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獲賠180萬,律師拿走一半!合理嗎?

2020-12-28 中國青年網

年終歲尾,總臺央廣中國之聲報導了多地相關部門督促依法及時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防止農民工討薪難的措施及案例。然而在實踐中,農民工工傷索賠難也是突出問題。

近日,有媒體報導,貴州惠水縣一名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了180萬元的賠償款。而律師則根據雙方的委託代理合同,拿走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90萬元作為律師費。

農民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拿走90萬

多位律師表示不適用「風險代理」

根據媒體披露,農民工楊某與江蘇宿遷某建築安裝公司籤訂的賠償協議書,2016年7月12日晚上,楊某在工程車上卸貨時,被吊車鋼繩撞擊,從車上摔倒在地,造成頸6爆裂性骨折,頸脊髓損傷並全身癱瘓。

事發後,楊某的兩個兄弟委託廣州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辦理工傷賠償,兄弟三人與律師籤的委託代理合同當中約定,前期律師辦案的費用,由律師事務所自行墊付。如果用工單位賠楊某80到90萬元之間,那麼,按5%給律師事務所提成,作律師費;賠償額在95萬元以內的,楊某一方則按四萬五千元付費給律所;如果賠償額在90萬元以上,那麼,楊某一方只收90萬,剩下多要來的賠償費全部歸律所。

今年9月6日,楊某與用人單位籤訂賠償協議書,獲得一次性賠償款180萬元。根據此前的協議,楊某隻收90萬,剩下的90萬律所拿走。事實上,楊某三兄弟對此也沒有明顯的異議。但有人不幹了。出事之後,楊某的妻子王某當時一直在醫院照顧他,兩人分手後賠償款才要回來,前妻王某知道拿走一半作為律師費,認為實在太多。

楊某與用人單位籤訂的賠償協議書

律師拿得多嗎?這事兒得看怎麼說。律師憑藉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在保證楊某拿到相當數額的賠償金之後,多要來的部分,歸律師事務所所有,聽起來沒啥不妥。事實上,在行業內,這種做法有個專門的術語,叫做「風險代理」。

簡單來講,它就是指,根據律師代理的結果,來決定支付律師多少代理費。委託人先給比較少的代理費,甚至前期先不給律師錢。等案件執行之後,委託人按照執行到位的債權金額,按一定比例付給律師作為報酬。如果敗訴或者執行不能,律師將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債權執行到位,被代理人將按照約定的高額比例支付給律師。這對委託人和律師雙方來講,都存在一定風險,所以稱之為風險代理。

那麼,楊某的這個事兒,因為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拿走90萬,能適用「風險代理」嗎?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採訪了行業內的多位律師,他們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律師:農民工工傷賠償不適用「風險代理」

02:01來自中國青年網

北京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友:對於一些財產案件,比如工程款類的案件,或者一些簡單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都是可以實行風險代理的。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案件,是不能實行風險代理的。比如對於婚姻繼承案件、工傷賠償案件、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的案件,以及支付勞動報酬案件,這些案件按照《律師收費管理辦法》的規定,都不能實行風險代理。

張志友分析,即使當事人明確表示願意以風險代理的方式聘請律師幫助維權,收取工傷賠償款的一半作為代理費太高了。他說:「即便有些案件可以實行風險代理,但是按照收費管理辦法的規定,收取的費用最高也不能超過標的額的30%,在這個案件中,180萬元的賠償款,收取了90萬元的律師費,顯然超過了風險代理最高標的額的規定。」

  第一,即便適用風險代理,律師的最高收費也不能超過委託人實際得到款項的三成;    第二,楊某因工傷索賠的事兒,也不能適用風險代理。  

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建平在接受總臺央廣中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律協不建議律師在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的時候高收費。

王建平:因為是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獲取的服務收費,爭回的這些補償費用都是農民工的血汗錢,律師收費應當局限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這樣高比例的收費,很顯然會被社會認為不公平。雖然當事人有相關的約定,但是在行業當中,律師為勞動者進行有關法律服務代理的時候,要有一定的收費限制要求,尤其是不能進行所謂風險收費。

