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向來是人們的頭等大事,一個小餐桌代表著中國人的大世界。
我們對待每一餐都應該是認真的。
最近各地已經步入降溫的階段了,
這個時候FJ女士特別想要飯桌上來一碗滷肉飯,
這簡直暖到人的心眼兒裡了。
說起滷肉飯,那真是臺灣最古早味的美食了,是臺灣人心中最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售價不高,換算成人民幣也就十幾塊錢,給人帶來的確實止不住的滿足,不僅街頭小攤隨處可見,在大飯店裡的菜單也能尋得到。
說到滷肉飯就不能不說滷肉汁的肉,臺灣作家舒國志在《臺北小吃札記》中這樣寫的:
滷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到白米飯頂上,危顫顫抖動方成。切不可用絞肉;絞肉便嘗不到肥肉的晶體,已被絞成油水;也嘗不到瘦肉的彈勁,已被絞成柴渣。
而讓肉更香噴噴的秘訣就是下面這顆又像小洋蔥又像蒜頭的—紅蔥頭。香氣十足,經常被用來爆香或者炸成油蔥酥。
做滷肉飯的時候,先把紅蔥頭油炸酥,讓香味散出來後,把肉用小火慢慢炒,直到出油,加入醬油和其他配料一起熬煮。紅蔥頭的味道經過長時間熬煮已經完全進入到湯汁裡面,這樣做出來的滷肉汁才更夠味,會使味道層次更豐富。
其實滷肉飯做起來也挺簡單的,畢竟五花肉+醬油就是很絕妙的搭配了。但是,要做出一碗稱得上絕妙,讓人慾罷不能,吃掉一碗還想要一碗的滷肉飯,就得費點功夫了。
FJ女士特意去邀請了臺灣的名廚邱寶朗為我們分享
如何省心去做出一碗香味四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