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幕!
由中國導演趙婷自編自導的電影《無依之地》摘得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
而她的捧杯也創造了一系列的歷史:
她是首位摘得金獅獎的中國女導演。
是繼張藝謀、賈樟柯之後,第三位內地獲獎者。
她是首位摘得歐洲三大影展最高榮譽的中國女導演。
她也是近10年來首位獲得金獅獎的女性導演,在她之前只有4位女導演問鼎過該獎項。
威尼斯電影節官方通稿
受疫情影響,身在美國的趙婷通過視頻形式接受獎項
電影《無依之地》是趙婷執導的第三部長片。
本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名寡婦在經濟大衰退後失去了工作,而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也在地圖上失去了坐標點。
六十多歲的她無家可歸,無根可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踏上了一邊打工一邊流浪的公路之旅。
在這段艱苦漂泊的過程中,與她相伴的是一輛廂式貨車,還有一幫和她有著相同經歷的公路人們。
她在這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上收穫了友情和依靠,也看透了人間百態和生活冷暖。
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後,本片一躍成為今年奧斯卡頒獎季的種子選手。
媒體們紛紛給出年度最佳電影的評價。
爛番茄100%新鮮,IMDB均分8.3分,MTC均分97分,豆瓣9.0分。
《好萊塢報導者》稱這是充滿力量和自由的電影。
《金融時報》讚揚趙婷作為導演的控制力已屬大師級別。
《綜藝》雜誌更是表示,趙婷有望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位提名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女導演。
《綜藝》對趙婷的極高讚譽
表妹也通過電影節雲端觀影的方式觀賞了這部創造歷史的佳作。
四個字:實至名歸!
集大師之成,展現了一種高級的孤獨感,讓人觀影完畢後有一種想和女主踏上公路之旅的衝動。
同時電影傳遞的情感也極其冷靜克制,不炫技、不張揚,簡單的美學讓作品充滿了人情味。
電影將於12月4日在北美公映,國內有望引進。
劇照中的這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沒錯,《無依之地》的女主正是兩度摘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美國演員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她塑造的經典銀幕形象實在太多了:
《冰血暴》中機智勇敢的女警長、《三塊廣告牌》中為女兒復仇的固執母親等等。
國內影迷也親切地喊她一聲「科恩嫂」。
《三塊廣告牌》劇照
這位奧斯卡影后在看完趙婷的第二部長片《騎士》後激動不已,稱讚電影的完成度並表示對導演的欣賞。
但同時她也問了工作人員一個問題:
「他媽的誰是趙婷?」
問題來了,誰是趙婷?
今天表妹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這位創造歷史的中國女孩——趙婷(Chloé Zhao)。
>>>>北京妞的野蠻生長
許多人初識趙婷並不是因為她的電影,而是因為她的繼母——宋丹丹。
趙婷出生在北京,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她的父親是前首都鋼鐵公司總經理趙玉吉。
趙玉吉離婚後,和帶著兒子巴圖的宋丹丹走到了一起,加上趙婷,組成了新的四口之家。
這情節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宋丹丹主演的電視劇《家有兒女》?
簡單來說,趙婷是「夏雪」,而巴圖是「劉星」。
從左到右:宋丹丹、巴圖、趙玉吉、趙婷,圖源:豆瓣
處在叛逆期的趙婷最開始並不能接受宋丹丹的存在。
「媽媽」這兩個字也格外的燙嘴,叫不出口。
宋丹丹在《幸福深處》提到了母女倆的相處細節。
她曾鄭重其事地和趙婷來了一次「心靈對話」,曉之以理,告訴這個叛逆女孩家庭的意義。
「我和你爸爸之所以建立新家庭,是因為父母不可能因為你放棄自己的幸福,你要過自己的一生,父母也有他們的一生······」
宋丹丹也常帶著趙婷出去逛街玩耍,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冰牆也被打破,關係逐漸親密。
從一開始直呼大名「宋丹丹」,到後來打開心扉改口叫「媽咪」,宋丹丹用溫暖的母愛點亮了趙婷的世界。
巴圖、趙婷、宋丹丹在平遙電影節的合影,圖源:豆瓣
童年時期的趙婷喜歡看電影、畫漫畫、寫同人小說,唯獨不愛學習。
她喜歡王家衛的作品,最愛《春光乍洩》;也愛美國電影,《人鬼情未了》、《終結者》都是她的菜。
她在採訪中說自己小時候就像野孩子,一度野蠻生長,父母從未停止讓她做真實的自己。
放在今天,她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二次元女孩,有著自己的天馬行空,也有著自己的特立獨行。
1998年,幾乎不懂英語的趙婷被送去英國的寄宿學校留學,而後又輾轉美國接受本科教育。
從15歲開始,她就在異鄉生活著,像野草一樣隨風生長著,但她從未忘記自己對電影的熱愛。
本科畢業後,她決心報考「電影聖殿」紐約大學電影學院讀研究生,她對電影的野心和欲望也在那時候開始顯露。
>>>>中國女孩的西部夢
和漫無目的、跌跌撞撞闖蕩電影圈的年輕人不同,趙婷對於自己的職業規劃有著無比清晰的概念。
她非常理解「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這句話的意思。
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她習慣了一個人的獨來獨往,習慣了一個人如何融入到不同的環境中。
也學會了以一種理性的視角來看現實世界的萬千變化。
