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春晚」,臺詞是請蘇東坡寫的|史太Long

2021-02-19 南都周刊

通過蘇軾撰寫的「教坊詞」,並參考《東京夢華錄》對天寧節國宴文娛匯演的描述,我們可以還原出宋代「春晚」的大致過程。

文 | 吳鉤 

宋朝也有「春晚聯歡晚會」嗎?不太嚴格地說,有的。因為按照慣例,每年元旦(正月初一),朝廷要舉行國宴,參與宴會的有宋朝君主、文武百官,以及遼國、西夏、高麗、大理等派來的「賀正旦使」。席間,照例有教坊伶人進演歌舞、百戲、雜劇等文娛節目。這一套在元旦國宴上表演的文娛節目,我們不妨稱為宋朝人的「春晚」。

宋朝的「春晚」不但有文娛表演,還有節目主持人,或者說,有報幕員,叫做「竹竿子」,因為他們登場報幕時,總是手持一根「竹竿拂塵」。宋朝國宴上的所有大型文娛表演,都有「竹竿子」主持節目。

「竹竿子」念的報幕詞,宋人稱之為「教坊詞」,一般由翰林學士撰寫,我們熟悉的蘇軾學士就寫過好幾套「教坊詞」,其中包括元祐四年(1089)的《紫宸殿正旦教坊詞》,翻譯成現在的話,便是「1089蛇年紫宸殿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串詞」。蘇大學士「教坊詞」的文風,還真的挺像上世紀80年代的報幕詞。為了讓諸位看官領略一下報幕詞的風採,我下面會將蘇軾的一部分「教坊詞」翻譯成報幕詞體。

通過蘇軾撰寫的「教坊詞」,並參考《東京夢華錄》對天寧節(宋徽宗壽辰)國宴文娛匯演的描述,我們可以還原出宋代「春晚」的大致過程。

宋朝的春節國宴,照例要喝九盞御酒,每喝一盞酒,則欣賞一段文娛節目。第一盞酒與第二盞酒的文娛節目,都是歌舞:先由「歌板色」(教坊歌手)唱曲子;然後舞者入場,「對舞數拍」。

第三盞酒表演的節目,是非常精彩的「百戲」:「藝人或男或女,皆紅巾彩服。殿前自有石鑴柱窠,百戲入場,旋立其戲竿」——表演「百戲」的藝人登場,在宴殿的「石鑴柱窠」豎起戲竿。為什麼要豎立戲竿呢?因為宋人所說的「百戲」,是指「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盞注、踢瓶、筋鬥、擎戴」等節目,都是在戲竿上表演,即今天的雜技。

第四盞酒時,「竹竿子」要登臺致詞,講一些吉祥喜慶的祝福語,如蘇軾元祐四年給紫宸殿正旦國宴撰寫的教坊致語是這樣的:「恭惟皇帝陛下,躬履至仁,誕膺眷命。法天地四時之運,民日用而不知;傳祖宗六聖之心,我無為而自化。九德鹹事,三年有成。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人神相慶,夷夏來同。」

「竹竿子」致詞完畢,教坊眾伶人齊聲喊口號:「九霄清蹕一聲雷,萬物欣榮意已開。曉日自隨天仗出,春風不待鬥杓回。」然後,「竹竿子」用朗誦腔說道:「東風送來了春天的旋律,舞者迎來了春天的陽光。我們飲酒迎春,我們載歌載舞。有請教坊合曲。」(蘇軾原文:東風應律,南籥在庭。餞臘迎春,方慶三朝之會;登歌下管,願聞九奏之和。上悅天顏,教坊合曲。)教坊伶人登場合唱。

合唱畢,飲第五盞酒,輪到小兒隊登場表演大型舞蹈。「竹竿子」先出來報幕:「各位藝人的表演如此精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躍躍欲試。值此春回大地之際,小朋友也忍不住要登臺獻藝。下面有請教坊小兒隊。」(蘇軾原文:工師奏技,鹹踴躍以在庭;稚孺聞音,亦迴翔而赴節。方資共樂,豈間微情。上奉宸歡,教坊小兒入隊。)

教坊小兒隊由200多名年約十二三歲的少年藝人組成,他們身著緋綠、紫青色花衫,手執花枝,分成四列進場。領頭的四名紫衫少年手舉貼金牌子,擂鼓而進,牌子上面寫著小兒隊的隊名:「仙山來絳節,雲海戲群鴻。」

