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對於本田飛度這樣一款普通的A0級兩廂車而言,車主們為其賦予的各種身份令其他同級別車型難免有些「檸檬」。
憑什麼你就得是「超跑」、「GK5」,而我就得是買菜車?憑什麼你是故事中草根逆襲帶有光環的主角,而我就是橫店跑龍套的?都是身長不過4.2米的「小個子」,但故事的橋段和境遇卻有明顯的不同,如果用當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這樣說對飛度有點不公平,因為無論是全世界範圍內超700萬臺的銷量還是「平民超跑」的身份都是消費者用錢包投出來的。而且這個身份有著想像不到的威力,不客氣地講,你開著一臺20萬左右的中級車,都沒有隨便改一改前包圍,後邊加個大尾翼的GK5來的拉風。在喜歡汽車的直男社交圈中,本田飛度是價值尚可的「硬通貨」,一句「本田大法好」也不只是說說而已。
所以,作為粉絲眼中的明星車型,本田飛度的換代車型自然是備受期待。這就像追星的小迷妹們,希望自己的idol在一次修煉後大紅大紫。
但GR9已經不是充滿戰鬥欲的GK5了。
如果說打開GK5的畫風是轉速逼近7000轉、分分鐘想跟人在紅綠燈路口乾上一架的競技風;那麼GR9就是可鹽可甜、分分鐘圍起一圈妹子的可愛風了。沒錯,第四代飛度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在定位上的不同,本田想拉攏更多年輕的女性用戶。
第四代飛度取消了GK5上運動但略顯「詭異」的狹長燈組,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萌萌的毫無攻擊欲望的樣式,另外其採用了LED材質,那種精緻的高級感一下就出來了。雖然男性用戶對此褒貶不一,但是如果你去問身邊的女性朋友,肯定是一致的好評,總體來看,第四代飛度的顏值是在線的。
另外,第四代飛度帶來了兩個版本,Sport與Crosstar。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前者是運動風格,黑色蜂窩中網以及外觀套件非常明顯,而且其配置多為中低配;後者則是跨界風格,小格柵、鋁合金行李架甚至有點SUV的既視感,在配置上則有兩款,且多為高配。
兩個版本各有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試駕車版本的碧光翠漆色是Crosstar獨有的,而且如果你想換一個雙色車身,那麼還要再出3000元。此外,Crosstar作為高配版本,配備了前排降噪玻璃、後排魔術座椅以及帶有百度Carlife的8英寸觸控螢幕等。
根據我在4S店了解到的信息,這兩個版本目前銷量接近1:1,主要看有沒有現車,妥妥的「賣方市場」。
除此之外,第四代飛度的「舔狗」氣質散發的明目張胆,頂配的潮跑Pro版和潮越MAX版搭載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包含了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系統以及AEB主動剎車系統,理論上能夠達到L2級自動駕駛水準。而且第四代飛度還配備了8安全氣囊、坡道輔助以及胎壓監測系統等等,為了得到小姐姐們的芳心,本田可謂是煞費苦心。
不過,在最為關鍵的兩項配置上,第四代飛度卻離譜的缺席了。其全系都沒有配備駐車雷達和倒車影像,別說對於女性用戶和新手司機了,即便對於老司機來說也是十分的不便。「高大上」的ADAS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安排上了,卻把「基礎配置」倒車影像閹割了,本田這波腦迴路確實不太讓人理解。不過,解決方法倒是不複雜,後期第三方改裝店比比皆是,只是新車買來就要自己付費更換讓人難以釋懷。
令人吐槽的地還有很多,比如取消了海外版上的電子駐車、後輪剎車依舊是與GK5一致的鼓剎、低配版本沒有揚聲器和化妝鏡等。車企為削減成本的減配手段令人厭惡,但是這並不影響消費者對於第四代飛度的整體印象,畢竟在核心競爭力上,第四代飛度保持了以往的水準,甚至穩中有升。
首先,吸取了廣大消費者的意見,本田並沒有引入1.0T三缸版本,雖然1.5L發動機沒什麼新意,但是地球夢發動機從性能參數到穩定性上都挑不出什麼毛病,而且一致的動力總成保留了GK5的改裝潛力。
第四代飛度的駕駛體驗依舊可以用充沛、準確、好開來形容,在市區路段,提速順暢線性,轉向手感輕盈但飽滿,在A0級小車裡絕對屬上乘。
此外,第四代飛度一個明顯的優化就是NVH方面,能夠明顯感受到,風躁和路躁在低速區間基本體會不到,噪音的唯一來源就是本田這臺發動機了。
在最重要的空間方面,第四代飛度將本田「MM」理念進一步發揚光大,其車頭更短、車尾更平,內部空間進一步提升。從實際體驗來看,第四代飛度的乘坐空間冠絕A0級小車,達到緊湊型A級車水準。
而且,本田飛度最厲害的在於其空間的儲物方式以及靈活性。第四代飛度保留了祖傳的中控臺杯架;副駕駛位除了手套箱外,還增加了一個儲物格;除此之外,擋把區域的儲物形式十分豐富,票據、水杯、手機、化妝品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另外,魔術座椅沒有缺席,但是只能是頂配版本的專屬了。
為了進一步圈粉小姐姐,第四代飛度還提出「舒適與美」的理念,體現在實際體驗上就是其內飾更加精緻,亮面漆色的點綴是點睛之筆。還有,第四代飛度的座椅明顯更舒適了,其坐墊更厚,填充物很軟,坐起來很舒服。而且據了解,其座椅骨架由S型彈簧換成了樹脂平面支撐,入座的瞬間乘坐感更加紮實,而且更加飽滿。
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第四代飛度保留了經典的雙A柱設計,並且其傾斜角度更小,盲區也更小,隨之而來的就是視野更加通透。總的來說,第四代飛度在感性角度上對於消費者非常有殺傷力。
第四代飛度自上市以來連續3個月銷量破萬,將上市之初的質疑聲無情打破。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A0級市場的逐漸萎縮,所以無論是用「可鹽可甜」的風格開拓女性用戶,還是用跨界風格拉近與SUV的距離都是第四代飛度「求生欲」的表現。
空間、駕駛、保值率是第四代飛度當仁不讓的核心競爭力,這讓它在與大眾Polo、豐田勁炫的對決中佔據上風。但是,第四代飛度的地位並不是那麼穩,優惠後的合資A級車、歐拉好貓、黑貓都是飛度潛在的對手。所以,對於第四代飛度來說要想保持老大的地位,不盲目自大、低調前行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