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山」「貓哆哩」「褚橙」……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出過數個響噹噹的品牌。
2020年玫瑰界「愛馬仕」——「洛神」的橫空出世再一次將市場的目光聚集在了紅塔區。在這片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海拔1600米的「高原窪地」上,鮮花種苗繁育及種植產業發展佔盡了絕佳的「天時」與「地利」。2019年玉溪市紅塔區被納入雲南省首批「一縣一業」示範縣,隨著示範創建工作的層層展開,自此打開了「紅塔花卉」提檔升級的「人和」之路。
紅塔區花卉企業種植基地。供圖
12月18日下午,雲南花卉產業集群項目——「雲花」品牌打造項目「一縣一業」花卉示範縣直播專場推介活動,帶領直播間的觀眾們來到了玉溪市紅塔區,一邊聽紅塔區人民政府以及紅塔區農業農村局領導的分享,一邊跟隨鏡頭參觀優秀花卉代表企業,直觀地領略紅塔區「一縣一業」示範創建工作的亮點與特色。
聚力發展花卉種業 搶佔品種產權高地
玉溪迪瑞特總經理杜秀娟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本場直播活動率先來到了玉溪迪瑞特花卉有限公司,2020年的爆款玫瑰「洛神」首先就出自迪瑞特。玉溪迪瑞特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秀娟向觀眾們介紹,迪瑞特是一家以引進和推廣新品種玫瑰為主的育種及種植企業,每年從世界各地引進近百個切花玫瑰品種進行2—3年的測試。迄今為止,迪瑞特已引進了數千個玫瑰品種,先後超過一百個新品種經過了生產測試、瓶插測試、運輸測試以及銷售測試後,再由合作農戶進行推廣、種植、銷售。其玫瑰新品種佔整個雲南玫瑰新品種市場的60%以上,「每年必網紅」已經成為迪瑞特玫瑰新品種的常態。自2012年,迪瑞特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已累計帶動千餘戶農戶發展花卉產業,戶均增收5萬元,累計增收5千萬元,公司2019年的品種特許權使用收入達到1500萬元左右,居全省第一,真正實現了「農戶有收益、企業才有收益」的良性發展理念。
玉溪雲星負責人吳麗芳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隨後,跟隨鏡頭來到了玉溪雲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溪雲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於2012年,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先,產品質量為重,服務三農」為己任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據云星公司負責人、省農科院吳麗芳老師介紹,雲星主要圍繞非洲菊、滿天星、洋桔梗等鮮切花,藍莓、草莓等園藝植物以及園林苗木等開展新品種培育和優質種苗生產,產品除在國內銷售外還遠銷到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國家。雲星在注重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更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及推廣應用,為花卉主產區農民合作社、公司或當地政府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及田間授課,發揮科技企業對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雲星公司獲雲南省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認證,多年來主持項目10餘項,獲得新品種40個,申請專利16個,獲授權5個。
紅塔區副區長範渝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玉溪市紅塔區範渝副區長在直播間接受採訪時提到,聚力發展花卉種業是紅塔區花卉產業發展思路的一大特點。紅塔區屬於中心城區,寸土寸金,和一些農業大縣相比,在發展規模化種植方面,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土地作為要素保障,有時甚至還會成為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朝著用地需求相對較少的種業發展,是符合紅塔區自身實際的選擇。圍繞打造雲南省花卉種業發展核心區,著力提升花卉種球種苗研發能力,培育出像迪瑞特、明珠、愛必達、滇禧、雲星等一大批優質花卉種業企業。未來紅塔區將進一步明確定位,突出優、精、特,發揮種苗、種球優勢,在文旅方面下工夫,打造雲南省花卉種業發展核心區,中國溫帶花卉種業擴繁基地,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優質花卉陸港。
科技做支撐發展設施農業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紫玉花卉董事長段家彬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走入玉溪紫玉花卉的生產大棚,一望無際的盆栽玫瑰在陽光下搖曳生姿、暗香湧動。作為一家成立於2011年專門從事玫瑰種苗、盆花和鮮切花生產銷售的企業,玉溪紫玉花卉在2019年獲得「一縣一業」示範創建項目25.67萬元的財政資金支持。部分資金投資用於設施升級後,直接有效改善了盆栽玫瑰種苗的生產條件,提高了公司盆栽玫瑰優質高效栽培水平,年產量達到了200萬盆;部分資金用於花卉新品種研發建設,引進花卉新品種、購買育種設備,通過自動化設施為種苗繁育提供最佳生長環境,提高水肥灌溉利用率,實現生產用水肥和用藥的零排放。為公司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打牢基礎。
歲蘭花卉董事長普豔紅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玉溪市歲蘭花卉有限公司在紅塔區「一縣一業」創建項目中投資1754萬元,在亞洲科技谷基地新建鋼架大棚及水肥一體化及苗床設施設備103畝,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量19萬盆、產值可達2160萬元;帶動680戶農戶發展花卉產業,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累計增收340萬元。據歲蘭花卉公司董事長普豔紅介紹,歲蘭先後曾在在大棚設計創新、用水淨化、殺菌系統等獲得國家級各種專利13項,自身研發的「大花惠蘭花期創新技術」使大花惠蘭生長周期縮短半年以上;2019年歲蘭承擔了國家專項扶貧資金22萬元,通過建立利益分紅機制,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404人實現精準脫貧。
紅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靳玉明接受直播採訪。供圖
玉溪市紅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靳玉明在直播中介紹,紅塔區一直以來大力鼓勵企業實施科技創新,推進生產基地數位化監控,推廣智能精準種植模式。通過依託京東技術和渠道優勢,在大營街探花農業設立鮮花產地倉並成功開倉,以產地、冷鏈、物流零售各環節聯動推進玉溪鮮花產業經濟帶建設。應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整合,打造「紅塔區花卉大數據」智能監管平臺,實現對全區耕地資源、花卉大棚資源、農業氣象預警、農業物聯網及40餘家花卉生產主體等方面的監測。未來紅塔區將以「新基建」為契機,加快5G、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花卉生產、流通、銷售、監管等各個領域的融合應用,全力推進花卉品牌化、數位化、智能化、電商化全產業鏈發展。抓好花卉智能生產試點建設,推廣區域智能花卉種植示範;建設「紅塔花卉冷鏈」配送體系,提供倉、運、配一體化冷鏈物流服務,推進傳統農業經濟向數據農業經濟轉型;進一步推進「紅塔花卉雲倉」建設,助力花卉傳統物流向智能物流轉型升級。在智慧城市、智慧商圈、數字經濟、鮮花產業經濟帶等重點領域發展進程中,加強同龍頭電商的線上線下合作,系統謀劃花卉產業的角色定位,推動花卉產業發展與時俱進。
雲南網記者 顧禎
責任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