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羅伯遜: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2020-12-20 觀察者網

【文/大衛·羅伯遜】任何一場公共衛生危機的爆發都會伴隨一波假消息的大流行,這一點令人感到十分悲哀。在上世紀80、90年代乃至新世紀之初,我們聽到了關於愛滋病的各種危險的謊言,從「HIV病毒來自政府實驗」到「病毒檢測結果不可靠」,社會上甚至還流傳著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認為羊奶可以治好愛滋病。所有這些不實之詞其實都提高了人們做出高風險行為的機率並使情況變得更加惡化。

如今,我們又迎來了新一波假消息的大流行,不過這次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從Facebook到WhatsApp,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假消息鋪天蓋地,從病毒的來源到預防被病毒感染的方法,內容五花八門。我們已經在BBC的節目中駁斥了幾條謠言,比如陽光、氣溫升高對病毒活性的影響以及喝水將起到怎樣的作用。BBC的真相挖掘團隊一直在就新冠病毒的各種謠言進行澄清,此外世衛組織也專門製作了一個持續更新的頁面用來駁斥關於新冠病毒的各種不實之詞。

英國作家大衛·羅伯遜2020年4月7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評論文章:《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有一種情況是最為糟糕的,那就是謠言本身所造成的危害。據報導,伊朗某省最近有多人死於工業酒精,因為有謠言說飲用工業酒精可以使人免於感染新冠病毒,然而在當地,因工業酒精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此外,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危害的謠言也有可能導致你產生一種虛幻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可能讓你排斥官方建議,削弱你對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的信任。

「輿觀調查」和《經濟學人》雜誌2020年3月進行的一項聯合問卷調查顯示,13%的美國人認為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個騙局,而有多達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你也許認為高知群體會有更強的分辨力,然而大量事實證明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也無法識別虛假信息。比如「新冠陰謀論」宣傳者、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作家凱莉·布洛根(Kelly Brogan)就是一例,她甚至曾在康奈爾大學學習過精神病學。她不但否認新冠病毒的存在、對「生源說」提出質疑,而且還大肆宣揚一些偽科學的觀點。

甚至一些著名的政治人物也在散播關於疫情的不實信息,他們所說的未經證實的新冠肺炎療法可能將適得其反對社會造成更多傷害,Twitter和Facebook兩個平臺已將相關信息刪除,這是從未有過的。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心理學家已經開始了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我們找到辦法遏制謠言的傳播、減少愚蠢行為的發生。

信息的內在特徵

謠言產生的原因也與信息自身的某些內在特徵有關。在智慧型手機已大範圍普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每天都在大量信息的轟炸中度過,我們通常會依賴直覺來判斷某一條信息是否可信。BBC曾報導稱,假消息的製造者通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手段使假消息聽起來更加真實可信,我們的批判性思維(例如檢查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會因此失效。正如一位論文作者所指出的:「當思維過程流暢無礙,我們就不會太傾向於提出質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埃琳·紐曼(Eryn Newman)指出,當我們為一段話配上圖片(即便是一張與那段話的內容稍微有一點關係的圖片)時,我們在直覺上就會認為那段話更加可信。當一段有關新冠肺炎新療法的文字被配上了一張病毒基因圖片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生成一幅關於該療法的圖景,我們就會把這個大腦處理過程的流暢性等同於文字內容的可信性。

出於類似的原因,一些假消息一般會包括某種描述性語言或很生動的個人口吻的論述。此外,假消息的製造者還會提到一些人們熟悉的事實或人物(比如說可能提到一家有良好聲譽的醫療機構),在編造的信息與我們大腦中已有的信息之間建立起聯繫,這樣就會讓謊言聽起來更加可信。

其實,即便對文字進行重複(對一段文字進行簡單的重複或就同一內容在不同場合進行多角度論述)也可以提高其「可信度」,因為這可以讓我們對其內容更加熟悉,我們會誤以為多次見到或聽到的內容就是事實。因此,當我們在不同信息平臺多次收到同一內容的推送時,即便此前有所質疑,我們也會信以為真。

在分享信息時我們應三思而行

上面提到的內容其實早已被信息行業人士所熟知,只不過今天發達的社交媒體大大增加了人們受騙的機率。有證據表明,許多人在下意識地分享文章,他們在分享之前甚至從未考慮文章內容的準確性。

