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80後的涼夏(化名)是一位國語配音愛好者,更是上海譯製廠的忠實粉絲。
今天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請來了上譯廠的兩位「老戲骨」——劉風和曹雷領銜配音陣容,自然讓她興奮不已。
導演肯尼斯·布拉納與四位中國配音演員合影
然而,當她打開票務軟體準備選座購票時,心卻涼了半截。
「上海目前只有幾家影院在排,時間還很奇怪」涼夏告訴記者,「最初我們以為這次有明星加盟會多排一些,但可能因為這兩位也並不是流量粉絲特別多的鮮肉、鮮花吧」。
涼夏所說的兩位明星指的是特別加盟該片的王千源和俞飛鴻,二人都將在片中貢獻配音處女秀,分別為「黑手黨」雷切特和「寡婦」哈伯德夫人獻聲。他們還攜手出現在了該片的中國首映禮上,成為一大宣傳熱點。
俞飛鴻將為米歇爾·菲佛飾演的哈伯德夫人配音
然而,從目前的排片狀況看,兩位明星的加盟更多地炒熱了影片本身的話題度,對於國語配音版排片量的影響微乎其微。
不僅是上海,北京的情況也十分類似。記者通過貓眼電影APP查詢發現,北京地區上映該片的144家影院中,僅有14家在首日安排了國語配音場次,黃金地段的黃金場次更是少之又少。
北京部分影院國語版排片情況
國語配音版的冷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幾乎所有院線進口片都會製作國語配音版本,但除了動畫片情況稍好外,真人電影配音版幾乎都面臨著影院不想排,排了沒人看的尷尬局面。
提起譯製片,人們大多會追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童自榮、畢克、李梓、劉廣寧等老一輩配音演員詮釋了無數經典臺詞和角色,也成了一代人共同的時代回憶。我們不禁要問,曾經風靡一時的譯製片為何風光不再?在這個時代,我們真的還需要國配譯製片嗎?
【影院與普通觀眾】
國配沒市場,配音版不夠原汁原味
北京UME國際影城華星店的值班經理明確對記者表示,無特殊情況,不會安排《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國配場次,原因很簡單:「國語版沒有市場,大家的觀影水平在上升,還是喜歡看原版的電影」。
他還透露,不僅是英語電影,面對泰語的《天才槍手》、西班牙語的《看不見的客人》,觀眾仍然更傾向於選擇原版,「配音版跟原版的上座差距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是小語種,大家還是愛看原版」。
即使是《看不見的客人》這樣的小語種影片,原聲版仍然更加吃香
星美金源店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由於影院位置在商場,年輕人多,喜歡看原版,排片自然向他們傾斜。她同時反映觀眾普遍認為原版大片的聲音效果更好,也是配音版不受青睞的原因。
他們同時認可,為了照顧低齡觀眾,動畫片的配音版會有適當排片,但對於《你的名字。》、《聲之形》這樣的「高齡」動畫,「吃香」的還是原聲版。
近幾年,以「我的老夥計」「你這該死的」「哦,我的上帝啊」為代表的一系列「譯製腔」走紅網絡,經常被編成段子成為網友吐槽的對象,也讓不少觀眾對「譯製片」形成了刻板印象。有些影迷直言不選擇配音版就是因為「怕尷尬」。
經常看美劇、日劇的秦小姐坦言,自己已經形成了聽原聲看字幕的觀影習慣,「雖然有時候字幕太快,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但習慣已經形成了,原聲版更加原汁原味」。
影迷蔡先生則表示,自己曾買票嘗試過配音版,但觀影體驗可以用「災難」來形容:「配音版的聲音語調帶著奇怪的味道,原聲該有的氣息、感情被破壞。翻譯也是很大一個問題,一說成中文,太接地氣之後反而啥也感受不到」。
下一頁:國配愛好者:自發組織觀影團為國配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