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的魔咒,過分追求米其林評星其實弊大於利!

2020-12-22 二小姐動物園

我們都知道,在西餐體系裡,米其林評星是一家餐廳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所以很多餐廳和主廚畢生都在花費巨大的精力和人力、財力來追求米其林評星,那麼,這種一味追求米其林評星的做法究竟能帶來什麼呢?

我認為,這種過分追求米其林評星的做法其實弊大於利!

米其林評星的誕生

第一次聽說米其林的你,是否覺得很熟悉,有種在哪裡聽過的感覺?等等,米其林不是汽車輪胎嗎?你沒猜錯,餐飲界的米其林評星和賣輪胎的米其林都是同個集團的。

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期間,在米其林公司創始人倡導下,米其林輪胎公司出版了《米其林紅色指南》,這本指南一開始是為了給駕車者了解一些資訊,譬如旅程中的餐廳、酒店,譬如汽車保養知識等等。

米其林紅色指南

後面形成慣例,每年都會出版一本《米其林紅色指南》,指南的重心也漸漸轉移到對歐洲各地的餐廳的評價上面。

漸漸地,這本《米其林紅色指南》便成為了很多美食愛好者心中的「美食聖經」,米其林也開始對法國各地的餐廳進行評星,此後評定星級的範圍擴展到世界各地。

米其林來到廣州

前兩年米其林也來到了中國,不過在中國的評星似乎並不被大多數中國人接受,大多數都認為這些評星並不準確。

米其林如何評定星級

米其林的評星工作由他們自己的監察員來完成,這些監察員一般都是美食的行家以及相關專業出身,他們事先會隱藏身份,以普通顧客的身份去到餐廳用餐、住宿,對於一些餐廳還會定期去幾次,以檢驗質量是否穩定,而如果表明了身份的監察員,一般數年內都不會再去這家餐廳。

如果你的餐館想要評上米其林星級,出現在《米其林紅色指南》裡,那麼你首先要獲得一副刀叉標記。刀叉標記是用來表明這家餐廳的硬體條件的,比如環境舒適度,裝修程度,餐具質量,服務質量等等,而星星才是用來表明這家餐廳的菜品質量的。

具體的刀叉標誌代表的含義如下:

5個刀叉:奢華的傳統風格

4個刀叉:至高的舒適享受

3個刀叉:十分舒適

2個刀叉:舒適

1個刀叉:基本舒適

這套評價體系是在1931年設計出來的,以表示餐廳的等級,後來慢慢用星星來評價,而將刀叉作為一種基礎指標。

米其林星星一共分三等,從一星到三星。一星表示值得一嘗的好餐廳;二星則表示餐廳廚藝一流、食物和酒類品質非常好,值得繞道前往;三星則表示接近完美的廚藝和服務,極佳的食物品質和酒類,值得專程預約前往。

對於星級的授予,米其林是比較嚴格的,需要多個監察員一致通過才行,而每一年或者18個月,米其林都會重新對這些獲得星級的餐廳進行重新評分,評價的標準主要由如下幾個方面構成。

1.食材質量

2.處理和烹製食物的技藝、菜品口味的層次與食材相互之間的融合

3.創新水平

4.是否物有所值

5.烹飪水準的一致性

米其林星星的魔力

米其林星星的魔力

獲得米其林評星,在歐美餐飲界是無上的榮譽,有很多主廚和餐廳老闆都把獲得米其林星星作為最重要的追求。

之所以這麼多廚師和從業者如此追求米其林星星,皆因這顆星星魔力太大。

首先,如果你的餐廳能夠評上米其林星級,那麼第一個直觀的改變就是客流量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預約人數可能多到你難以想像。

接著,意味著你的定價可以提升,除了少有的幾家平價米其林餐廳之外,所有的米其林餐廳價格都不菲,你的經營流水可以大幅上漲。

最後,米其林星級帶來的榮譽感,這是廚師界的諾貝爾獎,它能讓你身價迅速上漲,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

米其林星星真的如此好嗎?真的只有利沒有弊嗎?

其實不然,我覺得過分追求米其林星級,則是弊大於利!因為米其林星星有魔力,也有魔咒。

米其林星星的魔咒

前面說到了米其林星星能給餐廳帶來巨大好處,但是這些好處的背後則是需要花費巨大成本的。

1.首先你需要花大價錢將餐廳裝修,購買或者定製餐具,讓它變得有特色。然後服務員、經理、廚師等等人員還需要進行招募、培訓升級,這也是不少的花銷。

接著是食材的成本增加,評上米其林星級,意味著你不能再使用普通的食材,而昂貴的食材也將導致你的運營成本增加,這些成本最終都會由消費者來買單,所以用餐價格必然居高不下。

可能你忙到最後發現,經營流水雖然增加,但是利潤增幅可能並不大,反而壓力更大。

2.接待人數的變多,意味著你的接待壓力變大。以前可能每天接待100-200人,驟然間可能就增加到每天1000-2000人想來你這裡用餐,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這種接待壓力可能會直接讓餐館崩潰,最終導致口碑迅速下滑甚至負面評價不斷。

