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鬼子來了》,劇情荒誕卻又真實的可怕,淺談片中隱喻

2020-08-20 藍仔說娛樂

2000年影片《鬼子來了》與觀眾們見面,無奈的是它的命運卻並不順利!

《鬼子來了》在審查的過程中並不是特別順利,廣電總局沒有通過這部影片。姜文對此深表不滿,於是帶著這部影片前去參加了坎城比賽。

幸運的是《鬼子來了》獲得了坎城評委會的獎項,但是姜文卻因為違規參賽導致在近五年不允許執導任何影視作品。

《鬼子來了》之前引發過各界強烈的爭議,有人發文稱姜文懂法犯法,就差起訴這一步了。


好比之前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出現的那種文化現象,不過這只在影評和電影界中有著影響力。

然而《鬼子來了》獲得坎城獎項和遭到國內禁播的事件,一時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多討論,甚至還鬧到了最高層那裡,無疑最後還是被禁播了,姜文也面臨了罰款的結局。

許多觀眾看了《鬼子來了》之後都會觀察到一點,就是這部影片很全面地詮釋了當時人們的一種「劣根性」。

裡面人性的虛偽、自私、冷漠以及內鬥、踢球和稀泥等細節……全片也是通過兩面性來展示日本人的作為,深入人心。

據說封禁是國產電影中的最高的一級了,或許《鬼子來了》被封的原因大概率是荒誕的過於真實。

影片最後帶有的色彩,應當是姜文落地滾動的頭顱對現實的嘲諷般的笑容:什麼狗屁世界,老子不呆了。

姜文表示自己所執導的《鬼子來了》是自己對所經歷的35年漫長生活的總結,也是自己對恐懼、愛與恨的理解。


一部好的影片是值得多看幾遍的,每當再看一遍之後就會發現之前從未理解到的東西,最後就會意識到經典成為經典的原因。

《鬼子來了》講述的是在抗日後期,在長城下日本佔領的掛甲臺村,有個日本炮樓把守在村口,而且在不遠的河面上時不時地會出現正在巡邏的日本軍艦。

在一天晚上,村裡的馬大三和寡婦魚兒正魚水之歡的時候,忽然有人敲門,馬大三張口就問到「誰呀?」那個人就回答了一句「我」。

馬大三邊打開了房門,萬萬沒想到的是一把槍頂到了他的頭上,原因是這幫人抓了一個日本兵和一個日本的翻譯官,因為途經鬼子炮樓所以沒法帶走,所以暫時放在了馬大三的家裡,跟他約定大年30帶過來取人,叮囑馬大三不要走漏風聲,否則小命不保。


馬大三當時嚇得魂不守舍,趕緊召集了親戚朋友,商量這件事如何解決,馬大三怕大家害怕日本兵而不想管本不屬於自家的事情,於是便謊稱少了一個日本兵,全村人都要死。

他五舅老爺只好把日本兵押過來審問,誰知,小日本花屋小三郎只想以死效忠天皇,於是便破口大罵批圖激怒村民,而翻譯官也害怕這個日本兵死,於是便故意翻譯錯日本兵的話,想要為他在村民中求得一條活路。


可這「山上住的,水裡遊得」哪個村民都惹不起,只能想盡辦法讓這兩個「寶貝」好好的活著,不能弄死他們,也不能讓他們逃跑,更不能讓外界知道消息。

村長派出六旺去找遊擊隊長,然而隊長卻說從沒有委託過任何人替他們看管這兩個日本罪犯,這一下給村長弄蒙了,總留著這兩個禍害也不是辦法,於是大家又召集在一起開始討論解決辦法。


只有魚兒的老公公瘋七爺也在當時大喊著,我一個人把他倆都弄死算了,再挖個坑給他倆埋了。


最後迫於無奈,五舅姥爺便決定殺了這兩個日本兵,但是誰下手又成了一個難題,於是村裡面便決定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誰去下手。

可這馬大三兒卻又趕上了個「好運氣」,自己抽到了下手的籤,可當時的魚兒已經懷孕了,在她聽說了丈夫在自己懷孕時候殺人,生下來的孩子會是鬼胎時,便跟丈夫大吵大鬧,揚言說要離開馬大三。