導演處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描寫了美國印第安土著人的生活,關注到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
電影也入圍了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和坎城電影節,不少媒體人都稱趙婷「未來可期」。
初露頭角後,趙婷又馬不停蹄投入到了第二部長片《騎士》的創作中。
而這部作品也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折點,真正意義上助她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騎士》這部電影在當年有多牛掰呢?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十佳獨立電影、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導演···
在獨立電影圈,當年能拿到的提名,《騎士》都拿了。
而趙婷這個名字也從美國電影圈紅到了歐洲影壇,她還收到賈樟柯的邀請,攜影片參加首屆平遙電影節。
2017年平遙電影節,趙婷贏得「羅伯託·羅西裡尼榮譽」最佳導演
電影取材於真實的故事。
牛仔競技界的新星布拉迪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被醫生宣布無法繼續他的競技生涯。
落魄的布拉迪回到家中,開始反思生命的意義,以及馬術運動對他的重要性。
一個看似庸俗卻又充滿生機的故事,一個關於希望關於愛、關於理想關於生命的故事。
而布拉迪本人,也正是本片的主演。
以往的美式勵志雞湯片,主角要麼是歷經坎坷後重獲新生並贏得勝利,要麼是英勇赴死讓人唏噓不已。
《騎士》卻反其道而行之,布拉迪最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在馬背上拼搏做英雄,而是選擇回到家中,選擇做一個「逃兵」。
為榮光而生而亡,是典型的美式牛仔精神。
但是在趙婷的鏡頭下,布拉迪逃避了死亡,放棄了榮耀,選擇了苟延殘喘過完餘生。
他撕碎了美式傳統牛仔的標籤,活成了另一種模樣。
中國女孩趙婷用這樣的方式完成了美式英雄主義粉碎式的解構。
夢想、家庭、自我,當西式的英雄主義撞上中式的溫情脈脈,中西文化的結合讓《騎士》獲得了極高的讚譽,不少影評人也將趙婷和早期闖蕩好萊塢的李安做對比。
同為在美國闖蕩的華人,創造出跨越不同種族背景的人文故事,劍走偏鋒解構傳統意義上的「美式英雄主義」,又重塑大時代背景下的人性。
李安鏡頭下斷背山上的打破禁忌相愛的牛仔,趙婷鏡頭下南達科塔州選擇逃避的布拉迪。
但比起李安,趙婷的作品更具有一種女性的狂野自由,這也基於她過往的「野蠻生長」。
用另一種視角看美國,趙婷用一部《騎士》讓人們看到了她的無限可能性。
趙婷和主演布拉迪在片場
>>>>被漫威選中的第一人
《騎士》的大獲成功讓趙婷一下子成為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高層們議論的話題人物。
這其中就包括漫威影業的總裁凱文·費奇。
在《復仇者聯盟》系列完結後,漫威宇宙也急需新血液來盤活。
費奇是個有野心的商人,他將目標對準了《永恆族》,藉此展現漫威電影宇宙數百萬年以前的神話時代,來開拓電影宇宙的更寬廣領域。
好萊塢一眾A咖明星參加、2億美元重金打造、漫威宇宙第四階段的重點項目。
《永恆族》卡司在SDCC合影,左二趙婷
而這個王牌IP的導筒,最終落在了趙婷手中。
同時趙婷成為了漫威影史的首位中國導演,也是首位執導漫威電影的亞洲導演。
費奇在採訪中提到,選擇趙婷的原因是被她的想法和執行力所感染。
與趙婷會面時,她帶著大量自己設計的視覺效果圖來到現場,漫威團隊看到了這個中國女孩的用心,也看到了她的潛力。
趙婷則表示,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漫畫,把很多自己的想法都加入到了《永恆族》的故事之中。
《永恆族》劇組合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籌備《永恆族》的同時,趙婷還在美國西部公路拍攝《無依之地》。
她並沒有被繁忙的工作所壓倒,反而全身心投入到電影事業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拍電影。
疫情期間,迪士尼影業為她安排了一個剪輯室。
在這個小房間內,趙婷完成了兩部電影的後期剪輯工作。
雙管齊下,爭分奪秒,不僅讓《無依之地》趕上了威尼斯電影節的末班車,也為《永恆族》的公映打了一劑強心針。
參與電影宣傳的趙婷
在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後,《無依之地》也將踏上全球各大影展的大舞臺,徵戰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季。
要知道,去年的金獅獎得主《小丑》可是獲得了11項奧斯卡提名,並助力華金·菲尼克斯問鼎了最佳男主角。
前年的金獅獎得主《羅馬》則是攬下10項奧斯卡提名,最後摘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外語片三項大獎。
所以這次《無依之地》能不能殺出重圍奪得奧獎?
趙婷又是否能夠再創歷史,成為首位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女導演?
讓我們拭目以待!
《無依之地》片場照
從前的趙婷不過是獨立電影圈的小透明,拿著少的可憐的資金,拍著或許沒有多少人看的獨立電影。
當人們聽到她的名字,第一反應是:「哦,她是宋丹丹的繼女」。
但在威尼斯電影節之後,這個北京女孩重新向世界介紹了自己:
她是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首位獲得金獅獎的中國女導演。
在她之前,只有侯孝賢、張藝謀、蔡明亮、李安和賈樟柯摘得過此項榮譽。
她是首位執導漫威電影的亞洲導演,是漫威影業新階段的絕對寵兒。
北京女孩的生活照
最後,表妹想借用電影的一句臺詞來祝福趙婷和電影的徵奧之旅:
See you down the road,終點見!
期待《永恆族》和《無依之地》的上映,期待這位中國驕傲為觀眾們帶來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