在加拿大裡賈納大學研究假消息傳播心理的研究員戈登·彭尼庫克(Gordon Pennycook)邀請志願者閱讀從報紙上找到的與新冠病毒有關的一些新聞標題(其中一些是真實的,另一些則是編造的)。當被問及哪些標題曾真正出現在報紙上時,志願者答錯的比例高達25%。當被問及是否會轉發所看到的假新聞時,有35%的志願者聲稱會轉發。

相關焦點

  • 美國人魏思得:破除新冠謠言的「北京人」
    我在中國的2020丨美國人魏思得:破除新冠謠言的「北京人」  在不得不學習一門外語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中文,結果後來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致力於向在北京的外國人介紹當地文化活動,增進中外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為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介紹北京真實的防疫狀況。  這就是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媒體人魏思得的故事。
  • 注射美國新冠疫苗會讓男人變成娘娘腔?外網這些謠言簡直太魔幻了
    只要上網查一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英文名字,謠言就不攻自破。另外關於CNN上的丁丁增加3釐米謠言,只要登陸一下網站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壓根沒有這條新聞,並且真正的CNN新聞標題是不會有標點符號的。圖片來源:CNN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一瞬間就想到了去年國內網上瘋傳的一些離譜流言,比如「新冠病毒怕酒精,所以使勁喝酒就好了」……現在一看統統都是非常弱智的謠言,除此之外,外網還有新冠疫苗會讓女人開始長鬍子、男人變成娘娘腔之類非常反智荒唐的言論出現。
  • 新冠疫苗可網購?抗疫時期,究竟是誰在製造謠言?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疫情,時至今日,我們仍舊還受著新冠疫情的的影響,受疫情的影響,少部分居心叵測的人也在發著國難財,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審理了一起通過在網上散布新冠疫苗虛假消息從而騙取錢財的案件的案件。
  •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保護理智 拒絕謠言 不要恐慌忙亂!如今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全國戒嚴,可是網絡並沒有癱瘓,普通民眾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有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就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些謠言,有的出自所謂的「專家」之口,似真似假,有些人信以為真;有的荒誕可笑,擾亂了社會秩序。下面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
  • 來了,第一部新冠疫情紀錄片-虎嗅網
    紀錄片放送於2月9日,引用的是製作時的數據和信息,不代表現在的最新進展;片中專家的分析與我國的「權威發布」可能存在差異,但Sir相信,各方觀點的碰撞比一言堂,更有助於我們逼近事實。一新冠病毒是什麼?在疫情中,我們往往把新冠和SARS對比。很多人都在質問,17年過去了,我們為何毫無長進,還是在疫病面前手無縛雞之力?但其中一個原因,正如曾在WHO參與指揮封鎖SARS的專家、東北大學大學院教授押谷仁所說——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本質上就大有不同。
  • 鹽水漱口、燻醋能防新冠病毒 假的!這些害人的疫情謠言請看清
    近期,各類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網傳」、「聽說」類消息不斷刺激著民眾恐慌情緒。近期涿州網友開始流傳各類消息,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梳理一下目前廣泛傳播的「疫情謠言」,大家廣而告之,謹防上當,科學應對疫情。
  • 「5G傳播新冠病毒」這種謠言,YouTube看不下去了
    ,其中就包括「5G製造和傳播新冠病毒」。據CBC消息,美國加州醫學委員會的醫生Thomas Cowan公開表示,新冠病毒是由5G網絡創造出來的。他聲稱,在5G越發達的地方,新冠病毒傳播越嚴重。而在5G非常落後的非洲,新冠病毒都沒有蔓延開來。
  • 47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與常識乾貨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疫情期間不斷出現的各種謠言也開始擾亂視聽,既有顛覆常識、毀三觀的個案,也有博眼球、騙流量的情況,更有藉機推銷產品的例子。 無論是什麼性質,謠言傷害的始終是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報導》特別為大家整理出36條關於新冠病毒的熱點謠言以及11條必備的常識乾貨,讓你安穩渡過抗疫期。
  • 新冠疫情下,輿情傳播11條黃金定律
    當下值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之際,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地球面臨的最大災難,讓我們親眼目睹了疫情帶給人類的巨大傷害,也切身經歷了輿論掀起的驚濤駭浪,以及輿情癲狂而新奇的表演。病毒在人際間的瘋狂傳播與輿情在網絡中的翻滾,二者相互交織在一起,並發了信息疫情和政治病毒,讓人們陷入了巨大的迷茫和焦慮。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十大醫藥謠言:不要為造謠者買單!
