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奶到了該戒的階段,當斷則斷。
同事家的小奶崽已經8個多月了,最近在給他戒夜奶,但是過程十分的艱辛。同事的婆婆是戒夜奶路上的一大阻力,老人心疼孫子晚上餓哭,怪孩子他媽狠心要斷夜奶。因為這個問題,婆媳矛盾也是進一步升級。
戒夜奶對於大部分媽媽來說是一件又喜又憂的事,喜的是終於要慢慢結束夜裡起來餵三四次奶的艱難歲月,憂的是戒夜奶的過程真是太痛苦了,在面對寶寶的眼淚攻勢,很多媽媽們就怕自己會忍不住放棄。
對於斷夜奶這個事,很多媽媽們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既然戒的那麼痛苦,那就不要戒了,我都是擠出來放奶瓶裡讓我老公夜裡起來喂。」
「夜奶可戒可不戒吧,看媽媽夜裡願不願意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起來喂,如果實在不想夜裡折騰,那就可以慢慢將夜奶斷掉。」
「夜奶並不是一直喝才對孩子好,到了一定時間,還是要將夜奶斷掉。」
那麼,夜奶到底該不該斷?什麼時候斷夜奶合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直擊這個問題!
奶還有分日奶和夜奶~
一般來說,一周歲以內的寶寶夜裡入睡的時間最好是在21:00~23:00之間,早上醒來時間在6:00~7:00為最佳。而在入睡到醒來這段睡眠時間裡給寶寶餵的奶就是我們所說的夜奶。
新生兒出生後,正常情況下每天需要餵8~12次奶,而且沒有規定的時間限制,基本上按需餵養,餓了就喂,哭了就喂。那這樣寶寶不是會很容易吃撐?
一般情況下不會。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剛出生的時候只有3~5ml左右,過一兩天達到7~13ml,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胃內容量逐漸增加,到6個月左右,寶寶的胃內容積達到100~200ml左右,等到一歲的時候達到500ml左右。
所以,剛出生的寶寶平時吃得少,餓得快,一般一天要餵十來次奶,才可以滿足寶寶營養的獲取和生長發育的需求。另外,由於乳房的泌乳功能在夜裡更加旺盛,所以,6個月以內我們建議媽媽在夜裡要多起身餵奶。
斷夜奶,一般是指晚上11點左右開始到次日凌晨6、7點之間不給寶寶吃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餵養的次數可降至24小時7~8次,夜間最長無餵養睡眠可達5小時,母乳餵養應從按需餵養模式向規律餵養模式過渡。兒科專家也提出建議,足月健康的寶寶6個月以後,消化功能逐漸成熟,已不再需要夜間餵哺。
所以,夜奶餵養到一定月齡就要考慮斷夜奶了。因為對寶寶而言,長期餵養夜奶會有很多弊處;對媽媽來說,夜間頻繁起來餵奶會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倍感焦慮,長時間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身體功能的多方面失調。
【對孩子的影響】
加重胃腸、腎臟的負擔
6個月以後的寶寶,胃內容量已漸漸達標,正常的白天餵養已能夠滿足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這個時候,夜間再頻繁喝奶,會加重寶寶的胃腸負擔,容易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另外,夜裡多次餵奶,導致孩子夜尿頻繁,加重腎臟的負擔。
增加齲齒發生概率
三個月大左右,寶寶的小牙齒就開始冒尖尖了。到了六個月,正處於長牙期,長期吃夜奶,容易造成齲齒,不利於寶寶的牙齒發育和口腔健康。
影響寶寶的睡眠
長期的餵養夜奶會使孩子對夜奶產生心理依賴,夜間甦醒就越來越頻繁。如此一來,孩子的睡眠勢必受到影響,夜裡睡不好,白天孩子也就更貪睡,吃的就不多,夜裡又會對夜奶需求增加,導致惡性循環。
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前面我們很多文章提到,睡眠質量關係孩子的生長發育。睡眠不足會對孩子的身高、智力發育都有著負面的影響。夜裡正是寶寶生長激素分泌的尖峰時段,這個時候如果寶寶沒有一個很好的睡眠狀態,必定會妨礙寶寶的生長。
