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來了》:走自己的姜文,尋找抗戰遺忘的角落

2020-09-19 子辰lwcx

歷史是客觀世界的運動,藝術是主觀世界的記錄。歷史與藝術不可能是形影相弔的,但「歷史的回歸」必然需要「後人藝術的重塑」。

從歷史性與藝術性的權衡來剖析,《鬼子來了》這部抗日影片無疑剝繹出兩者千絲萬縷的聯繫,實現了史學與美學的統一。

作為一部抗日影片,本片不落主流抗日劇軍民戮力的窠臼。在這個世界裡,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結纓赴死,亦沒有毀家紓難,長歌當哭的慷慨義憤。這裡,只有一個個胼手胝足,手無寸鐵的農民,和一段抗戰尾聲的特別的抗日故事。

這個故事,描述的是同一個肝腸寸斷的時代裡的另一個抗戰。

愚昧的群氓主義

風起於青萍之末,影片以馬大三個體為中心,帶領觀眾了解真實的農民群像,透過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我們可以窺見舊時代整個勞動社會的悲涼與酸苦。

勞動社會是複雜的,萬物都能寄附於農民生活的大地上,當然可以走進人們的內心。勤勞可以滋養善良淳樸的苗,貧窮亦能夠萌生顢頇自私的芽。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之源,同時也將他們的身心束之匱乏。

當輾轉溝壑,目不識丁的農民的脖頸懸在生死的界線,求生自然成為了他腦海中唯一浮現的本能。在之後的幾個情境中,馬大三把全村人的命銜在嘴邊、人未殺成村民妄加指責,兄弟擁牆等等情節,都表現了勞動社會特有的小農氣息和鄉土觀念。因為愚昧,所以自私;因為怕死,所以推諉。這正是一種典型的群氓效應——有福,可以同享;有難,不能同當。但是,大三與村民之間是個體與宗族集體的關係,個人的命運同整體的存亡始終保持著聯繫,所以命運才會千鈞不撓地降臨在所有人身上。

最後的獻祭品

在日本軍屠戮村民時,鏡頭以極大的藝術張力展示了鬼子殺戮百姓時人性的泯滅。嘹亮的軍歌夾雜著悽厲的慘叫與哀鳴迴蕩在迂闊的夜空,盛大的死亡逐漸凝滯為一個可怖的空間——這個空間裡,充斥著對死亡的歌頌,流溢出血腥的狂歡,這個空間來自另一個世界,它屬於嗜血的惡鬼,只能被稱為地獄的光景。瘋狂屠戮的最後,日本天皇投降的聲音傳來,一切罪孽與醜陋都葬身在燎燎的火海。高昂的軍樂,黑白的畫面,殘酷的屠殺,三者的交織上演了一場死亡的遊行。

軍國主義欺騙了寬恕軍國主義的人,這是誰的錯誤?馬大三的自作主張?花屋的背棄?村民的懵懂無知?還是歸咎於這個荒誕不經的時代?累累的荒城與氤氳在餘燼中的悲哀,只能以荒謬來定義。對於我來說,命運的捉弄恰恰是各個因素共同的琢磨,是一種蝴蝶效應,磅礴挺進之餘,無暇光顧人類的悲歡。

個人與時代的悲劇

馬大三選擇了復仇,他的復仇是必然的。在鄉土中國,宗族社會的集體觀念迫使每一個獨立主體積極或消極地做出與集體產生共鳴的行動。馬大三以有意識的復仇對這些罪人宣洩無意義的憤懣,諷刺而荒誕的是,狼奔豺突的日本戰俘卻向中國軍人發出陣陣求救。怨之深,恨之切,只能伴隨此刻背景娓娓奏起的一曲輓歌細細咀嚼。

影片的結局以馬大三的死而告終,他的死同樣充滿了荒誕感:黑白分明的世界在一個滾落的頭顱眼中突然變得多彩。幾個耐人尋味的面部特寫過後,畫面渲染為一個血紅的世界,屍首分離的瞬息陶鑄成歷史的永恆。歷史或許就是一場黑色的幽默吧。

姜文通過離經叛道的筆觸提挈出一個特殊維度的

抗日戰爭。一言以蔽之,《鬼子來了》講述的是大時代背景下勞動人民面對生死抉擇時的茫然自失與無所依傍。就階級社會而言,他們處於社會底端,背負著千千萬萬個「我」強施於己的重軛;從民族關係來看,無數的農民仍需面對日本軍國的虐殺和掠奪。戰爭是人道主義的災難,人無法戰勝處境,也就難以葆有尊嚴,享有平等。弱勢群體始終是孤立無援的。同時,這部看似令國人氣餒的抗日片也滲透著姜文對民族精神的一種反思。藝術是一束光,能夠照亮民族歷史遺忘的角落,挖掘苦難記憶中的苦澀,也是人道主義與民族未來的印鑑。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正在進行的歷史」。在歷史虛無主義泛濫成河的今日,在軍國主義沉渣泛起的今日,這部影片是否可以對我們的生存方式產生或多或少的啟示呢?

