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城南舊事》

2021-03-03 民工札記



【城南舊事】


20年代末,家住北京城南的六歲小姑娘林英子與經常呆呆站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瘋」女人秀貞成為朋友。秀貞年輕時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秀貞十分同情,並偶然找到了秀貞離散六年的女兒妞兒,但不久後,母女倆被火車碾死。搬家後,英子又在附近荒園中認識了為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偷東西的年輕人。英子認為他很善良,但不久後巡警抓走了這個年輕人,使英子非常難過。九歲那年,英子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淹死、女兒被賣掉的事情後,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反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病逝,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離開北京,同時,帶著種種疑惑離開了自己的童年。

【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惟有別離多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小編的話】

還記得初中的時候,宋集一中音樂趙華老師教我們的一首歌嗎?《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詞就是這個電影的主題曲。那時,還不知道李叔同是誰?也沒有看過《城南舊事》。如今知道後,才知道這些是多麼經典和了不起。

相關焦點

  • 一部老電影《城南舊事》
    今天重看了1982版電影《城南舊事》的高清修復版,滿腦子都是小英子那雙閃爍的大眼睛。
  • 媽媽講電影1:《城南舊事》
    「小時候」電影是——《城南舊事》。電影《城南舊事》拍攝於1980年代初,改編自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我小學時在小鎮上先看了電影,到市裡上中學後才通過圖書館借閱了《城南舊事》原著小說。
  • 城南舊事
    靜謐的四合院,胡同中悠揚的叫賣聲,西交民巷大街的驢打滾兒,天橋的喧囂熱鬧,還有保姆口中低徊婉轉的童謠……這是作家林海音兒時的北京南城,也是屬於那個時代獨有的老北京風情。如果說通過林海音的文字,人們只能遐想當年的北京城,那麼畫家關維興為《城南舊事》畫的60餘幅水彩插圖,則從視覺上再現了那個時代,這本書絕對值得珍藏。
  • 電影《城南舊事》(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而《城南舊事》正是基於對「別離」主題的把握,再加上其使用的主題歌《驪歌》也是用中國古典詩詞的這一套意象體系來表現的,這就使得《城南舊事》無可避免地借鑑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體系、因此,《城南舊事》能夠取得如此之大的藝術突破,與其說是對世界現代電影手法的借鑑,不如說是對中國古典詩詞表現手法的鏡鑑。
  • 專訪《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
    電影《城南舊事》劇照 「這是我迄今為止獲得最高的一個榮譽,也是一個純粹的、專業的、不摻雜任何其他成分的榮譽。我特別珍惜,也感到無比榮耀。最後我要說的是,電影萬歲。」現在是快速消費的時代,《城南舊事》不像現在的商業大片,紅火那麼一會兒。《城南舊事》已經30歲了,我們還保持著每年播出3次的紀錄。當然,不是在電影院裡播出,是中央臺每年春節、中秋節、國慶節都會播放。每次播映後,都會收到觀眾的反饋,也映證了影片的「慢熱」是有持久性的。
  • 電影往事:八十年代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扮演者沈潔去哪了?
    沈潔和她出演的影片《城南舊事》一樣,都已經被封存在人們過往的記憶中了。                                                              198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城南舊事》在全國上映。影片播出後反響很大,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 《城南舊事》裡的英子,如今生活怎樣
    凡是看過電影《城南舊事》人,沒有一個會不記得沈潔飾演的小英子。這是一部小孩子看不太懂卻也覺得好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雋永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旋律,更有可能是因為片中小英子那雙純真無邪、靈氣滿滿的大眼睛。當年電影播出,英子一躍成為萬千人心中純真與美好、愁緒與傷逝的化身。《城南舊事》中的英子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形象應該還停留在那代小夥伴的腦海中。
  • 老電影《城南舊事》: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人生
    《城南舊事》是前不久我重溫的一部老電影,或許早在童年時候就看過吧,反正覺得有幾分熟悉,但實在記的不是太清,不過,現在幾十歲的人了,重新再看小時候看過的影視劇,自然感受也會不同。這就像電影裡兩個小女孩林英子和妞兒的命運一樣,雖說是一樣的童年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 吳貽弓:一首《送別》卻是說不盡的城南舊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這首李叔同所寫的詩句 最早為國人熟知,還是那部《城南舊事》看過電影的人 都對片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 《城南舊事》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 而執導筒的正是中國第四代導演吳貽弓
