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靠雙手來編織

2021-01-09 魯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邁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莫尼山非遺小鎮,記者一行見到了今年61歲的賈茂田,作為非遺項目金屬絲編的傳承人,這位老人已經在這一行默默堅持了42年。

  42年來,無論是形態各異的動物,還是外形逼真的車輛,抑或是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只要賈茂田能夠想到的創意,不管要琢磨多久的工夫,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編織出來。有時為了一個突然迸發的靈感,他甚至會徹夜不眠地研究編織手法。

  賈茂田的編織手法,每一環每一圈之間的組成必須做到「井然有序」。由於依靠純手工編制,中間更來不得半點馬虎。長年累月下來,他的雙手已微微有些變形。然而或許是得益於這樣的認真與嚴謹,一根根笨拙的金屬絲線,最後總能散發出一縷縷活躍的魅力。「這門手藝,是我爺爺學成後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學成後再傳給我的。」賈茂田說,過去,老一輩人苦練本領,那是為了謀生存。現在,自己已不需要擔心生存問題,只想著能夠好好地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現在身邊總有好多人問我,做這麼個手工藝品,既費時又費力,還賣不了幾個錢,為什麼不交給機器去做呢。我每次都會告訴他們,夢想,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編織。」賈茂田說。

  如今的賈茂田,經常帶著自己做好的金屬絲編,活躍於大學、中學、小學、社區中。在他心裡,只有讓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青年人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才能讓社會大眾品嘗到文化的色香味,才能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

  與賈茂田一樣認識到這一點的,還有非遺項目蒙古族氈繡傳承人斯琴託雅。在她那雙略顯粗糙的手裡,各種繡花氈囊、坐墊、靴帽不僅散發著濃鬱的歷史氣息,而且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我的手藝,都是和家裡長輩們學的。」斯琴託雅說,過去,老一輩們往往以製作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產品為主。但她始終擔憂沒有創新,如何將這門精細的手藝傳承下去。

  為此,斯琴託雅除了專注於不斷提升自身技藝水平外,還別具匠心地在製造過程中融入一些現代元素,讓傳統技藝煥發出了嶄新的魅力。「現在很多人專門跑來向我學習製作鞋子呀、墊子等技藝,做好之後,還把『代表作』帶回家,說過上了詩歌裡的生活。聽大家這麼說,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了解、願意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在幾天前,我的小兒子還專門跑來告訴我,看大家都這麼喜歡我做的東西,等他長大了,一定要『子承母業』。」她笑著說。

  在鄂爾多斯,琪琪格瑪自2011年學習蒙古族刺繡以來,迄今已有9年。這些年裡,她製作了很多刺繡藝術品,包括鼻煙壺褡褳、針線包、錢包、鼻煙壺袋、蒙古袍配飾等。

  「刺繡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婦女智慧的真實寫照,繡品的風格也體現出她們淳樸、賢惠的品格。」琪琪格瑪向記者介紹,蒙古族刺繡大多運用在衣服的裝飾和配飾的點綴,講究圖案均勻對稱,搭配著線條的蜿蜒曲直,象徵大自然的磅礴大氣。手工製作的服裝配飾和穿戴也有著特定的講究和傳統習俗,象徵吉祥如意,富貴平安。「寓意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琪琪格瑪說。

  如今,隨著刺繡現代化設備和技術的廣泛應用,蒙古族刺繡等傳統手工技藝受到了強烈衝擊。「不能讓吉祥的事物消失!」懷揣這一夢想,2019年11月,琪琪格瑪開設了刺繡藝術培訓班,在她的努力下,現在班上的很多學員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針法、構圖、配色等技能,並能獨立地完成各類作品。培訓班也間接幫助了一些在家待業的婦女拓寬了就業渠道,從而實現增收致富。

  「我想要盡心盡力為蒙古族刺繡保留更多星星火種,傳遞給更多熱愛蒙古族刺繡的人們。」說這話時,琪琪格瑪臉上滿是堅定。

  (本報記者 任歡 高平 陳慧娟 光明網記者 張義文)