「竹竿子」先問小兒隊的領隊:「騷年,今日登場獻演,可有什麼感想要說?」(蘇軾原文:何彼垂髫之侶,欲陳振袂之能。必有來誠,少前敷奏。)少年領隊上前致語,講些吉祥話。隨後,「樂作,(眾少年)群舞合唱,且舞且唱」。

小兒隊舞畢,教坊伶人上場演雜劇。宋代的雜劇跟元明清時期的雜劇不一樣,元明清雜劇是完整的戲劇;宋雜劇則是簡短的滑稽表演,所以又稱「滑稽戲」,同今日的相聲、小品差不多。國宴上的雜劇通常會表演兩段,前段叫做「豔段」,由雜劇伶人臨場發揮,意在逗人一笑;後段為正雜劇,是有劇本的戲劇表演。

宋朝伶人表演「豔段」,喜歡將時務編入戲中,專拿高官開涮。我們耳熟能詳的宋代權臣,如王安石、蔡京、秦檜、韓侂胄、史彌遠等,都曾被雜劇伶人狠狠譏諷過。對了,撰寫多篇「教坊詞」的蘇軾也被伶人開過玩笑。

為讓列位看官見識見識宋代雜劇譏諷時政的風格,我轉述宋徽宗時期內廷表演的一出滑稽戲吧:

三名雜劇伶人飾演成儒生、道士與僧人,各自解說其教義。儒生先說:「吾之所學,仁義禮智信,曰『五常』。」然後採引經書,闡述「五常」之大義。道士接著說:「吾之所學,金木水火土,曰『五行』。」亦引經據典,誇說教義。

輪到僧人說話,只見他雙掌合十,說:「你們兩個,腐生常談,不足聽。吾之所學,生老病死苦,曰『五化』。藏經淵奧,非汝等所得聞,當以現世佛菩薩法理之妙為汝陳之。不服,請問我。」

儒生與道人便問他:「何謂生?」僧人說:「內自太學闢雍,外至下州偏縣,凡秀才讀書,盡為三捨生。華屋美饌,月書季考,三歲大比,脫白掛綠,上可以為卿相。國家之於生也如此。」

又問:「何謂老?」僧人說:「老而孤獨貧困,必淪溝壑。今所在立孤老院(宋朝的福利養老院),養之終身。國家之於老也如此。」

又問:「何謂病?」僧人說:「不幸而有病,家貧不能拯療,於是有安濟坊(宋朝的福利醫院),使之存處,差醫付藥,責以十全之效。其於病也如此。」

又問:「何謂死?」僧人說:「死者人所不免,唯窮民無所歸,則擇空隙地為漏澤園(宋朝的福利公墓),無以殮,則與之棺,使得葬埋,春秋享祀,恩及泉壤。其於死也如此。」

最後問:「何謂苦?」僧人「瞑目不應」,神情很是悲苦。儒生與道人催促再三,僧人才「蹙額」答道:「只是百姓一般受無量苦。」

雜劇伶人演這齣戲,是譏諷宋徽宗與宰相蔡京當時推行的「國家福利政策」,導致稅負沉重,老百姓因此遭受「無量苦」。宋徽宗聽後,「惻然長思,弗以為罪」。由此也可見宋朝雜劇伶人膽識之過人。

不過,宋朝伶人在「春晚」上表演雜劇,還是要講點分寸,「不敢深作諧謔」,因為有外國的「賀正旦使」在場,不可有失體統。換句話說,若沒有外國使者在場,雜劇伶人的表演會非常放肆。

我們都知道,宋朝流行蹴鞠,球技傲視全世界,「春晚」中當然要露一手。於是,在飲第六盞酒時,「殿前旋立球門,約高三丈許,雜彩結絡,留門一尺許」,大宋兩支「皇家足球隊」登場:左軍十六人,身著紅錦衫;右軍十六人,皆著青錦衣,雙方立於球門兩邊對壘(沒錯,宋朝蹴鞠的球門設在球場中間),得勝的一方可獲得「銀碗錦彩」。

第七盞酒的節目是女童隊獻演。女童隊由400餘名「容豔過人」的妙齡少女組成,表演形式跟小兒隊差不多。

第八盞酒,又是「歌板色」唱曲子。

飲至第九盞酒,大宋「皇家相撲手」上場表演相撲賽。

隨著第九盞酒飲畢,相撲比賽表演結束,「竹竿子」登臺作謝幕詞:「難忘今宵,盛世的歌聲我們同分享;難忘今宵,明日的樂章我們再譜寫。讓我們拜別陛下,盡歡歸去。」(蘇軾原文:酒闌金殿,既均湛露之恩;漏減銅壺,曲盡風流之妙。望彤墀而申祝,整翠袖以言歸。再拜天階,相將好去。)