可這馬大三是哪殺過人呢?到真正動手的時候他就慫了,偷偷的把兩人藏在了身後的烽火臺裡,每天還要偷偷送飯送水去養活他們。

可那個狡猾的翻譯卻偷偷教來觀摩他們的小孩說日語,小孩子在路上學日本人說話,就差點兒被日本部隊發現,全村的人知道之後痛罵馬大三,說就是他一家禍害了整個村子,馬大三這是嚇得痛哭流涕。

最後五舅姥爺支招,決定找一個會打槍的人來殺了這兩個日本人,於是便讓馬大三拿著一袋豆子出村找他的四表姐夫來幫忙殺人。

他的表姐給我知道後頭罵了馬大三一頓,以村外炮樓太小沒法殺人作為藉口, 收下的豆子後邊趕走了馬大三,楞是把憨厚的馬大三糊弄了過去,可看著馬大三離去的背影,表姐夫卻又突然不忍心了起來。

於是跟他說,我帶你去找當時清朝的劊子手吧,於是便找到了當時的「一刀劉」,在表姐夫的威逼利誘下一刀劉便答應了去解決那兩個小鬼子。

一刀劉到了炮樓,一下子便看出這個花屋小三郎是個日本人,於是亮出自己當年的架勢,只見這一刀劉手起刀落,隨著對方的慘叫聲結束,可這定眼一看,這一刀劉卻給他砍偏了,於是一刀劉順時感覺顏面無存,覺得自己年老體衰,便哭喊著奪門而逃。

而沒死成的花屋小三郎也不再像剛被俘虜時那樣的的趾高氣揚,像常人一樣,他低三下四的求村民饒他一條性命,並和村民說只要放他回去就能給他們帶來糧食,村民聽後,便覺得有道理,白養了兩個小鬼子,兩年多費了那麼多糧食和精力。

於是和小鬼子籤下協議按上紅手印兒。嗯,驢子馱著小鬼子回到了軍營。

而當時的日本已經投降,在花屋小三郎回到軍營的同時,日本隊長也接到了天皇的投降詔書,日本隊長嘴上感謝著馬大三以及眾村民對華吳小三郎兩年的照顧,答應以雙倍的糧食作為給村民們的獎勵,馬大三當時喜出望外,興高採烈的就回了村子。

馬大山想到中途可以接回在娘家的魚兒一起享福,不由得喜不自禁,但哪知他回掛甲臺村時,村裡已經是一片火海,日本軍隊屠殺了整個村子。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手了管理。一件事兒就是清除國內的漢奸,當年的日本翻譯官被殺了,是被俘虜的日本兵卻受到了優待。

馬大三為了報仇,喬裝成小販混入了戰俘營。趁機套路手中的武器就是一頓亂砍亂殺,花屋小三郎見狀嚇得抱頭鼠竄,但馬大三最後還是被國軍抓住。

審判結束。法官判處馬大山持刀行兇砍殺手無寸鐵的日本戰俘,判處死刑。最可笑的是死刑是由花屋小三郎執行。

花屋小三郎手持日本軍刀砍下了他的頭顱,頓時鮮血四濺。周圍一片喝彩,被砍下的頭顱在地上軲轆了幾圈後便一動不動了。

以上只是一個電影的大概內容,這是姜文唯一不認真講故事的電影,而且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姜文一直想用一部電影的形式來向世人呈現出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到底做了些什麼?

是為了最真實的還原,給世人一個真相。鬼子是人,更是我們的敵人,並不是像抗日神劇中演的,用手撕就能殺死的,中國人的海納百川也未必能在褲襠中藏雷,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了,並獲得了日本很多獎項。

被譽為日本人不為人知的那一面,至少說明了當時的狀況還是比較真實的。

我們再回到電影情節中去看,姜文的電影中蘊藏了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思考。

就像影片剛開始的一副對聯,雖然有點破舊,但從上面的字應該能看得出來,對聯的內容是「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

這個對聯有一個典故,明代禮部侍郎程敏政自幼聰慧過人,名聲在外。宰相李賢想找他做自己的女婿,於是就請他過來吃飯。

在菜桌上,李賢指著一個菜給出了上聯,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程敏政冷靜的對出了下聯,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需媒)