楊某與律師籤訂的代理合同

專家:農民工工傷案件代理程序複雜

建議考慮實行律師費轉付制度

實際操作當中,工傷賠償案件的辦理程序十分繁瑣,不少農民工希望儘快解決眼前困難。再者,按照他們樸素的想法,按結果給錢,實在。畢竟能給自己要來更多的錢,律師也能得到更多的代理費,這樣律師辦起案子來才會更盡心盡力。

作為公益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法律援助與公益事務委員會秘書長時福茂代理過很多農民工維權案件,他坦言,農民工工傷案件代理確實程序複雜,耗時長,認定工傷案件最關鍵的是首先要認定勞動關係。往往,一個工傷認定案件,官司打個兩三年都算正常的。

時福茂:尤其在農民工領域,勞動合同籤訂率是在40%左右,更多的農民工與勞務公司或者發包單位不能建立勞動關係,因為他們可能是跟著包工頭打工,有的案子只能走提供勞務者受害賠償糾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勞動者維權成本降低了,但是相對應的用人單位的維權成本也低了,比如到了法院,一審和二審可能就是十塊二十塊錢就可以走兩個訴訟,可能拖上半年、一年,這種情況下,惡意訴訟、濫用訴權的現象就非常普遍。一個確認勞動關係的案件可能要走三四個或者更多的程序,工傷認定在拿到工傷證之前可能要打一年的官司。

一個工傷認定案件要打兩年的時間,算正常。時福茂介紹:「我曾經辦過一些案件,在勞動關係階段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到工傷認定之後,可能又提起行政複議、行政訴訟、一審和二審。當然還有些案子,可能單位已經破產了,導致最後打贏官司拿不到錢,不過現在有一個先行支付,會好一點。程序過於複雜,導致很多案件不能及時結案。」

時福茂舉例說:「我正在辦理的另外一個案件,從2013年開始為趙懷德提供法律援助,已經打了7年的官司,9個裁定和判決,但是現在僅拿到198000元的賠償,傷殘津貼到現在還沒有領到,程序複雜,導致維權非常艱難。」

事實上,我們國家對於像農民工這樣的弱勢群體維權,有非常好的法律援助制度。2003年9月生效的《法律援助條例》第10條明確規定,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其中就包括工傷保險。

