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的商戰謀略,如何能以小博大、操縱市場?

2020-12-28 夜雨傲霜

胡雪巖時來運轉,得到左宗棠的重用——購買軍糧。這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買賣,但是同樣不易完成,當時正值清廷與太平軍激戰正酣的時候,各地都在搶購糧食,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且具備很大的風險,糧食一天天漲價,同時會有被洗劫的可能性。

胡雪巖熟門熟路、帶著柳成祥夥計啊寶,一行三人來帶永州的米市購糧。各地糧商都囤積居奇,等等漲到天價後狠賺一筆。導致永州糧食緊張,一天一個價。胡雪巖用零散收購的方式,到各個糧行歷經辛苦才籌足一千擔糧食,距離左宗棠要的五千擔糧食相距甚遠。此時糧價已經漲到了一兩一擔,柳成祥提醒胡雪巖,咱們收購糧食的速度無法趕超糧食漲價的速度,帶來的銀子眼看就無法購買到五千擔糧食了。柳成祥建議停止收糧,等待糧食再漲上去後將手中的糧食賣出,能賺一點再把銀子帶回給左宗棠。

胡雪巖認為,左宗棠需要的是糧食不是銀子,如此是交不了差的。胡雪巖當機立斷吩咐一旁的啊寶:「去,把糧食運到米市上往外賣,九錢一擔。」阿寶領命去了,柳成祥明白胡雪巖的意圖,想以此把糧價打下來,再低價抄底。但是風險太大,幾乎不可能完成。

柳成祥:「雪巖,我們手裡只有一千擔糧食,怎麼可能動搖得了米價?」

胡雪巖:「我們只做零售不做批發,小小的永州我就不信動不了它。」

他們是從杭州潛逃出來的,王有齡的兩萬兩銀子也還給了左宗棠,自己身上的銀子購買了糧食也獻給了左宗棠,所以柳成祥再次提醒:「我們手裡的銀子也不多了。要是賠了如何向左宗棠大人交代。」

胡雪巖:「出了事情,我負責!」

柳成祥執拗不過胡雪巖,只要依計行事。

胡雪巖此舉是一意孤行麼?在對胡雪巖一生的研究中,他是一位非常冷靜和理智的人,如此重大的決策他是不會頭腦發熱的,一個團體中必然要有一名能做決策敢做決策的人。胡雪巖是剛到永州收糧時對各地糧商做了調查,心裡算了半天,衡量了利弊,認為這個險值得去冒才如此的。要做大生意,都是要冒險的,什麼都準備好了,也就沒有機會了。

胡雪巖並不是開一個口子低價賣米,然後就傻傻等待糧價下跌。他是很巧妙的請來牙行的人過來幫忙賣米。牙行即是中介,靠一張嘴在買賣雙方中周旋、牟利,賣豬的稱豬牙,賣牛的稱牛牙。他們在市場上非常活躍,人脈也相當廣,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首先知道。當然反過來他們傳播消息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很快有一位姓胡的商人,出手闊綽、低價賣米又不短斤缺兩的消息在永州散播開來。

胡雪巖的操作是非常嚴密的,市場卻不及預期,糧價非但沒有下降還上漲了。對此,柳成祥心急如焚,對胡雪巖的決策產生了懷疑,不免發了幾句牢騷,這樣下去必定血賠。胡雪巖則非常淡定,決定明天米價降到八錢一擔往外出售。

百姓奔走相告,排隊買米,儼然比廟會還熱鬧。糧食很快就售完,市場仍然沒有要降價的跡象。柳成祥已經對胡雪巖的決策失去了信心,胡雪巖卻非常豁達,說,這次如果敗了,一切由他承擔,自己去左大人那裡領罪去。

胡雪巖決定第三次降價,米價降到七錢一擔,並且這次加大出售的量。胡雪巖請柳成祥喝酒,一邊喝酒一邊談論煙花柳巷的趣聞,好似外面發生的一切與他無關一樣。柳成祥心急如焚,心想這次完了,只能剩下點盤纏回去了。胡雪巖哈哈大笑說,看來我們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將剩下的盤纏帶回去我們好生過日子吧。

