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同盟》是一部俄羅斯歷史戰爭片,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故事。講述了參加了俄法1812年戰爭的一群軍人,夢想改變俄羅斯帝國,試圖推翻沙皇專制的故事。
大家應該都看過一篇出現在語文練習裡的文章,《山巒》-筱敏,愛情的忠貞。這篇文章是我對十二月黨人起義最初的認知。在戰爭片即是愛情片的背景下,這部電影幾乎沒有圍繞愛情來展開,我挺欣慰的,至少沒有俗套的感覺。
此片較好地還原了歷史真相。當時的十二月黨人,就是一群理想主義者、愣頭青。也正是那些理想,讓十二月黨人的詩歌、小說等作品,很受推崇:浪漫主義、可歌可泣、富有悲情色彩,感染了很多人。但在政治上,他們比較幼稚,受到法國民主思潮的影響,初衷雖好,但方式不恰當,同法國革命一樣存在大量的濫殺無辜。
如果你是和我一樣帶著對十二月黨人的憧憬來看這部片子的話,你一定會失望。導演試圖用一種所謂的客觀的視角來敘述事件的經過,所以沒有很明顯的英雄,當然也沒有故意的反英雄。
但是,但是,看著看著就讓人很不開心。儘管知道這些年毛子一直在為沙皇洗白,尼古拉一世也比同時期中國君主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但是!電影拍得可是十二月黨人啊!儘管他們有著種種的幼稚病,但是他們確實是最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了。導演表現他們的幼稚太多,理想太少,不免讓人試圖揣測他的動機。
救國同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悲劇。但他們沒有明確共識,手下士兵也懵懂不知道所為目的。他們在盡力羈軛住近衛軍的同時耗光了可以致勝的時間,直到被其他猶疑不定的軍隊反包圍。
這次起義是貴族的起義,這部電影是布爾喬亞拍的電影。或許我還要多看很多遍才能理解想要表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