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解說一部電影《海上鋼琴師》,也許有的小夥伴去年聽過這部電影。是的,這部電影於2019年大陸影院播放。其實這部電影我幾年前就網上看過了,有人會說為什麼這麼年代久遠的電影會在電影院播放。也許這部經典電影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懷念,也是思考。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義大利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在1900年的第一天,Virginian號豪華遊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一個船上的水手發現了他,並撫養他,為他取名1900。
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了非凡的鋼琴天賦,他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他深深打動。一個叫馬克斯的人,在機緣巧合下來到輪船上加入樂隊伴奏,認識了1900,也因此和1900成為了好友。後來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後,他也被更多的人了解。馬克斯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去展露自己的天賦,但他也不願下船。
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隨著女孩的下船,1900的心裡也開始波動。他決定下船去尋找女孩,去陸地上聽海的聲音。
最後1900準備下船,一步一步走下懸梯,走到一半,他停住了,面對眼前一棟棟陌生的樓宇,他凝視了片刻,最終也沒有離開船,而是轉身回到船上。
男主1900生活在船上,在海上長大與鋼琴結緣,成為了鋼琴大師。但最終卻未離開輪船,與輪船一起沉沒。
誰都預想不到最後是這樣的結尾,也許會有人為之感嘆1900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但是想想似乎這樣的結局,其實也是1900最好的歸宿,1900從小生活在船上,面對陸地有太多的未知,而船上的鋼琴和人陪伴他從小到大,直到最後船要沉沒,他也沒有選擇離開。這個結局像一出荒誕又無可避免的悲劇,也許1900的出現讓我們想到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異類」,其實最初人人都是「異類」,只不過被這個世界磨平了稜角,後來都按照「正常」人生,走「正常」的人生路。而1900隻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個性,追求內心本真。他拒絕進入「怪圈」,卻被「怪圈」裡的人,定義為「異類」。
我想到了《月亮與六便士》裡面所說:「一般人都不是他們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們不得不做的人」。對於1900而言,面對陌生的樓宇,未知的漫長道路,無法想像的未來,也許不離開船對他更有意義。在1900的心裡音樂是一種陪伴,是他與這個世界溝通的語言。他通過觀察船上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的表情,去奏出不同情感的音樂曲子。他的音樂充滿人間百態,表達對生活的感悟。
後來,她想去尋找那個讓她心動的女孩。當他穿上西裝,帶上帽子,提著皮箱,鼓起勇氣向身邊一切熟悉的人和事告別,一步一步走下那個懸梯時,他停在懸梯上。可能他在想是繼續向前還是回到安全線,在他面前是陌生的樓宇、沒有盡頭的道路各種物慾橫流的社會和湧動的人潮。也許他牽掛的女子早已嫁為人妻,而他除了鋼琴一無所有,甚至無法適應這個全新的城市。
他寧願回去船上,遺棄對岸上的恐懼。對於這個時代人們來說,何嘗不像這樣迷途在無邊無際,想要躲避焦慮。有人說1900的行為是怯懦的,無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但1900知道自己的安全線在哪,我們好多人窮極一生,也不一定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面對太多、太複雜的選擇,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一個決定而猶豫煩惱呢。阻止我們腳步的從來不是我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們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
當然,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以上只是我的電影感受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電影中1900,一個人,一艘船,一架鋼琴,一段人生。最後,我想分享這部電影裡面我喜歡的一句經典語句。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美的女人,是太長的旅程,是太濃烈的香水,是我不會演奏的音樂。
以上內容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