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說】是君君獅和兩位老師一起主持的網絡直播談話節目。每周六晚上九點直播。這是一個有主題,有內容,無預演,無彩排,純粹的,網絡直播聊天節目。
即使知識分子被汙名化,我們仍以【知識分子】自居,也希望能服務更多知識分子。我們的節目叫正常說,是因為我們想要做正常說話的正常人。
正常說——知識分子聊什麼。本期是【正常說】的第10期,我們來聊聊【高考】。
本期節目總時長52:16。文字整理:君君。
【開場笑話】由於K老師信號不好,魚老師喝到了第5瓶啤酒,而且本期的話題太勁爆,於是兩個人都越聊越激動,語速越來越快,音量越來越大,音調越來越高。君君提醒:你們倆都冷靜點兒!K老師說:我是希望用模擬信號戰勝數位訊號!這是我們唯一的可能性!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和高考相關的話題。
【問題一】高考到底公平不公平?
【問題二】冒名頂替的新聞和反轉。
【不公平之中的最公平】考慮到城鄉和地區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公平,貧富家庭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高考背後隱藏著巨大的不公平。然而,人們卻把「高考」稱為「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比賽」,可見整個環境中存在著多少巨大的不公平!
【核心問題】現在的高考究竟是什麼?現在的高等教育意味著什麼?在搞清楚這些現實問題之後,才有可能談論高等教育應該是什麼,教育是否公平,高考是否公平的問題。
【科舉舞弊】把高考和科舉相比是荒謬的;把冒名頂替和科舉舞弊相提並論也是荒謬的。
【受教育應該是人的基本權利】受高等教育也應該是人的基本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機會,實現階級平等。如果說「自古華山一條路」,那為什麼不去開路?而是看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條路上犧牲呢?
【高等教育已經成為階級再生產的工具】
什麼是「階級再生產」——「再生產」通俗地說就是自我複製,「階級再生產」就是屌絲和高富帥分別自我複製。這句話的重點是「分別」這個詞,意思是說,屌絲只能再生產出屌絲,而高富帥永遠是高富帥。
資料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03274
不單單指國內,這是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存在的現實——【高等教育是什麼?】
高等教育是實現【階級再生產】的工具,尤其是【精英階層的】再生產;
高等教育是實現【權力再分配】的環節;
高等教育是實現【社會結構化】的工具。
【社會結構化】社會結構化理論是由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提出的。
【吉登斯】安東尼·吉登斯,吉登斯男爵(英語:Anthony Giddens, Baron Giddens,1938年1月18日-),英國社會學家。他以他的結構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tion)與對當代社會的整體論(Holistic view)而聞名。結構理論是一種社會系統的創造和再生產理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名校加持比其他標籤更耀眼】這說明了高等教育的權力地位。
【中國的高考歷史】反映了權力試圖打破舊的階級再生產模式,建立新的階級再生產模式。
【張鐵生】張鐵生(1950年11月4日-)本姓劉,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興城縣人,因在高考的物理化學考試中,幾乎交了白卷並在試卷背面寫信,成為「文化大革命」後期著名人物,被封為「白卷英雄」。文革結束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出獄後成為企業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黃帥】(1961年6月-2017年12月10日)女,中國北京人。1973年底,就讀於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五年級的黃帥,因在日記中對班主任批評其他學生時說出「拿教鞭敲你的頭」之類的話語表達不滿,和班主任發生矛盾,班主任隨後號召同班同學「批判」黃帥。隨後黃帥致信《北京日報》,質疑「難道還要我們毛澤東時代的青少年再做舊教育制度『師道尊嚴』奴役下的奴隸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人民大學被停辦】「大學還是要辦的,但是要以理工類大學為主。」
【人文科學被打壓】人文科學是【通識教育】,是【世界觀】的教育。人文科學是區別於工人階級教育的【中產階級教育】,是一種【協商能力】的教育。
【精英教育】精英教育被不斷壓縮、收斂到越來越小的範圍裡,比如985,211。但其他大學學歷貶值,成為陪跑。在這個精英再生產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的。通過教育改變階級的幻想都是虛假的。
【高等教育的質量現狀】某些大學提供的教育甚至還不如職業教育。
【隱秘的角落】逆襲成功的人有幾個?逆襲的代價又是什麼?