阿寶急衝衝地跑來:「降了,降了,降了!」

柳成祥被氣糊塗了問:「什麼降不降的?」

阿寶:「米價降了!」

兩人被驚得一激靈:「快說降到多少?」

阿寶:「降到九錢一擔。」

柳成祥迫不及待:「我馬上去收糧!」

胡雪巖:「慢,聽我的,再等等!等糧價降到七錢一擔再收購,並且要有計劃的收購。」

胡雪巖安排柳成祥籌備好銀子,僱好夥計蟄伏起來等待時機收糧。安排啊寶繼續低價出售糧食。兩者配合,必須做到一邊慢慢出售,一邊慢慢收購,避免打草驚蛇。因為其他糧食也是非常聰明的,一旦發覺有人操縱市場,必然停止拋售糧食,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等待是煎熬的,痛苦的,堅持的意義不在於一直做下去,而是能等得下去。

左宗棠給胡雪巖下訂單,第一筆買賣是給錢的,往後都是賒帳。胡雪巖實力再雄厚也經不起左宗棠大人的折騰,他又該如何應對呢?下一章我們講述胡雪巖風險轉移的騷操作。

相關焦點

  • 看見 親愛的《親愛的,胡雪巖》
    胡雪巖是熟人,熟到婦幼皆知;胡雪巖也是陌生人,都只是道聽途說。而這回港版《親愛的,胡雪巖》,卻是「中年視角」的嶄新版胡雪巖。本劇創作者們為此設計了一個名叫阿香的角色,並讓扮演胡妻的演員同時飾演阿香以暗示其身份,又讓這個一分為二的人物點出即便富可敵國的胡雪巖卻仍尤其求之不得:人生知己。或者,僅僅是一個在你陷入精神困苦時真正懂你的人。可是,「面前只有一條路,而且身後的路在不斷消失」。這樣獨自前行的胡雪巖,知己何求? 看不見的,有劇中人在操縱和被操縱者兩種身份間的掙扎。
  • 胡雪巖究竟是怎麼倒下的?背後真相值得深思!
    來源:今日頭條,止一觀史01說到近代紅頂商人,盛宣懷和胡雪巖是不得不提的兩個人物,他們有各自的商業帝國,也有其深厚的官方背景,都是亦官亦商,兩人之間的商戰
  • 《親愛的,胡雪巖》劇評| 親愛的,「大男主戲」
    再回到之前「大女主」與「大男主」的探討,可以看出,「大男主」的成功塑造其實需要「小男人」做支撐,只大無小,則只能是神話。劇中的胡雪巖也一直在處在小人與君子這一步之遙之間。「小男人」胡雪巖在事業上把握時機,與海運局的王有齡合作致富,亦可被視作官商勾結的資本操作,同樣的,與洋人的「民族主義商戰」也可被試作囤積居奇的市場壟斷;家庭方面,胡常年漂泊在外未盡到兒子和丈夫的義務,在商場上口口聲聲講「信」的他,在家庭中卻只能面臨失語境地,而與紅顏阿香剪不斷的情愫也難以說他對妻子做到了「忠」。
  • 想滅左宗棠,必先幹掉胡雪巖!
    這是場發生在清末時的商業大戰,如同商戰小說一般驚心動魄,又如商業教科書般經典。在這場頂尖對決之後,倒下了一個商業傳奇,站起一個商業新星,而且時至今日,此人留下的產業仍然存在,他的家世至今也可算顯赫。依託阜康銀行金融業雄厚的資本,他開始投資各種產業:1876年在杭州開辦胡慶餘堂雪記藥號,1882年又在上海開辦蠶絲廠,以壟斷市場為策略。「舉江浙二省之育蠶村鎮,而一律給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與胡氏」,憑藉價格戰打壓外國商人,以至於「一斤一兩亦不可得」。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可謂是一個在亂世中還能白手起家,最後成為清朝富豪的典型代表,後來胡雪巖也被人們冠上紅頂商人的標籤。胡雪巖的第一桶金小時候家裡沒錢,胡雪巖就幫助別人一起放牛以謀生計,胡雪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意外病逝了,第二年胡雪巖就背井離鄉,來到杭州打拼。
  • 10部高品質商戰劇,《天道》排第三,陳壽亭、胡雪巖都是經典
    商戰劇題材的電視劇,不僅僅是局限於商戰,還會介紹相關的時代背景,從商戰中以小窺大,以下10部高口碑的商戰題材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的好幾部。故事聚焦方家和丁家兩代人的恩怨,劉青雲飾演的方展博在股票市場上跌宕起伏,最終也創造了不少奇蹟。
  • 胡雪巖忠告:男人沒錢沒人脈時,悟懂這3個技巧,一樣能出人頭地