相關焦點

  • 姜文與《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姜文自己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後,觀眾已經把他當大導演了。 看上了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後,姜文帶著幾個編劇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還是小說的路子,後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來了,他也漸漸找到了自己為啥要拍《鬼子來了》的理由。 姜文從小就愛看打仗片,能把《平原遊擊隊》《南徵北戰》的臺詞背下來。
  • 姜文的《鬼子來了》為什麼被禁?
    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曾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的中國影片,在國內卻被打為禁片
  • 二十年來最好的抗日電影,姜文經典之作《鬼子來了》
    一九九八年,姜文開始著手拍攝一部抗日電影,姜文對中日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與見解,當時姜文看到了尤鳳偉的《生存》,覺得《生存》這部小說符合自己心中的理解,於是就以這部小說為原型,開始創作劇本。整部《鬼子來了》總共借了《生存》中大概百分之十的內容,剩下的內容都是姜文和其他的幾位編劇創作完成的,整個劇本創作階段,姜文和編劇們接觸了大量的抗日老兵和日本人,所有的這些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劇本。
  •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高清完整版導演: 姜文編劇: 姜文 / 史健全 / 述平 / 尤鳳偉主演: 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叢志軍 / 更多...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唐山話上映日期: 2000-05-12(坎城電影節) / 2002-04-27(日本)片長: 139分鐘又名: Devils on the Doorstep抗日戰爭末期,河北某偏僻鄉村掛甲臺的老實村民馬大三(姜文 飾)迎來棘手難題:某人將分別裝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
  • 導演姜文為什麼要拍《鬼子來了》這部電影?
    答|百度派 @小時候騎過豬《鬼子來了》是姜文執導並主演的一部抗日題材影片,當時公映後,引起劇烈的反響,一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但可悲的是,這部電影在國內卻因為「歷史觀不正」而禁映。當十年以後,《鬼子來了》這部電影重新回到國內觀眾的視野中時,姜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也在採訪時被曝光出來,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導演姜文是如何述說拍這部影片的初衷的。姜文說: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的責任。在這部影片裡,日本軍屠殺的是真正的中國老百姓、中國平民。而事實上,當年日本軍也確實殺過很多中國老百姓。我的老家唐山就發生過這樣的慘案。
  • 姜文主演的《鬼子來了》沒有迎合觀眾口味,卻得到外媒的一致認可
    姜文是中國眾多男演員中的實力派,演過許多優秀的電影,也在國際上拿過許多大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他的電影為何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吧。在2000年,曾上映一部以戰爭為主題的黑白電影,正是姜文主演的《鬼子來了》。這部電影無論是從色彩上還是選材上都吊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就像人紅是非多一樣,好的電影也會受到大家的爭議。
  • 姜文的《鬼子來了》,劇情荒誕卻又真實的可怕,淺談片中隱喻
    2000年影片《鬼子來了》與觀眾們見面,無奈的是它的命運卻並不順利!《鬼子來了》在審查的過程中並不是特別順利,廣電總局沒有通過這部影片。姜文對此深表不滿,於是帶著這部影片前去參加了坎城比賽。《鬼子來了》之前引發過各界強烈的爭議,有人發文稱姜文懂法犯法,就差起訴這一步了。
  • 《鬼子來了》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最好先重溫一下《鐵道遊擊隊》《平原遊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等等抗日老電影,《鬼子來了》的意義,大部分是在同這些影片的對照中產生中,所以某些專業「搞」電影的人說,丫姜文不過就是取了個巧。至於「取巧」二字是不是足以推翻整部影片,他們沒有說。《鬼子來了》的故事起因,是那個從來沒有露面的「我」。
  • 從「鬼子來了」到「邪不壓正」,姜文是否對市場妥協
    姜文的導演生涯走過了24年,從「陽光」的橫空出世到「邪不壓正」毀譽參半。姜文23年的導演生涯,導出過蜚譽國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等藝術片,也拍出過《讓子彈飛》今天看依然十分優秀的商業片。
