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入亞帶來的爭議或只是暫時的,帶來的想像空間才是巨大的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12月16日晚,從亞奧理事會第39屆全體代表大會上傳來消息,繼2018年雅加達奧運會上成為表演項目後,電子競技再次獲準列入亞運會,而且這一次成為了2022年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消息傳來,立即在世界體壇「炸了鍋」。

  「爸媽以後再管我打遊戲,我就可以跟他們說我這不是打遊戲,是在努力訓練爭取為國拿金牌!」有網友就開玩笑道。

  事實上早在四年前,有關電競入奧、入亞的話題就引起過廣泛討論,當時大部分聲音都是質疑的。但隨著雅加達亞運會率先把電競列為表演項目,並且在人氣和競技層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後,外界對於電競運動的印象逐漸發生了變化,包括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都對電競入奧一事表示過關注。如今電競真的將在兩年後作為一項正式的體育比賽項目登上亞運會舞臺,它帶來的爭議可能只是暫時的,因為它對未來整個國際體壇的影響也許會超出許多人想像。

  入亞成功,遲到的驚喜

  16日上午,在電競正式被宣布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之前,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委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電競管委會會長王國基就接到了一位「線人」報料,告訴他「今晚亞奧理事會有重大好消息宣布」。

  「我一猜就猜到了是什麼,到了晚上果然電競入亞的新聞就來了,在網上也是一下就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大家討論得特別火熱。」王國基說,「我的感覺就是有點兒突然,但並不意外。」

  其實早在去年4月,杭州亞運會公布37個比賽大項時,除了奧運項目馬術外,只有龍舟、克柔術、柔術和板球這4個非奧項目被列入了新增項目。而曾在雅加達亞運會時作為表演項目的電競並不在其中,這在當時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也令外界猜測電競是不是會長時間被排除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之外。然而僅過了一年多,亞奧理事會又批准了電競入亞,且一下就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再次讓外界頗感意外。

  「對於從業者來說,我們其實在雅加達亞運會後,一直是堅信電競到了杭州亞運會時,至少是能保留作為表演項目存在的。只是說要成為正式項目,可能還需要假以時日。」王國基說,「但現在一下就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可能也是這兩年來電競自身的發展,以及今年疫情特殊情況下,讓亞奧理事會意識到了電競在推動人們生活、社交、工作和發展上都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所以才會有此決定。我們覺得這也應該算是眾望所歸吧。」

  事實上,有關電競是否要在杭州亞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早在杭州亞組委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各方關注,包括亞奧理事會、國家體育總局和杭州亞組委都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多次研究討論、去年還專門成立了有相關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電競入亞進行專項調研,相關方面十分重視和認真。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電競在競技層面,和傳統體育項目一樣是可以推動全民運動,幫助國家和地區贏取榮譽的,同時在堅持拼搏和提倡團隊作戰等方面也是符合體育精神的,這些結論都在最後電競得以順利入亞的環節裡起到了作用。

  與傳統體育嘗試「合而不同」

  但對於電競入亞,甚至將來入奧的目標來說,最大的爭論點就是電競到底算不算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準確地說它是否像足球、籃球、田徑等人們熟悉的傳統體育項目那樣具備鮮明的奧運精神。過去幾年就不斷有國際體育專業人士對此持否定態度。

  「體育裡不存在電子競技這個概念,它也根本不應該被納入奧運會計劃。」德國奧委會主席阿方索·霍曼就在2019年初的一個公開場合如此說過。此前德國內政部兼體育部長皮特·貝斯也表示電競是遠離體育的事物,兩者很難混淆而談。即將在明年舉行東京奧運會的日本奧組委早在2018年就一口否決了電競入奧的設想,這在當時還引起過很多注意,畢竟日本也被視作電玩大國。

