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死之前為什麼不把司馬懿殺了?

2020-12-25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如果曹操知道後世司馬家族會篡奪大魏,肯定會殺了司馬懿,可曹操哪能未卜先知呢?

司馬懿生前策劃了高平陵政變,經過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的經營下,司馬家族最終篡魏自立,司馬炎以晉代魏。

曹操生前有沒有發現司馬懿以後會圖謀不軌呢?

曹操生前看出了,據記載,司馬懿被曹操徵召做官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那既然曹操發現司馬懿不甘久為人臣,為何在臨死前不除去這個隱藏大患呢?

或許那時候司馬懿的威脅還沒有大,曹操死的時候是在公元220年,當時的司馬懿多大呢?

司馬懿大概四十來歲,官職由以前的丞相府主簿到太子太子中庶子(職如侍中,秩六百石),是個並不起眼的小官,無權無勢,對曹操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司馬懿在曹操選立世子的時候,選擇支持曹丕,站好了隊,加上與曹丕私交不錯。更重要的是曹操晚年處理政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曹操晚年並沒有大肆對外出兵,而是對內剷除一些反對自己的勢力來穩固曹氏政權,比如一些不配合的豪門世族,比如殺崔琰,殺楊修,而司馬懿在這件事表明了態度,他是十分支持曹操稱公封王的,曹操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擁漢的世家和官僚上,為此司馬懿逃過一劫。

司馬懿有才能和謀略,曹操去世之前,很多出眾的謀士不是已經老了就是已經凋亡,比如郭嘉、荀彧、荀攸死於曹操之前,程昱、賈詡都已經很老了,當時司馬懿正值壯年,可以留給曹丕,只要不給司馬懿掌握軍權的機會,加上後世之君提防他,司馬懿也很難有作為。

最後,司馬懿是個非常善於偽裝和低調的人,史書上稱他為「至忍梟雄」,他善於看懂形勢,明白大局,也知道曹操對他有防備,所以終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司馬懿一直在忍,一直在低調的做事。

結語:司馬懿善於隱忍和低調,其一在曹操看來還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司馬懿無足輕重,還達不到要殺的地步,其二司馬懿確實有才華和謀略,只要叫後世之君堤防利用,留給後人也未嘗不可。其三,司馬懿太能活了,曹丕、曹叡又非常短命,這是曹操怎麼也想不到的。