2006年,國務院出臺意見,專門規定要依法將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範圍。2008年8月開始,農民工因請求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專家建議,農民工萬一發生工傷還是要申請法律援助。專家呼籲,此類案件可以考慮實行律師費轉付制度,由敗訴方承擔勝訴方的律師費。減輕農民工打官司的成本,減少企業惡意訴訟的發生率,敦促企業依法用工,鼓勵更多律師代理法律援助案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農民工獲賠180萬,律師拿走一半?官方:啟動調查
    年終歲尾,媒體報導了多地相關部門督促依法及時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防止農民工討薪難的措施及案例。然而在實踐中,農民工工傷索賠難也是突出問題。近日,有媒體報導,貴州惠水縣一名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了180萬元的賠償款。而律師則根據雙方的委託代理合同,拿走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90萬元作為律師費。
  • 工傷農民工獲賠180萬,律師拿走90萬代理費被評判不合理
    近日,有媒體報導,貴州惠水縣一名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了180萬元的賠償款。而律師則根據雙方的委託代理合同,拿走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90萬元作為律師費。農民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拿走90萬多位律師表示不適用「風險代理」根據媒體披露,農民工楊某與江蘇宿遷某建築安裝公司籤訂的賠償協議書,2016年7月12日晚上,楊某在工程車上卸貨時,被吊車鋼繩撞擊,從車上摔倒在地,造成頸6爆裂性骨折,頸脊髓損傷並全身癱瘓。
  • 農民工獲賠180萬,律師拿走一半!憑什麼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貴州惠水縣一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180萬元的賠償款。但是律師根據雙方代理合同,拿走了90萬元作為律師費。該報導引發輿論熱議。根據雙方協議,律所拿走90萬元作為律師費。楊某的前妻王某當時一直在醫院照顧他,知道此事後,認為律師拿走的太多了。她認為,自己老公受傷那麼嚴重才拿到90萬元,律師費也要90萬元,這讓她難以接受。今年10月,王某到廣東省司法廳上訪請求解決此事,她認為自己前夫楊昌茂的工傷賠償一案中,律師收費不合理,要求律師返還多收的律師費。
  • 農民工全身癱瘓獲賠180萬,律師收費90萬!官方回應
    近日,有媒體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為題,報導廣州市一律師涉嫌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有關情況。 針對該事件,12月26日,廣州市司法局發布通報稱,已依法依規啟動調查程序,調查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發布。
  • 男子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拿走一半!當地官方回應
    近日,有媒體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為題,報導廣州市一律師涉嫌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有關情況。針對該事件,廣州市司法局發布通報稱,依照律師管理的相關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已經依法依規啟動調查程序。
  • 工傷獲賠180萬律師就拿走了90萬,律師墊錢辦案多拿有錯嗎?
    近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一事吵得沸沸揚揚,各路網民普遍認為律師直接拿走一半的賠償做律師費,心太黑,下手太狠,簡直沒有職業底線。01風險代理雖然有風險,但也應該有底線貴州的一名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全身癱瘓,在維護權益的過程中處處受限,不得已而請律師,但是巨額的律師費又讓他難以先行承擔,不得已同意風險代理的方式委託律師幫助維護權益。
  • 男子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拿走90萬,律師違法嗎?
    而其代理律師通過風險代理的形式向該農民工收取了90萬的律師費。而且,這個風險代理的模式不同於一般的直接從總金額裡提取相應的比例,而是約定的「賠償在80萬以上到90萬之間的,律師費提成5%;賠償在90萬以上的,全歸律所所有」。而在律師代表男子一方和公司達成的賠償協議讓男子大吃一驚,因為按照這個協議,律師費高達90萬。
  • 貴州農民工獲賠180萬,廣州律師拿走90萬的法律問題!
    近日,貴州惠水縣一名農民工楊某因全身癱瘓工傷拿到了180萬元賠償款。而律師則根據雙方的風險代理合同,拿走了90萬元作為律師費,引發輿論的爭議。事後楊某的兩個兄弟委託廣州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辦理工傷賠償,合同約定前期律師辦案費用由律所自行墊付。如果賠償額在90萬元以上,楊某收90萬,剩下賠償費歸律所。2020年9月6日,楊某獲得一次性賠償款180萬元,律所拿走90萬。楊某三兄弟對此沒有異議,但楊某前妻表示了異議。二、何謂風險代理?
  • 律師卻拿走90萬賠償款:為什麼這件事讓人覺得可怕?
    楊昌茂的家人對法律一無所知,是一個法盲,按照他們樸素的價值觀覺得如果律師多要了錢,那是律師辛苦了,盡力了,那給律師也無可厚非,於是他們欣然籤下合同。 律師很快把用工單位告上法庭,判決下來,用工單位賠償了180萬,而律師卻直接拿走了整整90萬。
  • 農民工工傷獲賠180萬,其中90萬要付律師費
