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由華熙泰和、樂視花兒聯合出品,鄭曉龍出任藝術總監、於金偉擔任總製片人的都市情感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以下簡稱《破冰者》)圓滿收官。
以「緝毒」為故事線索,這部內容紮實、製作精良的現實題材劇,不僅位居衛視同時段收視前列,同時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破冰者》在東方衛視首播期間,CSM52城全劇平均收視0.956%,全國單集最高收視達1.372%;CSM35城全劇平均收視1.041%,全國單集最高收視達1.509%,同時段全國第一,上海本地收視最高達6.126%。
另外,截至發稿,《破冰者》在愛奇藝累計播放次數超過10.6億,忠實用戶佔到一半以上,新增會員均在愛奇藝同期的電視劇中排名第一,同時百度指數最高峰值已經超過50000次,#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突破10.5億。
5月14日,《破冰者》在廣電國際酒店舉行研討會,傳媒界的專家學者、影評人以及北京華熙泰和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破冰者》總製片人於金偉,編劇蔣丹、演員曹徵等共同出席,深入探討現實主義題材品質劇的創作之道。
有內容:題材稀缺但有強烈的社會意義
談及做此劇的初衷,總製片人於金偉在研討會上表示:「最初源自於與朋友的聊天,知道緝毒警的傷亡在公安幹警中的比例是很大的,深受觸動,就想做一部致敬中國的英雄、有情懷、有主流價值觀表達、有藝術追求的作品。」
在研討會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評價《破冰者》好看、陽光,也溫暖,「最大的特點是守正出奇,完全按照規矩辦事,工夫做得很紮實,能夠編出帶有傳奇色彩的東西。」
這說明真正的好故事,一定會有厚重的現實依據,只有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相統一,影視劇作品才能有表現力。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對李準的觀點很贊同。
他認為緝毒是一個人類的題材,關乎民心、涉及到萬戶千家,牽動億萬普通人的精神敏感,非常重要。
同時他也表示,雖然劇集表現的是嚴酷的題材,但是它卻讓人不感到恐懼,而讓人們直面人生,看到了光明的未來,而且可以增加觀眾對毒梟的仇恨和抵禦毒販的自覺能力。
李準也強調,《破冰者》從結果來呈現,非常符合公安的工作規範和臥底工作規範要求,同時他也認為,在這種前提下把劇集做得這麼好看,原因有三。一靠自己的真誠,二靠深入生活,三靠對緝毒警察生活的思考和發展。
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破冰者》在敘事方式上才能做到雙線並進,讓緝毒和情感兩條線索有機融合,從而劇中人物更加飽滿立體、富有張力,也增添了劇集有情感、有情懷的意蘊。
劇中警察喬梁的扮演者曹徵表示,這部劇跟以往演過的角色不一樣,飾演緝毒警察,心裡多了一種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新型毒品,越來越有迷惑性,希望通過劇集告訴觀眾一定要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喬梁是一個真正警察的代表,為了飾演好這個角色,曹徵隨著劇組到南京禁毒支隊去體驗生活,琢磨人物心理、拿捏表演尺寸。
曹徵表示想樹立一個既嚴謹,又正面,又帶著一些可愛和生活趣味的警察形象,同時希望把他身上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傳遞給大家。
通過講述毒品危害對靳遠人生的巨大影響,一步步揭示了毒品的可怕和犯罪分子的窮兇極惡。
可以認為,該劇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以小見大,不僅展開了對愛情、親情、戰友情的討論,還站在更高的角度展現了在緝毒戰線作戰的公安幹警們對人民、對國家的奉獻和熱愛之情,價值立意有高度。
如此一來,劇本並無濃厚的說教色彩,但是對毒品危害的揭示、對遠離毒品的預防教育始終貫穿其中,潛移默化地對社會人群起到了教育的作用,這也是作品發揮現實價值的直接方式。
有人物:好演員細膩詮釋角色,傳遞內在精神