  不過就在這兩年,傳統體育圈對於電競的看法慢慢發生了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態度。三年前,巴赫主席對於電競入奧的看法是比較消極的,甚至在2018年觀看過雅加達亞運會上電競作為表演項目取得了成功後,閉幕式時被問起未來奧運會是否考慮引入電競項目,巴赫的答案依然是NO,只是他拒絕電競的理由為「電競裡存在暴力元素」。

  也正因如此,為了讓電競更符合體育精神,這兩年來在甄選項目時,各國的電競組織也在遊戲的內容和形式上做著積極變更。特別是隨著體感電競遊戲的興起,在今年疫情期間這類具有居家健身作用的遊戲大受歡迎,也打破了很多傳統體育人士的舊有觀念。巴赫在今年4月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在尊重奧林匹克價值觀的「紅線」同時,國際奧委會鼓勵所有相關方「考慮如何管理他們的電子虛擬形式的體育運動,探索與遊戲出版商合作的機會」。

  「電子競技是人類進入數位化時代,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誕生的新生事物。從競技的形式上來看是運動項目,從內容看又是文化項目,所以魏紀中主席也提出了電競和傳統體育之間是可以『合而不同』的。」王國基告訴南都記者,「也就是說在內容上如果能做到綠色健康,競技上保證公平公正,遵守奧委會的興奮劑規定,那樣的電競項目是能夠與傳統體育做到一定層面的互通,從而嘗試結合。」

  目前已經有一些電競項目做到了結合,例如賽車類遊戲,藉助體感和VR等科技手段,參賽者幾乎可以體驗到與真正的賽車手完全相同的比賽感受,而一些益智類遊戲本就是棋牌項目在虛擬世界的延伸。

  在這次電競入亞成功後,作為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副主席的魏紀中就表示,這其實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新的形態註定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這種新形態就包括電子競技。」魏老說,「傳統體育運動與電子競技這樣的虛擬化運動項目能夠在競賽的形式下,按照奧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尊重公正公平公開的基本原則,使得兩種不同業態的運動員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中攜手共進,其實是值得慶幸的事。」

  「入奧」並非唯一出路,卻具有長遠意義

  事實上即便電競在2022年會成為杭州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但在大眾看來,還是不太相信它能短時間內「入奧」成功;而即便「入奧」之路依然漫長,也並不會對電競市場本身帶來太大影響。那麼二者一直在不斷嘗試互相結合的目的,其實更多是出於對未來人類生活方式的思考。

  「入奧不會是電競的唯一出路。因為電競並不像傳統體育項目那樣具有單一性,比如跳水、桌球等等,雖然也分小項,但基本的運動原理和比賽規則是相對固定的。而電競的門類是五花八門的,比的東西會很不一樣,有些可能適合傳統的奧運會,有些則不一定適合,我認為當電競運動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組織自己的電競奧運會。」王國基告訴南都記者,「因此我想電競圈的訴求可能更多是想進入到奧林匹克大家庭。我們都知道奧林匹克大家庭的體育項目多達百種,並不是所有項目都會在傳統的夏季或者冬季奧運會上得到展示,而電競如果能進入大家庭,其實已經非常有意義。」

  而之所以電競在同時具備體育、文化、科技等多種元素時,卻更願向體育領域靠攏,也是產業內部希望能使得電競的未來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畢竟從本源上來說,電競和許多傳統體育項目一樣,是人們日常生活娛樂發展而來,然後再上升到遵循大家互認的規則裡,開始形成群體性全民競技運動。」王國基說,「儘管從狹義上來看,電競手腦結合的運動模式是利弊共存的,特別是如果長時間沉溺其中,對人的身心是有負面影響的。但從泛電競的概念來說,未來人類的工作、社交、生活、娛樂等許多方面可能都會通過電競進行連接,且這樣的勢頭幾乎已經註定無法避免。因此就更需要其未來發展過程裡對遊戲內容和參與時間等做出要求,而把電競納入到奧林匹克大家庭,是有利於引導整個產業向著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的。」

