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影視行業的影響,貓眼數據顯示從181萬降到14,58億

2020-10-03 平凡的愛思

起初,沒有人注意到這場災難會有這麼大的影響。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擴大,影視行業也毫無例外地捲入其中。真的應了那句老話,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從最初的電影撤檔、演出取消、再到影視基地關閉、劇組停拍…

最先受影響的是春節檔電影。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囧媽》《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姜子牙》7部大片相繼宣傳撤檔。擇期再映,所有撤檔影片均可無條件全額退款;線下院線自1月24日起全部暫停營業。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票房收穫181萬元。而去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則有14.58億元,春節期間的票房佔影片總票房較大比例。根據貓眼數據,2019年、2018年、2017年春節檔票房收入分別為58.59億元、57.70億元、34.20億元,分別佔到這三年國產電影總票房的14.2%、15.2%、11.4%,佔有較大的比重。2020年春節檔或將損失約70億票房,

對影視行業產業鏈上遊的影響包括自2020年1月25日開始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橫店影視城、象山影視城等多家影視基地相繼閉園,全部劇組的拍攝活動停止,轄區內拍攝場景悉數關閉,包括了拍攝基地、外景拍攝基地和攝影棚等。

隨著疫情的嚴重整個電影產業真的是一大災難,有的電影院直接都倒閉了,根本無法生存了。而且這個疫情正好把春節檔和暑假檔都給混過去了,電影院人最多,最賺錢的時候就是春節檔和暑假檔,但是這兩個時間的電影院都沒有開門。

雖然說從七月份的中下旬開始電影院恢復了正常,開始營業了。但是國家也有相關的規定,一部電影的排座率不能夠超過百分之三十,嚴格的控制觀影的人數。而且電影院現在上映的很多都是老電影,之前放過的,所以其實也沒多少人真的去電影院觀看。

今年的電影行業真的是非常的困難,不少的三線城市的電影院都支撐不下去了,紛紛倒閉。而且即便是現在電影院能夠去看電影了,但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電影,而3月21號,國內復工的電影院也僅僅只有507家,各大影院加起來的票房也不到5萬元,平均每家影院賺到的票房僅為61元。

