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抽象」桌遊,這個遊戲來頭為何這麼大?

2021-01-17 弈乎桌遊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

(圖源:來自網絡)

《OTTO Game Over》是一款號稱無限組合,「史上最抽象」的遊戲:它既簡單又複雜。它的特別之處很難被描述出來,但你可以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到它們。

這讓我想到了諾蘭拍完《信條》後對觀眾說的話:「別試著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圖源:來自網絡)

「這些感覺會把你引向更大的東西,一些與其他世界和文明深深相連的東西。」

(圖源:來自網絡)

【模塊化】

遊戲的基礎是模塊化,官方稱有無限種卡牌組合,所有卡牌之間的聯繫可以做到永無止境。

【玩法】

由於完全沒有任何設定,這個遊戲可以被定義為 "通用",因為它所有的卡牌都是基於視覺感知的符號幾何圖形。官方稱《OTTO》是史上最抽象的遊戲。

最基本的玩法是通過在版圖上用卡牌擺出特定的幾何圖形來獲得分數,小圓圈1分,大圓圈2分,正方形4分,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牌可以讓玩家局部調換已經擺好的卡牌。

【策略性】

遊戲對策略,偶然性和玩家之間不同的風格進行平衡。在玩《OTTO》的過程中,你能發現新的策略、不可預見的場景和局勢逆轉,直到最後一步都有可能發生。

官方介紹稱,你會體驗到團隊戰術、哄騙、懸念、緊張、驚喜、曲折。遊戲揉合了策略、直覺和猜測,同時也要求創造力。

遊戲人數為2-4人,遊戲時長36分鐘以上。遊戲配件包括:

24頁規則書

1個具有中央起始磁貼的遊戲板

36個遊戲方塊

1個板塊收納塔

33張秘密卡

1個卡盒

44個點標記

4個基站,每位玩家一個

1個記分牌

4名記分員

2個絲印袋

(圖源:來自網絡)

看來看去,感覺這個遊戲就是個玄學啊...大家感興趣嗎?