  「擁抱年青人」就要贏得更多認同

  回到電競入亞成功的那晚,記者也注意到在微博相關新聞下方留言評論,對電競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表示追捧的大多是年輕群體,很多人還艾特了自己喜歡的電競俱樂部或者電競選手。但也有部分人對此表示了疑慮,尤其是一些家長網友開始擔心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因此找到沉迷於打遊戲的藉口,荒廢了正業。

  對此,王國基會長是這樣看待的:「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比如你如果特別喜歡踢球,痴迷於踢球,又或者是其他非學業的愛好,只要耽誤了學習,家長可能都會覺得是不務正業,對你進行批評教育。所以電競被當作洪水猛獸,雖然是可以理解,但其實沒有必要。」他指出過去人們有此憂慮是因為看不到這個愛好的上升空間,而電競產業發展到今天,上升通道其實已經逐漸打通,且未來這個行業的前景至少是不比傳統體育項目差的。

  「去年在國家人社部公布的13個新職業裡,電競類的職業入圍了2席,我們國家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電競列入到官方承認的職業序列中的國家。」王國基介紹說,「由我們負責組織電競界專家制定的電子競技員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已經通過了終審會,年底前有望正式頒布,這樣一來電子競技員就和其他職業一樣,有行業標準、職稱評定了。」

  除了官方認可外,電競人才市場的需求更是十分緊缺。「國內很多本科和大專院校都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據了解就業率都非常高,因為人才市場有幾百萬空缺,很多學生沒畢業可能就被搶去了,」他說,「可以做的工作不僅僅是電競選手、陪練、教練等,還包括遊戲開發、賽事服務、轉播人員以及解說、評論、數據分析等等,是個很長的產業鏈,且收入都比較高。所以我覺得只要在電競內容、參與方式和參與時間上做到積極健康,這個產業慢慢會得到更多大眾的認同。」

  而如果能在兩年後的杭州亞運會上取得成功,無疑是幫助電競被更多大眾認同的好機會。鑑於上屆亞運會設了6個電競類表演項目,外界也普遍猜測屆時杭州亞運會也會有6個電競項目,只不過將是哪6個,目前尚無定論。亞奧理事會、國家體育總局和杭州亞組委接下來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儘快確定比賽項目。

  「我覺得可能除了正式比賽項目外,還會繼續設一些表演項目,」王國基會長猜測說,「應該要考慮幾大類,每類都找到具有代表性、參與度比較高又比較積極健康的電競項目。不過電競組織比賽的過程跟傳統體育還是不太一樣,基本都是從廠商開始推動,在賽事組織方法與規則上找到統一標準,這就需要各方積極推動了,儘早確定項目,然後在全亞洲範圍內推廣,各國才好組織訓練,選拔選手。」

  無論最終杭州亞運會上比什麼,亦或是電競將來能否在某屆奧運會上登臺亮相,它已經是泛體育運動世界裡不容忽視的存在。「我還是希望電競的加入,能夠讓兩年後的亞運會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精彩,」王國基說,「能夠吸引到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推動文化、科技、體育運動和教育等領域的融合健康發展,讓電競這個新興行業有更廣闊的未來。」