影響白天進食
夜裡寶寶吃飽了,白天自然會減少對奶量的需求,這樣直接影響白天正常的餵奶量。長期以往,容易養成「進食不良」的習慣,導致夜間「習得性飢餓」,進一步加重對夜奶的依賴。
影響寶寶呼吸
半夜起來餵奶對很多媽媽們而言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候半夜餵奶,自己都是迷迷糊糊的,甚至餵著餵著就自己睡著了。這裡就存在一個隱患,在孩子吃奶時候會忽略孩子鼻腔是否會被被子或者衣物等遮堵,一旦遮堵就很有可能造成寶寶呼吸困難,甚至發生意外,所以需得高度重視。
【對大人的影響】
現在的父母多是雙職工,白天要上班,夜裡要餵奶......這對父母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長期的餵養夜奶,不僅會影響到夫妻雙方的睡眠,影響次日的正常工作,還會加劇夫妻間的摩擦矛盾。有些爸爸們會單獨到其他房間去睡,而將夜裡的奶娃重任交給媽媽,因為媽媽才是產奶者......這樣做直接會導致夫妻間關係的緊張,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不要一聽到寶寶「哼唧」就餵奶
很多父母帶孩子最過不了自己心理關,尤其是「父母難過娃關」。孩子躺在那裡突然「哼唧」,很多媽媽們立即就以為寶寶是餓了,想也不想馬上用奶來安撫。
其實白天給孩子的奶量充足的話,夜裡孩子哭多不是因為飢餓問題。很多時候這是孩子淺睡眠時的一種正常現象,可能是因為缺少安全感而哭鬧,或是因為尿床了感覺不舒服而哭鬧。
這個時候不必馬上抱起來餵奶,因為一旦開了頭,以後孩子就有了固定依賴模式。只要寶寶哭鬧的不厲害,我們可以先靜靜觀察或親拍安撫,多數孩子會在父母的安撫下漸漸再入睡。
睡前餵飽防止夜間飢餓
為了防止寶寶夜裡被餓醒,就要保證他們白天營養攝入充足,特別是晚上最後一頓奶要確保寶寶吃飽。母乳不足採用與奶粉混合餵養時,寶寶的最後一餐奶可以吃奶粉,奶粉比母乳會更抗餓些。同時,可以採用添加輔食的方式,給孩子吃些米糊,有助於減少寶寶睡眠時的飢餓感。
調整餵奶時間
為了防止孩子夜裡餓,可以採取延遲最後一頓奶的方式,餵飽了直接哄孩子入睡。孩子最後一頓,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安排在20-21點左右。
逐漸減少單次奶量
每件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尤其對於孩子。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做到一次性斷奶斷乾淨,媽媽們需要幫助逐漸減少孩子單次夜奶的量。寶寶平時夜裡吃奶一般如果是喝200毫升,那就慢慢減少到單次奶量,從200ml減到180ml再減少到150毫升。
有的寶寶晚上醒來,不餓也要習慣性的吃上兩口,媽媽們可以逐次減少奶量,慢慢地自然就戒掉了。
循環漸進的減少次數
除了在奶量上逐漸減少餵養,在次數上也要漸漸減少。從一個晚上餵4次,慢慢一次遞減,直至完全不需要夜奶為止。
培養孩子入睡能力
【建立固定睡前儀式】
睡前給寶寶洗個熱水澡、換上舒服的新衣、給寶寶做肌膚撫摸按摩、唱搖籃曲等,都能夠幫助孩子放鬆。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寶寶會將這些活動與睡覺聯繫在一起,在做完這些事情後,就會自覺入睡。
【肌膚安撫動作替代奶睡安撫】
寶寶小時候神經發育不完善,睡覺過程中會經常動蕩不安,很多媽媽下意識就想抱起來餵奶再哄入睡深些,其實這個時候只需要拍拍孩子,他們就會自己睡著了。媽媽們要經常給孩子做撫觸動作減少孩子的身體緊張度,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給予他們安全感。
【分床睡是必要的】
很多媽媽習慣帶著孩子一起睡在大床上,這樣會使孩子的半醒半睡間聞到媽媽身上母乳味而產生想喝奶的欲望。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睡的離媽媽遠一點,在大床旁邊單獨放張小床,這樣就可以避免夜晚的「母乳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