至此,大宋「春節聯歡晚會」降下帷幕。

來源|南都周刊

END

轉自我們都愛宋朝(ID:wugoudasong)。一個講述宋朝故事、發現大宋文明的訂閱號。小南的小夥伴。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眾號。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宋朝的「春晚」,臺詞是請蘇東坡寫的
    宋朝也有「春晚聯歡晚會」嗎?不太嚴格地說,有的。
  • 大宋朝就有春晚?這事得問蘇東坡
    「宋朝就有春晚了?」這個話題最近上了微博熱搜,大宋朝真的有春晚嗎?這事得問蘇東坡。蘇東坡有一文兼詩,名叫《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篇幅太長,文後再附),不大出名,題目看起來也平平無奇,但其實那就是一篇「大宋朝春晚整晚節目臺詞」。
  • 宋朝皇帝的菜,米其林能給幾星?|史太Long
    文 | 吳鉤吃飯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古代皇帝平日吃的到底是什麼飯菜?恰好,周密《武林舊事》與陳世崇《隨隱漫錄》均收錄有紹興二十一年(1151)十月清河郡王張俊宴請宋高宗的菜單,從這份菜單,你可以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豪華天宴,相比之下,什麼「40萬元一餐」的所謂豪宴未免顯得太鄉土味了。張俊豪華到什麼程度呢?
  • 劉敏濤 |宋朝小日子25【宋朝飲料】炎炎夏日,請你喝杯冷飲
    宋朝人也喜歡喝漿水。漿水是宋朝的乳酸飲料,做法很簡單:米飯煮熟,倒入缸中,用乾淨的冷水浸泡五六天,讓其發酵,稍微變酸後便可以倒出湯水飲用。不可以太酸,太酸的話就會很難喝。宋朝人還會根據個人口味,在漿水裡加入蜂蜜、花果,做成荔枝漿水、桂花漿水、木瓜漿水等,喝上去酸酸甜甜的,還有花果香,純天然,不加香精。渴水呢?
  • 喬峰真要生在宋朝,又何必自殺?|史太Long
    文 | 吳鉤喬峰的人生悲劇始於他的身份錯位:身為宋朝丐幫幫主,卻是一名契丹人。當契丹人身世的秘密被公開之後,不但喬峰自己產生了身份認同的迷茫,而且整個丐幫與中原武林都將他當成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國家公敵。最後,處於大宋、大遼夾縫中的喬峰進退兩退,只好選擇了自殺。
  • 宋朝這個法律條款,令蘇東坡不敢給王朝雲正室的名分
    其實這首詩應該是寫給王朝雲的,自古美女配才子,王朝雲見到了聞名天下的蘇東坡也是芳心暗許,最後蘇東坡為朝雲贖身,讓她成為了自己的侍女。當時跟隨蘇東坡的侍女很多,但懂得蘇東坡心思的只有王朝雲。
  • 蘇東坡在世時 《木石圖》能賣到天價嗎
    有一天,馮道士遇見劉良佐,向劉良佐展示這幅畫,請劉良佐品題。劉良佐欣然答應,不僅寫了題跋,而且還請「海嶽翁」一起在跋文後賦詩。  「海嶽翁」是誰呢?就是北宋後期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米芾。  劉良佐先賦詩:  舊夢雲生石,浮榮脫木衣。  支離天壽永,磊落世緣微。  展卷似人喜,閉門知己稀。  家林有此景,愧我獨忘歸。
  • 蘇東坡的另一面:把懷孕的愛妾當禮物送人,拿女人換馬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他出生於公元1037年。蘇東坡寫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文章,比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不論是詩、詞、賦,蘇東坡都是當時一絕。不僅如此,蘇東坡還是一位在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他是北宋朝廷當中的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與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相提並論。
  • 史太long
  • 天上一顆星 地上一個人 奎星下凡的蘇東坡