這副對聯兒表面是再說一個歷史典故,而實則像我們展示了一個在當時馬大三和魚兒的自由戀愛。

沒有媒人,更何況於是還是個年輕的寡婦,自己帶著一個幾歲大的孩子,

馬大三和魚兒之間的感情在當時來說是不得體的,是要被村民們戳脊梁骨的。

瘋七爺罵魚兒,我不是你爹,你這不要臉的養漢臭婆娘。

其實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這幅對聯,但是往往一部真正好的作品值得人深思的都體現在細節方面, 能把電影真正的做成一個藝術品,令後來觀看的人百看不厭,值得品味,這才是一個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電影中還有一些細節。就是電影中的牲口。姜文通常能將他們穿插在各種莫名其妙的低俗鏡頭中,讓整部電影更有了鄉土氣息,更貼地氣。

如果能夠迅速理解,就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驚喜,如果不理解,那麼可真就感覺低俗。

連對聯都不放過的導演怎麼能隨隨便便的拍一些很低俗的鏡頭穿插在電影中呢?

這一定是姜文導演特殊的用意,不管什麼電影,都喜歡用一些很奇特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人性,值得我們深思。

畜生其實映射了日本小隊長內心裡活動,小隊長和花屋小三郎是老鄉,在花屋小三郎失蹤半年後所有人都認為小三郎已經死了,但是大家萬萬沒想到他卻被關押在皇軍的炮樓底下。

後來又被村民用驢子馱著送了回來,這和高高在上的日本皇軍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簡直就是在侮辱小隊長和侮辱日本軍人。

特殊的藝術手法真實展現了當時每個人的心理狀態

小隊長十分生氣,但是他並沒有一刀砍死馬大三,而是在心裡醞釀著一個更加邪惡的計劃,決定一雪前恥為天皇復仇,為日本軍人的尊嚴復仇。

所以他要獎勵給馬大三更多的糧食,來場陸軍海軍大聯歡。小隊長這麼做也有責備海軍隊長洞察不明的意思

因此在掛甲臺村的聯歡會上,小隊長才一次次的忍受喝醉酒的六旺勾搭肩背拍腦袋。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刺激被村民養活了大半年的花屋小三郎。

想要重新喚醒華為小三郎內心的日軍獸性,最終他持刀砍死了六旺,在得到滿意的結果後,大隊長高喊著一個都別放過。

又用言語刺激野村,他因為經常給小孩子糖吃,當時魚兒的兒子便躲在了他的身後,但是也沒能逃過隊長的魔爪。

因為對日本人細緻入微的刻畫和描寫,使得日本人在電影裡的形象生動立體,所以日本人才承認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姜文拍的電影多半都有很深的內涵,他是一個更願意研究細節的人,他的電影你不去細細品味,根本發現不了其中的內涵。

只是我們自己想多了,一方面是霸氣外揚姜文,一方面是細膩手法創作理念。

我的理解是之後的姜文,想要用自最好的東西來體現自己的藝術才華,但是沒想到卻不符合國內大環境,被禁了

這片子從頭到尾唯一一個永遠正確的人就是瘋七爺,那個曾經高喊著要殺了那兩個小鬼子,後來又說它們會害死一村的人,都應驗了。

當日本人屠村的時候,這個老頭兒還放了唯一的一槍,殺掉了一個日本人。但為什麼偏偏在劇裡,他是個年老體弱的老瘋子?

