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條!暗網售賣公民信息,個人信息保護需警惕!

2021-01-12 葫蘆娃集團

近日,國外安全研究團隊Cyble研究人員在進行暗網web監控時發現有多條出售與中國公民相關的洩露數據。

經分析,這些數據很可能來自微博、QQ等多個社交媒體,其中還發現了大量湖北省「公安縣」的公民數據。

據了解,威脅者公布了公安縣999名中國公民的戶口登記樣本數據,以作為黑客攻擊的證據。並表示共有730萬中國公民的數據可供出售,包括身份證,性別,姓名,出生日期,手機號,地址和郵編等記錄。

專家們還注意到與微博平臺用戶有關的數據等待出售。

730萬中國公民信息、4180萬微博信息和1.92億條QQ數據,數據洩露問題再一次敲響警鐘,讓人不寒而慄。

如今,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安全問題提出要求和約束。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於2018年的5月開始執行,要求用戶數據不能洩露、不達標的業務系統不予運營。我國於2017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要求網絡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毀損、丟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但就目前來看,數據安全僅靠法律監管還遠遠不夠。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洩露客戶信息的案件仍時常發生。

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對於個人,葫蘆娃集團時刻提醒大家要妥善處置各類單據、警惕網購網站的陷阱、免費福利不可貪、在社交網絡上也要避免透漏真實身份信息等;對於企業來說,將安全舉措落實到位是必須要貫徹執行的。企業運營者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這一屬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滲透而被強化,一旦遭到侵害就是威脅到社會公共安全。

自覺履行網絡安全義務,做好網絡安全等保測評,部署信息加密產品,保障網絡安全、穩定運行,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防範網絡違法犯罪活動,葫蘆娃網絡集團用行動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助力。

