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e起來」第二季陝西獼猴桃產地行走進周至縣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
主網紅主播直播推介經過催熟處理的即食獼猴桃。
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索江濤介紹獼猴桃壓差預冷催熟一體裝置。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長期以來,國產獼猴桃鮮果硬果上市,不能實現即買即食且維持較長時間貨架期的消費需求。隨著生鮮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消費飲食習慣的改變,「買回家等它熟」越來越不被消費者接受,「即食獼猴桃」成為一種市場新需求。 12月18日,「消費扶貧e起來」第二季陝西獼猴桃主產區全媒體宣傳營銷活動產地行第三站走進西安市周至縣,在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看到,該院研發的獼猴桃壓差預冷催熟一體裝置讓即食獼猴桃成為可能。 獼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水果,鮮果採摘不能立即食用,需要後熟軟化,讓澱粉分解轉化成糖酸才能達到食用要求,這也是為什麼消費者購買後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能食用的原因 現場,參與活動的主播和媒體記者品嘗了經過催熟處理的獼猴桃,雖然果子很硬,但是卻香甜可口,大家對這種技術讚不絕口。 在直播間裡,網友也對該技術十分好奇,紛紛留言,「哇,這技術厲害,以後獼猴桃買回來就能吃了。」「這個技術獼猴桃能保存多長時間啊?營養有沒有流失?」「這個技術目前應用怎麼樣啊,普及性高不高?」
索江濤介紹裝置特點。
「即食獼猴桃可以實現消費者買到就能吃,而且保證口感,營養不會流失。」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索江濤介紹,即食獼猴桃是根據獼猴桃採後生理特點通過一系列溫度、溼度和氣體環境的動態調節促進果實澱粉轉化,同時延緩果膠降解,讓果實在維持一定硬度和貨架期的前提下,澱粉完全轉化,口感俱佳。 索江濤說,佰瑞獼猴桃研究院在陝西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多年來致力於獼猴桃採後商品化處理技術的研究和集成示範,率先研發出獼猴桃分解式採果、後熟專利技術和壓差預冷催熟裝置。壓差預冷催熟一體裝置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配套氣體環境氧氣、二氧化碳、乙烯,以及溼度和臭氧殺菌檢測及調節系統,實現數位化設置與調節,為獼猴桃果實後熟提供最佳條件,讓果實的口感達到最佳,並維持兩周以上的食用窗口期。 「目前陝西獼猴桃高質量產品供應不足,缺乏中高端品牌產品,要讓農產品形成商品化,即買即食是大勢所趨。」陝西省農業科技開發中心主任雷玉山認為,獼猴桃產業發展下一步要向生產標準化、採後處理規範化、質量安全化、操作智能化、產品品牌化、三產融合化等方向轉變,以此來推動獼猴桃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獼猴桃新品種。
記者了解到,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還採用雜交育種、航天育種和分子育種技術,創製了一批新種質,育成了5個新品種,有5個通過陝西省果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有3個取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其中「瑞玉」作為秦嶺北麓更新換代品種潛力巨大,僅兩年授權推廣面積就超過3萬畝,預計推廣面積超過10萬畝。「璞玉」、「碧玉」及「金玉系列」品種為全省獼猴桃品種結構調整做好了良種儲備。 研究院還堅持技術和人才下沉,摸索科技服務新模式,解決成果轉化「頂天立地」問題,在主產區建立獼猴桃科技服務中心,形成「縣-鎮-村」三級服務網點,一方面在各村級服務站建立「標準示範園」,展示新品種、新架型、新技術,讓果農能看的見、做得來、效果好,達到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幹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獼猴桃博覽館產業展示、大田實地參觀、現場交流培訓,利用遠程視頻診斷諮詢、專家智能系統應答等方式,為廣大果農提供了精準周到的技術服務。【來源:陝西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