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麼風評差?

2021-01-17 李家萬事興

五胡十六國時期,有個胡人皇帝名叫石勒,他有一段故事挺有意思的。

有一天,石勒喝了不少酒,一時興起,就對著臣子徐光問道:「你說說,我這個層次,可以跟以前哪位開國皇帝相提並論?」

徐光一聽,也不敢亂說,就捧著聊:「依我看,陛下您比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都厲害,也就是軒轅黃帝,能跟您相比了。」

石勒朗聲笑道:「我又豈能沒有自知之明?你這麼捧可就過分了。如果讓我遇到高祖皇帝,那我自當以其為尊,跟韓信、彭越爭一爭先後就差不多了;如果遇見光武帝(劉秀),我倒是可以跟他掰一掰手腕,鹿死誰手倒未可知;不過麼,大丈夫行事,自當磊磊落落,如日月般皎然,可不能跟曹孟德(曹操)、司馬仲達(司馬懿)父子似的,只知道欺負孤兒寡婦,狐媚取天下。」

這段話是收錄在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當中的,一方面我們能看到後趙這位胡人皇帝對中原歷史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倒是也能看出當時一些人對曹操、司馬懿的態度,區別倒是不大。

那麼,為什麼後來,曹操的口碑曲線上升,而司馬懿卻直線下降呢?

其實,這個事兒倒是也不能單純地怪司馬懿,其關鍵還是他的這些子孫實在是不爭氣。

晉武帝司馬炎相繼把蜀、吳都併到晉朝手裡以後,僅僅過去11年,就搞出來一個八王之亂,之後西晉就沒安穩過,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開始進入表演時間,316年,即司馬炎統一後36年,西晉就滅亡了,北方大片土地變成了五胡十六國爭相搶奪的肥肉,而中原世族和大量百姓則紛紛南渡,琅琊王司馬睿於317年在建業稱帝,偏安一隅的東晉建立。

歷史書中,有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叫淝水之戰,就是佔據北方大片土地的氐族政權前秦與東晉之間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後是東晉取得了勝利,從而間接引發了前秦的覆滅,但不容忽視的是,當時北方胡人政權集結起來的實力已經遠勝東晉這個「小朝廷」了。420年,(宋武帝)劉裕廢掉了晉朝最後一位皇帝晉恭帝自立,建國宋,晉國徹底滅亡,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

可以說,晉朝的歷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願意提及的,那是一段充滿混亂與屈辱的歷史,與之前統一的秦漢,以及之後統一的隋唐相比,都是遠遠不及的,這個罪責自然最後要由始作俑者司馬懿來承擔了,更何況司馬氏篡魏原本就是大有問題的。

司馬氏篡魏和曹魏篡漢有什麼不同?

曹魏篡漢,實際上這個說法就有點問題,這也主要源於《三國演義》過於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認為曹操是壞人,京劇裡曹操都是白臉,陰險奸詐、善用心計的代表,不過,歷史上的曹魏確實做出了不少成就,這也是後來人拿其詬病司馬氏很重要的一點。

咱不說別的,至少有一點曹操沒說錯,「假使沒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東漢朝廷的沒落可不是曹操造成的,而是東漢皇帝、宦官、外戚等等這些東漢的掌權派自己折騰出來的結果,黃巾起義就是扎在東漢朝廷心臟上的那一刀,只不過曹丕最後給拔出來了而已。

曹魏的大片江山也是曹氏父子一點點打下來的,更重要的一點,曹魏除了面對中原割據勢力非常強勢以外,他還以一己之力抵擋住了北方胡人的進犯,匈奴、鮮卑、氐、羌、高句麗等等都在曹魏身上吃了癟,烏桓更是因為被曹魏痛扁一頓,直接沒落了。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就比後來的司馬氏強多了。

此外,曹魏篡漢的整個過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和平的,更沒有如石勒所說的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事情,所以即便挨罵,也大多是由曹丕來承受了,跟曹操這位一生的漢臣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觀司馬氏呢?

