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古典訪談會丨朱曉玫中文談巴赫丨「要是真的結了婚,也許我就彈不了琴了」.

2021-02-07 每晚古典音樂會


朱曉玫中文訪談巴赫,於2014萊比錫巴赫音樂節



鋼琴家朱曉玫的見面會


張克新丨尋找朱曉玫

這篇文章是半年前寫的,直到今天【2011年】才得以登出。寫好後,我馬上請朱曉玫老師「審批」,但得到的答覆卻出乎意料。她說「為什麼要寫我……千萬別寫我。」就這樣一等就是半年。直到最近在北京見到她,我反覆請求,反覆說明,最終才獲得了她的許可。但她還是文章中具有崇拜心態的文字進行了修改。

朱曉玫是誰?在中國,即使是最狂熱的音樂愛好者都罕有人知曉。而我有時常從散落在不同的地方的專業的,非專業的人提及對她的崇拜。在她生活的城市巴黎,她已經擁有了一大批擁躉,場場音樂會必到。從七、八年前開始,她的獨奏會就場場爆滿,有時甚至演出前三個月就告罄。這些描述都是朱曉玫效應的特徵。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始終找不到她的行蹤,也幾乎不在中國的音樂會舞臺上現身。她到底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如此神秘?

記得去年,我無意間在歐洲的唱片網站上看到一張由鋼琴家Zhu Xiao-mei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還是滿懷好奇心決定買來聽聽。記得我那天很疲勞,點了播放鍵,然後躺在酒店的床上,。沒想到她的演奏把我聽精神了,而且一聽就是整整一張唱片。按照武林的話說,就是「驚為天人」——中國人裡還竟然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鋼琴家,我怎麼從來都不知道。我查了資料,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叫朱曉玫,但也有很多混淆的寫法。她到底是誰?

朱曉玫的演奏有著異常縝密的邏輯,節奏、音色和音響都有著非常精準的分寸把握,而她的音樂也一點都不缺少趣味性,聽來毫不枯燥。這是一種具有很高級品位的演奏,其中的貴氣蘊藏在淡定之中。她的演奏總是能給我能帶來深入心靈的感動。這樣的演奏絕對是當今屈指可數的。

從此,我就搜索她的唱片和資料,希望能對她有更多的了解。今年年初,我從法國電臺網站上搜到的一張她彈斯卡拉蒂奏鳴曲的唱片,再次證明了她的驚人實力。我相信我肯定有一天能見到她。見到鋼琴家本人,是欣賞音樂最重要的補充。

不久之後,經過法國朋友輾轉尋找,我終於和朱曉玫聯繫上了。她很多年來都不用電腦,最近才剛剛會查郵件,但還是不會回復;至於說手機更是對她來講太現代了,她還從來不曾擁有過一部。聯繫她的方法只有打家裡電話,但是她經常會放在留言狀態。如果她在練琴,再重要的電話,她也要在練琴後,聽了留言再說。熟悉她的朋友,從來都有耐心等她回電話。

我終於有幸和她通了電話,我希望4月底趁去巴黎公幹的時機,能去登門拜訪。她欣然接受了。在一天晚上,我從巴黎的一個地鐵站下來,一路上按照她說的路名和標誌尋找。向路人問路用英文說不通,標識又都是法文的。我疾步快走,一座座古老的建築落在了身後。我一路上找得很辛苦,但我的尋覓之旅早就從尋找她的資料開始,畢竟馬上就要到達目的地了。

朱曉玫的家住在美麗的塞納河邊,離羅浮宮、巴黎聖母院都很近,住在如此令人羨慕的地方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對於絕對多數的古典音樂家來講,彈一輩子琴恐怕也很難買得起這裡的房子。

我終於到了她家樓下了。進了單元大門,要上四層樓,樓道裡完全沒有燈,我只能摸著黑,往樓上走。到了四樓,朱曉玫已經把樓道燈打開,在那迎接我了。我長出了一口氣……

這是一位看起來很普通的女士,她好像還活在她離開中國時的1979年,完全沒有新時代的印記。她穿著普通的藍色衣褲,髮型也是在她幾張唱片封面上都能見到的最普通的中國式短髮。她的眼睛很亮,沒有年紀的痕跡,她急於看清這個來訪者到底是什麼樣子,她的深情充滿好奇,但又是謙遜的,這讓我完全打消了對一個孤獨而怪癖的鋼琴家的猜想。

