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三伏天
很多年輕人戲稱「靠奶茶續命」
一杯冰奶茶立馬神清氣爽
但是……
喝時一時爽,減肥千萬難
還會出現健康問題!
1天1杯奶茶 高中生關節長「鑽石」
今年18歲的小海來自廣東佛山高明,是一名高中學生。平時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喝奶茶。「一般每2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小海說。
然而,因為這一小愛好,小海4年前就生了病,並且發作的時候疼得嗷嗷叫,無法走路,更令人震驚的是,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這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來,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導致了痛風發作和痛風石形成。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鄭少玲解釋,小海愛喝的奶茶是高糖軟飲料,高果糖成分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過多尿酸,痛風就找上門了。「第一次來我門診就診的時候,小海四肢已經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了。
早在4年前,小海已經出現痛風發作病史,但是他沒有規律吃藥,也沒有忌口。「醫生開了藥並叮囑注意飲食、控制體重就回家了。之後也早已忘記醫囑,該吃吃該喝喝,手腳上的痛風石靜悄悄地長出來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小海說。
7月14日,經過治療,小海終於出院,他是走著出去的,經過這次,他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會好好吃藥,控制飲食,定期回醫院複查。」
鄭少玲表示,痛風的年輕化趨勢越來明顯。90後已經被痛風「絆倒」了,00後已中招。當出現單個關節的紅、腫、熱、痛時,應注意可能是痛風急性發作了。她進一步解釋,這與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好高嘌呤飲食、少運動、飲用含糖飲料等因素有關。
鄭少玲建議,平時做好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預防與控制高尿酸。
1. 多運動。但不可以做劇烈的運動,最好選擇遊泳、太極拳之類的有氧運動。
2. 多喝水。最好喝蘇打水、鹼性水,至少是白開水,每日的飲水量不少於1500毫升到2000毫升,減少飲用濃茶、咖啡、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飲料。
3. 多吃素。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忌食菠菜,所有的豆類都要少吃或不吃。
4.少吃甜食、肉類。避免攝入富含高嘌呤的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飲料和汽水。限制牛肉、羊肉、豬肉及動物內臟、高嘌呤含量的海鮮。
5. 控制體重、規律鍛鍊、戒菸限酒。限制含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和白酒。
無獨有偶,
長沙有中學生因為長期喝奶茶,
引發糖尿病。
每天兩杯奶茶,長沙16歲學生患上糖尿病
今年夏天,長沙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迎來了一批糖尿病小病友,其中年齡最小的才12歲,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卻個個都是胖乎乎的,幾乎天天都要喝奶茶。
長沙16歲的高二學生小陽(化名),每天喝兩杯冰奶茶。最近一段時間,天天打瞌睡、沒精神,幾乎每天要喝10瓶水,一節課要跑3到4次廁所,還有嘔吐現象。經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青少年II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長沙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宋俊華提醒,攝入過量含糖飲料是兒童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之一。
宋俊華介紹,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一杯奶茶含糖量為8至14塊方糖,每塊方糖的含糖量約4.5克,一杯奶茶含糖量就有36至63克。小陽身高160釐米,體重8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為31.25(成人標準值為18.5至23.9),與每天喝奶茶頗具相關性。宋俊華提醒,奶茶雖誘人,當心糖尿病找上門。
宋俊華表示,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飲食,保證孩子每餐的果蔬攝入,嚴格控制能量的攝入,一定要將孩子每天攝入零食的次數嚴格控制在3次之內,且要嚴格控制攝入量。此外,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鍛鍊身體,帶孩子多進行體育鍛鍊,以減輕體重,增強孩子的心血管功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