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老,胸懷寬廣的一個人
文\謝小龍
陳良老先生走了。九十歲。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走過,平靜、踏實,一步一個腳印。
從學校老領導老同志的口中得知,老先生79年平反後,入職三中(望溪職中道地元老之一),我九三年秋進入三中,先生已離休退養,未共過事。
想來,與老先生謀面,實打實也只有兩次。一次,勺園。這一次,我與先生生前好友、親朋故舊、望溪同仁,為老先生的遠行作別。
第一次與先生謀面,是我在勺園中轉悠,我與勺園主人,人稱方小姑的老婦人交談時,見一人,個不小,膚稍黑,語氣平緩,家常之人,老先生。見他與方老太太熟,與勺園似有些淵緣,思想著老人家必是這裡常客。
先生似看出我的驚詫,與我談起來。他說他三中工作過,我一時間脫口言:您老,陳良老先生?先生笑笑,算是作答。我告訴先生,我只是揣測,我是九三年才到望溪的。我有一學生,青草的,曾說過姨爹是學校陳老主任,常去。也算是故人吧!親切。老人向我問起學校近況,問及吳世華校長,江泱泱校長,還有同組的袁安朝老師,就所知,依實情,一一作答。看得出老先生對我應答還是很滿意的。是這次還是下一次去勺園時,聽方老太太講到陳老主任:他,胸懷寬廣的一個人,一輩子,不容易。
是的,老人家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他有兩段婚史,前一段,是勺園的姑爺。妻,活潑、漂亮,落落大方,他們育有一兒一女,事業有成。先生蒙難之時,為孩子計,替夫人想,含悲咽苦,中斷了這美好的婚姻。勇氣,大度,有識!這次給老先生送行,由老先生的晚輩亞亞指引,得識先生長子長孫。
後一段的婚史,短短續續聽同事說過。先生平反後有些年月,經人介紹,又組合一家庭。夫人有二子一女,時,均未成年。先生視若已出,關愛有加,甚至有溺愛成份不少。在送別先生遠行的靈堂,我見其八十多高齡的夫人,涕淚交加,是很能說明這一切的。
老同事,吳曉健,入職望溪早,做的是財會這一塊,一開始就得陳老教誨、引導。陳老每每告訴曉健,做帳要有依據。沒出處不行。按規按法來。曉健感其言,信服。老人年高,諸事不便,我這位老同事每每為其跑前跑後,籲寒問暖,拿些主張。這次先生病重入院求治,醫護人員多以為曉健為其女。先生知曉,樂呵呵說:老了,老了,我又得一女!
送別老先生後,蒙老先生子女厚意,在鴻慶樓東區招待我等。在這裡,我見識了先生南下時的幾位戰友,多九十高齡,他們向我們講述過往事,講述陳老可圈可點事來。勺園方老太太的一句:他,胸懷寬廣的一個人,一一印證。
是晚,感觸良多:人,是要有些胸懷的!記下。
作者簡介:謝小龍,安徽桐城人。池州師範畢業,現任教與桐城望溪中學。
感謝您喜歡大作家牽手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