【毛坦廠中學】六安市毛坦廠中學,是中國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高級中學,為省示範高中。雖然這所學校位於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但因為連續多年的高本科達線率,加上校方極為嚴格的管理,和大量的陪讀家長,學校在網上得到了「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稱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衡水中學】河北衡水中學,是一所位於中國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河東街道的寄宿制高級中學,該校因其優異的高考成績聞名中國。但與此同時,其軍事化管理模式和流水線式教學方法也使其備受爭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黃岡中學】黃岡中學全稱湖北省黃岡中學,位於中國湖北省黃岡市,為53所湖北省重點中學之一。21世紀以來一直保持50%以上的一本升學率和98%以上的專科升學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教育壟斷】高考是因為教育資源不夠嗎?是什麼阻止了了高等教育的平民化和公平化?
【教育公平】將高等教育向所有人開放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而高考從來就不是公平的,美國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不公平。
【美國的常青藤歧視】美國職場對於非名校和非常青藤的系統性歧視,和種族歧視是相似的。
【曼德拉的經歷】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是南非著名的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政治家及慈善家,亦被廣泛視作南非的國父。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第一個由全面代議制民主選舉選出的南非元首。他任內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實現種族和解,以及消除貧困不公。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曼德拉當時考入唯一的黑人大學,但是考入大學這件事不能改變他和其他黑人遭受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
【在中國】很多人以為考上大學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歐洲1968革命】高等教育改革向所有公民開放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可以縮小差異,發揮每個人的專長。
【美國的常青藤】常青藤名校代替了遺產繼承,成為了階級再生產的最重要的工具。
【皮埃爾·布迪厄】皮埃爾·布迪厄(法語: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國著名社會學大師、人類學家和哲學家。布迪厄的人類學作品主要分析的是社會階層再生產的機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52年高校改革】從1950-60年代,被打倒的階級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生源,他們更有能力和意願去上大學。比如:傳統的資產階級和地主的孩子;舊的知識分子和官僚階級的後代。而大院子弟只佔小部分。這代表了對這種階級再生產的不滿。
【1977恢復高考】文革結束之後,恢復高考。官僚再生產,階級再生產,高等教育再生產,出現了重合。
【90年代至今】向美國精英化教育的變質。高等教育雖然擴招,但是文憑和學歷越來越不值錢,所有的資源和優勢都集中向北大清華,985,211。等級差別越來越大。
【浪人】日本現代社會上將大學重考生稱為浪人。這是東亞社會的社會結構和權力結構的反映。
【平等】高等教育本來是為實現平等而存在的,但是現今卻成為了最勢利,最不平等的,權力最集中的地方。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人們渴望通過教育實現的平等,實現階級上升。因此買學區房,上補習班,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這種期待只是幻覺。窮人永遠無法競爭過城市中產階級。這樣的競爭只可能加劇不平等。
【社會達爾文】社會達爾文主義,也稱社會進化論,是將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的思想應用於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理論。社會達爾文主義曾被其擁護者用來為社會不平等、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正名,理由是赫伯特·斯賓塞所說的「適者生存」。社會達爾文主義可能對階級鬥爭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納粹德國的領土擴張和種族滅絕政策有重要影響。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改變是可能的】自我學習和教育是可能的。改造自己的知識和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改變。
【結構化】安東尼·吉登斯,吉登斯男爵(英語:Anthony Giddens, Baron Giddens,1938年1月18日-),英國社會學家。他以他的結構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tion)與對當代社會的整體論(Holistic view)而聞名。結構理論是一種社會系統的創造和再生產理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有錢人的孩子都不玩高考了】精英階層將子女送到英美國家學習統治藝術。隱蔽地依賴美國的精英再生產。
-END-
歡迎加入【正常說】粉絲群,zhubaozhubao1108
關關樓西,就是廣東話「君君老師」的發音。
她是一個經濟學博士,一個用英語講授經濟學的老師。
想要跟著老師好好學習漲知識,記得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