3.獲得米其林評星可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保持住米其林星星。每年或者18個月米其林都會重新評分一次,獲得星星可以給你帶來巨大的榮譽,但是如果掉了一顆星星,給你帶來的損失也是巨大的。據統計,每掉一顆星,訂客率會減少25%。

最明顯的就是會讓你的客流減少,口碑下滑,導致你前期的努力白費,之前投入的硬體和軟體成本也很難再收回來。你如果保持之前的定價,顧客會覺得不值這個價,如果你降價,那麼你的虧損也將擴大。

4.由主動變為被動。如果你過分追求米其林評星,那麼你會由主動變為被動。被動等待監察員的評價,由於你不知道誰是監察員,所以你必須一直都小心翼翼,你的每一位顧客都有可能是監察員,端出來的每一道菜都有可能是評價對象,所以必須時刻緊繃神經,這種壓力可想而知。

廚師也不是機器,不可能每一道出品都一模一樣,某些客觀條件可能會導致菜的味道有細微差別,而這也有可能導致你被摘星。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監察員,他的口味並不代表大眾的口味,有可能他喜歡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吃,這時候你是為了星星保持住這道菜呢,還是對顧客負責改進這道菜呢?

曾經有位主廚想裝修改變餐廳的風格,但是一考慮到不知道監察員喜不喜歡新風格,所以也就作罷。

更有的餐廳主廚因為被降星而自殺,1966年,米其林三星主廚Alain Zick因其餐廳從三星降為二星而選擇了結束生命,這種例子非常多。

法國傳奇廚師Raymond Blanc

所以,你是保持初心,追求為廚的快樂,沉浸在菜品創作和服務顧客上,還是追求名利?一家餐廳的好壞,最有評價資格的就是來光顧的顧客,服務好顧客,你的餐廳才能有生命力,你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而這些,都不是一顆米其林星星可以比的。