朱曉玫出生在上海,她小時候就顯示出極高的天賦,八歲就已經在電臺和電視上演奏了。文革完全擊破了她的夢想。1969年,她被下放到農場,一幹就是四年半。但她從來沒有停止彈琴,她總是找各種機會找鋼琴偷偷練習。文革結束後,她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1979年,在周廣仁的幫助下,前往美國進行深造。在那個年代,中國鋼琴家還完全不被西方承認。她記得第一次給老師彈琴的時候,彈的是舒曼。老師聽過後說,你有很好的技術,但音樂完全不對。這樣的評價給了這個熱情投奔自由音樂世界的年輕人迎頭一棒,但也看到了中國和世界在音樂教育上的差距。從此她刻苦學習和練琴,用打工來養活自己。知道現在她都不願意教學生,她認為一旦教學,自己彈琴的狀態就不好把握了。因此,她生活之艱辛是今天的留洋學子無法想像的。到了1985年,她已經有了很多音樂上的積累,但在演出機會上毫無進展。她在籤證到期前兩天,毅然決定放棄美國,到法國去闖闖。選擇法國,也有些盲目,只有因為那裡有一個朋友可以投靠。

在巴黎的幾個月後,她的朋友設法安排她彈給巴黎音樂學院的一位名師聽。教授聽過後,說,我教不了你,你已經很好了。這無疑對她是莫大的鼓勵。那位教授被她的音樂所感動,給她提供了一處很便宜的女僕的房子安身,並給她找了七個可以練琴的地方,每天都要輪換一個地方。居住和鋼琴解決了,幾乎解決了朱曉玫需要的一切,生活就可以開始了。她每天打工、練琴、睡覺,生活沒有更多色彩了。過了幾年,她逐漸在歐洲、南美有了一些音樂會。一次在巴黎的家庭音樂會上,她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聽眾中的一個老太太被深深感動,把自己在塞納河邊的公寓以極低的租金租給她。朱曉玫說,她第一次去看房子,進了屋,就不想再走了,房子和窗外的風景簡直是太好了。她說的公寓就是我正身處的地方,這是她用一次《哥德堡》換來的,她還花了巨大的代價買了一架施坦威鋼琴。

就這樣,她每天等鄰居們都上班去了,一個人關在家裡就練琴。後來,有的鄰居碰到她,問她昨天彈得是斯卡拉蒂的哪個奏鳴曲,她才知道大家已經「偷聽」了很久,不但沒有反感,反而很享受她的演奏。1994年,在塞納河對岸的巴黎城市劇院邀請她開獨奏音樂會,這也是她第一次在巴黎公開演奏。她的鄰居們私下裡買了60多張票去聽她的音樂會。從第一場音樂會開始,場場都是爆滿。後來,她每年都在那裡開音樂會,每年都如此。在巴黎,這對一個演奏巴赫的中國人來講,是超乎想像的。她說,真是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來聽她。她想了想又說,要是知道了為什麼,她也不會彈得這麼好了。演奏是為自己的,如果想著迎合聽眾的口味,想著能賣更多的票,她的演奏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不知道最好。朱曉玫說,這麼多年來,這是因為我能靜下來學習、練琴,才能把巴赫彈好。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彈巴赫,真的能沉下來的寥寥無幾,多數都比較浮躁,音樂浮於表面。

5月10日,朱曉玫應邀在巴黎著名的香榭麗舍音樂廳演奏,她感覺面臨太大的壓力了,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彈得足夠好。結果,就像每場音樂會一樣,取得了巨大成功。她全場只彈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一個曲子,門票早早就賣光了。音樂會後的籤售持續了兩個小時,賣出了200多張CD。香榭麗舍音樂廳希望每年都請她去演奏,她說,最好不要再去吧。她是完美主義者,常常擔心自己年齡大了,彈得不夠完美。