  南都記者 汪雅雲

相關焦點

  • 電競入亞,時代共謀
    這也是電競首次成為洲際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電競人翹首期盼的電競入亞,終於得以實現。不了解電競的朋友可能會有疑惑,為何電競能夠入選?其實跟傳統體育一樣,電競也能鍛鍊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反應、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作為一項大眾化的運動,電競備受年輕群體喜愛。數據表明,像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的觀眾日益呈現出高齡化的趨勢。
  • 電競入亞是個好消息,電競項目怎麼服眾也是個大問題
    電競成功入亞能夠帶來哪些利好?作為第一屆引入電競作為正式競賽項目的亞運會,我們又將面臨哪些困難?電競正式入亞的消息一出,整個行業便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但是在這一喜訊背後,杭州亞運會作為第一屆將電競作為正式競賽項目的亞運會,在處理電競入亞當中也面臨一些問題。電競正式入亞背後還有哪些疑問?
  • 擁抱年輕人——電競正式入亞的背後
    新華社杭州12月17日電 題:擁抱年輕人——電競正式入亞的背後新華社記者夏亮、王夢在16日舉行的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上,電子競技和霹靂舞正式成為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這對於一直謀求社會正面認可的電競來說,無疑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電競入亞的話題,其實並不新鮮。早在2017年4月,與阿里體育在杭州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時,亞奧理事會便宣布接納電競進入亞洲室內武道運動會,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和2022年杭州亞運會。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電競迎來在亞運會上的首秀。
  • 電競再次「入亞」,2018年的狂歡會捲土重來嗎?
    記者 | 林北辰電競再次入亞了,這一次,入選的是亞運會的正式項目。12月16日晚,第38屆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全體大會在阿曼蘇丹國馬斯喀特市召開,本次會議批准電子競技作為正式項目入選2022年杭州亞運會。
  • 2020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論壇:電競入亞—我們如何擁抱最好的時代
    2020年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電競卻逆勢而上成為發展勢頭最強勁的體育行業。在「電競入亞——我們如何擁抱最好的時代?」這一論壇中,騰訊互娛移動電競業務部商業合作總監肖洋,騰競體育LPL賽事及品牌總負責人韓煦,嗶哩嗶哩電競副總裁王金一這三位嘉賓,在體育大生意聯合創始人張玉強的主持下,各自分享所屬公司的電競發展之路以及對電競入亞的觀點。
  • 實況足球、英雄聯盟等6大遊戲出徵雅加達,入亞或是電競入奧預演
    事實上,OCA對電競早有關注。早在2007年,亞奧理事會就在澳門舉行的第二屆室內運動會上增設了電競項目,其後2009年、2013年直到2017年,電子體育都沒有缺席過亞室會;2014年仁川亞運會前,韓國就曾希望將自己的優勢項目電子競技納入亞運大家庭中,但這一提議並沒有被通過。近年來,電子競技在亞洲開始加速發展。
  • 硬體巨頭魯大師進入SaaS市場,新業務想像空間巨大
    (原標題:硬體巨頭魯大師進入SaaS市場,新業務想像空間巨大)
  • 電競入亞後6個遊戲項目成難題,LOL必不可少,FPS遊戲沒機會
    電競入亞遊戲項目成選擇難題 毫無疑問電競是時代的新興產物,它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現在就連國家都在推動電競前行,標誌性的事件就是2018年電競成為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項目,這意味著電競開始成為體育比賽;2年之後電子競技再邁進一步,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正式項目!
  • 電競入亞背後:OW、LOL或入選,這次能在電視上看了?
    電競入亞背後:OW、LOL或入選,這次能在電視上看了? 原標題:電競入亞背後:OW、LOL或入選,這次能在電視上看了?
  • 在遊戲中使用白磷彈後,美國陸軍電競隊主播陷入爭議之中
    在一次直播活動中,Twitch遊戲主播約書亞·大衛憤怒地說,「沒門,我比你們都厲害。」大衛的怒火來自於直播間的彈幕評論。在7月8日的直播中,大衛在玩《使命召喚:戰區》時被質疑美軍戰爭罪行的彈幕刷屏。作為在綠貝雷特種部隊服役了12年的老兵,大衛將這些評論視作對他本人及其所屬的美國陸軍電競隊的挑釁,並以刪除評論和禁言作為回應。