總的來說,疫情的發生對影視劇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倒逼行業創新發展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影視大事件|百度上線「醫用口罩生產企業一鍵查詢」功能;大年初一全國票房僅181萬2019年同期超14億等
    金像獎紅毯可能取消受疫情影響,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此前傳出停辦。對此,金像獎董事局董事田啟文表示典禮將正常舉行,但會把規模縮小,目前暫定4月19日,而地點則從原來的香港文化中心改到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家鄉》檔後首個工作日票房仍達6590萬,累計票房將於今日突破20億大關。《姜子牙》檔後保持千萬產出,累計票房於今日11時23分成功突破14億。,已經成為貓眼研究院的一項常規動作,在電影行業每個重要時節點,貓眼都會定期發布行業報告,用透明、公開的數據為行業決策提供支持。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家鄉》檔後首個工作日票房仍達6590萬,累計票房將於今日突破20億大關。《姜子牙》檔後保持千萬產出,累計票房於今日11時23分成功突破14億。  三是隨著短視頻與影視行業持續融合,電影宣發玩法更加創新多樣。在與央視電影頻道、抖音、真樂道共同發起「再一起,看電影」公益直播活動中,作為該活動的獨家票務及宣發平臺,貓眼為直播提供了一分錢預付權益、超值觀影套餐、購票買贈、定製紅包四項宣發功能。當晚整場直播累計曝光量突破1.1億次,帶動18部影片售票、3700餘家影院產生訂單。
  • 華策影視營收腰斬巨虧14億 員工數降三成股東頻套現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近日,「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交出2019年成績單。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31億元,同比下降54.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巨虧14.67億元,同比下滑794.55%。
  • 《囧媽》引發蝴蝶效應,疫情下的影視行業無法自救
    網際網路+傳統影視的合作模式仍具有不確定性。    本已經歷寒冬的影視行業,受疫情影響恐雪上加霜。    儘管《囧媽》從院線改道西瓜視頻已經過去一周多,但餘波未盡,身涉其中的各路角色遭遇各不相同。  從數據來看,字節跳動為《囧媽》付出的6.3億已經值回「票價」。
  • 貓眼盈利背後的危與機
    據拓普數據顯示,2019年大年初一,全國電影平均票價為45.15元,同比去年的39.15元上漲了15.3%。當然,取消票補也代表著消費理性的回歸,過去因低票價而選擇觀影娛樂的人群逐漸減少,高漲的電影票房、激增的觀影人群等行業泡沫,被一一戳破。大盤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 疫情影響影視業業績普跌 國慶檔多部電影能否拯救影視「寒冬」?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業績普跌,恰逢雙節,電影集中到國慶檔,國慶8天超級黃金周能否成為影視行業的「救命稻草」?疫情影響影視行業業績普跌疫情影響下,整個影視行業上半年影響頗大。尤其是今年3月27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通知,叫停了國內影院的復工工作: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暫停營業。
  • 上海國際電影節7月下旬舉行;貓眼娛樂領漲影視娛樂行業板塊
    (來源:Mtime時光網)貓眼娛樂大漲5.08%,盤中最高觸及12.420港元,最低下探11.840港元。截至發稿,貓眼娛樂(01896.HK)漲5.08%,報12.420港元,成交額687.68萬港元,成交量56萬股,總市值140.406億港元,振幅為4.91%,流通市值140.406億港元,貓眼娛樂市盈率27.64,市淨率1.55,換手率0.05%。
  • 貓眼2019年盈利4.59億,疫情衝擊下「網際網路票務」能否走出困境?
    2019年行業各方有意降低電影營銷成本,「票補」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愈發低了。而這無形中成為貓眼盈利的鋪墊,2019年上半年貓眼總收入為19.85億,經調整淨利為3.80億,實現首次盈利。而這時貓眼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46.7%。票補減少後,貓眼的成本負擔迅速減輕。  到了現在,貓眼沒有了票補的成本壓力,實現全年盈利,而在線票務在票補消失之後展現的疲態也愈加明顯。
  • 疫情讓本就疲軟的影視行業雪上加霜
    隨著疫情爆發,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這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要知道春節檔預售首日票房就已經破億了,原本是中國電影票房再次創紀錄的機會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1月23號開始全國票務平臺貓眼、淘票票都開始公布退票細則,所有撤檔的影片都可以無條件全數退款,影院端萬達、金逸、大地、中影、保利、奧斯卡等陸續宣布休業。影視行業面臨生存之戰,從投資、製作、宣發還有播出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對電影行業的扶持政策和救市措施,但是行業損失已經成定局,市場恢復正軌還處於未待定狀態,這個時候很多項目也開始尋求新的市場機遇。
  • 當外賣行業湧進58萬名騎手……
    疫情當前,不少行業受到影響,就業人數隨著行業總體業務量縮減而減少,為什麼外賣行業能承載58萬人的湧入?  你是否觀察到,這段時間街上的外賣小哥多了很多?  據美團研究院以及餓了麼的官方數據,疫情發生後的1月20日至3月18日,美團和餓了麼新增外賣騎手超過58萬人。
  • 票補力度減弱進軍影視製作起步晚 貓眼娛樂如何對抗「影視寒冬」
    隨著在線購票平臺競爭日趨激烈,貓眼娛樂面臨著大麥和淘票票等同類平臺的威脅。為此,貓眼娛樂在優化宣發和拓寬渠道上不斷下功夫,力圖在競爭中維持住先發優勢。但從目前來看,成效尚不明朗。《投資者網》王柱力作為影視發行的頭部公司,貓眼娛樂(HK1896)正在面臨多重挑戰。公司營收渠道尚未實現多樣化,過於依賴影視發行,導致受疫情打擊尤為嚴重。
  • 2020年中國網絡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線上會員模式促進網絡電影行業發展
    58.38億元。從每年大年初一的電影票房收入看,2019年中國大年初一的全天綜合票房收入逾14.44億元人民幣,創下國內單日票房歷史新高,打破了2018年大年初一12.77億票房的紀錄,同比漲幅13%,但是2020受疫情及電影紛紛撤檔的影響,大年初一我國票房僅181萬。
  • 《八佰》上映在即,影視行業或迎爆發?
    受此影響,8月3日早間開盤,影視股集體走強,截至當日收盤,華誼兄弟、美盛文化、光線傳媒、北京文化等多隻影視股漲停,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唐德影視漲幅均超過5%。「《八佰》在這個時間點上映,主要原因在於華誼兄弟等不起了,需要儘快用積壓的片子回血。」 影視行業資深觀察員師燁東說道。
  • 貓眼現隱憂:盈利後股價不升反降 疫情正衝擊在線票務
    貓眼靠削減開支實現盈利的另一個佐證是去年上半年電影市場大環境不佳。彼時,中國內地總票房達到311.22億元,同比下跌2.82%,觀影人次累計約8.07億,同比下跌10.45%。在更為關鍵的兩個數據上,上座率創下6年來最低值,僅為10.52%;平均票價(含服務費)約為37.77元,同比上漲7.61%。
  • 這些行業也在悄然復甦(附股)
    據「燈塔專業版」和「貓眼電影」顯示,截至8月25日零時,在正式上映的第5天,電影《八佰》票房突破10億,成為2020年首部進入「10億俱樂部」的電影,也是中國影史上第75部達成票房10億成績的影片。受疫情影響,電影消費被抑制許久,5月份電影院才迎來復工。
  • 國慶首日票房7.39億,貓眼如何佔據「最佳輔助位」?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急先鋒》、《奪冠》等頭部大片掀起觀影熱潮,電影大盤達到7.39億,刷新2020年單日票房新高,大盤票房恢復到2019年國慶檔首日的近90%,一舉衝散9月的冷淡態勢,電影市場迅速升溫,進一步推動行業恢復正軌。
  • 《你好,李煥英》衝破28億,貓眼娛樂彰顯長期價值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0時,今年春節檔影片總票房達78億元,超過2019年整個春節檔電影總票房59.05億元,創造歷史新高。受益於春節檔的利好預期,2月16日,港股電影概念股紛紛大漲,其中貓眼娛樂(HK:01896)盤中股價漲幅超20%。投行對於這次創紀錄的春節檔也報以看多。
  • 國慶期間中國電影票房達成「雙百億」,貓眼新鏈路宣發如何抬升行業天花板?
    貓眼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大盤單日票房即達到7.4億以上,成為同檔期史上「第二高開局」。檔期內,《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連續7日破2億,國慶檔期間累計票房突破18億問鼎;《姜子牙》則以13.77億的票房位居第二,並刷新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紀錄。
  • 貓眼娛樂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
    1月1日,貓眼娛樂發布《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