她的舒曼、貝多芬、舒伯特的唱片都已經絕版了,在網上被炒到了近百美元一張。剛剛面市的巴赫《平均律》CD,一下子上到了巴黎排行榜第三位,而排在前面兩張是爵士樂和著名假聲男高音的專輯。她對這些看得很淡,她說:「千萬不要宣傳我,我爸爸最不願意看到我的宣傳,還是多說說音樂吧。」她更是擔心,如果大家知道了她的奮鬥經歷,聽音樂會的目的就不純粹了。她只希望人們是為了音樂而來。

為朱曉玫出版CD的是著名的「瘋狂音樂節」的創始人,這個熱愛音樂的法國音樂狂人被業內稱為音樂奇蹟。他每年都邀請朱曉玫參加他的音樂節,每次音樂會後唱片都大賣。今年秋天,唱片公司還要為朱曉玫錄製一張DVD,分別在巴黎、上海和不宜諾斯愛麗絲(科隆劇院)錄製《哥德堡變奏曲》。她與許多鋼琴家不同,她出唱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宣傳自己,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演出機會。她希望點到為止,只為那些愛音樂的人演奏。

倉促聊了一個小時,好像只過了五分鐘。還有太多的話沒有說,但時間已經太晚了。她把我送到樓下,從一座曾經引發她演奏斯卡拉蒂靈感的木橋上過了塞納河,她一直把我送到地鐵入口。第二天 ,她還要去敘利亞演出。

這位六十多歲的鋼琴家,還在繼續追求她的夢想。我記得談到家庭時,她說:「這麼多年來,也沒有人要娶我,我就一個人走過來了。但要是真的結了婚,也許我就彈不了琴了」。人生是不能回頭的,我回答她說:「即使你結了婚,我肯定你也不會停止演奏,因為你太愛鋼琴了!」離開朱曉玫,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敬重愛音樂的音樂家,敬重執著追求的音樂家,敬重保持簡單純粹的音樂家,敬重能堅持不懈演奏一生,而不左顧右盼的音樂家。她是我的精神偶像。

我們很多鋼琴家急功近利,忙於致富;還有一部分人願意於把音樂會安排得滿滿的,更讓我們深思的是有多少中國人能把演奏這條路走到長久。我一直堅信,古典音樂是一輩子的追求和熱愛,用心感受,能花上一輩子時間傳播音樂,傳遞上帝的聲音,才是鋼琴家的使命。以出人頭地為目的,以掙錢為目標,手下的音樂怎麼保持純潔和心誠。即使上升到這個高度,朱曉玫也是中國鋼琴家的榜樣和旗幟。

 

朱曉玫談對音樂的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朱曉玫」歌單。

請在【西方音樂評論】公眾號輸入「朱曉玫」,獲取訪談。

古典音樂、巴赫、莫扎特微信群歡迎加入,聯繫微信179747611邀請!


