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APP升級!可查18類收入明細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昨天(1月2日)獲悉,國家稅務總局在個稅APP推出了個人全國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能實時查詢2019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大項18類收入明細和已申報個稅金額。稅務總局同時披露,為避免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扎堆兒辦理導致網絡或辦稅廳擁堵的問題,稅務機關已確定將分期分批引導納稅人辦理。

現在市民打開個稅APP,首頁的常用業務中增加了「收入納稅明細查詢」欄目。市民選擇納稅年度和所得類型後,可查詢到工資薪金、內退補償金、個人股權激勵收入、一般勞務報酬所得、其他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共18類收入明細。

「個人在進行年度彙算清繳之前,首先應查詢『任職受僱信息』,看自己是否被無關單位『錄用』。」工作人員解釋,「被入職」的人,或許正被別人用作「避稅」的工具。在收入固定的情況下,有不法單位會利用多張身份證拆分收入,達到避稅的效果。而「被入職」的人收入沒有實際增加,需要年度彙算的總收入卻「被增加」,納稅額也會隨之增加。

目前「收入納稅明細查詢」欄目可顯示市民2019年度的18類收入明細,包括收入類別和金額、稅款金額、扣繳單位等多項細節。市民如果確信某項收入與自己無關,或申報內容有誤,可在該欄目內直接通過分項或批量申訴功能進行投訴。

稅務總局所得稅司負責人介紹,為避免個稅年度彙算扎堆兒辦理導致網絡或辦稅廳擁堵的問題,稅務機關已確定將分期分批引導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不過,如果一些納稅人確實需要在稅務部門通知的時間段之前或之後辦理,也可向稅務部門預約或者通過網上稅務局遠程辦理。

此外,針對納稅人委託中介代辦,稅務部門明確表示,已發文要求中介不得以稅務機關名義或利用公益活動之機招攬生意,更不得巧立名目亂收費。納稅人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可向稅務部門舉報。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還提到了申報信息和資料留存,規定納稅人以及代辦年度彙算的扣繳義務人,需將年度彙算申報表以及與納稅人綜合所得收入、扣除、已繳稅額或稅收優惠等相關資料,自年度彙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5年。

針對扣繳義務人是否應當代辦年度彙算,徵求意見稿中寫明,扣繳義務人「應當」為職工辦理彙算清繳。「但單位對於員工在單位外部取得收入不了解,如果讓企業一起承擔義務,企業的稅務風險也很大。」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表示。

對此稅務總局所得稅司負責人解釋,絕大多數個人財稅知識欠缺,而扣繳單位更了解個人的主要收入和納稅情況。因此《公告》保留了「納稅人向扣繳義務人提出代辦要求的,扣繳義務人應當代為辦理」的制度安排。