相關焦點

  • 米其林配為中國菜評星嗎?
    其星級評鑑分為三級: 一星餐廳:是「值得」去造訪的餐廳,是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秀的餐廳; 二星餐廳:餐廳的廚藝非常高明,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 三星餐廳: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有著令人永誌不忘的美味,據說值得打「飛的」專程前去用餐
  • 2019加州米其林哪家強?! 時隔10年, 米其林重返洛杉磯
    別的城市獲得過米其林摘星的中餐館,如紐約的傾城 (Cafe China),灣區的周先生 (Mister Jiu's), 這些都是口味多多少少偏美式的中餐館。(圖:米其林指南洛杉磯2009)不過僅維持到2009年,適逢經濟危機,一直自費評級的米其林經費緊張,加上洛杉磯太大,評委們打車吃喝經費不夠
  • 米其林評委都怎麼打分?米其林餐廳有的廚子壓力大抑鬱有的拒絕上星...
    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 公布了米其林 一星、二星、三星餐廳共23家 其中米其林一星餐廳1家 米其林二星餐廳2家 米其林三星餐廳20家
  • 我們可能誤解米其林餐廳了,星級餐廳那麼貴,其實是有原因的!
    米其林餐廳都是浪得虛名嗎?都是故意裝出高級感嗎? 並不是,其實,我們對米其林星級餐廳還是有誤解的,它之所以價格那麼高,是有其原因的! 米其林餐廳的星級從一星到三星不等,一星代表「值得停車一嘗的餐廳」,二星代表「一流的廚藝,提供極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繞道前往,但花費不低」,三星代表「完美而登峰造極的廚藝,
  • 72歲硬核奶奶怒退米其林評星:生意太好影響老娘做菜了!
    飯菜的好味道成了她店裡最大的招牌,很多人慕名而來。這麼好的餐廳自然值得推薦,米其林給老奶奶的店評了一星,從這以後,事情就變了。考慮再三,奶奶覺得這樣的米其林一星還不如不要,想要把這顆星還給米其林。既然如此,當初為啥要上星?
  • 上海唯一米其林3星餐廳出爐
    相關新聞: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 1家獲三星多家上海老字號餐廳上榜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上的餐館都是美食偵探到店甄選出來的,上榜餐館至少先要獲得到「一副刀叉」的標記,這種標記是指南對餐館的基礎品評標準,從「1副到最高的5副」表明餐館的舒適度。在此之上的評選,才是米其林星級,從一顆星到最高的三顆星。該榜單1900年最早誕生於法國。
  • 網際網路大浪潮下的「網紅經濟」,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網紅們和明星有很多的相同點,畢竟網紅們可以憑著自身的人氣賺取更多的收益,而明星們其實也是靠人氣推動的,只有粉絲多了才有商業價值,才能接到更多的廣告,從而從中變現。其實網紅們現在的賺錢形式,也是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從而為商家帶貨,這樣的話就可以賺取不錯的經濟收益。
  • 上星只要捨得花錢?新版《米其林指南》惹來質疑聲
    在2016年《米其林指南》開始出版首爾的美食指南後,魚閏權的義大利餐廳Ristorante Eo連續幾年獲得一星評價。但去年發布的《米其林首爾指南》中,Ristorante Eo雖然上榜,但並沒有獲得星級,只是被列進了「米其林餐盤」的榜單。今年,Ristorante Eo依舊沒能評上星。  顯然,對於自己被摘星,「降級」至「米其林餐盤」,魚閏權有點不服。
  • 香港米其林餐廳系列--旺角
    由於米其林沒有在中國評星,所以在國內大家無法體驗米其林餐廳,當然這也沒有任何影響,米其林也只是一個標準而已。
  • 米其林摘星記,打卡廣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廳:江-由輝師傅主理
    其實米其林對於廣州來說的爭議一直都是很大的,因為它的評選標準可能不太適應廣州的餐廳,很多好吃的老字號可能因為環境服務等達不到它的要求。存在即合理,既然已經評了這家餐廳了,作為廣州唯一的米其林二星,不過來打下卡就說不過去,所以就過來試下他的口味是怎麼樣的吧!
  • 知道米其林餐廳嗎?就是做輪胎的那個米其林
    這幾天報姐作為車盲,跟著米其林看熱鬧也看的特別興奮,畢竟現場大部分賽車都用的米其林Pilot Sport競馳系列車胎,對車來說,就是很牛逼的跑鞋了。現場很燃,到處是草垛的味道,你能感受到英國的古老優雅和賽車狂野的完美結合,氣氛超讚。但我今天不是說車的。。我想稍微科普一下米其林,就是那個輪胎大王米其林白胖子。。
  • 米其林《東京2018》發布!厲家菜拿下一星!
    晴山還是二星,哈哈算了,也罷,他沒三星的命,查看食評。本人來說,米其林訪問經歷中第一家星級壽司店いわ在去年回歸獲得一星評價後,今年順利保級。同時被評為一星的壽司店共有18家,其中有一些是tabe的超級網紅,但米其林只給一顆星,米其林有時候就是那麼不從大流。
  • 2016東京米其林3星榜單
    銀座本店是米其林三星,香港的海外分店「すし志魂」也被評為了米其林三星。米其林6星大廚吉武正博很是罕見。魚類的70%都是全國的魚場直送,吉武選取當天最好的魚,入手後,馬上進行自己獨到的處理,以保持魚類的新鮮。每天18點和20點30分兩場。
  • 廣州有了首家米其林二星餐廳,老廣對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有贊有彈
    大洋網訊 昨日,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在新版榜單中,出現了首家米其林二星餐廳,同時新增3家一星餐廳,星級餐廳總數增至11家。記者採訪多名廣州本土「吃貨」時了解到,相比去年米其林榜單的「爭議」,今年的榜單更接地氣。但也有市民認為,今年廣州米其林指南中關注的大部分是「貴价」餐廳,內容還不夠全面。
  • 米其林餐廳的大帽子
    #米其林#120年前,米其林輪胎公司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對未來吃著火鍋開著車的汽車旅行業相當看好,他們覺得要讓大家都喜歡上去旅遊,旅遊要開車,開車多了輪胎也就換的多,輪胎換得多他們的輪胎生意也就更好了。於是,在萬國世界博覽會期間,他們推出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就類似於現在的地圖app,裡面有餐廳、地圖、加油站、維修廠、旅館等衣食住行一體化導遊項目,小小的一本方便攜帶。後來,收錄在這本小冊子裡的餐廳就被稱為米其林餐廳,再後來用星級來標記餐廳的舒適度與等級。
  • 台州人開在上海的新榮記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
    據了解,共有26家餐廳入選,分為米其林一星、二星、三星餐廳,而台州人開在上海淮海路的新榮記也成功躋身「米其林一星」餐廳。  什麼是「米其林」?  說起「米其林」,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輪胎,其實它更是一部美食聖經。
  • 「最便宜米其林2星」,進深圳了
    【喜粵8號】1年前悄悄開進深圳了上海總店被評為米其林2星人均在200元內在上海被稱為「最便宜米其林
  •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 京兆尹等獲評米其林三星餐廳
    北京商報訊(記者趙述評 郭繽璐)11月16日,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在北京發布。會上,公布了北京米其林星級餐廳、米其林餐盤獎、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獎。同時,今年新增加了米其林綠星獎、米其林服務獎以及年輕廚師獎。其中共有51家餐廳獲得了米其林餐盤獎,共有26家餐廳獲得2021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2家米其林二星餐廳以及2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 去世僅兩年,法餐泰鬥餐廳被米其林降星,引發眾怒
    繼1965年摘取米其林三星後,法餐教皇Paul Bocuse生前的旗艦餐廳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首次被降為兩星,激起了法餐界的群聲抗議,多位名廚表達了對米其林評星制度的質疑與不滿。
  • 閩菜餐廳 首次米其林榜上摘星
    海西晨報 記者 謝曉婉閩菜系餐廳首次在米其林榜單上摘星啦!近日,《2021 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公布,從廈門走出去的、以閩菜為特色的餐廳遇外灘獲評一星。這也是米其林進入中國後,首家上榜摘星的閩菜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