相關焦點

  • 每晚音樂訪談丨上音鋼琴系主任李堅訪談丨我所認識的俞麗拿和她的兒子李堅
    她還對小李堅說,他的學琴條件比哥哥強太多了,真不應該貪玩而不刻苦練琴。其實我知道,這貪玩,都是讓我給慣的。    《海港》在京排練、演出結束,俞麗拿和李堅都回到了上海。我出國前,在院兒裡又見到過李堅一次,是他讓他姑婆俞秀靜告訴我他來北京了。他雖然長高了,可還是小孩樣兒。俞伯母告訴我,說他改彈鋼琴了。這次見面,雖然我們都很高興,但李堅顯得有點兒拘緊。
  • 紀念杜普蕾丨「如果我從此不會拉琴,你還會愛我嗎?」
    馬友友曾經說過: 「這把戴維朵夫(1712 Davidoff Stradivari )對我而言,他是我演奏過最好的樂器,我真的相信這把琴是有靈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 在電影「Jackie and Hilary」(無情荒地有情天)中,杜普蕾和巴倫波因有一段對話。
  • 葉小綱丨對於巴赫這樣一位人類音樂的精神領袖,其實說任何話都是不恭敬的!
    我過四十才寫了自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交響樂,我相信也會有「巴赫」式的內心召喚,能否出一本自己的《前奏曲與賦格》不敢說,但在生活及藝術積累中我相信這種心態一定會到來。;4、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丨拿我和馬友友比是鼓勵我丨王健父親最鍾愛的曲子丨在現代社會中,除非你有敏感的天性,否則聽不到巴赫的內心世界;5、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巴赫論》丨巴赫藝術的根基丨第一章;6、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7、史懷哲的《巴赫論》丨不讀這本書,無法成功演繹巴赫;7、論巴赫音樂的精髓丨作曲家葉小綱說:「巴赫的音樂激發了人們的無數想像與叛逆精神,讓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又體會到了心靈宏大的無邊無際
  • 論巴赫鍵盤作品中的世俗性丨以《法國組曲》為例
    德文版序言;3、富特文格勒論巴赫與貝多芬丨巴赫的理智與柔情丨BWV846丨BWV847;4、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丨拿我和馬友友比是鼓勵我丨王健父親最鍾愛的曲子丨在現代社會中,除非你有敏感的天性,否則聽不到巴赫的內心世界;5、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巴赫論》丨巴赫藝術的根基丨第一章;6、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7、史懷哲的《巴赫論》丨不讀這本書,無法成功演繹巴赫;7、論巴赫音樂的精髓丨作曲家葉小綱說
  • 在蕭邦的作品中,喜歡古典精神的人可以欣賞到適如其分的節度,條理分明的結構;長於技巧的人會發現那是最能發揮鋼琴特性的樂曲.
    《蕭邦音樂背後的女人》我屬於最不會悲傷的人了,儘管大家眾口一詞都對這種感情格外垂青,我既不喜歡也不推崇。宓多裡談巴赫(上)宓多裡談巴赫(中)宓多裡談巴赫(下)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上)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中)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
  • 想知道鋼琴家如何理解偉大作曲家嗎丨推薦閱讀《黑白琴鍵上的對話》
    這些作品號為 K.1-30的奏鳴曲在1739 年出版成一套《羽管鍵琴練習曲》,並成為斯卡拉蒂奏鳴曲中最權威的原始研究資料。遺憾的是,這些奏鳴曲在音樂性及教學中的重要價值總被編輯版本上的爭議性所掩蓋。當演奏者進入更高階段的學術作品分析時,才會發現所謂權威的處理方式是不存在的。然而我必須承認,這些特殊的不確定性也同時賦予我們展現自身創作獨立性的寶貴機會。
  • 「琴是每天都要彈的」丨周廣仁先生為什麼長壽?
    我問她:「您這麼高壽,每天堅持體育鍛鍊嗎?」周廣仁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其他事都挺有毅力,唯獨體育鍛鍊不能堅持,沒毅力,後來我就想,隨它去吧!最近孩子勸我要鍛鍊,我腰椎間盤突出,造成下肢活動受限,現在也就是每天走步。」我問:「那每天還彈琴嗎?」周廣仁說:「琴是每天都要彈。」彈鋼琴對於周廣仁來說,就是長壽之道。
  • 古典音樂還可以這樣聽丨華格納《女武神》第一幕主導動機一覽
    8、古典派的勃拉姆斯與未來派的華格納;9、為何華格納要聽現場丨由《女武神騎行》所想到的;10、如何理解華格納的「整體藝術」思想?什麼是他的「未來的藝術作品」?11、華格納導論丨其人其事;12、在生命中,音樂始終是我們最初和最後的愛丨蒂勒曼指揮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13、我為何迷上華格納的音樂?    14、極簡語言解說華格納的音樂是什麼?15、你更喜歡勃拉姆斯還是華格納呢?