不過《公告》也作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例如為清晰界定扣繳單位和納稅人之間的法律責任,明確納稅人要對其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個稅APP能查18類收入明細
    記者昨天獲悉,國家稅務總局在個稅APP推出了個人全國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能實時查詢2019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大項18類收入明細和已申報個稅金額。稅務總局同時披露,為避免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扎堆兒辦理導致網絡或辦稅廳擁堵的問題,稅務機關已確定將分期分批引導納稅人辦理。
  • 個稅APP能查18類收入明細 年度彙算清繳將分期分批辦理
    原標題:個稅APP能查18類收入明細記者昨天獲悉,國家稅務總局在個稅APP推出了個人全國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能實時查詢2019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大項18類收入明細和已申報個稅金額。
  • 個稅APP可查詢年度收入納稅明細
    原標題:個稅APP可查詢年度收入納稅明細   昨日,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個人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納稅人可登錄查看年度收入納稅情況。   記者登錄「個人所得稅」APP,看到「常用業務」下已經出現「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
  • 個稅App現可查詢收入納稅明細 事關你的錢包
    新版本開放了「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給納稅人查詢2019年之後的收入數據和納稅情況,方便納稅人做2019年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事實上,支付寶和微信的城市服務都早已上線了個稅等稅務情況查詢功能,然而跟個人所得稅APP一比,才知道有差距。因為個人所得稅APP記錄得太仔細了! 你去年全年的綜合收入是多少?
  • 去年交了多少稅,個稅App能查了
    新版本最主要的變化是新增「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納稅人可登錄查看年度收入納稅情況,從而為2020年3月1日啟動的2019年度個稅彙算做好準備。如果查詢發現納稅有出入,可直接在App上發起申訴。記者朱文科2019年交了多少稅登錄個稅App就能查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首頁的「常用業務」下已經出現「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點擊進入,選擇「2019年度」及「全部」所得類型(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共4大項18類),隨即顯示2019年度每筆綜合所得收入額及應補(退)稅額。
  • 個稅App能查納稅明細了,有問題可直接申訴
    2020年1月6日,在某單位上班的李娜,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查詢到她個人2019年每個月的納稅明細。2020年1月6日,「個人所得稅」App發布更新版本1.2.2,新版本最主要的變化是新增「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納稅人只需登錄查看年度收入納稅情況,為2020年3月啟動的2019年度個稅彙算做好準備。如果查詢發現收入和納稅情況有出入,也可直接在App上發起申訴。
  • 快速查詢收入納稅明細,哪裡查?怎麼查?看圖解→
    快速查詢收入納稅明細,哪裡查?怎麼查?市稅務局說,個稅APP和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上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已上線,可以一鍵快速查詢個人收入明細、納稅明細等。具體操作來看圖解↓個稅APP端Step 1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進入首頁。
  •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 可查詢收入和納稅明細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 可查詢收入和納稅明細金羊網  作者:唐珩  2020-01-04 1月1日,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網頁端、手機
  • 「個人所得稅」App可查詢收入納稅明細啦!怎麼查看這裡!
    辛苦工作一年收入增加了多少個稅少繳了多少這些數據現在都可以在線查詢了!!!日前,「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個人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納稅人可在線查詢2019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共4項收入明細和已申報個稅金額。
  • 個稅彙算別踩偷漏稅「紅線」 四類情況下市民或需補稅
    本報訊(記者 趙鵬)正在進行的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有些市民或可退稅幾百元甚至幾千元,有些市民則需要補交一筆稅款。財稅專家提醒市民,有4種情況可能引發補稅,申報時切勿誤踩「紅線」,讓「節稅」變為「偷稅」。
  • 國家重大宣布: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 暫不預扣個稅
    A單位2020年1-12月每月均為小李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假設小李2020年工薪收入合計54000元,則小李2021年可適用本公告。  【例】小趙2020年3-12月在B單位工作且全年工薪收入54000元。假設小趙2021年還在B單位工作,但因其上年並非都在B單位,則不適用本公告。
  • 聽說個稅能退稅啦?還有人退稅近4000元?簡單六步小錢錢到手→
    這是因為新個稅法實施之後,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終了要算總帳,再多退少補。哪些情況需要年度彙算?一種是2019年多繳了個稅且申請退稅的,一種是2019年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
  • 明年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你知道應該怎麼算嗎?
    這預示著個稅繳納的方法又變了!公告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聽到這個消息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明年的工資變多了?
  • 個稅彙算審核顯示不通過咋辦?
    其在年度彙算時填報了相關信息後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後全年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其可以申請退稅720元。例3:某納稅人每月固定一處取得勞務報酬1萬元,適用20%預扣率後預繳個稅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勞務報酬12萬元,減除6萬元費用(不考慮其他扣除)後,全年應納稅款1080元。因此,可申請18120元退稅。3、我怎麼能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 幼兒園招生查工資明細的主意有點餿
    山夫7月30日,石家莊井陘縣第一幼兒園在招生公告中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引發爭議。記者獲悉,該園主要招收縣直機關、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一名幼兒園職工稱,此舉是為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佔據入園名額。
  • 稅局緊急提醒:2020年度個稅手續費退付開始,務必在2021年3月30日前...
    操作步驟1、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2、點擊【退付手續費核對】3、點擊【獲取結報單】,通過「結報單」和「單戶核對清冊」分別查看核對上一年度本單位個人所得稅扣繳匯總與明細申報記錄4、核對完成後點擊「申請退庫」,在「代扣代繳手續費退費申請」中依次選擇「開戶銀行」、「銀行帳號」然後「提交」待稅務機關審核完成後,即可返還對應的手續費
  • 居然樂屋以APP解決家裝痛點,讓客戶消費明細清晰可查
    施工過程中,房屋整體以及局部的施工效果可在線驗收,並能實時監控是否按時完工。同時,客戶消費明細清晰可查。
  •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啦!
    為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保障個稅改革平穩有序推進,根據個稅改革工作安排,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網頁端、手機APP端、扣繳客戶端)已於2020年1月1日上線。一、更新後的系統有哪些功能?總體來看,有信息登記、申報徵收、查詢申訴、通用業務服務等四大類共計147項功能。
  • 個稅有重大變化!明年1月1日起實行,這群人將受益……
    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照原預扣預繳方法,小張1月需預繳個稅(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故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採用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彙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