那可是要殘忍得多了,單就司馬懿而言,他最初可是承諾過,只要曹爽交出權力投降,可是會保住他們一票人爵位富貴的,可結果呢,連著曹爽,再加上他的一眾手下,什麼何宴、丁謐、畢軌、桓範之類的,一律滅了三族。

後來,整個司馬氏的整個篡位過程,顯露出來的也更多是陰謀詭計,真正做的是欺負孤兒寡婦。所以,從根兒上來說,司馬氏篡魏,才真正體現了這個「篡」字,司馬懿風評差也就不難理解了。

水言水語

有時候,我們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因為司馬氏以陰謀取國,導致後來整個晉朝的亂糟糟,還是因為後來晉朝的成績太差,從而放大了司馬氏曾經的心計與暴虐。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懿這個風評一時半會兒還是好不了了,當然,只看軍師聯盟那個電視劇,不讀歷史,也許會例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吳秀波會如此執著於司馬懿,5年時間拍《軍師聯盟》?但收視率...
    為什麼吳秀波會如此執著於司馬懿,用五年時間拍《軍師聯盟》?此劇收視率為何不夠高?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者之一。 他在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其謀略以及隱忍的個性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這其中就包括吳秀波。
  • 三國時的司馬懿為什麼是最後的贏家
    司馬懿對內禮遇魏主及郭太后,對外建武功討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誅殺曹爽黨族為人所詬病外。不過曹爽不等於皇室,司馬懿與曹爽同為輔政大臣,並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於曹爽排擠司馬懿。若說司馬懿對同級輔政大臣的曹爽誣以犯上欺君,那為曹爽當初對同級輔政大臣的司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終其司馬懿一生,君主曹芳並未失去魏國大位,硬說司馬懿篡奪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奪漢室。
  •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
    一、司馬懿無心也無力反曹丕 1、司馬懿僅比曹丕大八歲,加之曹操極為重視對曹丕培養與鍛鍊,曹丕的閱歷、經歷及能力,遠大於同期的司馬懿!那時的司馬懿的才能,僅是理論上的,根本沒有經過實踐淬鍊,毫無實行基礎!說白了,所謂的狼顧,也只是在夢裡撒撒野!在現實中,司馬懿還在與同僚纏鬥,能不能養家餬口還是問題,焉敢偷覷皇位?
  •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
    一、司馬懿無心也無力反曹丕1、司馬懿僅比曹丕大八歲,加之曹操極為重視對曹丕培養與鍛鍊,曹丕的閱歷、經歷及能力,遠大於同期的司馬懿!那時的司馬懿的才能,僅是理論上的,根本沒有經過實踐淬鍊,毫無實行基礎!說白了,所謂的狼顧,也只是在夢裡撒撒野!在現實中,司馬懿還在與同僚纏鬥,能不能養家餬口還是問題,焉敢偷覷皇位?
  • 為何崩壞3比崩壞2風評差這麼多?
    在繼承了崩壞學院的基本操作下,崩二的大部分活動「肝就完事了」+出色的劇情和人物刻畫,憑藉這些吸引了遊戲內的忠實粉絲,也讓崩二雖然歷時已久,但是現在也還堅挺的生存著,而且口碑相當不錯,taptap上有著9.3分的高評。崩壞3rd,則算是米哈遊的成名作,哪怕是現在的手遊裡,能接近崩壞3的手遊畫質品質的也少的可憐,遊戲中酷炫的打鬥,可以說是的確是「點燃act動作之魂」。
  • 諸葛亮後代與司馬懿後代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司馬懿,倪大紅(飾)司馬懿最終笑到最後那還是因為兒子多其實,司馬懿為何最終笑到最後,根本原因還是他的後代強大,虎父無犬子在司馬懿家族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陸遜成就傳奇同樣有兒子為其延續在這裡,我想談談為什麼一生傳奇而且是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為什麼其後代相比司馬懿後代相差太遠,仔細閱讀三國志,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諸葛亮的傳奇最終沒有延續到下一代。一是諸葛亮得子太晚。諸葛亮的壽命在古代其實不算太短,活了53歲,這在當時應該超過了平均壽命。
  • 司馬懿家風差,諸葛亮家風好,為何司馬家人才輩出而諸葛人單才弱
    三國中司馬懿與諸葛亮可以說既是冤家又是對手,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兩人鬥智鬥勇,雖然司馬懿在滷城之戰被諸葛亮甲首三千,但好歹司馬懿還是堵住了諸葛亮北進之路,終於在五丈原熬死了諸葛亮,從此,失去了對手的司馬懿變得天下無敵。 論年齡,司馬懿比諸葛亮大2歲。
  • 上方谷司馬懿逃命,諸葛亮為什麼不追殺,而是大喊「成事在天」?
    三國演義中有上方谷司馬懿中計這個片段,諸葛亮將其誘入山谷後,用預先埋伏的火藥和山上發伏兵,打了司馬懿一個措手不及,斷了他的歸路。但是在司馬懿即將被燒死的時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大火被撲滅了,驚魂未定的司馬懿帶領著殘兵敗將殺出一條血路,從上方谷逃走了,一旁的諸葛亮並沒有派兵追殺,而是仰天大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是有意放走了司馬懿還是沒有能力再追殺了呢?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 多疑的曹操親眼見到司馬懿狼顧之相,為什麼照樣任用他
