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姜文為什麼要拍《鬼子來了》這部電影?

2021-01-10 小派愛電影

答|百度派 @小時候騎過豬

《鬼子來了》是姜文執導並主演的一部抗日題材影片,當時公映後,引起劇烈的反響,一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但可悲的是,這部電影在國內卻因為「歷史觀不正」而禁映。

當十年以後,《鬼子來了》這部電影重新回到國內觀眾的視野中時,姜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也在採訪時被曝光出來,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導演姜文是如何述說拍這部影片的初衷的。

姜文說: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的責任。在這部影片裡,日本軍屠殺的是真正的中國老百姓、中國平民。而事實上,當年日本軍也確實殺過很多中國老百姓。我的老家唐山就發生過這樣的慘案。我想通過這部影片告訴日本觀眾:你們要真正面對這段歷史,別想再否認。我也想以此告誡中國觀眾:面對惡人,我們不能無端地報以善良。面對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實,中國人和日本人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避免這種事再發生。

姜文說:1982年我在中戲上學時,班上來了一撥兒日本留學生,和我們同齡,關係也特好,走的時候依依惜別,甚至有和我們班同學談戀愛的。當時我就很奇怪,他們和我小時看的抗日電影中的松井之類的日本鬼子說的都是一樣的話,怎麼態度和人的精神面貌卻和松井他們那麼不一樣?他們和松井他們也就是差一代人,二者形象卻怎麼也重疊不到一起。從那時起,我就帶著這個問題聽了很多親歷過抗日戰爭者的講述,後來有機會去日本時也看了很多聽了很多,看了許多如《菊花與刀》之類的人類學、社會學著作……到現在,我漸漸地能把這兩類日本人的形象重疊到一起了,他們其實就是一回事,只不過在不同環境下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這就令我毛骨悚然:一個溫文爾雅的日本人很容易變成一個我們印象中的日本兵。 

姜文說:日本善於學習和研究中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優點的敵人。如果我們不能正視這些優點而是將其模糊掉,不承認它,就會面臨失敗的危險與災難。 半個世紀前的那一場侵略戰爭就是明證。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我覺得魯迅思想的形成和他對國民性的批判,與他年輕時在日本呆過,產生過比較有很大關係。我覺得一場災難的發生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災難過後我們不能深入地研究和總結這場災難的根源。正是這種想法促使我一直想拍一個中日間的故事。

姜文說:當年在中戲談笑甚歡的日本留學生朋友,遇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一瞬間就會變成大屠殺的劊子手。這種兩面性是很好地重疊在日本人身上的。就像我們這一代人很熟悉的李玉和與鳩山,在滿鐵醫院的時候就是「老朋友」嘛!但是這種朋友關係擋不住鳩山當了憲兵隊隊長,以後把李玉和弄來坐老虎凳。雖然不耽誤請李玉和喝杯酒、談談佛教,但是密電碼得拿出來。這種事太多了,朋友歸朋友、原則歸原則,日本人的原則性和國家利益的概念非常強。

在與日本人特別是日本年輕人的交往過程中我發現,日本右翼分子、反華勢力、否認戰爭罪行的大有人在,並不像我們常說的那樣是一小撮,只不過在那裡上躥下跳的是一小撮。不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等於沒有正視日本這個強大的對手。另一個不好的傾向是:我們有些文藝作品經常替日本人向中國人謝罪。