    整理/一橙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壓力和恐慌之下,「防疫」已經成為千家萬戶共同關注的核心話題。但在其中,也有大量的不實信息隨之而來。
  • 疫情之下,別讓謠言成為製造恐慌的工具!
    不僅如此,其中一張為「四川成都新冠確診患者、20歲女子趙某身穿白色上衣,坐在車內」的照片(實際上並非確診患者趙某),被廣泛發布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發布該照片時都配以了調侃或侮辱性質的評論。自郫都區有確診病例以後,一時間網絡上「成都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成都確診女孩朋友圈截圖」等謠言四起,使得本就因為疫情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們,更加恐慌焦慮。
  • 【網絡謠言粉碎機】「杭州富陽區東方茂查出冷凍食品新冠病毒陽性...
    【網絡謠言粉碎機】「杭州富陽區東方茂查出冷凍食品新冠病毒陽性」?謠言! 網上流傳一則消息:「富陽區東方茂查出冷凍食品新冠病毒陽性
  • 謠言!喝漂白水治新冠,比爾·蓋茨造病毒,美國「張悟本」真敢說
    6個「美版」新冠謠言 謠言1:喝含有「奎寧」成分的「怡泉湯力水」可以預防新冠肺炎 謠言5:郵寄包裹或貨物攜帶新冠病毒 有美國媒體報導稱,快遞包裹等帶有新冠病毒,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隨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出面澄清:「冠狀病毒在這些物體表面的存活能力較差。
  • 英國人包圍醫院高呼新冠是假的,護士被氣哭:到底咋說你們才相信
    這些人圍著醫院抗議,高呼新冠是假的。醫院裡的醫生拍下了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並發布在社交媒體上,他非常費解:"數百名不戴口罩、喝醉的人在醫院外高喊新冠是騙局,而在醫院內,有上百人正在生病和死亡,為什麼人們仍然沒有意識到這種流行病的嚴重性?"醫生只是費解,之前還有心態不好的護士被氣哭,質問那些抗議的人,到底咋說才能相信?
  • 粉碎謠言!這41個關於疫情的謠言,不要相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做好防護,並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同時,還要明辨是非,識別謠言,不信之,不傳之。為此,北京闢謠平臺持續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逐一粉碎。謠言十七:飛機將在某地上空播撒消毒水(粉)真相:近期,不少地區流傳一則「中部戰區空軍會在明日早上開始播撒消毒粉液,請大家不要出門,也不要買外面放的東西,如果買了拿回家,多洗多泡!」的消息。實際上,各城市版本的「飛機噴灑消毒藥水」的消息都是謠言,請大家相互轉告,不信謠,不傳謠!
  • 颳風下雨 真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嗎?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不可小覷,關於新冠病毒,又出現了不少謠言。下雨天、颳風天、高溫天氣……這些因素真的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嗎?圖源:bccdc.ca謠言一:下雨天會增加新冠肺炎的傳播這是不對的,這個謠言很可能是「淋雨後容易感冒」這條日常生活經驗的牽強發散。
  • 堅決反對汙名化和疫情政治化——四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
    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大量事實和詳實數據有力地駁斥了這些謬論。自疫情發生之初,中國就始終堅持公開、透明、負責任原則及時向國際社會公布疫情信息。1月3日起,中國有關方面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4日,中國疾控中心負責人與美國疾控中心負責人通電話,介紹疫情有關情況;1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一些美國政客卻無視這些鐵一般的事實,污衊中國隱瞞信息,稱美國疫情不斷蔓延是因被中國「延誤」。
  • 疫情期間,編造散布網絡謠言,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如果疫情期間,被隔離在家,相對比較無聊的狀態下,為博眼球,通過手機在網上隨便往微信群或者網絡平臺發布謠言。比如未經官網證實,說某個小區有新冠確診病例,並封閉小區,造成大家恐慌,起廣泛關注和議論,覺得自己出了很大的風頭,那麼此行為如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行為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呢?
  • 這部新冠疫情紀錄片,來得如此及時
    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17日消息,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新檢測的504人中,有99人呈新冠病毒陽性,其中70人沒有出現症狀。2月18日消息,新檢測的681人中,結果確認新增88人感染,其中,65人為無症狀感染者。國內呢?無症狀感染者又有多少?
  • 新冠疫情源自美國?這是臺灣節目斷章取義的陰謀論
    該節目的嘉賓據此認為,新冠病毒更可能來源於美國。然而該節目斷章取義了。多位業內人士對 DeepTech 表示,臺灣節目提到的依據更多是上述研究中的樣本缺陷造成的,再加上美國首例確診新冠患者有武漢旅行史,那麼就根本不能得出新冠病毒源於美國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