  • 劉新惠:電競在IP衍生品開發上有巨大提升空間
    在談到行業現狀時,劉新惠指出,從整個電競商業化發展來看,雖然現在還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但在硬體創新上,電競多元的一些場景上,比如說電競元素現在一些IP衍生品的開發上來看,還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此外,劉新惠透露,國內整體電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
  • 電競+金融:平安銀行打入年輕市場|電競世界
    「Z世代」群體空前龐大,電競市場仍處於高速發展期,只有抓住「Z世代」的年輕人的需求才可以在這個廣闊的市場上分一杯羹。在海量的用戶基礎的支撐下,B站早已成為當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其不論是宣發能力,抑或是流量分發效率在業內都稱得上首屈一指,而這一系列優勢也都能為嗶哩嗶哩電競的業務開展帶來極大的助力。
  • 星際爭霸2大主教阿塔尼斯的亞頓之矛
    這艘古代的太空方舟不只是提供了軍隊和武裝.也為星靈的未來帶來了巨大的希望.亞頓之矛是三艘在星靈的故鄉艾爾建造並存放的巨型方舟之一, 本來是為了在滅頂之災中保存星靈文化的方舟,卻只有亞頓之矛在無情蟲海中倖存下來。
  • 擁抱電競最好的時代:騰訊互娛、騰競體育、嗶哩嗶哩電競逆勢飛揚
    在2021年1月5日線上舉行的2020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的三場圓桌論壇中,壓軸論壇以「電競入亞——我們如何擁抱最好的時代?」為主題,騰訊互娛移動電競業務部商業合作總監肖洋,騰競體育LPL賽事及品牌總負責人韓煦,嗶哩嗶哩電競副總裁王金一這三位嘉賓,在體育大生意聯合創始人張玉強的主持下,各自分享所屬公司的電競發展之路。
  • 亞空間引擎與蓋勒力場的發現讓人類步入星辰
    在第十八個千年,兩項決定性的發明出現了,亞空間引擎與蓋勒力場。這些技術原型也許難以和後世驅動榮光女王乃至深淵狂怒穿越至高天的龐大系統相提並論,但他們允許人類以數光年為步長進行穩定且高效的亞空間航行,並將其足跡散布到銀河的各處,彼時,未亡者的寒鐵軀殼仍在酣睡,而靈族帝國正在其全盛時期,人類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初入寰宇的直立猿猴,甚至沒有驅逐的必要。
  • 張靚穎「跨界」 電競,攜手炫石互娛帶來遊戲新「聲」態
    想像一下,當職業電競選手與當紅女歌星同臺競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電競選手現場獻「聲」技驚四座,女藝人極限操作「秀五殺」是一種怎樣的反差萌?11月13日,由騰訊王者榮耀項目組發起,鬥魚、炫石互娛、小象互娛共同承辦的《西施主打歌全明星直播發布會》在成都騰訊大樓舉行。
  • 電競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項目,我們如何擁抱最好的時代?
    電競正式入亞無疑對於這項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電競正式入亞將進一步為電競正名。雖然電競在2018年成為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項目,並且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十屆東南亞運動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但成為亞運會這樣的洲際大賽的正式項目顯然是巨大的飛躍。
  • 長澤雅美帶來了一部爭議巨大的新片!
    《唐人街探案3》是最期待的一部新片之一,可惜現在還不知什麼時候才會上映,在《唐人街探案3》到來前,長澤雅美有一部電影《母親》,爭議巨大的一部新作。《母親》定檔於7月3日在日本上映,還剩一個月的時間,這一部新作由長澤雅美、阿部隆史、奧平大兼、夏帆、皆川猿時等主演。
  • 千億電競,只是黃金時代的開始
    不管是電視機,還是電競,還有搖滾、網際網路、數字貨幣,基本上都是呈現著相同的發展路徑:在經濟高速發展一個階段之後,新的技術得到應用,年輕人開始探索一種新的生活和娛樂方式,從萌芽到流行,慢慢的進化成了全民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種主流文化,最後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 電競加入杭州亞運會了,但當初推進它的中國公司已經不做了
    值得期待的不僅僅是中國電競代表團的成績,還有在電競入亞的項目選擇,版權劃分等問題上,遊戲廠商、各方協會、亞組委及亞奧理事會的決定會給電競行業帶來哪些可供參考的規範和標準。對於玩家來說,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在電競賽事裡宣洩國家對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