「編劇界泰鬥劉和平老師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在歷史的空處寫戲』,舉一反三,我學會了在新聞的空白處寫戲。」編劇蔣丹介紹女主角譚逗逗其實是來源於真實的案件,而男主角靳遠的形象是受新聞啟發構思而成。
可見,故事中的人物是真實可感的。
《破冰者》中的男主角靳遠身負滅門之仇、身份成謎,表面是大毒梟的左膀右臂,實際上是隱藏身份的警方臥底。女主角譚逗逗被人設計捲入生死較量,但她單純善良也勇敢執著,與自己的愛人並肩作戰,經歷了血與火、榮與辱、生與死的考驗。
兩個人物形象,充滿著正能量和社會責任感,展現著新時代青年一身正氣的面貌。
當然,整部劇中的角色形象也很多元,《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就指出,劇集在人物塑造上拒絕臉譜化,人物群像刻畫很生動。「比如,靳遠有勇有謀,警察喬梁建功心切,卻往往有時候思路有點跑偏,也讓人看到了一個警察的成長,塑造比較立體。」
但毫無疑問,影視中角色的直接承載者和表達者是演員,在很大程度上,演員對於故事呈現、劇集成色而言至關重要。
與當下以流量、人氣為選擇演員標準不同,《破冰者》選擇以演員和角色的匹配和契合度為標準。
可以認為,該劇男主羅晉和女主潘之琳對作品態度端正、演技在線。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劉桂明就表示,羅晉和潘之琳不是「小鮮肉」,都是年輕的演員,但不是我們看到的審美疲勞的演員,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此外,該劇還匯集了張晨光、王硯輝、程煜、楊新鳴、梁超等一眾實力派老戲骨保駕護航。
張晨光將大毒梟坤叔的心狠手辣演繹得栩栩如生;而王硯輝飾演的黃偉忠讓觀眾看到了緝毒警察的勇敢無畏;程煜則很好詮釋出了公安局副局長劉立仁作為破冰行動的幕後總指揮足智多謀的形象。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為了讓劇集更有生活的真實質感,於金偉定下了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方針,組織大家進行實地採訪、體驗,編劇、策劃兵分三路進行採訪、調研,開機前組織主創到南京禁毒支隊體驗生活。
效果很明顯,朝夕相處的觀察和體驗生活,幫助了導演和演員在拍攝的細節方面、在塑造人物時有了抓手,有據可依。比如,南京禁毒支隊的領導看了《破冰者》後,就說劇中喬梁的扮演者曹徵體驗生活很有成效,演的很像警察。
有呈現:以品質為本,實力班底誠意製作
摒棄流量和噱頭,《破冰者》堅持守正出奇,在製作上落實品質為根本的原則。在劇本創作方面,於金偉特意選擇了80後實力編劇蔣丹,劇本花費了三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並七易其稿,遵循藝術創作規律、精心打磨作品。
編劇蔣丹還表示,由於她出生在雲南,因此對毒品有更直觀的感受,而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也是表達她責任心的方式。而正是由於她的特殊經歷,也保證了作品強烈的真實性和現實折射作用。
除此之外,該劇還集結了鄭曉龍導演、李曉明編劇擔任藝術總監與編審,共同把關,和拍出過《馬文的戰爭》《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的餘淳導演坐鎮,以及《一步之遙》的美術團隊。
最重要的是,秉持理性創作的追求,於金偉介紹說,在開機前,她帶領主創團隊前往南京禁毒支隊體驗生活,跟緝毒警察同吃同住同走,走訪戒毒中心、看守所、深入社區搜集幫扶素材,感受頗深。
而且,拍攝的五個月中,於金偉每天都在現場跟劇組同吃同住,從協調各部門工作到看素材、盯現場,親力親為。
不但如此,《破冰者》在拍攝上精心把控每個鏡頭和細節,歷時長達五個月,而且長途奔波輾轉廈門、惠州、西雙版納,完成了3000公裡的跨省大轉場,只是為了劇集尋找到理想的拍攝場景。
正如劉桂明所總結的,《破冰者》是一部求美劇求真劇和求正劇。所謂「美」,是演員美、人物形象美和風景美;所謂「真」,是故事的真實感、人物的真愛;所謂「正」,則是劇集中所蘊含的正能量。這也應該是該劇能引起社會關注並獲得廣泛好評的最大原因。
總的來說,以緝毒為故事線索的現實劇,在從創作、製作到尺度把握等多個方面都難度頗大,而《破冰者》堅持真實敘事、細膩敘事的方法,以人物的成長故事反映整個時代中存在的社會問題,並且憑藉紮實的內容和製作顯示出良好的品質,體現出影視劇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創作能力。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