海海一詞其實是閩南語,表達的是人生如同大海一般複雜多變、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但終歸還是要在這廣闊的海域中好好的活下去。麥家說:「既然我們逃不開躲不掉,那倒不如勇敢去愛生活。」之前在樊登讀書會上看到,一個失去雙親的女孩問樊登,我的父母不在了我感到很迷茫,我該如何活下去?
  • 麥家《人生海海》:紋身也會成為流言的幫兇,把英雄逼瘋嗎?
    他在沒有任何痛苦和恐懼中結束了最後一次心跳,身上蓋著一床藏青色的羊絨毛毯,身邊守著我和林阿姨。——麥家《人生海海》麥家是茅盾文學獎得主,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更是掀起了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也為他贏得了「中國諜戰之父」的美稱。
  • 沉澱5年寫出人性著作《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要勇氣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2019年,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裡,麥家一如既往寫人性,不過這次是用一個更加殘酷的故事。麥家曾經說:「自己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最難的,也是最應該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怎麼樣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變成大眾的感受,讓特殊性變成一種普遍性。」
  •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董卿感動流淚
    直到讀到這本書接近尾聲,書中各種人物的海海人生展現在眼前的時候,仿佛一下子領略到了「人生海海」。「上校」這個人物最具傳奇色彩,關於其經歷和身世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讀者去尋找去探究,這裡不想劇透太多,只想說,他可以在戰爭中捨生取義,也可以對兩隻貓寵愛之極,他可以承受極限苦難,卻不能忍受隱私外宣,他可以蒙冤恬淡生活,也可以彰顯慷慨大義。
  • 麥家:《人生海海》——縱然底色悲涼,依然向善而行
    去年「雙十一」去網上選書,看到麥家的《人生海海》評分很高,順手就買了。也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具體意思,只是覺得讀來有一種高端大氣、波瀾壯闊之感。也是記起之前聽過五月天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也叫《人生海海》,阿信在歌詞裡唱:"就算是這個世界把我拋棄,而至少快樂傷心我自己決定,所以我說就讓它去,我知道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
  • 《人生海海》上校:甘願當太監,放棄愛情,也要守住的一個秘密
    《人生海海》是麥家停筆三年曆時五年的長篇巨著。在此之前麥家已經是憑著《解密》、《風聲》、《暗算》,都拍成了電視劇,看過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書名"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心胸要像大海一樣寬廣,磨難再多,也要好好活著。
  • 《人生海海》:好好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今天呢,梅也就要為大家分享著名作家麥家的,一個傳奇而又殘酷的英雄故事——《人生海海》。作者:十點心然書中的主人公,讓莫言直呼著迷,董卿看完感動到哭。這個人既被人尊稱為「上校」,又被人貶損為「太監」,兩個迥然不同的名字,道盡了普通人穿越人生沉浮的艱難,以及被時代洪流裹挾的無可奈何。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你的命運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運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甚至受不了的時候,不妨去看一看《人生海海》。」人生的海平面在各種各樣的困境中沉沉浮浮,誰也不知道明天是風平浪靜的洋流,還是狂風暴雨的海嘯。
  • 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有多偉大?莫言佩服不已,高曉松看後落淚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人生海海》本書中最關鍵的主角有一個,他就是人們口中的上校、太監、怪胎等等綽號。在剛開始的篇幅中,上校從未出現,我們只能從爺爺口中,街坊鄰居的口中,去得知這個人的一切也正是因為從未出現過的上校,讓我們有興趣繼續讀下去,帶著疑惑去探索上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