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這個導演為什麼如此任性

2020-09-25 非人哉乃看客也


今年7月份姜文執導的新電影《邪不壓正》上映,上映第一天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電影裡令人血脈噴張的彭于晏和許晴更是刷爆了微博熱榜和朋友圈,而大家對電影本身的關注度卻不高。

《邪不壓正》豆瓣評分不過7.2,最終票房5.83億。這部電影電影步了姜文導演電影《一步之遙》後塵,有人說不好看,有人說看不懂,滿意程度遠遠低於電影上映之前的期待值。

姜文一直是電影界任性的存在,明明能拍好商業片,卻就是執著於文藝片,就算是拍了商業片,那也是文藝的商業片。姜文說:「我為觀眾提供的絕對不是白開水,我要造酒,然後與大家在影院同醉。」全然不管觀眾此刻需要的是白開水還是酒。

姜文選劇本是十分大膽的,他拍攝《讓子彈飛》《邪不壓正》這樣看起來酣暢淋漓的故事,也拍《太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這樣平淡的故事,甚至敢拍《鬼子來了》直白的故事,這就是他任性的地方。

有人說姜文在《讓子彈飛》裡面已經江郎才盡了,可對於他而言,只有要不要拍,沒有能不能拍,劇情是他才情的一部分,但他的才情卻遠不止劇情上的體現。

姜文的電影敘事手法講求藝術性,他總是喜歡用魔幻現實主義去表現電影,比如《一步之遙》馬走日和完顏英吸毒之後將汽車開上天空和完顏英不明真相的死因,再比如《太陽照常升起》瘋媽生下孩子落在鐵軌上,而孩子躺在鮮花之中。

這樣的手法也許讓觀眾看得不明所以,但姜文卻並不放棄這樣的表達,這就是姜文任性的地方。

姜文的電影具有很強的歷史性,而且多以民國時期到改革開放時期為背景,拍這種戲很難的一點就是拍出歷史感,讓觀眾不出戲,姜文在這一點上就拿捏得十分到位。最直觀的就是《邪不壓正》裡將北洋時期的北平還原得接近現實,儘管難,卻盡力做到完美而不是做好就算,這就是姜文的任性。

姜文喜歡在電影裡加上各種隱喻和諷刺,而且安插方式特別巧妙,你搞不明白他到底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以至於觀眾常常過度解讀,這就是姜文的任性。

姜文的電影每一部都可以讀出許多東西,不管是電影的劇情還是畫面的美感,都可以細細品味,就像姜文說的,那是酒,囫圇吞下,是嘗不出其中滋味的。

姜文為什麼如此任性? 因為姜文不願意也做不到屈就。

對於電影,姜文是一個特別有追求的人。電影是世界第七大藝術,姜文是完完全全將電影當做藝術來做,懷著一顆匠心,細細打磨。姜文對待每一部電影都十分認真,大到故事情節、敘事手法、布景、服化道小到臺詞、配樂,都一一考究,各個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審美,並在上面制定自己的一套原則,而姜文又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每一部電影都會將自己想表達的東西通通注入其中。