相關焦點

  • 抽象電子桌遊榜單Top5(以前出現過的桌遊不再出現)
    它們在那個隱秘的角落,靜靜地看著你,等你來發現,來試玩。這次,桌遊怎麼玩準備了一個專輯,準備為你打開電子桌遊世界的大門!抽象電子桌遊榜單Top55、維京象棋,Hnefatafl北歐的一種桌面棋戲,從維京時代流傳至今,其玩法有點類似圍棋,一方包圍,一方反包圍。
  • 抽象還原冷戰的 BGG 榜首桌遊《冷戰熱鬥》,終於電子化了
    冷戰熱鬥是一款策略型桌遊,在著名桌遊平臺 BGG(boardgamegeek)曾佔據所有遊戲的榜首,目前已登陸steam。(下文的評價主要針對 Steam 版本)大學時代買過這個桌遊的實體版。可惜在宿舍裡沒開幾局,和室友的多數戰鬥都是在F14平臺上進行的。原因在我看來很明確:實體的版圖在侷促的宿舍空間內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由於沒有收納盒的原因,各種影響力的token相比電腦也很難第一時間找出來,有時大額的影響力分值出現過不夠用或者沒有的情況(在一場耿直的東西德刺刀戰中經常出現- -)。
  • 嘿,你買完遊戲還會來桌遊吧嗎?(奇美拉2018桌遊新作陸續出爐)
    《關鍵一票》出版5.漫畫眾籌6.遊戲設計&插畫教程書籍7.組織線下活動8.電子遊戲改編年前20號左右,臺灣瘋桌遊的黃家樺老闆來了一趟瀋陽,做了一場關於桌遊以及營銷方面的課程,免費,講得非常好。這個課程是夾在廣州場和北京場講座之間的,這個全國巡講在我看來,意義深遠。
  • 「二人桌遊推薦」品抽象藝術,繪心中宇宙——《曼荼羅》
    要說最近讓人印象深刻的抽象棋,2018年的《War Chest》一定是一個繞不過的名字。就算在大量傳統棋類遊戲薰陶下,對此類遊戲要求嚴格的國內玩家依然對它讚不絕口。2019年,這款遊戲的設計師又為大家帶來了一款全新的二人抽象卡牌遊戲——《曼荼羅/Mandala》。
  • 用桌遊來解構最火美劇
    首先, 這部劇開篇講的就是幾個小夥伴在一起玩龍與地下城的情節,而龍與地下城也是最為經典和傳播最為廣泛的跑團遊戲。開篇就演跑團的情節可以說是為這部局定下了一個大方向。先聊一下Demogorgon的背景: Demogorgon是在神話傳說中存在已久的惡魔之一,出現在很多古典詩歌中,早先被基督教學者稱為"不可言說的名字",但是無法確定《龍與地下城》到底是根據哪一個出處塑造了遊戲中這個惡魔形象。Demogorgon有兩個頭, 一個頭叫Aameul而另一個頭叫Hethrediah, 這兩個頭都可以控制身體。
  • 布鴿桌遊社大佬速成指南之一——桌遊的分類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安利小能手咕咕,相信大家自從加入桌遊社,或多或少的已經參與過幾次社團的活動了。但對大多數玩家來說,面對社團幾十種遊戲的選擇,往往不知道哪種才是自己的最愛,周常開車時可能不小心就上了黑車。
  • 小朋友的遊戲也可以這麼玩——桌遊睡皇后
    上一次家庭聚會,妹妹帶來了一款桌遊,幾個小朋友玩得很開心,結束了還沒有盡興,女兒還要玩,於是我答應給她買一款相同的桌遊。桌遊到了之後,就成了她最愛的寶貝,弟弟摸一下都不行,為此還起了一點衝突。幾十張卡片,找一個地方,兩三個人就可以隨時玩起來,動動手,動動腦,沒有電子屏幕也可以一樣玩得很開心。
  • 我們試玩了200多款非平臺類"電子桌遊",只為給你帶來這個規則視頻的最熱排行榜!(來源:嗶哩嗶哩)
    它們在那個隱秘的角落,靜靜地看著你,等你來發現,來試玩。這次,桌遊怎麼玩準備了一個專輯,準備為你打開電子桌遊世界的大門!除了單個電子桌遊應用外,市面上也有許多優秀的電子桌遊平臺,在平臺上會有海量的桌面遊戲,登錄平臺就可以遊玩。
  • 桌遊史上最影響平衡的三張牌,玩家毫無遊戲體驗,最終慘遭修改!
    不過新卡牌即便再強大,其實用普通的卡也是能為之一戰的,甚至官方還會加強弱勢卡牌來讓他們對抗新卡牌,比如《三國殺移動版》中,由於標準武將的技能在軍爭場已不再實用,所以便將標準武將以及較老的軍爭武將界限突破,使他們的強度能趕上環境。但是在長久的桌遊史裡,卻有著那麼一些強度極其過分,導致環境被嚴重破壞的卡牌。
  • 不吹不黑,我花兩個月整了這篇史上最詳細的桌遊測評!
    今天這篇文真的是篇硬貨,我來給大家填一填桌遊這個大坑。按我自己的理解,不管遊戲形式如何,兒童桌遊主要就兩大類:歡樂互動類和單人闖關類。好了,理論說了這麼多,估計大家最想問我的還是:我家娃XX歲,有啥好桌遊推薦啊?哈哈,為了給大家一份真正可以「閉眼買」、「絕不出錯」的桌遊清單,這段時間,我把家裡之前入手的桌遊全部都搬了出來,再加上母嬰展上淘到的一些很有特色但不太熱門的單品,扎紮實實地和孩子玩了一兩個月。