    中國民間傳說,唐朝郭子儀是白虎星下凡,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宋朝包拯是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下凡,輔佐天子治理天下。古典小說《水滸傳》講到,梁山上的108位好漢是36個天罡星和72個地煞星轉世。世人神往天界,在歷代留下許多豐富的傳說。
  • 蘇東坡與東坡泡菜,做法源自宋朝
    大家都對咱們蘇東坡老人家再熟悉不過了噻.但是你知道嗎?
  • 蘇東坡的故事,只有蘇軾講得好
    比林語堂的文學本更權威的蘇東坡傳記,有王水照版、王水照朱剛合著版、曾棗莊版、李一冰版等。沒有蘇軾,很多成語不見了,從「衝口而出」到「如泣如訴」。沒有蘇軾,中國文化少了一大片絕美絕妙絕勝的壯闊風光。連反對蘇東坡的朱熹都說,「蘇氏文辭偉麗,近世無匹。」如果沒有蘇東坡,宋朝就不是一個文化大帝國。俗常的弱宋之稱,實際源自宋朝疆土的侷促、軍事成績的尷尬,連帶著文化的分數也被拉低。
  • 電視劇《蘇東坡》有看點!
    在創作上,該劇以正史、民間傳說以及蘇東坡詩文為線索和素材,更融入了一定的「戲說」成分,以蘇軾一生的坎坷經歷為敘事主線,刻畫出一個集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大思想家、大書法家等多重身份於一體的豐滿的「蘇東坡」人物形象。飾演蘇東坡的著名演員陸毅在劇中的表現是一大亮點。陸毅通過這部文化底蘊極深的片子,挑戰了自己突破演技的能力。劇中,主人公蘇東坡從青年到老年,年齡跨度很大。
  • 蘇東坡:教你「真香」兩個字怎麼寫
    作為橫空出世的天才,東坡幾乎無所不讀,經傳子史之外,不論佛經、道藏、小說、雜記,到手皆讀。蘇軾的知識範圍,無邊無際,加以生活經驗又那麼豐富,見聞寬廣,皆非常人所及。從蘇東坡青年時代,自蜀入汴開始,直至客死常州為止,四十餘年,蘇東坡不斷寫下的詩篇,傳今者二千四百餘首。愛讀蘇詩者之眾,從事批註蘇詩的人,傳有百家以上。
  • 是《蘇東坡》,還是一起上春晚呢?
    隨著新年的臨近,2018春晚也即將到來,大家對於春晚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南胡北趙上春晚,所以近來也傳出來胡歌和趙麗穎合作上春晚的消息。不管消息真假,都能讓人期待不少此外,還有一個可信度比較高的消息,就是胡歌和趙麗穎將合作出演《蘇東坡》。
  • 人生問題千萬種,蘇東坡都懂
    蘇東坡在文化界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故宮「蘇東坡大展」現場蘇東坡不是二次元,蘇東坡是三次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蘇東坡跟我們一樣每天寫微博刷朋友圈,喜歡點讚與被點讚。操著一口我們時代的白話文,說著我們時代的故事,唱著我們時代的歌,信仰著我們渴望的信仰。蘇東坡跟我們一樣喜歡故鄉,喜歡旅行。
  • So long你以為是太長?什麼太長?別傻了~
    因為太悲傷反而不能和我的朋友們好好道別 那再見還有哪些表達呢?聽節目就知道啦!👇(和鱷魚無關,只是押韻)So long. / Bye bye.再見。不同情況:Do not forget to come back.別忘記要回來哦。(當對方跟你說完再見後)
  • 蘇東坡與佛印 · 誰比較聰明?
    能讓宋朝一代才子蘇東坡服氣的人物,一定不簡單。
  • 劉敏濤 |宋朝小日子21【宋朝酒樓】夜深燈火上樊樓
    王安石在樊樓喝過酒,寫了一首《登豐樂樓》,大概意思是說,站在樊樓的頂層,可以俯視皇宮。可見樊樓很高。宋朝人說:「樊樓乃京師酒肆之甲,飲徒常千餘人。」竟然能夠接待一千人,這等規模,放在今日,也稱得上豪華了。
  • 蘇東坡與好友陳季常軼事
    黃庭堅也給陳季常寫過信,信裡開玩笑說:「聽說柳夫人時常要看醫吃藥,想來您晚年已漸漸對清淨之樂感興趣,也不新納姬妾,夫人還有什麼憂慮以至於患病呢?」        其實也不能怪柳氏。陳季常年輕時為人浪漫,又羨慕遊俠,喜歡遊山玩水,還常常用馬馱著歌姬隨行。柳夫人對他萬般防範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說蘇東坡,他與陳季常相識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