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製片廠 第3次展映 ◷
李康生說「大家太快了,快得無法感受到身邊的一切」,這支慢到幾乎靜止的廣告片,與其說這是實驗性短片,更像是這位已過不惑之年的男人寫給西門町、寫給過去、寫給自己的情書,娓娓道來自己始終不變的節奏與堅持。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 馬 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這或許是木心最「出名」的小詩,就算不知木心為何人也絕對在朋友圈、微博甚至 QQ 空間見過這首詩,流傳之廣似乎在印證人們總在懷念那個慢一點的從前,尤其在如今這個注意力被分散、浮躁又缺乏安全感的時代,微博朋友圈下線半小時你會不知道熱點是什麼,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行色匆匆而又不知為何,就連廣告也會見縫插針、抓緊每一秒向消費者傳遞一股腦的內容……而總有些人,總有些廣告,偏偏與這大千世界的順勢不一樣,用自己的節奏、自己的頻率一步步走下去。
去年這則臺灣電通為格蘭威特威士忌打造的廣告《一念》,不僅在電影節上收穫肯定,還斬獲了不少廣告大獎。在這支由金馬影帝李康生自導自演,長達 15 分鐘的影片裡,幾乎靜止不動的李康生為我們絮叨著一段陳年往事,與其說是實驗性廣告短片,更像是這位已過不惑之年的男人寫給西門町、寫給過去、寫給自己的情書:
那麼《一念》究竟講了什麼呢?在西門町,李康生西裝筆挺,或坐或站,靜止在車水馬龍的六號出口、獅子林、萬年大樓、謝謝魷魚羹等景點,以自己的「不動」,對比西門町無時無刻人來人往萬頭攢動的熱鬧繁華。私我經驗與城市空間重迭,記憶的洪流像身後人群一樣穿梭。
總之,在這個影片中你看不到任何故事情節,有的只是不動的李康生與人來人往街頭的強烈對比,在很多幾乎靜止為畫面的影像裡,空間在代替對白髮出電影語言,你只能通過背景空間裡的人流、車聲、燈影來感受時間的流逝感與衝突感。這讓人想起李康生作為演員時的老搭檔蔡明亮導演曾說,創作就是與自己的生活重新相遇,生活中有感觸的景觀,拍到電影裡再看一遍。而西門町,作為臺北多元文化的集合地,李康生在 20 多年的電影生涯中都見證了西門町的變化,也將此作為自己這個短片的靈感,畢竟「城市變化這麼快,我們都是被動地看著事物不見,用電影對它憑弔。」
這個廣告會讓人想到另一支異曲同工之妙的影片,來自蔡明亮導演的《行者》,又被網友稱為「是男人就不要快進」短片(甚至還有影片的快放版),整片雖然只有 20 幾分鐘,但全片只有一個動作——在香港街頭,李康生飾演的紅袍行者低垂著頭顱以緩慢的步調穿梭在人潮中,這確實比較考驗觀影者的耐心,也正因如此,影片的不同解讀讓這支短片同樣充滿爭議:
▲ 以上為快放版本,原資源版權為優酷所有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原片
另一個給人驚喜的,是這支短片中的一大段旁白,畢竟在以往的電影中,小康基本都是少言寡語,以至影迷都調侃蔡李二人拍攝的是「現代默片」。但在這裡,李康生用他獨特的節奏慢慢敘述,既有自己對於西門町的回憶,也有歷經世事之後對衰老、對時間的感慨:
記得我中學的時候,學校制服都是在中華商場訂做的。每到假日,都會常常來逛西門町。我會穿著在萬年大樓買的舶來品,梳著當時最流行的髮型,打扮地光鮮亮麗去把妹。我會去冰宮溜冰,去獅子林打電動,肚子餓了,就去吃碗謝謝魷魚羹。每次經過天后宮,我總是站在外頭,雙手合十拜拜。坐在六號出口的前面,也會讓我想起《青少年哪吒》,它是我拍的第一部電影,這令我想起已經被拆除的天橋和中華商城。如今,連真善美戲院也要被拆了。
獅子林已經老舊,連我自己也不年輕了,有人建議我去除抬頭紋和眼袋,但是我認為每個年紀都應該要有每個年紀應該有的樣子。甚至每次的表演,都是經過歲月的歷練和自我發酵,用內心發展出來的。每個人說我講話很慢,可是那是我獨特的節奏與頻率。是大家太快了,快得無法感受到身邊的一切。慢,才可以停下來,發現路邊美麗的花朵;慢,才可以停下來,享受一杯好酒;慢,才可以仔細琢磨細水長流。這麼多年,無論順遂與艱難,我始終不變。我只是一直走,一直走,很慢很慢地走。我很純粹,也很堅持,我是李康生,我會一直這樣用我的節奏走下去。
沒有故事,沒有情節甚至連講了什麼都備受爭議,一個威士忌品牌何以要用長達 15 分鐘的廣告片來冒險?它與品牌的關聯有沒有強大到能打破觀眾的疑慮?
我的理解是,情懷牌泛濫,要打就打得極致。1991 年公館大世紀戲院,蔡明亮問小康:「你要不要演我的電影?」當時的一念,成就了「蔡明亮電影」與「小康」;1824 年格蘭威特成為全球第一個合法的威士忌,200 年後它們仍在按照當年的一念製酒。如同定格在視頻中的李康生,在這個追求變化與速度的時代,不受環境和旁人的影響逐流,「不變」對於品牌來說可能是更有勇氣的事情。
15 分鐘不長,但對於一支幾乎靜止著的廣告片來說,需要一點耐心,如同 solgan 所說:「全世界都忙,我不慌不忙」,能說出這句話的人、品牌總歸是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且記得來時的路。
◴ 本期展映結束◷
Next Wednesday 20:46 見
本文為品牌製片廠原創作品
未經允許私自copy將作舉報處理
友好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獲取規則
保持聯繫與關注
brandfilm@socialb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