相關焦點

  • 專訪|耳根:網絡作家是靠雙手去實現夢想的追夢人
    「網絡作家是靠雙手去實現夢想的追夢人。」耳根說。在他的小說中,講述的大多是勵志追夢的故事。如《仙逆》說的是一個資質平庸的少年,憑藉不斷努力揚名天下。而在現實中,他也成了那個憑藉不斷努力「揚名天下」的那個「追夢少年」。廣州日報:2009年前,你還是一名英語老師,為何會選擇寫網絡文學小說?對於網絡小說及網絡小說作家,你當時是怎樣看的?
  • 李盛國:用指尖編織夢想的竹編藝人
    我們用手感知世界,實現夢想 行業分工不同 每個人的手多少都帶有各自職業的烙印》 向勞動者致敬,感受奮鬥者手中的力量 今天,我們要來看的這雙手 是一雙什麼樣的手呢?
  • 用雙手編織夢想,用棕編傳承精神!
    相傳,上古時候,虞堯登位時無衣可穿,就剝來毛棕編成蓑衣,穿著接受百姓的祝賀,也正因如此蓑衣就成為聖服而受到山裡人的崇拜和愛戴,人們出入皆披之,一避風雨、二防兇獸。後來棕編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不僅是在蓑衣上,連鞋、扇、包、帽、墊、玩具中都能找到棕編的影子,甚至相傳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時放牛割草,也曾穿過棕編的衣鞋,可見棕編的運用由來已久。
  • 石樓任林鳳:雙手鉤織「致富果」
    給學員講解手工編織技巧「鉤針這樣鉤,你看一長,一短,就這樣……」在石樓縣婦聯舉辦的「促進巾幗就業,助力脫貧攻堅」手工編織培訓教室,編織老師任林鳳正在耐心地給學員們講解手工編織的技巧和方法。任林鳳2014年,石樓縣殘聯推薦任林鳳去太原「五一職校」參加為期一個月的手工串珠編織培訓。她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解,下課後自己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一邊練習,常常忙到深夜一、兩點才睡覺。
  • 靠雙手換來的好日子
    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再次點燃了雲虎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他的生活步入了正軌,這也讓他明白,脫貧不能只靠政府和幫扶幹部,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把日子過好。(賽罕融媒記者 李穎劍 雲曄)【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你的編織人生起源於何時?聽一位資深織女講述與編織一同走過六十年
    最初是用縫衣線織全正針的麻包片,用來製作小錢包,後來學會了正反針,就給自己織襪子,記得小學三年級時,學校女生人手一把玻璃絲,相互學習編織書包、網兜等生活小物件,我也熱衷於此,不但學了繩編,還學會了用鉤針鉤書包,鉤桌布等,那時用的工具很簡陋,大多用廢舊自行車條來磨製棒針;用電焊條頭兒做鉤針,鉤針柄用的材料,有木頭、金屬材料、有廢舊牙刷等,型狀也各式各樣,有魚身鶴腳的,有植物動物的,五花八門
  • 《百萬美元寶貝》幸福的生活哪裡來?靠雙手來創造
    我自己的猜測,應該是拳擊的有效得分及取勝只能通過雙手,而這雙手就代表著人類自己自我價值實現的首要途徑,無疑在競技體育中,在個人對抗運動中,拳擊的魅力也就從中展開了,且拳擊發展到現在二十一世紀,其技戰術和過去幾十年幾乎沒有變化,靠著步伐移動及體能力量訓練,可謂人人都能擊打,但拳王只有一個。
  • 黑客用雙手成就你的夢想!附教程
    廢話不多說開始教學,今天肉體照是不能給你們欣賞了,要不然我用雙手來成就你們的夢想(一庫。。)我們平時都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上可以看見小黑客的雙手只要搭在鍵盤上一頓瞎敲一通,什麼電腦問題都給它通通搞定所以今天我教你們用自己肥碩的小手來搞定電腦上一些常見的問題。
  • ...成編織達人月入上萬 四川農婦致富不忘鄉鄰 患癌後仍堅持免費傳藝
    今年3月,在尚未痊癒的情況下,她又重拾夢想,將工作室延伸到鄉村,在青神縣婦聯、青神縣鄉村婦兒促進會等修建的「蘇母藝術工坊」裡,主動免費教授當地婦女們編織技術,今年以來已免費培訓70餘人。
  • 讓夢想為青春著色
    青春是美麗的,但是沒有夢想的青春是黯淡的,是灰色的,是沒有張力的。而青春也會因為擁有夢想而變得絢麗多姿,青春會乘著夢想的翅膀在廣袤的天空盡情的翱翔;青春會架起夢想的船槳在寬闊的大海裡航行。夢想是青春奔跑的方向,是努力向前的不竭動力和指路明燈。閃耀的青春就應該有堅定地夢想和追求,像雄鷹一樣無所畏懼地去搏擊長空!奮鬥的青春布滿荊棘和坎坷,但是青春需要燃燒,夢想需要雕刻!只要擁有夢想就會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 薯片科技創始人李伊專訪——在直播行業編織夢想