【版權提示】葫蘆娃集團尊重並保護版權。部分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處理。

相關焦點

  • 快訊:疑似2億中國公民信息洩露,數據在暗網售賣!
    (中國IDC圈)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穩步向前:【信通院:中國境內外上市網際網路企業達178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境內外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為17.8萬億元,環比上漲5.6%。截至2020年四季度,中國上市網際網路企業有178家。
  • 手握近2億條公民個人信息,他從「暗網」墜入法網……
    今年3月,鎮江市公安局從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著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這是鎮江偵破的首起暗網案件,也是鎮江公安機關「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重大戰果之一。
  • 鎮江偵破「暗網」案件 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2020年5月,鎮江市公安局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開始著手「經營」,在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全程指導支撐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拼多多、淘寶、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然後,這些信息賣給不法分子,實施電話騷擾和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
  • 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四川警方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登陸訪問「暗網中文交易論壇」,向他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再通過多款聊天軟體聯繫下家進行販賣,非法獲利。1月5日,四川省公安廳公布了包括「瀘州王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內的「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 利劍破「暗網」—江蘇徐州警方偵破「8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紀實
    隨著偵查的深入,專案組發現,近年來,犯罪嫌疑人在「暗網」中文交易論壇上發布的大量帖文都與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數據及淫穢物品有關,比如「25 萬女性購物產品數據自動發貨」「百萬條本科畢業生數據」「linwuxiu 的私拍閒人勿擾」「母嬰數據5000 個私拍—HM88」等。據此,專案組判斷犯罪嫌疑人手上可能持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隨後,吳永民以購買數據等理由與犯罪嫌疑人進行了「深入聯繫」。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
    原標題: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給境內外賭博、詐騙集團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近日,四川警方打掉了一虛構招聘信息誘騙求職者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犯罪集團的犯罪團夥。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威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嫌疑人被批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近日,威海首起涉嫌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被威海市文登區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網際網路是一個多層結構,我們平時所瀏覽訪問的內容僅僅是處於網際網路表層的「表層網」。
  • 萌妞普法|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可以買賣嗎?
    近年,我國電商業飛速發展,各類電商平臺琳琅滿目,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大家在享受網上買買買的同時需提高警惕,有些東西切勿購買,近期建寧一男子因購買身份信息被判刑了。網際網路時代更需學會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提高自我防範意識,防患於未然!
  • 他從「暗網」購買了2.1億條公民信息,包含知名連鎖酒店住客開房...
    承辦該案的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檢察官許麗告訴《方圓》記者,本案被告人朱曉磊明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會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危害,仍然從「暗網」上購買酒店洩露的開房信息共2.1億條,又從「暗網」上購買個人身份信息500條、從黑客論壇下載個人身份信息533條,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共1033條公民身份證信息,使用非法獲取的公民身份證信息註冊了五百六百個App進行牟利。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這起案件也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
  • 75號咖啡|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
    從法條設計上來看,高度敏感信息一定是與公民強烈的自我保護的心理需求密切相關,比如,一個人對自己名下有幾套房子和銀行裡具體存有多少錢,這兩種信息的保護需求程度是不一樣的。在理解和適用刑法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均衡解釋的原則,比如某個案件涉及五百條房產信息,是否可以理解為五百條財產信息呢?
  • 小區物業人員倒賣業主信息獲刑: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該院副院長辛尚民說,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既是我國憲法人權保障的要求,也是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下的現實需要。為了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我國刑法特別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 2.67億Facebook個人資料在暗網洩露 以600美元價格出售
    2.67億Facebook個人資料在暗網洩露 以600美元價格出售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21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有網絡犯罪分子在暗網和黑客論壇上以
  • 黑產利益鏈: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
  • 洩露事件屢見不鮮 應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該院副院長辛尚民說,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既是我國憲法人權保障的要求,也是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下的現實需要。為了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我國刑法特別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 公安部公布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徐州偵辦的「12...
    2019年初,林某在「telegram」群組結識某公司安全工程師賀某,林某以40萬的價格從賀某處購得銀行開戶、手機卡註冊等各類公民信息350餘萬條,並通過「暗網」銷售給經營期貨交易平臺、推銷POS機的費某、王某等人,非法牟利70餘萬元。11月12日至26日,南通公安機關先後在上海、蘇州、武漢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林某、費某、王某、賀某等犯罪嫌疑人11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2000餘萬條。
  • 業主個人信息遭洩露 兩名男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刑
    點 擊 藍 字 關 注 我 們警惕個人信息洩露 此案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被告人康某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被告人田某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兩名被告人對判決無異議,表示服判不上訴。
  • 疑似超2億用戶個人信息在國外暗網論壇兜售
    國外安全研究團隊Cyble在一次日常安全監控中發現了多個帖子正在出售與中國公民有關的個人數據。經分析,這些數據很可能來自微博、QQ等多個社交媒體,其中還發現了大量湖北省「公安縣」的公民數據。其中一個帖子,威脅者公布了公安縣999名中國公民的戶口登記樣本數據,以作為黑客攻擊的證據。並表示共有730萬中國公民的數據可供出售,包括身份證,性別,姓名,出生日期,手機號,地址和郵編等記錄。專家們還注意到與微博平臺用戶有關的數據等待出售。威脅者在一個講俄語的網絡犯罪論壇上賣了4180萬條記錄。
  • 「暗網」大不過法網!湛江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宣判
    日前湛江市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了審理宣判2020年1月14日經開區檢察院依法對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鄭某磊批准逮捕於2020年3月30日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其提起公訴2019年,鄭某磊通過翻牆方式登錄非法「暗網」,使用虛擬貨幣「比特幣」在黑客論壇上購買、非法獲取了大量公民個人身份證信息、公民住宿信息。同時,鄭某磊使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身份證信息註冊各類賺錢APP以及註冊一間國外公司,非法獲利5200元,餘下非法獲取的公民住宿信息出售未果。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包括銀行開戶、手機註冊數據...
    △資料圖來源網絡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這起案件也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