而事實上不肯謝罪的日本人是一大撮,我們為什麼總要用那一小撮謝罪的日本人來麻醉和滿足自己呢?《鬼子來了》這部影片中有幾位日本演員,他們以前看過我拍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很想和我合作,報酬都好商量。但是看了劇本以後,他們有牴觸情緒,拍攝過程中我們也不斷發生辯論。這批30歲左右的日本演員代表著日本的中堅力量,通過這部電影,我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他們一些比較極端的想法。我相信將來這部影片在日本上演時,觀眾也會像這批演員一樣有所改變,至少對自己以往接受的看法有某種懷疑。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姜文與《鬼子來了》
    看上了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後,姜文帶著幾個編劇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還是小說的路子,後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來了,他也漸漸找到了自己為啥要拍《鬼子來了》的理由。 姜文從小就愛看打仗片,能把《平原遊擊隊》《南徵北戰》的臺詞背下來。
  • 《鬼子來了》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最好先重溫一下《鐵道遊擊隊》《平原遊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等等抗日老電影,《鬼子來了》的意義,大部分是在同這些影片的對照中產生中,所以某些專業「搞」電影的人說,丫姜文不過就是取了個巧。至於「取巧」二字是不是足以推翻整部影片,他們沒有說。《鬼子來了》的故事起因,是那個從來沒有露面的「我」。
  • 二十年來最好的抗日電影,姜文經典之作《鬼子來了》
    一九九八年,姜文開始著手拍攝一部抗日電影,姜文對中日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與見解,當時姜文看到了尤鳳偉的《生存》,覺得《生存》這部小說符合自己心中的理解,於是就以這部小說為原型,開始創作劇本。整部《鬼子來了》總共借了《生存》中大概百分之十的內容,剩下的內容都是姜文和其他的幾位編劇創作完成的,整個劇本創作階段,姜文和編劇們接觸了大量的抗日老兵和日本人,所有的這些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劇本。
  •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導演: 姜文編劇: 姜文 / 史健全 / 述平 / 尤鳳偉主演: 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叢志軍 / 更多...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唐山話上映日期: 2000-05-12(坎城電影節) / 2002-04-27(日本)片長: 139分鐘又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抗日戰爭末期,河北某偏僻鄉村掛甲臺的老實村民馬大三(姜文 飾)迎來棘手難題:某人將分別裝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
  • 姜文的《鬼子來了》,劇情荒誕卻又真實的可怕,淺談片中隱喻
    2000年影片《鬼子來了》與觀眾們見面,無奈的是它的命運卻並不順利!《鬼子來了》在審查的過程中並不是特別順利,廣電總局沒有通過這部影片。姜文對此深表不滿,於是帶著這部影片前去參加了坎城比賽。《鬼子來了》之前引發過各界強烈的爭議,有人發文稱姜文懂法犯法,就差起訴這一步了。
  • 姜文:這個導演為什麼如此任性
    這部電影電影步了姜文導演電影《一步之遙》後塵,有人說不好看,有人說看不懂,滿意程度遠遠低於電影上映之前的期待值。姜文說:「我為觀眾提供的絕對不是白開水,我要造酒,然後與大家在影院同醉。」全然不管觀眾此刻需要的是白開水還是酒。
  • 姜文的《鬼子來了》為什麼被禁?
    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曾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的中國影片,在國內卻被打為禁片
  • 為什麼姜文拍的屁股,大家都愛看
    30歲後,他轉型導演,拍出無數令人稱讚的作品。很多人認為:他的導演才華遠勝於當演員。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足以讓他吃一輩子老本。但誰能想到他還能拍出《鬼子來了》、《讓子彈飛》這樣的「神作」。別的導演可能每年都能拍一部戲,但姜文不是。他要先花2-3年琢磨劇本,有了劇本再組建劇組。
  • 從「鬼子來了」到「邪不壓正」,姜文是否對市場妥協
    姜文的導演生涯走過了24年,從「陽光」的橫空出世到「邪不壓正」毀譽參半。姜文23年的導演生涯,導出過蜚譽國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等藝術片,也拍出過《讓子彈飛》今天看依然十分優秀的商業片。
  • 無釐頭影評丨姜文:為什麼《讓子彈飛》後,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