    相對廣大傳統行業,直播行業是年輕一代突破社會經驗、年齡和人脈的限制,快速實現夢想和經濟自由的最佳途徑。」「這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對娛樂行業最深刻的改變。讓廣大年輕人從臺下的看客,從一個只能給別人點讚、鼓掌的觀眾,有機會成為內容的創作者,分享者,成為臺前的演員。薯片科技未來的願景,就是順應這個歷史趨勢,實現自我奮鬥的目標。」
  • 穿越歲月的編織
    我就這樣開始了編織。  冬天來了,當時流行一種五指露在外面的手套,還美其名曰「霹靂手套」,大概是從風靡一時的霹靂舞者的裝扮中得到的創意吧?我倒常見小商販戴這樣的手套,保護手背不冷,手指露著,幹啥靈巧又方便。學生戴這樣的手套,拿筆寫出的字一點都不影響效果。
  • 請不要相信那些被編織過的成功,年輕人在職場夢想中被消磨的一代
    他們告訴年輕人如何地懷揣夢想,努力奮鬥就會成功,網絡上一片歌舞昇平,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人物或者他們的故事。同時,網絡上傳播著創業失敗,勞累辛苦,996,361,寧願送外賣都不願意進工廠的另一端。他們很少去講關於普普通通的大多數,像父輩一樣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忍受著職場,社會,生活壓力,但卻平凡,安詳,寧靜的一生。雖然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甘於平凡但實際上又如此過著一生的現實。
  • 新疆橋牌人用心編織瑰麗夢想
    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群眾項目決賽階段在天津如火如荼地展開,四名來自大漠邊陲的新疆橋牌人用心編織著瑰麗的夢想,她們的成績雖不引人矚目,但她們低調謙遜、堅韌不拔,卻是賽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我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參加全運會的,關鍵是通過比賽,向優秀的省市多取取經。」張浩表示。
  • 根根繩結編織的斑斕夢
    2001年,呂敏無意間在早市上看到有人在賣繩子編織的工藝品,這激發了她的興趣。於是,她便輾轉各處購買中國結編織教材,在家揣摩學習,白天推著三輪車販賣前一晚編好的中國結。  通過斜卷結、搭扣結、雙聯結、萬字結等編法的靈活使用,粗細不一的繩結在呂敏手下變成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從簡單的小手鍊到一米多高的中國結,她的攤位上應有盡有。
  • 2月8日《讓夢想飛》夢想盛典 冠軍之夜
    經過三個月的激烈對決,山東電視生活頻道《讓夢想飛》第二季的三強已經誕生。2月8日,《讓夢想飛》的舞臺將迎來冠亞軍的巔峰對決,最終的夢想盛典也將拉開大幕。     最終的巔峰對決中,夢想舞臺的評委陣容將進一步壯大,兩位神秘嘉賓加盟評委陣容,五名評委將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 愛幻想的人喜歡雙手託腮
    一個人精神抖擻、 心情大好的時候,是不大會擺出「雙手託腮」的姿勢的,因為這樣的姿勢是一種替代行為,用自己的手代替母親或是情人的手,藉以表達自己渴望得到擁抱或是安慰。因此,擺出這種姿勢的人,常代表其心中不滿、心事重重,拖著腮沉浸於自己的思緒中,藉此來填補自己心中的空虛和煩惱。
  • BV編織包,詳細製作過程
    原文轉載自豆瓣【荒木】的相冊:http://www.douban.com/note/514178801/ 有一次在商場吃完飯路過BV,被海報上那編織的小方格蠱惑,走了進去,在最靠外的櫃檯上,我雙手撐著擦得鋥亮的玻璃,把臉貼上去,驚奇的發現從編織縫裡「齜」出來的皮屑。
  • 【她之聲·基層】出彩課堂進山村,巧手編織出彩夢
    【她之聲·基層】出彩課堂進山村,巧手編織出彩夢 2020-04-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夢想和挫折,雙手發抖但仍牢牢抱緊」——日本音樂教父谷村新司
    上一篇文章帶大家一起聊了張學友老師的《遙遠的她》,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張學友老師這首作品的原創,來自於日本音樂教父谷村新司的《浪漫鐵道》。在小編心中,谷村新司是小編最喜歡的音樂人,無論從音樂才華,還是情感上,谷村新司在每一次上臺演唱時都做到了「用情」,這一點是好多音樂人都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