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年,陸遊在京城任職,因為斥責權貴,惹惱皇帝,被貶到鎮江。在這裡,他認識了韓元吉,兩人惺惺相惜,結為好友,在鎮江遊玩數月,寫下了許多詩詞。1165年,陸遊又被調離鎮江,改任隆興軍通判。陸遊雖有報國之心,堅持抗金,可朝廷卻是主和派佔優,因而陸遊得不到重用,一直沉淪下僚,這一次的任命,他也是感慨萬千,於臨別之際,寫下了一首《滿江紅》。
危堞朱欄,登覽處、一江秋色。人正似、徵鴻社燕,幾番輕別。繾綣難忘當日語,悽涼又作他鄉客。問鬢邊、都有幾多絲?真堪織。楊柳院,鞦韆陌。無限事,成虛擲。如今何處也?夢魂難覓。金鴨微溫香縹緲,錦茵初展情蕭瑟。料也應、紅淚伴秋霖,燈前滴。

站在高聳的城牆上眺望,滿江都是秋天的風景。人就像南飛的大雁和飛向堂前的燕子,經歷了多少次離別。曾經情意綿綿的話語難以忘記,悽涼的是又要遠走他鄉,成為一個過客。鬢髮還有多少沒有變白呢?還能不能織就起來,寄託相思。
庭院裡的楊柳,巷子裡的鞦韆,許多往事,都已經隨風而去。如今人不知去到哪裡,夢中也難以尋找。爐香還有餘溫,煙氣仍然縹緲,墊褥已經鋪好,但心緒蕭瑟,難以入眠。屋外下著連綿的秋雨,正好人也睡不著,就在孤燈前,與淚珠相伴吧。

詞的上片抒發身世之感,「危堞朱欄,登覽處一江秋色」,這裡寫景,「危堞」指高聳的城牆,陸遊登高望遠,望見滿江的秋景。最觸動他的是「徵鴻社燕」,「徵鴻」是指南回北往的候鳥大雁,「社燕」是春社去、秋社來的燕子。它們來來往往,經歷了無數次離別。「輕別」指離別太過輕易以及太過頻繁。「徵鴻社燕」在古詩詞中經常被用到,如蘇軾的《送陳睦知潭州》「有如社燕與秋鴻,相逢未穩還相送。」還有辛棄疾的「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陸遊在這裡用「徵鴻社燕」來表明自己仕途坎坷,顛沛流離,與友人經歷了太多離別。
「繾綣難忘當日語,悽涼又作他鄉客」,和友人深厚的感情難以忘懷,如今貶了又貶,他鄉之客還要再作他鄉之客,真是令人感到無比悽涼。「繾綣(qian quan 淺犬)」是情意纏綿之意,比喻感情難捨難分,白居易曾寫過「豈是貪衣食,感君心繾綣」。陸遊1163年被貶鎮江,1164年才到鎮江就職,第二年,也就是1165年就改任,這謫遷到速度也是快了點,也難怪他感到悽涼了。「問鬢邊,都有幾多絲?真堪織」,這幾句化用了賈島的《客喜》「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鬢角雖然還有幾絲頭髮,也織不得一片愁緒。 這是在抒發離別的依依不捨。從詞作上看,詞中用華美的詞藻表達了相思之情,除了與同僚的道別外,還像是寫給女子的,但專家說無從考究,知道有可能就好了。

下片回憶往事,感慨事業無成。「楊柳院,鞦韆陌」,這是陸遊記憶中的景色,院中的楊柳,巷陌中的鞦韆,「無限事」都「成虛擲」。「擲」是扔、拋棄的意思,陸遊記憶中的東西,都被無情拋棄了。而陸遊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如今何處在?夢魂難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都不知道在何處?連夢中想要相見都找不到。
在「夢魂難覓」的悲情中,詩人回到了現實,「金鴨微溫香縹緲,錦茵初展情蕭瑟」,這是描寫屋內的環境,「金鴨」是金色鴨形的香爐,腹內中空以燃香屑,煙從口中噴出。「錦茵」是製作考究的墊褥臥具。屋內還是香氣繚繞,詩人躺在床上,卻因為愁緒而無法入眠。「料也應,紅淚伴秋霖,燈前滴」,「紅淚」帶血的眼淚,「霖」是久下不停的雨。屋外下著連綿的秋雨,屋內的人在燈前落淚,是思念故人的眼淚,也是離別的眼淚。
讀《滿江紅》的作品,我最能感受到「音樂文學」(詞本來就是填曲的)。因為節奏感很強,這首詞的下片,「楊柳院,鞦韆陌。無限事,成虛擲。如今何處也?夢幻難覓。」急促輕緩沉重,抑揚頓挫,讀起來很有韻味。當然,讀來最激動人心的《滿江紅》還是嶽飛的作品,那怒髮衝冠的形容,慷慨壯烈,充滿了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