    一向多疑的曹操親眼見到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為什麼仍然任用他?因為曹操自信能夠控制司馬懿。陳瓷新著《懿統三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以下為書中相關部分。順時而變,司馬懿來到丞相府,被曹操任命為文學掾。文學掾是個可有可無的閒職,而曹操給司馬懿的具體任務就是充任曹丕的侍從。說白了,司馬懿不過是曹丕的一個跟差隨身秘書而已。
  • 為什麼說人的野心會不斷膨脹?從曹操、司馬懿的一生來告訴你答案
    我們今天就從曹操、司馬懿前後截然不同的人生來分析這個觀點,來向大家證明為什麼說人的野心是會不斷膨脹的。主持「月旦評」的名士許劭曾在「月旦評」上評價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乍一聽這句話,大家感覺好像在哪裡聽過一樣,對,大家的感覺沒有錯,這句話後來就被陳壽轉述成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司馬懿為什麼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口中還唱道:「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忽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你來此就該把城進,為什麼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似乎看出諸葛亮故弄玄虛的破綻,要發兵攻城,活捉諸葛亮,當即受到司馬懿呵斥。
  • 為什麼說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比一個狠
    其實拋開整個劇不談,只從魏武帝曹操、曹丕辛苦建立的基業被司馬氏篡奪來說,原來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比一個狠,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他倆做了什麼以至於後人會給予他們如此的評價。原本在曹操當政的時代,對於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曹操就很是忌諱,想著把他除掉,以絕後患,但由於曹丕的處處維護這才讓司馬懿倖存了下來。
  • 《軍師聯盟》:一部曹操和司馬懿的賣萌養成史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番茄娛評』帶你來飆車~你叫司馬賣萌仲達往年的暑期檔總是被青春劇、仙俠劇充斥著
  • 司馬懿是最大的失敗者,是漢族最大的罪人
    ,司馬懿成功了嗎?司馬懿如何會成為最大的失敗者呢?好,咱們簡單梳理一下,《軍師聯盟》從開篇就是司馬懿和楊修的月旦評的慷慨辯論,從以二人為主線,張揚的楊修率先輔佐曹植,司馬懿則是以退為進,曹丕給了他一個強夢想便開始加入他的戰隊,隨即雙方開始了爭奪世子的圍剿戰,加上曹操的慫恿,幾乎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司馬懿則是全力輔佐曹丕把曹植pk了下去,成功輔佐曹丕登頂。
  • 曹睿為什麼能讓司馬懿盡忠而不篡位
    曹睿為什麼能讓司馬懿盡忠而不篡位                       文章來源:網絡文摘  司馬懿鷹視狼顧,
  • 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兵變?
    這個也是為什麼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覺得不敢廢黜漢獻帝取而代之,必須要等到曹丕完成。這個也是為什麼東漢西漢許多外戚權臣權傾朝野,可以廢立皇帝,但是絕對不敢自己稱帝的原因,比如霍光,比如梁冀。但只要皇帝在外戚、宦官、豪門貴族之間縱橫開合,瞬間就將這些權臣打得萬劫不復。
  • 司馬懿比楊修更有才華,為何曹操臨死前只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
    在劇中有一段異常經常的片段,是發生在司馬懿和楊修身上。兩個同樣才華橫溢的人,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大賽。真實的歷史當中,楊修的命運還是比較坎坷的,曹操在臨死之前斬殺了楊修,留下了司馬懿。那麼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曹操殺了楊修,卻不殺比楊修更有才華的司馬懿呢?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如果從純功利的角度講,司馬懿的才能是要遠遠大於諸葛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可以從當年二人在渭水前線打的一仗看出來。我們都知道,在戰場上沒有什麼公理法則,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最終打敗了敵人,就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是不受責備的。當年諸葛亮伐曹操受到司馬懿的阻擊後,一籌莫展,無計可施,說得難聽一點已經是黔驢技窮了。而反觀司馬懿,卻處之泰然,遊刃有餘。
  • 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死之前為什麼不把司馬懿殺了?
    曹操生前有沒有發現司馬懿以後會圖謀不軌呢?曹操生前看出了,據記載,司馬懿被曹操徵召做官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 為什麼《軍師聯盟》裡只有司馬懿,沒有諸葛亮?
    據張永新透露,目前播出的階段主要還是停留在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情感遞進部分,對於劇中尚未出現的司馬懿的側室柏靈筠,張永新表示,歷史中關於這個人物的記載只有短短幾筆,因此編劇便選擇「神來之筆」的將「柏夫人」戲劇化改編成曹丕專門派到司馬懿身邊刺探消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