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煦、張超主演的《棋魂》一開播,就遭到了大量漫迷的抵制,本以為評分能低到5、6分,沒想到豆瓣上評分7.4,已經算不錯,畢竟印象中上一個毀原作的漫改作品還是5.6分的《網球王子》。
翻了一些評論,漫迷反對魔改可以理解,但還沒看就抵制確實有失公平,而在那些打了高分的評價裡,小編得到了一個關鍵詞,就是「本土化」,看來觀賞這部《棋魂》電視劇,是真的不能像動漫《棋魂》那麼看,看了一兩集之後觀感還是不錯的,如果不是打著漫改的旗號,會是一部不錯的網劇。
與漫畫版本相比,該劇保留最多的漫畫的故事結構與人物關係,但設定都做了一些調整,小光在劇中改成了「時光」(胡先煦飾),佐為變成了褚贏(張超飾),從年齡到性格都有了很大變化。
本土化背景還是很有年代感,比如時間設定在1997年香港回歸,小時候的小光還是個喜歡四驅車的小學生,幾乎所有的零花錢都用來買四驅車。小光帶褚嬴去下棋也有符合國情的呈現和思考,像大爺們下棋都是象棋、棋牌室變成麻將館、活動中心變成歌舞廳等。另外,由於中國沒有像原作那類以職業圍棋為基礎的院生制度,小光想要學圍棋被老師和家長當做不好好學習的表現,也是對中國教育的反映。
和佐為的相遇本劇也做了一些改動,小光並不是褚嬴第一個遇到的人,在小光之前褚嬴還在清朝遇到了小白龍,和康熙皇帝下過棋,這段故事對劇情作用不大,不過對觀眾的認知起到了一個過度的作用,不至於讓兩位主角的相遇太突兀。
褚嬴和小光初遇時的拌嘴是是能在一開始圈粉的,這一點有點像《慶餘年》,小演員的機靈大大提升了觀感。比如小光不想下棋和褚嬴討價還價,比如第一次下棋把棋子放在了格子裡,比如為了幫褚嬴下棋在棋盤上記數字等,都符合一個小孩的天真,可以吸引不少喜愛。
再說顏值和服化道。漫改之所以被吐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演員的顏值遠遠不如「紙片人」,紙片人可以說是完美的,但演員缺不能符合每個人對這個角色的想像。
初看劇中的褚嬴是真的不好看,臉上厚厚一層粉加上厚重的紅眼影,哪裡還有原作中佐為的影子,而一身狩衣是日本平安時代的特點,儘管回憶中南北朝時代的褚嬴就看起來順眼帥氣多了,但要做本土化改編,褚嬴的造型根據歷史還原他的造型會更好。
而小光的人物造型也堅持使用漫畫中的設定,比如黃色的5號T恤,以及棒球帽,原本原作的服裝就有一些年代,加上真人演員本就不如「紙片人」百搭,讓演員胡先煦看起來「不土不洋」的。
總之,從目前的劇情看,劇版和動漫的主線是一致的,但被本土化改編了,倒也不失為一部高質量的劇,但是細想之下會覺得,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原作,只要有好劇本,我們還是能拍出好劇的,希望以後有更多原創題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