正是因為真理永遠掌控在少數人的手上,這些人在人群中一定是特殊的。

相關焦點

  • 姜文與《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姜文自己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後,觀眾已經把他當大導演了。 看上了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後,姜文帶著幾個編劇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還是小說的路子,後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來了,他也漸漸找到了自己為啥要拍《鬼子來了》的理由。 姜文從小就愛看打仗片,能把《平原遊擊隊》《南徵北戰》的臺詞背下來。
  • 電影《鬼子來了》
    片名《鬼子來了》主演: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注意:很多沒看過的人以為是潘長江的《舉起手來》這是兩部電影劇情簡介抗日戰爭末期,故事發生在河北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臺的偏僻小村。一天夜裡,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
  • 姜文的《鬼子來了》為什麼被禁?
    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曾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的中國影片,在國內卻被打為禁片
  • 《鬼子來了》劇情核心分析
    《鬼子來了》是2000年由姜文導演的戰爭片,本片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本片表現抗日戰爭的角度特殊,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將從本片的劇情出發,以結尾一段極具表現力的砍頭劇情為核心分析。這部影片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說全片的各個方面都是為這部分做鋪墊——就是影片的結尾:姜文主演的村民「馬大三」被砍頭。馬大三被綁,跪在地上,邊上的日本人準備行刑,日本人用水洗淨武士刀,翻開馬大三的後衣領以露出脖子,將刀穩穩握住,瞄準馬大三的後脖。
  • 《一步之遙》,解析荒誕喜劇表象下的隱喻內涵和精神實質
    今天,我不想過多闡述姜文使用的電影技法,而是想圍繞故事及其背後的隱喻和內涵,逐步拆解影片帶給我們的思想啟示,讀懂這些啟示,觀眾會發現本片不過是姜文帶有「童真色彩」的浪漫唯美之作,也會清楚為何我們無法融入其中的緣由。
  • 《鬼子來了》,你記住的只有大哥大嫂過年好嗎?
    到現在我還記得自己10年前看完《鬼子來了》的震撼感覺,尤其是最後一幕,馬大三脫臼的嘴巴塞著布,頭在地上,看到的畫面由黑白變血紅。這種貫穿全片的震撼,是我在任何一部電影都沒有感受到的。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正值《讓子彈飛》熱映,那真是對姜文佩服的五體投地,於是在網上找姜文的其他電影出來看,《鬼子來了
  •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導演: 姜文編劇: 姜文 / 史健全 / 述平 / 尤鳳偉主演: 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叢志軍 / 更多...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唐山話上映日期: 2000-05-12(坎城電影節) / 2002-04-27(日本)片長: 139分鐘又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抗日戰爭末期,河北某偏僻鄉村掛甲臺的老實村民馬大三(姜文 飾)迎來棘手難題:某人將分別裝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
  • 有話好好說說陽光不怎麼燦爛、鬼子照常來了和讓子彈飛太久的姜文
    所以我姑且還是跳過此片,先講姜文被認為最好的和最成功的兩部影片,《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鬼子來了《鬼子來了》被認為是姜文最好的影片,也被認為在最好的華語片之列,我深表贊同。有人說在今天這片估計是過不了審了,甚至懷疑鬼子來了即使沒有因為偷偷參展,也是過不了審查的下場。不過熱鬧歸熱鬧,熱鬧完了我也就算了,所以也並沒有看過以《讓子彈飛》為開頭的號稱姜文「北洋三部曲」的後兩部。
  • 《鬼子來了》:走自己的姜文,尋找抗戰遺忘的角落
    從歷史性與藝術性的權衡來剖析,《鬼子來了》這部抗日影片無疑剝繹出兩者千絲萬縷的聯繫,實現了史學與美學的統一。作為一部抗日影片,本片不落主流抗日劇軍民戮力的窠臼。在這個世界裡,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結纓赴死,亦沒有毀家紓難,長歌當哭的慷慨義憤。
  • 復仇迷局,雜糅敘事,從《邪不壓正》中淺談姜文的個人導演風格
    除了《讓子彈飛》成為爆款,隨之而來的幾部新電影都無一不成為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再加上姜文大火前執導的幾部優秀經典影視作品被影迷們翻出(如:《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等等。),讓姜文導演徹底坐實了中國一線導演的地位。