相關焦點

  • 「鷹視狼顧」司馬懿
    並且曹操早就聽說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那麼什麼是「鷹眼狼顧」之相呢。其實「鷹視狼顧」應該分成兩個詞理解,其中「鷹視」指的是目光銳利而貪婪;就像老鷹一樣觀察周圍的一切,形容目光銳利,表裡不一。有一次,曹操看到司馬懿在前面走著就喊道:仲達,請等一等!剛才咱們說了司馬懿起初並不想為曹操效力,是曹操一恐二嚇強行招去的,所以在曹操面前一直是心有芥蒂,謹小慎微。這時忽然冷不防的被曹操一聲叫住,自然是又驚又嚇,所以也是猛地一回頭看了曹操一眼,才轉過身來,眼神就和只狼一樣的犀利。曹操看見後大驚,那時的人說有狼顧之相的人常常心懷叵測,有謀反之心。所以從此之後曹操一直想殺司馬懿。
  • 鷹視狼顧司馬懿
    曹操聽說司馬懿有一個生理上的異相「鷹視狼顧」,有鷹眼睛一般的銳利,狼回頭時的兇狠。據說有此面相的人,都是嗜血殘忍的虎狼之輩。曹操第一次召見司馬懿,結束談話待他轉過身往出走時,突然大喝其名,只見司馬懿猛一回頭,果然是一付「鷹視狼顧」相,從此對司馬懿就有了戒心。
  • 歷史上鷹視狼顧的兩個人,司馬懿大家都知道,另外一個皇帝駕崩前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有一個特質,那就是鷹視狼顧,所謂的鷹視狼顧,就是目光會像老鷹一樣看你,我們都知道老鷹的視力非常好,但是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老鷹的眼睛裡所帶的目光也是十分銳利的,感覺就像一把刀子一樣。可能這兩種動物特徵讓人覺得沒什麼,但相傳有這種特徵的人都是不一般的人,一般都是頗有才智。並且這種人一定會有反叛之心,城府極深,好勝心極強,並且善於忍耐,可以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隱忍十幾年的時間,就像大家戲稱的司馬懿活活把曹操家族的幾代人活活熬死一樣,而司馬懿也確實是等曹操家族沒人之後再控制曹魏政權的。
  • 司馬懿比楊修更有才華,為何曹操臨死前只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
    前段時間,隨著影視劇《軍師聯盟》的熱映,讓許多之前並不怎麼關注歷史的人,也因為吳秀波認識了司馬懿。
  • 歷史司馬懿的鷹視狼顧之相,城府極深喜好權勢
    三國亂世之際,曹操雄踞中原,正是用人之際,知道河內司馬懿是一個能幹的人,想讓他出來當官,但由於曹操是一個很多疑的人,一直在觀察司馬懿。而司馬懿呢,也是一個心計多的人,就稱病不出。司馬懿在世時根本沒有謀反之心,有句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操不信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所以存心試探。有一次,曹操看到司馬懿在前面走著就喊道:仲達,請等一等!
  • 司馬懿為何害怕曹操?只因曹操具備這些特點,不得不服!
    曹操夠狠曹操是一代奸雄,不僅陰險狡詐,而且無比狠毒,比如他父親被殺,因此和徐州牧陶謙結仇了,曹操為了報仇,下令屠了徐州城,所到之處,屍骨遍地,這就是曹操的性情,可以用殺人如麻來形容。而司馬懿是個文臣,他了解曹操的狠毒,所以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只能隱忍,因為他不敢有任何的舉動,稍稍有一點舉動,就會被曹操發現,所以司馬懿從心底害怕曹。
  • 【魏-司馬懿】奇謀善策,鷹視狼顧
    其用兵方式靈活多變:既能千裡奔襲,八日圍孟達,九天圍王凌;又可據守不出,耗死諸葛亮;還能穩紮穩打,智取遼東。其做人也城府頗深,心狠手辣,看似為鞏固曹魏江山南徵北戰,實際不斷扶植自身勢力,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更是幾乎將曹魏宗親屠戮殆盡。
  • 曹操臨死前只斬楊修卻不殺司馬懿,大有深意!
    ,他們兩人同樣是才華橫溢,為什麼曹操臨死之前只斬楊修,而不殺「狼顧之相」的司馬懿呢?在立世子的鬥爭中,由於司馬懿的幫助,曹丕最後取得了勝利,當上了太子,而曹操深知楊修的聰明,為避免自己死後,楊修再鼓動曹植,兄弟之間再出現殘殺和分裂,除掉楊修勢在必然。所以這一切是曹操在為曹丕鋪路。楊修死後一百多天,曹操也死了,按理說曹操臨死之前忌憚楊修幹涉內政,怕曹丕曹植兄弟之間出現權爭,那為什麼不殺擁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呢?曹操早有言: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 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曹操為什麼不殺了他?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曹操不相信,就派刺客暗殺,發現他果然一動不動,像真的染病一樣,公元208年,曹操做了魏國丞相,強制司馬懿為自己效力,司馬懿不敢不從,就擔任了黃門侍郎,和曹丕混在一起。 司馬懿才華極高,精通兵法謀略,奇門遁甲,對於屯田經濟,興修水利也有建樹,屬於文武全才的人,另外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野心也不小,為何曹操不在臨死前殺了他呢?
  • 鷹視狼顧:司馬懿是個耙耳朵?
