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冠疫情擋住中國人境外遊花錢 服務貿易逆差大減支撐人民幣...

2020-12-23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7月3日訊 老馬 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影響,今年1-5月中國貨物貿易順差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13%,但得益於旅遊支出大幅減少,同期服務貿易逆差規模下降四成,這助力改善經常項的收支狀況。考慮到全球疫情仍未明顯緩和,旅行支出可能只會緩慢回升,服貿逆差收窄對衝貨貿順差下降壓力,有力增厚人民幣的安全墊,改善人民幣基本面。

人民幣紙幣

路透社報導,今年年初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要求中國大量採購美國商品和服務,之前不少分析人士擔憂,大量的採購可能會讓經常項順差快速收窄,甚至出現逆差;外管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5月貨貿順差同比減少13%,但貨物和服貿順差卻從去年1-5月的540億美元升至764億美元,升幅超40%,可見服貿逆差收窄對整體貿易形勢的改善程度。

貨物和服務貿易是指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交易,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口徑相同。貸方記錄提供的服務,借方記錄接受的服務。

通過外管局的細項數據可得知,服貿逆差規模的回落得益於旅行逆差的大幅下降;1-5月看旅行貸方為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8%,而旅行借方為621億美元,較去年下降42%,最終旅行逆差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391億美元或42%。

從5月單月數據看,當月旅行逆差規模降至62億美元,創出該數據公布以來的紀錄新低,旅行差額在服貿逆差中的佔比降至62.9%,亦創紀錄新低。

截至6月末,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50萬例,短期內還沒有見頂跡象,出國旅行很難快速恢復,而線上辦公等可能會永久性減少一部分旅行支出。而中國也再度出現零星病例,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壓力帶來的檢疫程序以及航班減少等等都會限制旅行市場的恢復,除非新冠疫苗研發出來。

當然服貿逆差一方面反映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的升級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國在很多服貿領域的競爭力仍有很大上升空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服貿逆差會是常態,但結構的優化也有利於完善經常項收支。

美聯儲3月急速寬鬆並推出無限量寬鬆後,美元荒不再,中美利差維持在較高水平,疊加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力度加大,資本項也將呈現流入狀態,後市即便出現某些極端事件,資本可能短期外流,但從3月衝擊後的國際收支表現看,「人無貶基」是有基礎的。

