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最愛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執導的《墮落天使》,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一開始看的時候只是因為喜歡王家衛,所以搜羅了他所有的作品,其中包括這一部。第一遍看的時候其實沒有看懂,但是那種晃動的鏡頭感、明晦交錯的光線、文藝又深沉的內心獨白、遊走於社會邊緣的生活、近乎神經質的角色等等這一切都對我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提起王家衛,很多人會想到《春光乍洩》或者《東邪西毒》或者《花樣年華》等等,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部王家衛最經典的電影,但幾乎很少會有人提到《墮落天使》。也許是&34;這個名字讓人覺得這不是一部正經的電影,畢竟一些&34;電影就很喜歡用這種純與欲、天使與墮落之類的字眼,讓人看了就容易想歪。或者更是因為影片中有一段李嘉欣&34;的片段,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印象特別深刻,以致於只記得這一個片段而忽略了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又經過口耳相傳及媒體的報導,這種誤解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但即便是這樣,《墮落天使》這部影片在豆瓣的評分仍然為8.1分。相對於很多電影來說,這個分數已經算是高分了。不過有一些真正看懂這部電影的人仍然認為這是王家衛最被低估的電影,它值得比8.1分更高的分數。這部影片到底在講什麼?它真的有那麼好嗎?憑什麼認為它值得比8.1分更好的分數?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答。
要分析王家衛的電影,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的御用攝影師杜可風。杜可風之於王家衛,就如方文山之於周杰倫。尤其是在《墮落天使》這部電影裡,杜可風的廣角鏡頭可謂是整部影片的特色。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發現,電影裡的人物都離鏡頭特別近,尤其是臉,簡直像是直接把臉懟到鏡頭裡面了。這樣的拍攝手法之下,只有360度無死角的黎明、李嘉欣、金城武等人的顏值能經得住考驗。之所以在這部影片中如此頻繁的運用廣角鏡頭,是因為這種鏡頭之下的縱深感會使站得很近的兩人看起來很遠。五月天有一句歌詞&34;,這句歌詞所要表達的感覺杜可風用廣角鏡頭給我們詮釋出來了。身體距離很近,鏡頭給我們看到的感覺卻很遠,說明近距離接觸的兩個人並沒有交心。說明導演在暗示影片中的人物都有一種陌生疏離之感。不信我們看電影裡沒有使用廣角鏡頭的兩段雙人畫面,第一段是殺手黃志明和他的搭檔最後一次的見面,第二段則是和前男友和好的楊採妮再次遇見何志武,只是此時她早已不記得這個人了。(這兩段都隱藏著大量的信息,後面我們會詳細來展開。)這兩段都對應著人物真正決裂的關係,意味著畫面中的兩個人從此再也沒有聯繫了。所以在這裡,杜可風並沒有用廣角鏡頭,而在長焦鏡頭之下的他們,雖然看起來距離很近,但其實很遠。這就說明他們從此就連身體距離都無法靠近了。這不得不令人想起一句話&34;。身體距離近不一定說明兩人的心理距離近,但身體距離遠一定可以說明心理距離遠。這種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感覺,杜可風巧妙的運用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之間的交替準確的向我們傳達了出來,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之一。