  • 孟德爾頌音樂思想初探丨 他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他被華格納稱為「大自然的風景畫家」,大自然主題貫穿了其一生的創作.
    丨孟德爾頌:音樂能給靈魂帶來千般好處,這是詞語辦不到的丨巴倫博伊姆丨打通歌劇與唱藝術歌曲任督二脈的菲舍爾·迪斯考丨世界懸於深淵之上時,富特文格勒用布魯克納擺脫人間苦惱丨王健丨中國民樂五分鐘內天下無敵丨古典音樂更關乎人的靈魂丨阿格裡奇丨缺少音樂天分沒關係丨前提是你必須熱愛音樂丨布倫德爾丨過分詩意是對莫扎特的誤讀丨給莫扎特演奏者的幾點建議丨其實音符越少越難彈丨趙曉生採訪周廣仁丨響而不砸,輕而不飄才是鋼琴好聲音丨傅聰談蕭邦丨二十四首前奏曲丨師古人不如師造化丨整個前奏曲都籠罩在卡珊德拉的預言裡頭丨從李傳韻的肚痛堅持演出視頻想到肋骨斷了的傅聰丨
  • 偉大演奏家與鋼琴技術風格演變(上)丨在現代鋼琴誕生兩百年的表演和技術風格變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其實如胡梅爾(J.N.Hummel 1778-1837,胡梅爾丨靠近古典的作曲家丨他處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匯時期,人們對他的尊崇主要是出於他是莫扎特和海頓的直接繼承者丨陳子善丨胡梅爾故居丨「向我尊敬的古典音樂家胡梅爾致敬,我是他的忠實聽眾。」)
  • 史懷哲丨終點是巴赫!
    4、當眼睛疲勞時,耳朵最愛巴赫;5、致巴赫丨我的靈魂一路上唱著您的旋律,被淨化、洗滌,澄明而亮麗。我感覺到了——音樂的全部意義!6、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7、餘華說:「我要生個兒子,讓他用搖滾的姿態聽巴赫」丨《搖滾巴赫音樂會》(Swing Bach);8、巴赫鍵盤音樂在鋼琴和大鍵琴上的區別丨《英國組曲》的感受;9、如何演奏巴赫古鋼琴作品中裝飾音?
  • 「音階練習使我終身受益」丨音階訓練作品指南
    在世界各民族的音樂中,音階的種類有很多種,它會因為民族的不同、地區的不同而產生和使用不同的音階,構成多種音樂。比如:歐洲古典音樂中的大、小調音階,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五聲音階、七聲音階,等等。 在彈奏音階時,要求每一個音力求均勻一致,這就要求每個手指要有一定的獨立性和靈活性,而轉指亦是彈好音階的關鍵所在。
  • 如何彈好巴赫的鋼琴作品?
    8、古典派的勃拉姆斯與未來派的華格納;9、為何華格納要聽現場丨由《女武神騎行》所想到的;10、如何理解華格納的「整體藝術」思想?什麼是他的「未來的藝術作品」?11、華格納導論丨其人其事;12、在生命中,音樂始終是我們最初和最後的愛丨蒂勒曼指揮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13、我為何迷上華格納的音樂?    14、極簡語言解說華格納的音樂是什麼?15、你更喜歡勃拉姆斯還是華格納呢?
  • 紀念舒曼丨《阿貝格變奏曲》的創作特點探析丨「舒曼用音樂寫出自己對世間事物的情感體驗,這部作品體現了他的夢幻感和虛無縹緲氣質.」
    歡迎關注每晚古典音樂會為您推薦最精彩的古典音樂視頻古典音樂微信群開放加入400年小提琴演奏史丨大師記憶丨索弗羅尼茨基丨波格雷裡奇丨尤金娜丨紀念馬勒丨重磅譯文丨索弗羅尼茨基丨王健談巴赫丨紀念華格納丨劉詩昆丨楊夢漪丨「原色李斯特」丨孫穎迪丨盧卡斯·迪巴格丨古爾達丨霍洛維茨丨他曾為毛主席演奏丨奧伊斯特拉赫在中國丨波利尼訪談丨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丨討厭孩子的霍洛維茨和喜歡孩子的魯賓斯坦丨小澤徵爾的堅持丨阿格裡奇11歲的愛情丨十六歲便擊敗奧伊斯特拉赫的內芙丨小提琴家哈西德丨米科夫斯基談鋼琴教學丨紀念阿勞丨著名鋼琴家談蕭邦丨陳薩談鋼琴家生涯丨陳薩語錄丨陳宏寬的教
  • 音樂知識問答丨淺談羽管鍵琴
    10、韓國鋼琴家趙成珍訪談丨「如果我遇見蕭邦……」;11、憨豆先生採訪郎朗丨談蕭邦以及古典音樂普及;12、古稀之年克萊默訪談丨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亨勒出版社);13、「奧伊斯特拉赫經常鼓勵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丨「當代怪傑」吉頓·克萊默訪談;14、「指揮家」李雲迪訪談丨「音樂源自內心,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我們一遍遍地彈奏相同的曲子,表演依然不是機械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