他對電影藝術性的追求使得他做不到粗製濫造,便自然而然地任性起來。電影的每個細節都是姜文自我的表達,而一部電影被注入了太多的才情,常常被觀眾說晦澀難懂,儘管如此,姜文依然毫不掩飾自己的才情,這就是姜文任性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一步之遙》:一個任性導演的任性表達
    導演: 姜文  主演: 姜文 / 葛優 / 周韻 / 舒淇 / 文章 / 洪晃  類型: 喜劇 / 愛情 / 懸疑 / 冒險  上映日期: 2014-12-18(中國內地)  (搜狐娛樂獨家專稿 文/逆規則)《讓子彈飛》大獲成功後,擔心姜文會被票房的糖衣炮彈攻陷的群眾,現在可以放心了。
  • 從張藝謀、馮小剛到姜文,為什麼每個大導演都討厭影評人?
    如此奇文,竟得到一大群同夥影評人的積極響應,搖旗吶喊,在他們的顛倒黑白下,竟鼓吹一部電影的主旨,既不能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否則就是「封建意識,對抗改革」,也不能順暢地把一個故事講好,讓觀眾喜聞樂見,否則就是「崇洋媚外,好萊塢化」。
  • 姜文:只拍了六部電影就躋身中國頂級導演,拍電影只為自己高興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喜用凌厲與慢鏡交相輝映,打造出最能打動觀眾氛圍的電影導演----王家衛,看來觀眾老爺們還是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本著滿足各位老爺需求為第一要務的原則,本期,我們繼續《中國名導演圖鑑》。姜文部分影視作品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姜文的導演天賦也是頂級的,僅靠六部電影,就能立足於中國導演等層的人物。
  • 姜文導演的四個女人
    這期間,劉曉慶一邊鼓勵他去當導演,一邊籌集資金支持,剛才也提到了,甚至不惜搭進自己的家底!後來,也就有了讓姜文名聲大噪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可是在姜文執導這部電影處女作的時候,卻總是看到劉曉慶一臉愁容,這又是為何呢?02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前,「米蘭」這個角色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姜文一直都是中國最為特殊的一個導演,他的電影也從來不與人苟同,更多的使用自己的風格拍攝一些讓人驚嘆的電影。姜文一度被影迷們認為是電影鬼才,從演員轉型的他曾經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優秀的電影,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來講一個姜文被人們提起最多的一部電影《讓子彈飛》。「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這是《讓子彈飛》中的臺詞,這句話在後來被萬千文藝青年奉為金句。
  • 導演江湖錄之野性姜文
    這是位從不按常理出牌的野性導演,如果還中規中矩的寫,姜文看了肯定會指著我的頭說:小子,你侮辱了我。得,那我這次也野性一回,這篇導演錄來個徹底放飛自我。這個年紀做導演,多少有點嫩。起初籌備的時候還飽受質疑,一個演員不好好演戲,非要當導演?說他幹不了吧,他還偏起勁。姜文是誰,你們說你們的,我呀TM的還得是我!想要拍電影,首先得有個好劇本。自個兒憋原創劇本,太難了!那咋辦?小問題!姜文打小就混京圈,在老北京大院長大的孩子還能不認識幾個大才?
  • 導演姜文為什麼要拍《鬼子來了》這部電影?
    答|百度派 @小時候騎過豬《鬼子來了》是姜文執導並主演的一部抗日題材影片,當時公映後,引起劇烈的反響,一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但可悲的是,這部電影在國內卻因為「歷史觀不正」而禁映。當十年以後,《鬼子來了》這部電影重新回到國內觀眾的視野中時,姜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也在採訪時被曝光出來,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導演姜文是如何述說拍這部影片的初衷的。姜文說: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的責任。在這部影片裡,日本軍屠殺的是真正的中國老百姓、中國平民。而事實上,當年日本軍也確實殺過很多中國老百姓。我的老家唐山就發生過這樣的慘案。
  • 姜文的電影,為什麼那麼好看
    北洋時代的上海,被姜文拍的像是大蕭條前紙醉金迷的紐約,許多盛大派對的場面,尤其是馬走日(姜文 飾)開著色彩俗豔的敞篷轎車,載著「花國總統」完顏英(舒淇 飾),飛快地穿過上海外灘的畫面,不能不讓人聯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
  • 為什麼姜文拍的屁股,大家都愛看
    請務必點擊上方藍字【電影天堂】→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最近在微博上又看到姜文的一段採訪:主持人:為什麼喜歡拍屁股
  • 「姜文」只拍了六部電影就躋身中國頂級導演,原則:只為自己高興
    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姜文的導演天賦也是頂級的僅憑六部電影,就能立足於中國導演頂層的人物。1995年,姜文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陽光燦爛的日子》,一上映就震驚了世人,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獨攬5000萬,這個記錄整整十年都沒有人打破。
  • 雄心姜文:三部曲的終結