    我是無釐頭……(~ ̄▽ ̄)~有好多人問:為什麼《讓子彈飛》之後,姜文就再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了?是否已江郎才盡?當然不是了!姜文不是不能拍,而是不想拍!姜文導演之路可曾想過,為什麼姜文在眾多中國頂級導演中,唯獨他的電影出產最少?為什麼姜文的電影,觀影體驗起落很大?為什麼姜文不拍《讓子彈飛》的續集呢?
  • 「姜文」只拍了六部電影就躋身中國頂級導演,原則:只為自己高興
    媒體盛讚這部影片充滿青春荷爾蒙的電影,是第一次突破電影叫好不叫座的魔咒的電影,天才往往是任性的,任性的姜文就這麼在自己的電影道路上前行著。姜文做到了,一部《鬼子來了》透視了一段時代,俯瞰了整個民族,暗含著濃重的黑色幽默,離奇又卻有正常的敘事。
  • 有話好好說說陽光不怎麼燦爛、鬼子照常來了和讓子彈飛太久的姜文
    所以我姑且還是跳過此片,先講姜文被認為最好的和最成功的兩部影片,《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鬼子來了《鬼子來了》被認為是姜文最好的影片,也被認為在最好的華語片之列,我深表贊同。有人說在今天這片估計是過不了審了,甚至懷疑鬼子來了即使沒有因為偷偷參展,也是過不了審查的下場。不過熱鬧歸熱鬧,熱鬧完了我也就算了,所以也並沒有看過以《讓子彈飛》為開頭的號稱姜文「北洋三部曲」的後兩部。
  • 鬼子來了!【姜文]】30部電影合集!
    [姜文] 30部電影合集!
  • 鬼子來了,導演意識形態「表象」之下的深層次思考
    執導的影片《鬼子來了》。沒通過中國廣電總局審查私自拿片參加坎城電影節的導演姜文被責罰5年內不得再導演任何影片。但這無礙於影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譽為確立姜文在中國當代影藝界佔有特殊地位的標誌性作品。按照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電影中的意識形態所再現的不是人的實際生存狀況,而是人與那些在意識形態中再現的生存狀況的關係。由姜文導演的這部電影《鬼子來了》裡,被俘虜的翻譯官董漢臣、日本兵花屋小三郎,日軍隊長酒冢,村民馬大三和村長都在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但是又必須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作出抉擇。影片中的意識形態「表象」之下,個體與他們實際所處的生存狀況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想像的關係。
  • 男人的心:姜文電影排行榜
    姜文算是四年磨一劍的導演了,從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當上導演開始,到2018年《邪不壓正》,24年間一共只拍了6部電影,平均每4年才出一部作品,這速度其實比有磨工著稱的王家衛還要慢的多。王家衛從1988年《旺角卡門》到2013年《一代宗師》,25年間拍了10部電影,平均兩年半一部。
  • 看完姜文的《邪不壓正》,懷念他18年前拍的這部片子……
    畢竟,導演可是中國的大熊貓,姜文。極具個人化的風格讓他的電影獨樹一幟,每一部都引起不小話題,就連片場照片都讓人津津樂道:實際上,姜文的電影拍了有六部。而之前在接受採訪時姜文說「這次我要拍一部我兒子能看得懂的電影」。這兒子指的是誰,仁者見仁,畢竟姜文還喜歡給「鬼子」當爹,他大女兒叫姜一郎,兩個兒子分別叫姜太郎和姜次郎……
  • 出彩的只有《讓子彈飛》,姜文導演真的江郎才盡了?
    《讓子彈飛》算是姜文導演破釜沉舟的作品。姜文導演在拍攝生涯中的前幾年並不算順利,《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都經歷了票房滑鐵盧。在經歷《鬼子來了》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失敗之後,《讓子彈飛》才應運而生,而姜文導演也在這部作品上投入了全部精力,算是破釜沉舟。
  • 電影《鬼子來了》
    片名《鬼子來了》主演: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注意:很多沒看過的人以為是潘長江的《舉起手來》這是兩部電影姜文:我拍的,我演的。一個雨天,馬大三假扮成煙販,手持利斧衝進日軍俘虜營,見人就砍,鬼子死傷數人。而他最終被國民黨士兵所擒,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正是那個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花屋小三郎。
  • 2000年,姜文沒敢拍的劇本,15年後卻被韓國人拿去拍成了電影
    2000年對於姜文是一個不錯的年份,一個是他的電影《鬼子來了》,在坎城電影節拿了評審團大獎,自此他在圈內的江湖地位,才算是真正牢固了;第二個是他一回國,就接到了作家餘華的電話,說要送他一份大禮!餘華是誰?
  • 導演江湖錄之野性姜文
    這是位從不按常理出牌的野性導演,如果還中規中矩的寫,姜文看了肯定會指著我的頭說:小子,你侮辱了我。得,那我這次也野性一回,這篇導演錄來個徹底放飛自我。苦惱的姜文天天的借酒消愁,我這麼一個大才,卻要被五鬥米壓彎了腰。就在電影即將停擺的時候,劉曉慶帶著東拼西湊的300萬出現了。這倆人是在拍謝晉導演的《芙蓉鎮》認識的,聽說還談過一段,這次來了個美女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