杜可風之所以能夠大膽創新,在電影中運用前所未有的手法來表達情緒,墨鏡王的苛刻功不可沒。雖然杜可風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攝影師,即便是在好萊塢他也不需要看導演的臉色,但就是這樣的人還曾經被王家衛質疑&34; 杜可風從事攝影工作幾十年,只要給出一種情緒,他就能運用合適的拍攝手法把它表現出來。然而到了王家衛這裡,卻一直嫌棄他不夠創新,兩人還因為此事差點在片場發火。然而就是這樣的苛刻,讓杜可風突破了以往的局限,創造出了一部幾乎全是廣角鏡頭的經典之作。
除了廣角鏡頭之外,《墮落天使》在拍攝手法的特別之處還體現在對鏡子的巧妙運用上。在這部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鏡頭都有鏡子的出現,其中最為經典且隱喻深刻的莫過於黃志明在酒吧把硬幣遞給酒保的那個鏡頭。殺手黃志明因為在收帳的時候被人埋伏導致受傷,他決定不再當殺手,但他要把這個決定告訴他的搭檔。也許是冷漠的外表之下有一顆感性的心,他約了搭檔見面卻沒有赴約,選擇用另外的方式來告別。於是他來到酒吧,鏡頭從左邊轉到右邊的鏡子上,我們看到鏡子裡的黃志明把硬幣遞給酒保,是他為搭檔點的一首歌,號碼是1818。當鏡子裡的手將硬幣遞給酒保的時候,鏡頭緩慢從右邊轉到了左邊,酒保伸出來接硬幣的那隻手此時看起來就像是鏡子裡的黃志明遞硬幣的那隻手,也就象徵著黃志明這個硬幣是遞給自己的。他是在給搭檔做一個交代,也是在給自己一個交代。這個鏡頭的轉換需要攝影師和演員之間的默契配合,是非常厲害的拍攝手法。但這並不是在炫技,而是導演在運用這些技巧向我們表達出那些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內心世界。能想到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令人佩服。
一部好的電影,必然不能僅僅依賴於拍攝手法,對於演員的選角、挖掘演員身上與角色相符的氣質並讓他們自然的表現出來更加重要,演員才是一部電影的&34;。這部電影在選角的準確上,必須要說到黎明。王家衛選擇讓外形儒雅靦腆的黎明出演冷漠的殺手,這種形與神的矛盾,不僅暗合了天使的墮落,同時也令很多人對黎明的刻板印象改觀。在出演這部電影之前,黎明一直被人詬病沒有演技,而這部電影則足以讓那些說他沒有演技的人閉嘴。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在於,他非常擅長&34;演員,劉嘉玲在拍攝《阿飛正傳》的時候就被王家衛勒令拍了幾個小時擦地板的戲,直到劉嘉玲的性子被磨沒,頭頂開始冒著熱氣的時候才真正開拍。而在《墮落天使》中,外形儒雅的黎明卻飾演一個冷漠的殺手,這種外形和職業的反差就足以讓人產生濃厚的興趣,再加上黎明身上的那種&34;更是令人沉迷。
在影片中,殺手黃志明是個懶人,他之所以當殺手就是因為這個職業不需要思考,每天要殺的人、時間、地點都會有人給他安排,他只負責開槍就好。但是殺手生意並不像普通人以為的那麼好賺,&34;,所以偶爾他也負責幫人收帳。每一個人都會有過去,殺手也會有小學同學,所以當黃志明在公交車上遇到小學同學的時候,他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假&34;。當小學同學在他旁邊滔滔不絕的講自己的遭遇時,黃志明只是禮貌又冷漠的微笑。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得知黃志明是一個不喜歡麻煩的人,他甚至都懶得去思考自己的生活。而在每一次的槍殺行動中,黃志明出手都乾淨利落、毫不遲疑,殺手的冷漠一下子就出來了。但在每一次行動之前他都會用冷水洗臉,臨走之前會無力的靠在牆上發一會呆再走,說明他每次行動的時候都是很厭倦的。後來因為收帳受了傷,他決定金盤洗手,甚至還打算盤下一家店做生意。從這些信息中不難看出,黃志明是一個冷漠的殺手卻渴望安定的生活。