    在上海電影節上,連楊受成都趕到他的電影派對,親自表達對姜文的敬意。在《讓子彈飛》之前,姜文的作品雖然屢獲大獎,但是在商業領域上並不成功,《太陽照常升起》讓投資方賠了不少錢。而他的《鬼子來了》更是遭禁,令投資人噤若寒蟬。可以說,姜文的翻身,就是從《讓子彈飛》——更確切地說從「北洋三部曲」開始的。北洋這個題材,讓姜文接續上了商業導演的新時代。
  •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最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
    姜文導演是我們中國一個特立獨行,膽大心細,有開創性的導演,在他的作品裡你能深切地感受到這個軍隊大院長大的導演的真性情和直率。導演通過這一系列細節的刻畫來豐富這個人物,來訴說自己,把一個處在青春期的男孩的躁動,不安,和對成人世界的好奇,對性的渴望刻畫的淋漓盡致。或者與其從創作角度來說是刻畫,不如從導演的表達急切程度來看是導演的自我訴說。雖然影片改變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但這個影片給觀眾最後的呈現讓人感覺不到更多王朔的影子,倒是讓導演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做了一次酣暢淋漓的青春訴說。
  • 姜文「北洋三部曲」為什麼只成就了一部《讓子彈飛》,差異很明顯
    其實不難窺見,影片本質上具有很多區別。雖同為姜文導演執導,但是故事線、發展方向等等幾乎都是大開大合,大不相同。故事、演員、背景故事、拍攝方式都有不同的嘗試。即便如此,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區別仍是故事線本身。
  • 導演姜文與那些被選中的女演員
    ——姜文寧靜初當導演,姜文憑藉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評選,正是這部影片,讓初出茅廬的夏雨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但導演姜文並未獲獎,卻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可以說,姜文從演員轉型到導演,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個幸事,而《陽光燦爛的日子》直接就將中國電影翻了一個新的篇章。
  • 姜文稱最有勁的電影,劉德華專程約訪他,這導演為何有如此能耐?
    《心迷宮》和導演忻鈺坤如今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與中國的一個電影展有著密切聯繫,那就是FIRST青年電影展。作為一個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近年來持續為業界推出極具價值的新銳導演,而這些新鮮面孔亦持續為電影界帶來了驚喜。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為什麼要選擇寧靜?
    眾所周知,只要提及青春影視作品,1994年播出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絕對榜上有名,這也是姜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由當紅明星寧靜、陶紅等人領銜主演,改編自著名作家王朔創作的《動物兇猛》。所以米蘭這個角色既要非常性感動人,又要清純可愛,還得帶著一點點嬰兒的肉感。《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青春片的角色太過於挑人,讓身為導演的姜文很頭疼。不過他是這部劇的負責人,自然是要克服了這部劇本的任何困難,找到了米蘭的飾演者——寧靜。那麼多優秀的演員一起來競爭這個角色,姜文為什麼非要選擇寧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與其說是姜文要選寧靜,不如說是姜文選擇了米蘭,是姜文偶遇了米蘭。
  • 這些起名很姜文:姜一郎、姜次郎、姜馬虎、姜二郎……有爹如此...
    昨天,互動君看到了一組姜文周韻出現在2016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現場的照片。話說,你們有沒有覺得,姜文的這個兒子,除了像爹,還非常像一個人!沒錯,除了像姜文,小懂覺得姜馬虎小朋友和小時候的張一山童鞋簡直神似。
  • 「天才導演」姜文:努力演戲的導演,拿獎拿到手軟
    提到中國的導演,姜文一定被人們津津樂道,很多人說他是一個鬼才,也有人說他不過是一個大男孩,但是看過他作品的人都非常敬佩他的才能。如今提到他的時候,很多人把他和導演聯繫在一起,但是姜文剛剛出道的時候卻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他的演技就已經徵服了大陸的各位觀眾。
  • 為什麼我們那麼期待姜文?
    可這畢竟姜文誒,年初放個15秒預告片就能炸出一片人,國內觀眾現在漸漸從「為演員買單」進化成「為導演買單」,「姜文電影」就是四個能讓各方關注的燙金大字。首映禮上姜文解釋為什麼會把大家拉到古北水鎮那麼遠還露天的地方去看電影,他說地方是周韻拍板定的,也在這裡取了景。
  • 姜文為什麼選擇離開寧靜?他們的愛恨情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因為寧靜再次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尤其是當時的姜文和愛恨情仇。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姜文選擇離開寧靜?然而寧靜似乎與寧靜不同。在節目、主持人又問寧靜:姜文你喜歡嗎?寧靜直接硬氣體響應:移除「嗎」。為什麼寧靜如此自信地回復主持人?除了性格,還要有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