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的2020丨美國人魏思得:破除新冠謠言的「北京人」
在不得不學習一門外語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中文,結果後來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致力於向在北京的外國人介紹當地文化活動,增進中外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為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介紹北京真實的防疫狀況。
這就是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媒體人魏思得的故事。
不想學外語的美國人與華結緣二十餘載
魏思得與中國的淵源頗為有趣。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魏思得不得不學習一門外語才能畢業。已經接觸過法文、西班牙文的他實在對這兩門語言提不起興趣,也對許多美國人學習的拉丁文不「感冒」,索性選擇了與這些語言截然不同的中文。
那時,學中文的美國人並不多,當魏思得告訴親朋好友學中文的打算後,被潑了一盆盆冷水。有人說他已經二十多歲了,肯定學不會中文,還有人說中國那麼遙遠,學中文根本沒用。但魏思得與他們的看法截然不同,堅持學了中文。這些東方文字如同密碼一般有趣,令他十分喜歡。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與三十餘年前相比,中美兩國目前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文化交流、人員往來頻繁,學中文的美國人也多了起來。朋友對魏思得玩笑地說:「你那個時候就學了中文,你太聰明了。」
90年代,魏思得在中國臺灣更深入地學習中文並工作五年後,返回了美國。2000年,魏思得又決定回到中國,選擇北京作為落腳點,一晃就是二十年。
只要熱愛 誰都可以是北京人
由於先前在臺灣的經歷,魏思得意識到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很難融入當地生活、理解當地文化,更遑論熱愛這個地方。2001年,魏思得創辦雜誌《The Beijinger(北京人)》,向在北京的外國人介紹當地飲食、文化及各類活動。魏思得說:「只要兩個國家的人有更多接觸,就會減少對彼此的誤會。如果你喜歡一個地方,可以讓兩個國家的關係更親密。」
魏思得的一些朋友說,他們通過《The Beijinger》的網站或活動認識了自己的另一半並組建了幸福的家庭。魏思得很開心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作為長期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魏思得希望中美兩國關係能順順利利,也希望通過他的努力,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外國。通過增進相互了解,才會讓雙方的關係越來越好。
相信中國!他為在京外國人破除新冠謠言
新冠疫情期間,魏思得選擇留在北京,一如既往地為外國人社區做些事兒。「我經歷過非典,從非典中了解到,(疫情初期)會有謠言出現,尤其在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圈子裡。因為他們無法看新聞,不能了解官方發布的消息,什麼消息都靠聽別人說。」
在魏思得看來,傳播謠言是件不負責任的事。於是,在疫情初期,他專門成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收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從可靠的中文媒體查詢相關消息,告訴群裡的外國朋友。魏思得認為,中國有成功控制非典的經驗,相信中國會把成功經驗運用到控制新冠疫情上。
除了發送官方消息外,魏思得看到一些不實消息後,還會驗證消息的真偽。2月,有謠言說北京的醫院擠滿了新冠病患,魏思得特意去了北京收治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地壇醫院,這也是北京最早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他看到醫院外一切平靜,沒有排隊的人群,沒有大量救護車停在醫院外,「如果真有大量新冠患者去那裡,大家不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嗎?我繞著地壇醫院走了至少30次,沒見到什麼病人進去。」
魏思得將在地壇醫院的所見拍成照片,並撰寫闢謠文章,表示這家醫院「在處理當前的病人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有人對魏思得的所作所為表示質疑,認為他不是醫生或專家,還說他「不懂事」。魏思得則回應道:「我確實不是專家,我寫的東西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從我的經驗中判斷得來的。如果有人說發生了什麼事,我能親自去看一看,判斷事情對還是不對,我就能告訴別人這件事是不是謠言。」
慢慢地,加入微信群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群的數量從一個發展到八個。甚至有打算來北京的外國人向他諮詢當地的防疫規定。
直到今天,魏思得仍堅持給在北京的外國人發送疫情相關消息。
魏思得的堅持或許源自他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他說,「只要你在這個城市,享受這裡的生活,愛這個城市,你也可以是北京人。我生活在北京,我希望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座特別好的城市。」「我半輩子住在北京,所以波士頓和北京哪個是我家,現在可能很難說了。」
記者丨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