    近日,一則農民工和律師之間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2016年,農民工楊某在工地卸貨時被鋼繩撞擊後受傷,造成全癱。事後,楊某家人委託某律師事務所代理楊某的工傷賠償案,並約定採用風險代理方式收費。2020年9月6日,該案終於結案,楊某獲得了180萬的賠償款。可是令楊某家人難以接受的是,這180萬賠償款,竟要拿出90萬元來付給律師做律師費。原來在當初的代理合同中有約定,賠償額在90萬元以上的,甲方只收取90萬元,其餘的全部付給乙方律師事務所作為律師費。
  • 農民工獲賠180萬元,支付90萬元律師費!合理嗎?|來聽新聞
    近日,一名工傷農民工獲得180萬元賠償款後支付90萬元律師費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律師費過高,沒有人文關懷。而也有律師認為,工傷案程序十分繁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不能簡單批評律師沒有人文關懷。所以,這究竟合不合理呢?事件背景近日,貴州惠水縣一名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180萬元的賠償款。
  • 工傷農民工獲180萬元賠償款後,支付90萬元律師費,合理嗎?你怎麼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貴州惠水縣一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180萬元的賠償款。但是律師根據雙方代理合同,拿走了90萬元作為律師費。該報導引發輿論熱議。■獲賠180萬元,律師費需要90萬元《工人日報》記者從楊超茂與宿遷某建築安裝公司籤訂的賠償協議書上了解到,2016年7月12日晚上11點左右,貴州惠水縣農民工楊昌茂在宿遷某建築安裝公司承建的廣州市某工地的工程車上卸貨時
  • 老公工傷案賠償180萬,律師按約收費90萬,妻子:不合理,求返還
    新聞消息,一農民工楊某工地受傷,委託律師收費,律師拿到180萬賠償款,按委託合同收取了90萬元,楊某妻子覺得無法接受,要求退還不合理部分,而楊某的父兄覺得合理。這是為什麼呢?但楊某家人覺得合情合理,畢竟律師墊付費用,還有風險,他們當初去找工地方最多能賠50萬。所以律師沒有錯。網友看法網友看法也各不相同,有網友覺得律師按合同收費沒毛病。有網友覺得律師拿的費用確實過高,畢竟是工傷。
  • 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收費90萬,律師:合法有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遇到事,遇到事了也不是說兩句就能解決的,這時候就要動用法律武器,而對於普通群眾來說法律中的很多條文是並不懂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代理律師為自己爭取合理的權益,請律師打官司肯定就需要花錢,而錢數上的多少就不好說了。
  • 網友炸鍋了,民工獲180萬工傷賠償,律師費佔90萬,司法局回應
    12月27日,據媒體報導,近日,一名貴州工人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的消息引發了熱議。2016年7月12日晚上,楊某在工程車上卸貨時,被吊車鋼繩撞擊,從車上摔倒在地,造成頸6爆裂性骨折,頸脊髓損傷並全身癱瘓。之後,楊某的兄弟委託了廣州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來辦理工傷賠償。
  • 馬上評|工傷賠180萬律師費90萬:爭議別止於收費違規
    《工人日報》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為題,報導了廣州市律師涉嫌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有關情況。廣州司法局對此做出回應:廣州市司法局高度重視,依照律師管理的相關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已經依法依規啟動調查程序。
  • 農民工打贏官司討薪16萬 需支付律師費10萬元
    雖然打贏了官司,但來自內蒙古的塵肺病農民工李衛明(化名)卻高興不起來。「律師要求我支付10萬元律師費,但我獲得的一次性賠償總共才16萬元,這些還不夠還債和看病呢。」3月23日,李衛明無奈地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經律師代理訴訟,李衛明於2014年年底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停工留薪期工資共計16萬元,以及每月3000元的傷殘津貼。
  • 快遞公司只賠一半合理嗎?
    明明貨物價值高達3萬5,丟件了卻只能賠1000元,林先生無法接受。後來林先生直接找到營業網點,經過一番糾纏,雙方最終達成共識,網點賠償林先生18000元。福建省郵政業12305:丟件無官方條款規定賠償 無措施強制賠償雖然已經得到賠償,但林先生依然不解的是,既然他選擇了快遞業務,等同於他購買了這項服務,包裹運輸過程中因為快遞公司失誤導致丟件,難道只能按快遞公司所說的運費幾倍來賠?
  • 阿里巴巴再遭集體訴訟,律師稱獲賠靠和解而非勝訴
    近日,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稱,目前已有美股投資者將阿里巴巴訴至法院。長期從事跨國證券集體訴訟業務的律師郝俊波向AI財經社表示,他目前確實正在籌備對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案。郝俊波表示,相比當時瑞幸咖啡100萬美元才能成為受損投資者的門檻,此次阿里巴巴不會有這麼高。
  • 農民工的工資比一些大學生的工資高,你覺得合理嗎?
    這很合理,不能把收入與身份劃等號。農民工,整個群體的平均工資也許不如大學生的平均工資,但是一定有出色的農民工兄弟的工資是遠高於平均工資的,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親表兄,大我一歲,念書不行,初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學了一門電焊的手藝,現在在上海打工,月收入大約20000。因為他活好,肯吃苦,人緣好,別人幹不好的,他能幹好,別人不願意幹的,他願意幹。已經被老闆長期聘用,並帶了幾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