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川
我國的鐵路發展已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我國的高鐵運營裡程已經居世界的第一位了!眾所周知我國是基建狂魔,高鐵在我國發揮了其獨特的優勢,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它起步快,安全係數高,價格在很多時候都比飛機票便宜,是長途出行的不二之選。
我國的高鐵在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的覆蓋率已經超過95%,在人們出行的時候很大程度的提供了便利。因為高鐵的出現,周末兩天都可以隨時去別的省市來個短期旅行了。更不用說長途旅行了,我國目前最長的高鐵線就是北京到昆明,全程約2760公裡,耗時僅需11個小時,但是坐火車卻需要30多個小時。對於我國這種地廣人也多的情況來說,高鐵能夠如此普及非常合理。雖然高鐵的票價一般都比飛機票價低,但是在長途旅行時,高鐵票價往往和飛機票價持平,甚至有時候還比打折的飛機票價貴,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如果只論飛機和高鐵的造價成本來說,兩者是差不多的。但是高鐵不像飛機只需要申請航線就可以直接投入運營了,高鐵需要先修建鐵路,這裡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對於某些偏僻的地方還需要先開路才能建造鐵路。基本上每修建1公裡的鐵路就需要1億元的投資。一輛高鐵的需要的工作人員又比一架飛機需要的工作人員更多,工作人員越多,人本成本就會更貴。再加上後期的鐵路的養護,日常運營以及高鐵本體的護理,這都要比飛機耗費更多。
其次就是高鐵的價格和時速有關。比如說每小時在110公裡以上的,二等座是按照每人每公裡0.2805元來計算的,一等座就高了點,是按照每人每公裡0.3366元來算的。但是這個價格並不是非常嚴格,可以上下浮動10%,視情況而定。
之所以要這樣計算,是因為高鐵的耗電量非常巨大。我國的家用額定電壓是220伏,家用的大型電器,空調或是冰箱之類的都可以帶的動。但是高鐵的額定電壓卻是27.5千伏,這就意味著,高鐵每運營1分鐘所產生的電量相當於一個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高鐵每運營1小時就要耗費1萬元左右的電費,可以說是非常費錢了。再加上高鐵的壽命在20年左右,日常的維護成本也很大,所以票價貴一點也是正常的。
今年上半年,為了響應國家,人們減少了出行率。我國高鐵的淨利潤直接下降了90%,不過在此之前高鐵也一直在虧錢,除了比較「火」的京滬高鐵線,其他線路的利用率並不是很高。但是每趟車開出去就產生了成本,而乘客不滿的情況下很少能夠覆蓋成本。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京滬高鐵日前宣布計劃推出浮動票價,此次調動將於12月23日開始實行。
不同時段、不同時速甚至是淡季還是旺季,票價都會有所差異。按具體情況來調價,淡季或者低時速的票價會降低,但是旺季或者高時速的票價就會有所上漲。比如北京南到上海虹橋,二等座的最高票面價調整為598元,最高漲幅是8.14%,最低的票面價調整為498元,最高漲幅是9.95%。而一等座的最高票價是957元,最低是797元。相較於之前的二等座票價553元,一等座票價933元,目前調價之後的峰值是漲價了,二等座漲了45元,一等座漲了24元。
淡季降價了大家是很歡迎,但是對旺季漲價還是有不少人提出了質疑。不過如今京滬高鐵是一家上市公司,要根據市場經營,企業不賺錢怎麼運營下去。畢竟高鐵本來的運營成本就這麼高了,這樣有漲有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我國的航空業就一直在實行浮動票價的制度。經常坐飛機的人可能知道,如果提前計劃飛機出行的話,提前幾個月購買機票能便宜近一半的價錢。而且飛機票還經常有各種打折的活動,淡季比旺季便宜了更多。高鐵的票價只能說與航空業的票價接軌了,學習了航空票價的運營模式而已。
目前來看,只有京滬線實行了浮動票價。如果這個模式能夠持續運行的話,其他的線路有可能會取其精華,學習其模式也說不定。此次調價將要實行起來,勢不可擋,有出行計劃的人不妨在還沒要調價之前把票買了,避免之後漲價。調價之後需要出行的,可以多比較一下飛機票價,找個更划算的出行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