相關焦點

  • 加拿大11月貿易總逆差降至33億
    據多倫多星報1月7日報導,加拿大統計局周四表示,由於加拿大黃金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該國11月商品貿易逆差降至33億加元(約合168億元人民幣)。加拿大統計局表示,去年11月出口總額增長0.5%,增至468億加元(約合238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2月份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15億加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由於對英國的精煉黃金出口量激增,金屬和非金屬礦物製品出口量增長11.6%。
  •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界定,服務貿易有12大領域,包括商業服務、通訊服務、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金融服務、旅遊及旅行相關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教育服務、分銷服務、環境服務及其他服務。服貿會的前身是「京交會」,自2012年首屆舉辦以來已8年。
  • 普京:美國限制中國發展,原因不是貿易逆差,而是……
    王爺說財經導讀:最近1年多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實施不同程度的限制,對此,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主要原因在中國對美巨大的貿易逆差!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原因到底為何呢?此外,普京還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限制的原因並非是貿易逆差。關於這一點,王爺說財經之前就多次報導過,在過去2年時間裡,美國總統——川普就多次提及到美國對華巨大的貿易逆差!最後,俄羅斯總統表示,將遏制俄羅斯和中國作為目標,這種戰略定位嚴重錯誤。至於中國和俄羅斯的經貿關係,普京表示,擴大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本幣結算規模絕對現實。
  • 新冠肺炎疫情下服務貿易發展新機遇及紓困舉措
    因防控疫情蔓延需要,各國日常經濟活動能力、生產活動大幅度下降,這將直接造成全球服務貿易需求大幅萎縮。2020年1-2月,受疫情影響,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1.6%,出口下降6%;進口下降14.6%。境外消費和自然人移動模式下的旅遊服務、運輸服務、建築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領域受到重創。多家跨國服務提供商宣布暫停在中國的業務,部分跨國公司表示,將會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調整他們在中國的生產或投資計劃。
  • 昆明發布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7.推進資金流動便利化加快推進人民幣在服務貿易領域的跨境使用,持續做好人民幣在服務貿易領域跨境使用試點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內資和外資機構依法申請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支持保稅燃料油供應以人民幣計價、結算,暢通中醫醫療服務付匯、結算渠道,支持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進行直接投資,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建立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和再融資服務體系。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向左向右?
    14年來最大貿易逆差 美國商務部10月6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8月進口總額增長3.2%至2390億美元,出口增長2.2%至1719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逆差達8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服務貿易順差縮減至168億美元,為2012年以來最低。
  • 2020年倒計時,人民幣還有多少變數?
    人民幣從貶值預期到升值預期,中間發生了什麼?2020年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刻將走勢如何?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將受到怎樣的聯動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江商學院李海濤教授、林錫研究員的分析。美國國際收支長期處於「經常項目逆差+金融項目順差」的組合模式,雖然美元出口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原因,但從匯率對進出口影響的「J曲線」影響效應而言,美元長期升值會進一步加劇貿易逆差,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D. 來自於其他貨幣的挑戰。
  • 認為時間不夠、強調貿易逆差:美貿易代表潑冷水令臺灣難堪
    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希望換取美國籤署貿易協定,也在美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一番談話後宣告破滅。 蔡英文原定14日與克拉夫特會談,如今改成視頻對談。面對臺當局希望籤署貿易協定的訴求,美國一直沒有鬆口。臺灣《經濟日報》14日稱,蔡英文去年8月宣布鬆綁美國牛肉與豬肉進口限制後,美國50名跨黨派議員曾寫信給萊特希澤,敦促展開美臺全面貿易協定談判程序,但後者遲遲沒有動作。萊特希澤最近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當被問到為何不與臺灣展開經貿談判時回應稱,一來締結貿易協定需要經過多道法律關卡,他任內時間不夠;二來當前美臺貿易關係也是障礙。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即將落地,農產品能否平衡法國對華貿易逆差?
    2021年初,《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正式生效,這也被農產品物產豐富的法國視為平衡對華貿易逆差的重要契機。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全年,法國是我國在歐盟(除英國外)內部第三大貿易夥伴,居於德國、荷蘭之後,不過中法經貿總額僅為中德經貿總額的三分之一。
  •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
    探索建立滬蘇浙皖服務貿易聯盟,推進長三角服務行業標準與管理規則對接,合力推動長三角服務品牌「走出去」。培育長三角科創圈,持續推進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探索建立長三角技術市場一體化協同平臺。推動長三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聯動發展,建立數字服務出口合作機制。創建長三角大數據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推進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探索建立長三角數據流動機制。
  • 國際觀察:新冠疫情對日本是「危」中有「機」
    原標題:國際觀察:新冠疫情對日本是「危」中有「機」 由「鑽石公主」號郵輪引發的新冠疫情在日本擴散的消息,讓日本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國家之一。 猝然到來的新冠疫情對日本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 國臺辦: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張舵)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北京談及兩岸經貿時指出,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當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臺當局陸委會據臺方統計數據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
  • 疫情衝擊、車廠減產!日本5月前20日出口暴減26%
    因疫情影響,導致車廠減產,對亞洲、歐美的出口減少,拖累5月中上旬(5月前20日)日本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減26 %、減幅較前一個月同期呈現擴大。日本財務省5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因疫情影響、車廠減產,導致主要出口品項「汽車」對亞洲及歐美的出口減少,拖累2020年5月中上旬(5月前20日)日本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減26.2%至2兆3,085.92億日元,衰退幅度較4月中上旬的22.4%呈現擴大。
  •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國際貿易關於匯率
    總體來看,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還是相對溫和的。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4.5%,美元指數下跌4.3%,歐元對美元升值5.9%,日元對美元升值4.1%。比較來看,人民幣與主要貨幣表現是基本一致的。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未來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和基本穩定。
  • 大變局下境外投資:江蘇企業以變應變「走出去」
    12月9日-10日,省商務廳、省貿促會在南京共同主辦第十二屆中國(江蘇)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邀請多個國家駐華機構代表、專家學者、部分境外園區和「走出去」企業人士等,聚焦「後疫情背景下『走出去』的新機遇和挑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積極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跨國投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 潛力大:中國經濟「破局」的關鍵支撐
    再看數據,2020年的中國經濟亮點多,更「新」意足:前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0%以上;前11月,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前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同比增長30.5%……這一年,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技術與各領域深度融合,新業態正改變著中國老百姓的生活
  • 為什麼港幣升值而人民幣匯率未升值?
    為什麼港幣升值,人民幣不升值?香港市場走勢受大陸經濟基本面影響越來越大,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均一定程度上盯住美元,但近期港幣升值而人民幣未升值的原因在於,兩者匯率形成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香港沒有資本管制,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得聯繫匯率制度存在必然性,這保證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也使得香港與美國利差與匯率之間的相關性更強。
  • 金價震蕩交投於1580上方 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局勢等因素仍是重要支撐
    目前貿易方面,投資者關注的是美歐貿易摩擦,雖然實物黃金買盤有所放緩,但黃金ETF基金持倉卻在不斷攀升,這表明基金經理們仍然看好金價後市前景。全球經濟放緩擔憂情緒給金價帶來支撐當前市場對於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情緒猶存,這成為金價上漲的潛在動力。
  • 接下來人民幣會怎麼走?
    其他換匯中涉及的流程都還沒有變化,一直按過去規定實施:(1)居民5萬美元的便利購匯額度是沒有變的,可以在各大銀行的手機銀行裡自行填寫。超過5萬美元額度,需要提供留學、就醫、境外培訓、境外購物(主要是藥品、醫療器具)、境外親屬特殊情況(生病、傷亡)等證明材料才可以辦理跨境匯款。這個規定一直都存在。
  • 人民幣正在成為未來世界的主流儲備貨幣,美元地位將被減弱
    中國的大宗商品戰略:也是關於美元的問題大多數評論家都認為,中國的長期目標是推動人民幣用於貿易結算。雖然中國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取得了進展,但他們也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不會挑戰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因此,美元和人民幣之間關係的任何變化都被認為是演進性的,而不是突發性的。最近的事態發展極大地改變了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