黃志明的搭檔是李嘉欣,她就住在第一芬蘭賓館的一間破舊房間裡。嘉欣的工作就是給黃志明安排任務,還給他打掃房間,甚至連他房間裡的垃圾她都會打包帶走。但她帶走垃圾只是為了能從這些垃圾堆裡找出他生活的痕跡,這樣會讓她感覺離他的生活很近。她暗戀黃志明,但黃志明卻認為好的搭檔不應該有感情,所以他從來不和嘉欣見面。嘉欣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她學會自我滿足。有時候她會去黃志明去過的酒吧,坐在他坐過的椅子上,把自己的手想像成黃志明的手,在酒吧曖昧的紅光之下達到身體和精神的愉悅。不管是收藏黃志明的垃圾還是在酒吧凳子上取悅自己,嘉欣的行為看起來都是狂熱的。但如此迷戀一個人,卻能忍得住朝夕相處而不與他見面,也足以反映出這個人的理性。而最後黃志明的死則證明了這一點。
嘉欣在一次警察搜尋中保護了逃犯何志武,第一芬蘭賓館的看門老頭就是何志武的父親。這是何志武和嘉欣的第一次相遇,但他們並沒有擦出火花。何志武小的時候吃了一罐過期的鳳梨罐頭,從此再也不會講話了。不會講話的何志武總是會在半夜走進別人的店,有時候是豬肉店,有時候是理髮店,有時候又是冰淇淋店。小時候何志武的願望就是能夠有一輛冰淇淋車,一家人開著冰淇淋車去旅遊。後來他爸才告訴他,他媽媽就是被冰淇淋車撞死的。有一個很慘的男人總是很不幸的遇到在別人店裡的何志武,於是他被逼剪了頭髮和鬍子,還被逼吃了很多冰淇淋。有一天晚上何志武還讓這個男人的一家子都坐上了冰淇淋車,在夜晚的城市兜風。一開始會覺得這段劇情很搞笑很無釐頭,直到何志武載著這一家人坐上冰淇淋車之後才明白,他其實只是希望有人能夠獲得他小時候想像的那種幸福。當然,隨隨便便就走進別人的店這是不對的,但我們總要經歷過一些事才能明白一些道理。
何志武因為常常走進別人的店而被店主追著打,有一次在逃竄過程中他碰到了失戀女楊採妮。這個近乎絕望的女孩在電話裡收到了男朋友的結婚邀請,而新娘卻不是她。這一段楊採妮的演技真的絕了,真的能夠看到她眼裡的光在聽到男友的回答之後一點點的暗淡下去。此刻的她非常需要一個安慰的肩膀,而剛好何志武就在身旁。在這之後何志武就沒有空去別人的店裡了,因為他忙著幫失戀女找到金毛玲報仇,因為金毛玲搶走了她的男朋友。但是找了很多個地方都找不到金毛玲,只找到一個金色頭髮的假人。失戀女只好對著假人拳打腳踢以洩憤。&34;其實是象徵著我們不斷追逐的希望與奢望的隱喻,我們近乎絕望的尋找,卻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否真的存在。而那個金髮假人則象徵著在對生活的妥協之後內心的抱怨和不滿。後來失戀女約何志武去看球賽,何志武興奮的以為愛情來了,卻沒有想到失戀女只是想要在觀眾席偶遇前男友罷了。我突然間覺得,我就是一家店,而她就是我,我讓她跑了進來。我開始覺得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是很不負責任的,我不應該隨便打開人家的店,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因為每家店都有感情的。從那之後失戀女再也沒有聯繫過何志武,而何志武也沒有再進去別人的店。
不再當殺手的黃志明來到麥當勞吃東西,這時進來一個黃頭髮的女人。這個女人端著食物就坐到了黃志明的身旁,黃志明環顧四周,整家店都是空蕩蕩的位置,可見這個女人是來搭訕的。但是黃志明沒有理會她的搭訕,吃完東西就走了出來。這個時候剛好下起了雨,黃志明脫下外套想罩到頭上擋雨,沒想到黃髮女人也衝進了他的外套底下。黃志明只好送她回到樓下,本來想轉身就走,沒想到那個女人卻搶過他的外套跑上樓梯。這個女人的家裡有男士的T恤,黃志明換上之後在洗手間抽菸,女人則進來挑逗。