  • 長沙抗戰老兵的故事:他們只期望不被遺忘
    他叫王光亞,今年100歲,是長沙倖存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軍人不怕犧牲,但是害怕遺忘。請不要忘記抗戰和犧牲的戰士。」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王光亞感慨。「七七事變」76周年紀念日之際,記者走訪長沙抗戰老兵,聽他們的故事。
  • 鬼子來了,導演意識形態「表象」之下的深層次思考
    執導的影片《鬼子來了》。改編成電影時,導演兼編劇姜文對此做了較大的改動。原著的反侵略主題被擱置,姜文提煉了原著中「中國農民愚昧」和「戰爭荒誕」的這一方面,直面日軍侵華時,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國民劣根性,注入了更多的民族憂患意識。該片雖然是以中國的抗日戰爭為背景,但是取材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抗戰事跡,與歌頌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戰主旋律電影在立意取向、價值觀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背離。
  • 鬼子來了!【姜文]】30部電影合集!
    讓子彈繼續飛~~~《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 石山雄大 述平 姜武《讓子彈飛》豆瓣8.8分2010大陸 國產劇情
  • 長沙抗戰老兵們的故事:他們只期望不被遺忘
    他叫王光亞,今年100歲,是長沙倖存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軍人不怕犧牲,但是害怕遺忘。請不要忘記抗戰和犧牲的戰士。」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王光亞感慨。  「七七事變」76周年紀念日之際,記者走訪長沙抗戰老兵,聽他們的故事。
  • 砍了那個馬大三:《鬼子來了》往事
    鬼子 為什麼要拍《鬼子來了》,姜文自己也說不清楚 看上了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後,姜文帶著幾個編劇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還是小說的路子,後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來了,他也漸漸找到了自己為啥要拍《鬼子來了》的理由。 姜文從小就愛看打仗片,能把《
  • 豆瓣評分9.1 一部你絕對沒看過的抗戰電影,姜文經典成名作品
    後來也有人採訪姜文,他是這麼回答的:我為什不讓中國人痛痛快快的打鬼子,那是因為我要改變一些抗戰老片尤其是給日本觀眾造成的一種誤解,比如說,這些老電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他們就會告訴後代,你們看中國老百姓哪個不是間諜,他們哪個不是不穿軍裝的軍人,他們老百姓都能殺我們軍人,既然他們是全民皆兵,那麼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全民殲滅。於是,我們的這些抗戰電影就成了他們掩蓋當年屠殺中國百姓的把柄。
  • [姜文] 30部電影合集!再補→鬼子來了~~
    [姜文] 30部電影合集!讓子彈繼續飛~~~《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
  • 有話好好說說陽光不怎麼燦爛、鬼子照常來了和讓子彈飛太久的姜文
    ,和唯一他自己沒有出演重要角色的作品。所以我姑且還是跳過此片,先講姜文被認為最好的和最成功的兩部影片,《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鬼子來了《鬼子來了》被認為是姜文最好的影片,也被認為在最好的華語片之列,我深表贊同。
  • 《鬼子來了》:一部有關悲劇人性的國產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鬼子來了《鬼子來了》由姜文執導的一部抗戰喜劇電影,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鬼子來了與大多數抗戰電影所不同的是,《鬼子來了》並不是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或者是體現戰爭的慘烈與悲痛,它只是表達出戰爭期間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那種在日統區戰戰兢兢,甚至是沒有尊嚴活著的狀態。
  • 姜文30部電影合集(含《鬼子來了》!)
    讓子彈繼續飛~~~《鬼子來了》豆瓣9.2分2000大陸 國產劇情 歷史 戰爭姜文 香川照之 袁丁 姜宏波 叢志軍 李從喜 澤田謙也 李海濱 蔡衛東 陳述 陳蓮梅 史建全 陳強 宮路佳具 吳大維 梶岡潤一 石山雄大 述平 姜武備用《讓子彈飛》
  • 抗日神劇的遮羞布,早在20年前就被姜文狠狠扒了
    姜文是在2000年4月,帶著《鬼子來了》去的坎城電影節。那時候,本片還沒有在國內通過審查,那些審查意見,姜文也沒有照辦。後來,《鬼子來了》在坎城獲得了評審團大獎。但在國內,被禁止公映了。但到了今天,豆瓣上,《鬼子來了》成為姜文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作品(不算姜文客串演出的《我愛我家》和《大宅門》):43.5萬人打出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