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舒適圈有多難呢?

2020-12-27 拾光微涼淺

現在是凌晨6.10分,好久沒有這麼早起床了

青島的天,就是這樣。六點依舊沒有太陽,早晨起床還有點小冷。看了一下天氣,有晴天有多雲,變化還挺多。我打開電腦開始工作,聽著嗡嗡的風扇聲,悄悄鼓勁,我希望每天都能早起。一直處於舒適圈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既不是高中,也沒有過於大的壓力,生活也挺富足,不用擔心吃穿,即使自己一直發胖,但是也沒有動力去減肥。偶爾也追個星,也僅限於看他的電視劇,看他的演唱會(從手機上看的)關注微博。既然說到這裡,我就說一下昨天看了王一博演的陪你到世界之巔,激動的我,和激動的雙腿一直跳,感覺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帥氣的男孩子。

【離開舒適圈有多難】

我想說,很難!就比如今天早上,根本不想起,明明告訴自己應該起床了,結果還是想睡會。該做飯了,還是想懶會。該鍛鍊身體,「啊,突然好累」腿就像灌了鉛一樣,真的很難。我曾用許多時間去證明,先是三個月,再是一個月,再到一個周,後來發現連三天都堅持不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跟我一樣?

用盡辦法都沒能自己把自己從舒適圈裡面拉出來。

我覺得,離開舒適圈真的很難,可這又是我們必須要做離開的,所以有什麼辦法呢?讓我們能離開舒適圈呢,去嘗試有活力的一天呢?