  • 《一步之遙》戲劇化表達,極致的荒誕
    ,不外乎都是對《讓子彈飛》劇情的延續,但有一個點,很多人都猜中了,就是姜文下一部作品的發生地:浦東,或者說上海。一般來說,在電影裡,這種與主線故事關係不大的比賽內容都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但是姜文偏不,他找來了百老匯的專業舞者來承擔片中群舞部分的演出,不光開場舞盡心盡力,還把「花國大選」中的第一第二輪完整呈現。
  • 導演姜文為什麼要拍《鬼子來了》這部電影?
    答|百度派 @小時候騎過豬《鬼子來了》是姜文執導並主演的一部抗日題材影片,當時公映後,引起劇烈的反響,一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但可悲的是,這部電影在國內卻因為「歷史觀不正」而禁映。當十年以後,《鬼子來了》這部電影重新回到國內觀眾的視野中時,姜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也在採訪時被曝光出來,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導演姜文是如何述說拍這部影片的初衷的。姜文說: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的責任。在這部影片裡,日本軍屠殺的是真正的中國老百姓、中國平民。而事實上,當年日本軍也確實殺過很多中國老百姓。我的老家唐山就發生過這樣的慘案。
  • 【深度影評】《邪不壓正》:屋頂上的詩意與屋簷下的荒誕
    在那裡,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個姜文。他用極盡誇張的舞臺劇腔對白,幽默的段子,嘲諷漢奸、日本鬼子,以及當時社會背景下各種勢力的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的權謀世界。連珠炮一般,提高嗓門的對話,裝腔作勢的表演,讓人略感煩躁,這也是有些人不喜歡《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的原因。姜文曾解釋為何會有這些對白,是因自己是「話癆」,同時他認為電影的視、聽都重要。
  • 鬼子來了!【姜文]】30部電影合集!
    讓子彈繼續飛~~~《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 石山雄大 述平 姜武《讓子彈飛》豆瓣8.8分2010大陸 國產劇情
  • 中國最狂的導演姜文,他的電影中表達出了什麼?
    中國最具有荷爾蒙的導演,應該就是姜文,看他的電影有一種屬於男兒的沉痛快感。《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姜文導演的電影,雖然產量不多,好幾年才有一部作品,但每一部都是精品,值得一看再看。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複製官方劇情簡介)民國年間,花錢捐得縣長的馬邦德(葛優 飾)攜妻(劉嘉玲 飾)及隨從走馬上任。途經南國某地,遭劫匪張麻子(姜文 飾)一夥伏擊,隨從盡死,只夫妻二人僥倖活命。馬為保命,謊稱自己是縣長的湯 師爺。為湯師爺許下的財富所動,張麻子搖身一變化身縣長,帶著手下趕赴鵝城上任。有道是天高皇帝遠,鵝城地處偏僻,一方霸主黃四郎(周潤發 飾)隻手遮天,全然不將這個新來的縣長放在眼裡。
  • 荒誕奇才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真有意思
    姜文的民國三部曲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荒誕與諷刺,這其中的荒誕也是為諷刺服務的,姜文藉助民國這個大BUG時期,大膽的利用細節性的事件來諷刺現實生活中的鄙陋現象,意味深長。姜文的民國三部曲豆瓣評分依次是《讓子彈飛》8.8分,《邪不壓正》7.0分,《一步之遙》6.5分。這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讓子彈飛》,評分高有評分高的道理,這部電影是最為形象的,最為精彩的。
  • [姜文] 30部電影合集!再補→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石山雄大 述平 姜武《讓子彈飛》豆瓣8.8分2010大陸 國產劇情 喜劇 動作姜文 葛優 周潤發 劉嘉玲 陳坤 張默 姜武 周韻 廖凡 姚櫓 邵兵 苗圃 馮小剛 胡軍 馬珂 白冰 杜奕衡 李靜 胡明 危笑《紅高粱》豆瓣8.4分1988大陸 國產劇情 愛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鞏俐 滕汝駿 錢明
  • 姜文30部電影合集(含《鬼子來了》!)
    讓子彈繼續飛~~~《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 石山雄大 述平 姜武備用《讓子彈飛》
  • 【新片上映】《邪不壓正》,姜文終於盼到你了
    值此上映之際,今天鵝叔先帶大家來回顧一下姜文導演生涯的五部作品,看姜文是如何「成為」今天的姜文的。1994年1.《陽光燦爛的日子》豆瓣:8.8分姜文就此事,調侃自個說:「當演員的時候,導演拿獎,當導演的時候,演員拿獎,所以我現在就又導又演。」2000年2.《鬼子來了》豆瓣: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