    沒想到的是,半個月後,小男孩按照約定出現在火車站,並且歸還了兩塊錢,僅僅是兩塊錢罷了,小男孩卻一直牢記在心,這讓中年人非常感動,對小男孩說你明天來市中心的影業公司來找我,我給你一個驚喜,讓你能夠徹底擺脫現在的狀態。
  • 胡雪巖:一個男人,越沒錢的時候,越逼自己做2件事,好運自然來
    但胡雪巖貧不失志,錢莊當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最終成為「清朝首富」,在這當中,胡雪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從未放棄心中的拼勁。偉大的成功自有其必然性,精選《胡雪巖謀略大全》中賺錢錦囊,逐句為你解讀。
  • 胡雪巖8句名言,看穿人性,說透財富,不愧是晚清頭號首富
    那些愚蠢的人總是本末倒置,還沒學會如何傾聽,嘴巴巴拉巴拉講了一大堆別人不感興趣的,最後熱戀貼冷屁股,自找無趣。傾聽可以帶來太多東西,包括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記住,傾聽永遠比說更重要。當你懂得傾聽孩子,他才願意跟你交流,你們才有坦誠說下去的可能性。與人交往也是如此,做生意更是如此。
  • 胡雪巖忠告:一個人想要發財,沒錢沒人脈時做好三件事,或能翻身
    而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傳奇的存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模仿人物,他就是胡雪巖,被稱為「紅頂商人」,他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他這一生的創業經驗可以說是影響了數代人。胡雪巖出生在動蕩的亂世,卻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從創辦福州船政局發家,果斷借外款1195萬兩,很多人都覺得他這是在」玩命「,但胡雪巖最終成功了。
  • 胡雪巖臨死告誡,「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去世之時,留下一句警示遺言:勿近白虎許多人會費解,勿近白虎 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靜心鬥膽,為大家講解一下這胡雪巖說出這四個字的確切含義。要懂得胡雪巖為何要說出這幾個字,作為遺言,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胡雪巖的一生經歷簡要的說一下胡雪巖:本名光墉,字,雪巖,安徽績溪人,13歲移居杭州,清末著名的徽商代表,號稱紅頂商人發跡歷史,在清末的鹹豐十一年,由於當時的太平軍進攻杭州,胡雪巖敢於挺身而出,為了湘軍在上海運送軍火、糧草,由於這次的輸送物資,被左宗棠看到,後來他成為了公的得力助手,後來受清廷加封官二品
  • 胡雪巖勸後代:「勿近白虎」後,後代賣掉慶餘堂招牌股,再不經商
    一、頂紅商人胡雪巖胡雪巖可以說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曾經給雜鋪打過雜,在金華火腿商鋪當過夥計,後來到錢莊當夥計,這錢莊就是胡雪巖的發家之地,他的第一桶金並不是自己腳踏實地掙來的,而是因為自己打工的阜康錢莊的老闆因為沒有子嗣,而看胡雪巖為人機靈而且對他有是頗為喜歡所以臨終前將自己的家業全部託付給了胡雪巖,而這錢莊在當時價值五千兩之多
  •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在王有齡還是「候補浙江鹽大使」的時候,胡雪巖便慧眼識人,為囊中羞澀的王有齡雪中送炭,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持。後來,王有齡一路青雲直上,官至浙江巡撫。發達後,王有齡沒有忘記胡雪巖的恩情,他將政府的業務委託給胡雪巖代理。小到錢莊藥店,大到軍糧漕運,通通讓胡雪巖壟斷經營,甚至還提供了政策性貸款,並且不收分文利息。