【下一篇說說那些年我用的各種辦法去逃離舒適圈】

相關焦點

  • 「跳出舒適圈後,我失業了」
    前段時間,在銀行工作了五年的師姐宣布,她準備跳出舒適圈。師姐覺得圈裡的生活正在讓她越來越頹廢,失去了以往的上進心。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師姐離開銀行,加入了一家初創企業。是的,所有人都在想著如何逃離舒適圈,可好像從來沒有人想過,然後呢?
  • 為什麼我們說了一萬遍「走出舒適圈」,卻還是寸步難行?
    從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到放下書本的馬雲等,他們最為人所稱道的成就,皆是在離開了原先擅長的領域後取得的。因此「走出舒適圈」,便成了成功學奉為金玉良言的一句話。這句話如此普及,但為何能像那些活在例子中的名人一樣功成名就者卻少之又少呢?
  • 不說娘家壞話卻逃離舒適圈,胡杏兒說出藝人離開TVB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真的有那麼簡單麼?其實我們可以在她的採訪中看到「真相」,同時也能看到近年來,許多藝人選擇離開TVB的根本原因。「我是不是一輩子都要演別人的妹妹呢?」胡杏兒之所以離開TVB,在《角》這個節目中說得很清楚。「在TVB的時候,你就是一隻很受保護的動物,很安全的一個環境。但人只活一次,你一定要嘗試新的東西,你一定要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哪怕你要離開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
    作為傳統媒體人,自己的舒適圈是否一定要踏出呢?  首先什麼是舒適圈?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跳出這個舒適圈你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 走出舒適圈,你會發現很多驚喜!
    我們會與上帝建立更深的關係當亞伯拉罕離開舒適圈,他不得不學習更深依靠上帝。「耶合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世記12:7)他們的關係因此更深了,不再是過往極為表淺的經歷和認識。當我們走出舒適圈,也會發生同樣的事!3.
  • 跳出舒適圈,主宰自己的生活!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你偷過的懶,總會有需要還回去的時候。敢於跳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改變,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李敏本是做著小買賣,每個月收入頗為穩定,但也是只能穩定,俗話說: 不進則退!在工作中她看到自己的短板,也不甘心只做點小買賣,所以她決心要作出改變,那就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圈,不斷學習,追求進步。
  • 課蟲:突破舒適圈,打破慣性枷鎖
    而每一次擴大自己的舒適圈或者突破自己舒適圈的時候,實際上都是在消耗能量的。比如:你從家舒舒服服地過著日子非常好,結果家長非把你推到學校去上學,這就是外力突破舒適圈的一個過程。比如:你在學校裡面過得非常的安逸,有吃有喝有的玩,但是大學4年之後,你不得不走向社會開始工作,這也是外力幫你突破輸出圈的過程。
  •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改變時當改變」3個步驟教你脫離舒適圈
    很多人會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沒有動力做出改變,今天這期我想跟你談談更實際的做法,用三個步驟告訴你如何突破舒適圈,你會更容易體會到我提出的內容。突破舒適圈方法的第1步,先要承認恐懼。走出舒適圈先要承認自己的恐懼,這樣才能看清自己的全世界。要承認自己沒辦法克服的困難,為什麼要承認?
  • 人要跳出自我的舒適圈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當然,人都會有惰性,有些人會不安於現狀,會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拼搏,不斷的前行;有些人安於現狀,生活在自我的舒適圈選擇了安逸和滿足。其實當一個人在自我的舒適圈生活久了,對於生活的態度和對未來的規劃是麻木的。時間長了,反而會厭倦社會的百態。情緒就受到了幹擾,總會覺得在生活上事事不如意,工作上煩惱不斷。這些現象的產生,正是因為在自我的舒適圈。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對未來的規劃,沒有了對生活奮鬥的動力。
  • 《海上鋼琴師》|靈魂與生命的歸一,揭示人生「舒適圈」的真相
    :古埃及人對於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我們的人生呢?什麼才是命運最好的安排?什麼才是我們最好的的選擇呢?二、影片給我們的三點啟示01.1900讓我們懂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真正含義。 這一點,也是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內心佩服1900的勇氣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決心。
  • 走出舒適圈,是你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最近常聽到一個網絡流行詞——舒適圈。是指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太安逸而變得不想動腦筋。經典電影《肖申克救贖》裡有這麼一句臺詞:「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而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主動跳出舒適圈。
  • 睡前思考:跳出舒適圈真的好嗎?
    當你享受安穩的時候,總有人會對你說跳出「舒適圈」,就好像跳出「舒適圈」就是我優秀、我獨立、我成長、我高貴、我氣質、我個性.......的標籤。當你反駁的時候,總有人列舉不少名人的案例來告訴你,只有跳出「舒適圈」才能成功、才能成才、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於是乎,馬雲辭去老師,走上漫漫創業路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最終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偉業;王健林放棄公務員工作,下海經商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才最終成就了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跳出學校裡的「舒適圈」,才創造出了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
  • 【夜讀】走出舒適圈,春夏秋冬皆是饋贈
    近來流行的「舒適圈理論」,說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若能經歷一些挑戰,反而會變得成熟。擁有青春歲月的人們充滿鬥志、鋒芒畢露,然而周圍的種種舒適陷阱也容易讓他們一不小心就栽了跟頭。
  • 非逼你走出舒適圈的人,比你活得舒適多了
    為何要走出舒適圈?是遊戲不好玩兒了,還是沙雕網友沒意思了?不僅是一把年紀的蔡老搞不懂,各路網友也表示出強烈的羨慕嫉妒恨——同齡人都奮鬥進舒適圈了,自己的終極目標尚且還是過上超市自由的生活。@衣錦夜行的燕公子:羨慕那些想走出舒適圈的人,我感覺我還沒走進去呢,人家已經想著出來了。
  • 敢於走出舒適圈,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01 敢於走出舒適圈,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雷軍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連帶貨主播微婭也在一次的演講中,自嘲她自己就是雷軍口中的那隻豬。現在是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隨著電商、自媒體和短視頻的出現,給普通人帶來不少創業的機會。
  • 跳出舒適圈自己話事
    陳婉婷與邱晴兩位小花先後離開TVB,前者效力無線8年,多演閒角,至近年演宮女、丫鬟角色才開始被人留意,更被封「最索丫鬟」;後者參選2017年港姐、挾「嫩版李姍姍」稱號入行,擔任過兒童節目《Think Big天地》主持、做過《美女廚房3》美女學徒,以及客串演出劇集。
  • 楚門的世界,現實中你願意為了自己逃離舒適圈嗎?
    什麼叫做舒適圈,我認為依每個人的感受及認知都有不一樣的定義。又或是你按照一般循規蹈矩的生活,在你一切都設想好的人生過著安穩的生活,這或許也稱之為舒適圈。我認為在舒適圈生活不是件壞事,這依然是一種選擇。 但為何人們總會說著勇於逃離舒適圈呢?
  • 勸我走出舒適圈?我勸你善良!
    然後全網就跟中了木馬病毒似的,都在熬雞湯呼籲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你讓我去哪呀?我從來就沒進去過好不好!社會發展的進程本來就是從繁到簡,從困苦到舒適、從麻煩到方便。古時出門坐馬車,現在出門各種打車、不想做飯有外賣供你選、買衣搭配各大APP任你挑,難道這些變化不是追求更方便快捷?
  • 趙麗穎回覆中餐廳道歉:走出舒適圈的人,才能淡定從容
    既然明知自己被困囚籠,為何不選擇大膽走出舒適圈,去為自己贏一個泰然自若的未來呢?舒適圈就像是一個讓人迷醉的夢,好夢留人睡,可再好的夢也終有醒來的那一天。你必須往前走,把結果留給未來,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走出舒適圈,自己就是最大的底牌!
  • 那些所謂逃離舒適圈的人,不是敗在了路上,就是輸在了起點
    我們看到了羅子君走出舒適圈之後的成長和收穫,但是我們看不到她身後有一位才華橫溢的朋友唐晶,還有一位眼光長遠,有勇有謀的職場精英賀涵。為什麼當初的努力改變,直面挑戰,最終到頭來一無是處呢?我努力跳出安逸的生活圈,我想改變自己,改變目前的生活,難道有錯嗎?為什麼到頭來生活越活越糟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