    納妾柏夫人,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但這種改編不符合人物性格,也不符合歷史邏輯,純屬戲說。 1)從性格上看司馬懿是個梟雄,屬於那種深沉陰鶩的人。能在蓋世奸雄曹阿瞞手下潛伏那麼多年,甚至在曹操夢見「三馬同槽」深為猜忌之時,還能保全身家,攀上太子曹丕這棵大樹,成為太子四友之一。
  • 鷹視狼顧的司馬懿,究竟有多能忍?
    所以司馬懿,是妥妥的官二代。為什麼要先交代這一背景,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基本道理: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能力。司馬懿的政治能力,很大程度上和他出身政治世家有關。後來司馬懿位極人臣後,為何能夠在官場博弈之中屢屢化險為夷,靠的正是自己從小到大,超強政治敏感性與政治手腕兒的雙重優勢。
  • 曹操死之前,為何殺掉楊修而非司馬懿,楊修真有那麼重要嗎
    對於三國相信很多人非常熟悉吧,曹操是最大的一個諸侯,但是,在曹操死之前,卻殺掉了楊修,而放任司馬懿不管,那麼曹操為什麼這樣做呢?難道楊修比司馬懿還要重要嗎?
  • 為什麼說人的野心會不斷膨脹?從曹操、司馬懿的一生來告訴你答案
    我們今天就從曹操、司馬懿前後截然不同的人生來分析這個觀點,來向大家證明為什麼說人的野心是會不斷膨脹的。記得之前筆者寫過一篇寫司馬懿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國賊」的文章,在前面曾經提出「年輕之時的司馬懿也是一個曹魏忠臣」,在評論中,曾有一些用「上帝視角」來看年輕之時的司馬懿的讀者嘲諷說「大漢忠臣」曹操、「大魏忠臣」司馬昭。
  • 曹操給曹丕留下兩員猛將:他倆沒死,司馬懿父子不敢篡位!
    司馬家是三國最終的大贏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正是司馬懿。史書中的帝王將相在體貌特徵上總有一些異於常人之處,司馬懿的特點就是鷹視狼顧,相傳具有這種面相的人往往謹慎多疑,心懷不軌,有帝王之志。 曹操也聽說過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但不確定真假,於是派人召司馬懿前來議事,隨便聊了幾句之後便讓他退下。司馬懿沒走幾步,曹操突然說:「仲達,還有件事兒」。
  • 除了司馬懿,歷史上還有2人有「鷹視狼顧」之相,後來都成就大業
    有趣的是,倘若你漫遊在歲月的長河中的話,很容易從歷史中找到相似的人,比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出現過「鷹視狼顧」之相的人,比如司馬懿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曾提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但是,除了司馬懿,中國歷史上還有2個人具備「鷹視狼顧」之相,他們便是越王勾踐和袁世凱。
  • 同樣是曹操主簿,為何司馬懿能權傾朝野,楊修卻見疑被殺
    眾所周知,曹操曹孟德是一個多疑且有容人之量的複雜結合體。在他手底下辦事,一個不小心就是要掉腦袋的大事,那麼他手底下的主簿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筆者仔細校對了史書後,發現大名鼎鼎的「冢虎」司馬懿竟然和有著「雞肋」之名著稱的楊修,同時為曹操主簿。
  • 「奸臣」司馬懿變成了好人?
    「你們知道什麼叫『鷹視狼顧』嗎?司馬懿這人就是。」曹操某天對自己的兒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沒想到啊,沒想到,司馬懿你竟然是這樣的人!確實,司馬懿是這樣的人,曹操沒想到,諸葛亮沒想到,張春華沒想到,能想到的只有一個人——吳秀波——因為他在《軍師聯盟》把司馬懿的另一面演出來了。1諸葛亮:神馬?司馬懿成了主角?
  • 曹操臨死前,為啥要殺了楊修而不是司馬懿,楊修真有那麼重要?
    曹操在臨死之前斬殺了楊修,而不是斬殺了給他的魏國帶來最大威脅的司馬懿,楊修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不是楊修重要,曹操這樣做的原因一共有三條。其一,楊修的才能很高,而且他特別喜歡顯露出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很是喜歡那些才能很高的人,並且願意將他們收為己用。
  • 曹操只殺楊修,卻放過更加聰明的司馬懿,是精明還是失誤?
    曹操只殺楊修,卻放過更加聰明的司馬懿,是精明還是失誤?當然,在正史當中,曹操要殺楊修自然不是這麼簡單的原因,畢竟在那個士族門閥的時代,楊修的楊家可是出過四世三公的家族,其實力就是曹操也要對其恭敬三分,但是曹操依舊殺了楊修,這是因為楊修有他的取死之道。
  • 該不該殺司馬懿?
    而被時代選出來的人,不一定非要叫嬴政。只要經過了時代的考驗,他也可能會達到這樣的成就。不過細節上、程度上,可能會有不同,這也就是歷史的偶然了。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曹操,應不應該在生前殺掉司馬懿。按照事後者的觀點來說,當然應該殺了,這可是篡奪曹魏政權的大奸臣。況且曹操也不是沒有察覺,比如那個傳得神乎其神的「三馬同槽」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