  • 淺談色彩修復後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吳貽弓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根據作家林海英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改編而來。由演員沈潔、張豐毅、鄭振瑤、張閩等出演,榮獲了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獎。
  • 祖籍杭州的《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今晨去世,唱一首《送別》送別吳老!
    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歷任導演助理、副導演、導演。1984年起,先後出任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上海電影總公司經理、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上海市電影局黨委書記兼局長、上海市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上海影城主任。參與創辦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要電影作品有:《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裡人家》等。
  • 《城南舊事》:100年前的老北京城什麼樣兒?看這部電影就夠了
    同時這段視頻也讓很多人不約而同想到了這部老電影——[城南舊事]。沒錯,如果你也好奇100年前的北京到底什麼樣兒?這段10分鐘的視頻顯然不解渴,在電影[城南舊事]中,或許會滿足你的另一種想像。[城南舊事]01:在上海建一座北京城電影[城南舊事]改編自臺灣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 他的《城南舊事》,你還記得嗎?
    1982年面世的《城南舊事》,是吳貽弓導演生涯的裡程碑,也是中國電影的裡程碑。  影片《城南舊事》改編自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上世紀20年代小女孩英子隨父母從臺灣來到北京,在南城胡同度過一段童年時光的經歷。
  • 他是上影廠老戲骨,與羅靜宜是影壇伉儷,女兒曾主演《城南舊事》
    說起史原這個名字,對於絕大部分觀眾來說是十分陌生的,甚至是壓根兒就不知道的,但作為新中國成立後與趙丹、白楊、秦怡、孫道臨、馮喆等第一批進入上影廠的老戲骨,他曾參演過許多知名電影,如《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大刀記》《兒子、孫子和種子》《她倆和他倆》《阿Q正傳》《城南舊事》《姑娘今年二十八》等一大批電影。
  • 吳貽弓的《城南舊事》與上影節的不解之緣
    距離這位中國第四代著名導演去世近一年的日子裡,電影節將放映其兩部代表作品《城南舊事》與《闕裡人家》,這是影迷對大師的誠摯致敬,也是經典之作的歷史迴響。「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上世紀80年代初,《城南舊事》的熱映讓歌曲《送別》的曲調流傳於大街小巷,也是吳貽弓記憶中「那首一唱就想哭的歌」。
  • 青春的旋律 | 城南舊事裡的送別
    整個《城南舊事》寫的就是英子眼中的童年往事,反映著林海音先生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1983年,《城南舊事》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吳貽弓導演執導。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上映後取得巨大成功。影片的插曲《送別》也早已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送別 | 今晨,吳貽弓導演帶著「城南舊事」走了……
    △ 電影《巴山夜雨》1983年,憑藉劇情電影《城南舊事》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5年,執導劇情電影《流亡大學》。1990年,執導劇情電影《月隨人歸》。按先後順序,它們是《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裡人家》和《海之魂》。相對而言,吳貽弓並非高產,但是對於電影觀眾和中國電影史而言,他卻讓人念念不忘,無法忘懷。
  • 吳貽弓和《城南舊事》大時代的小故事 一曲離別的童年輓歌
    城南舊事》(1983)中國版海報多少年來,林海音(1918-2001)的小說《城南舊事》(1983)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除了再版無數次的小說版外,1983年,小說在國內被搬上銀幕公映,電影《城南舊事》獲得1983年獲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吳貽弓)
  • 電影《城南舊事》和歌曲《送別》,一場互為成就的經典
    1.關於電影《城南舊事》電影改編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說,也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林海音小時候是在北京胡同度過的,那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林海音都有著深深的感情,長大後,為了留住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和留戀,於是寫下了《城南舊事》這部中篇小說,1983年,該小說被改編成電影。
  • 電影《城南舊事》和歌曲《送別》,一場互為成就的經典
    1.關於電影《城南舊事》電影改編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說,也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林海音小時候是在北京胡同度過的,那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林海音都有著深深的感情,長大後,為了留住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和留戀,於是寫下了《城南舊事》這部中篇小說,1983年,該小說被改編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