  • 英文電子桌遊榜單Top10,偏德式桌遊(下)
    時間已經是2020年,在這個手遊大行其道的時代,除了實體桌遊外,在個人PC,安卓手機或者蘋果平板等設備上,也已經有數不清的電子桌遊上架。
  • 「桌遊推薦」日本武士之魂——《侍》
    在以日本文化為背景的桌遊之旅中,我們這次介紹的是經典桌遊《侍》,它以日本的中世紀歷史為遊戲背景。由著名設計師Reiner Knizia操刀,自1998年推出以來就備受好評,在抽象棋領域寶刀不老,是RK老師的板塊放置三部曲之一,三部曲為《兩河流域》、《穿越沙漠》和《侍》,遊戲以抽象的形式來表現日本武士的發展。在桌遊《侍》裡,也有對當時佛教等的映射。
  • 投稿 了不起的臺灣桌遊
    《冰激凌combo》【機制】臺灣桌遊的遊戲機制,想以「討巧」這個詞來形容,不知道會不會比較貼切。至於為何討巧呢?且容在下慢慢解釋。大陸的很多新人設計師只喜歡模仿《遊戲王》或者《三國殺》這樣的桌遊,其實還有很多遊戲值得模仿與借鑑,但絕對不要去抄襲別人的遊戲。【題材】說到臺灣遊戲最令我欽佩的一點,就是桌遊的題材。為何如此?
  • 桌遊專場|鍛鍊邏輯思維、方位感,百玩不厭又顏值超高的SmartGames小紅帽來啦!
    這款桌遊以孩子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小紅帽》為主題,巧妙地將抽象的遊戲規則變身為具象的可操作的情節演練:啊呀,小紅帽在森林中迷路了,快給她鋪一條去奶奶家紅房子的路吧……啊呀,大灰狼來啦,怎麼讓小紅帽可以躲過大灰狼呢……小孩子最容易沉浸在故事中,有了情境,直接就可以把玩起來!
  • 《花磚物語》遊戲介紹 | 一款可以撼動桌遊「雙卡」地位的佳作
    , Asmodee, 栢龍遊戲機制:圖形拼接、成套收集、板塊放置遊戲時長:30-45分鐘遊戲人數:2-4人,最佳2人遊戲重度:1.90我第一次偶遇這個遊戲,是在bgg百無聊賴翻新聞的時候,無意間瞟到左邊熱門遊戲列表,有個沒見過的名字Azul。
  • 小眾的桌遊市場為何成為跨界新寵?
    雖然這些錢離還有海外動輒年入幾十億美元的市場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但隨著桌遊展不斷增多,圍繞桌遊IP的原點開發衍生品和手遊給桌遊市場提供了更多想像空間,桌遊行業的潛力正在被逐漸撬開。桌遊為何適合跨界?「社科、人文、教育、娛樂、公益組織甚至政府機構,都開始和桌遊這個形式進行融合對接,這個圈子才會變得不一樣。」
  • 只需九張卡的免費桌遊,來了!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周末來了,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pnp新聞。ROKUMON這是一款簡單的抽象策略遊戲,玩家需要在遊戲中湊成同一列或同一堆的3個骰子。雖然遊戲規則簡單,時間也很短,但卻很有深度。在你的回合中,你可以設置一個新的骰子或移動一個已經在場上的骰子。
  • 心疼這個Steam《桌遊模擬》裡最悲傷的評論……
    所幸的是,我們還有G胖陪著我們,而下面這位小兄弟非常有覺悟,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有遊戲,還要啥女朋友?日前,有玩家在一款名為《桌遊模擬(Tabletop Simulator)》的Steam頁面中發現了一條全宇宙最悲傷的評論:
  • 福利丨桌遊裡的「她」:這本書裡有30位全球頂尖女性桌遊設計師
    與一般的MOOK不同,《心流》不僅用桌遊文化去闡述一個社會問題,還有一款圍繞這個話題設計的遊戲《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讓大家在對桌遊產生興趣之後可以立即獲得真實的體驗,為所探討的議題提供一個「遊戲化」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向遊戲者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有機會可以重新來過,你會選擇如何過完這一生?
  • 公司程式設計師奶爸非要給6個月大的孩子玩桌遊,我該不該阻止他?
    經過這幾年不間斷地玩,孩子們已經是重度桌遊愛好者,從最小的桌遊性質類遊戲,到假裝遊戲桌遊,還有各種卡牌、飛行棋、再到策略性很強的桌遊大作戰,都早已玩得如魚得水。  假裝遊戲,是這個階段孩子最愛的桌遊類型。因為它的趣味性和體驗感特別足,而且加上圖片通俗易懂,即便孩子不認識字,都很合適進行互動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