  • 胡雪巖最後遺言: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為何你最後念念不忘
    胡雪巖的奮鬥之路非常鼓舞人心且富有傳奇色彩。他出生在最底層的貧困家庭。他的父親過世早,沒有任何支持。胡雪巖在很小的時候進入社會。可以說他嘗遍世界的辛酸苦辣。胡雪巖因為小時候太苦了,因此他下定決心成為有錢人。這條路真的是不好走。由於沒有背景和支持,胡雪巖經常被人看不起。
  • 清朝大首富胡雪巖,三十年積累,三天破產,臨死給後代留下三句話
    俗話說:"做官要學曾國藩,從商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三人是政界、商界響噹噹的大人物,最終的結局卻大不相同。胡雪巖作為清代著名的"紅頂商人",被後世好事者稱為"商聖"。而說起胡雪巖的一生,他的經歷堪稱傳奇!胡雪巖(1823-1885),名光墉,字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他出身貧寒,13歲移居杭州,白手起家,在錢莊裡做夥計。
  • 胡雪巖臨終前為什麼要這樣警示後人?「白虎」是什麼?
    晚清時期,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首富胡雪巖,這位可真的是白手起家,一開始只是錢莊的一個小夥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書寫得如此輝煌?最能體現胡雪巖做人的能力,是他識人的眼光。可以說只要是胡雪巖認定的人,就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胡雪巖第一個認準的人是王有齡,他們認識的時候,王有齡窮困潦倒。王有齡生於官宦之家,不過父親早逝,家道中落,王有齡只得清茶一杯度餘年。
  • 胡雪巖故居
    在杭州十多年,我一直希望能夠去此地遊覽;兒子初中上學的那三年,我幾乎每天都從胡雪巖故居前經過,來來往往,可惜卻從來沒有真正走進去一睹它的風採。前幾日,我再一次從胡宅門口路過,才後知後覺地主動走近這位熟悉的「陌生人」。遊覽之前,請先容我為你介紹胡雪巖其人。胡雪巖原本出身於安徽,十三歲時移居浙江杭州,是中國近代有名的徽商代表人物。
  • 紅頂商人胡雪巖傳奇一生,從他身上學到什麼?馬雲「18字」評價
    19歲的時候,因為勤勞聰明,辦事效率高,他被「阜康錢莊」收為學徒,深受錢莊掌柜喜愛,幾年後掌柜逝世,把錢莊留給胡雪巖,就此胡雪巖掙得了宏偉事業的起始資金。  26歲那年,胡雪巖因幫助浙江鹽大使王有齡而私挪500兩銀票,被逐出錢莊,由此博得了王有齡的信任。  王有齡在後來擔任杭州知府和浙江巡撫之時,都一直對胡雪巖大開特權,他也由此在浙江商界站穩了腳跟,開創胡氏阜康錢莊賺取了大量錢財。
  • 胡雪巖談生意經:熟記這4條商業規則,你也可以大富大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胡雪巖談生意經:熟記這4條商業規則,你也可以大富大貴!民間有句老話叫:「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胡雪巖在商界不可動搖的位置,連首富馬雲都說「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二月河也評價說「胡雪巖堪稱華商中民族英雄的典範「。
  • 2018版《親愛的,胡雪巖》:司徒慧焯把胡雪巖推下了神壇?
    野心勃勃的司徒慧焯呼喊著,想通過「巨人」胡雪巖窺探整個晚清中國。「胡雪巖」只是敘事手法,「晚清中國」才是他最想表現的。他想要呈現的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時代。兩年後,帶著對風雲詭譎的晚清的獵奇,我們走進劇場。令人疑惑的是,在2018年版《親愛的,胡雪巖》裡,看不到「巨人」胡雪巖、看不到「晚清」、看不到「中國」,只看到了一個「像鹿一樣」的胡雪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