就在黃志明把她壓倒在床上的時候女人卻一把推開了他,她坐到窗邊說:&34;黃志明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跟她說:&34;女人說:&34;。在黃志明和黃髮女&34;的時候,嘉欣也在她那間破舊的屋子裡&34;,這裡的鏡頭轉換特別有意思,會讓人產生出一種正在與黃志明糾纏的女人就是嘉欣。這就暗示了此時嘉欣腦海裡想像的人就是黃志明,她一邊自我滿足一邊流淚,眼淚把妝都弄花了。滿足過後的嘉欣喘著氣躺在床上,寂靜的夜裡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周圍明亮的紅色和明黃的色彩與此刻心中的寂寞形成強烈的對比,寂寞的人看到這裡估計也會哭出來吧。
這天黃髮女和嘉欣在空曠的地下人行道擦肩而過,敏感的嘉欣聞到了黃髮女身上的香水味,而黃髮女也從嘉欣身上聞到了同樣的香味。這個味道都來自於同一個男人。黃髮女回來告訴黃志明,那個女人要見他。從告訴黃志明時神神叨叨的自言自語,到在等待黃志明和搭檔談話結束的吃薯片、看金魚、抖腳、到外面淋雨尖叫等等行為,都揭示了黃髮女是一個近似神經質的外表內心卻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嘉欣之所以要見黃志明,是因為她想讓黃志明再做最後一次任務。這個片段也是影片中非常精彩的一段,在長焦鏡頭之下兩人看起來坐得很近,周圍的背景都變成了黑色,他們沒有臺詞,卻仿佛能感覺得到他們的竊竊私語。此時無聲勝有聲說的就是這樣的畫面。而嘉欣抽菸的手從開始的利落到最後的顫抖,暗示了這兩人看似平靜的外表下痛苦掙扎的心情,同時也表明了黃志明拒絕了這最後一次任務。
談話結束之後黃志明要送黃髮女回家,黃髮女其實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黃志明可能會離開她,所以當黃志明再次把外套脫下來罩在她頭上的時候,她開心的在雨裡歡呼。然而回到她的樓下,黃志明卻說他不上去了。黃髮女哭著打他:&34;最後黃髮女問他:&34;黃志明沒有回答,低頭吻她,就在黃髮女想要更深入擁吻的時候,他轉身就走了。
從黃髮女那裡離開後,黃志明又轉身回到了嘉欣在的那家店,接下了最後一次的任務。其實在黃志明的心裡,嘉欣是不一樣的,是有一個特殊的位置的。但是他始終認為搭檔不應該成為伴侶。這就是為什麼他會接下最後一次任務的原因,他想再給自己一次道別的機會。所以,雖然身為冷漠的殺手,黃志明其實還是一個偏感性的人。然而他的搭檔嘉欣卻遠比我們以為的冷酷和理性得多。在最後一次任務中,嘉欣安排了別人將黃志明打死了。這個結局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冷漠的人還保留著天真,而狂熱的人卻理智殘忍。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合情合理,黃志明雖然看似冷漠,但其實他一直都在壓抑自己;而嘉欣雖然看起來狂熱,但她卻理性的在不破壞規則的前提下盡情滿足自己對黃志明的迷戀。
黃髮女沒有等來自己的真愛,黃志明也沒有過上想要的安定生活。而何志武后來又遇到了那個失戀女,可是她早已把他忘了。最後何志武在一家亂鬥的餐廳遇到了淡定吃麵的嘉欣,面無表情的嘉欣在廣角鏡頭之下一口一口的吃著面,仿佛身外的世界與她毫無關係。可能對於她來說,黃志明是她在這個世界唯一的惦記,但現在這個寄託也消失了。
這部影片從選角、拍攝手法、演技、深度等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甚至就連配樂也是該死的恰到好處。導演通過這幾個失去常規生活軌跡的人的故事,將城市裡人們內心的陌生疏離感、遊移不定的莫名心態、躁動與恐懼的情緒發洩出來。這些偏離了常規生活軌跡的墮落者不是不熱愛生活,而是快速流動的生活拋棄了他們。這部影片之所以值得更高分,是因為它允許了我們的心靈來一次沉淪,如果一切真實都必須無條件面對,那還要電影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