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比較好,同學們祝賀的時候,你說:「沒有沒有,只是運氣好剛好複習了要考的內容。」這不是謙虛,而是真覺得自己只是運氣好。
做科研出了成果,同門羨慕導師誇獎的時候,你說:「都是老師指導的好,我就沒有想到那一步,我只是按照老師說的做了。」這不是恭維,內心深處確實認為自己不行。
遇到了一個很優秀的男孩/女孩,對方對自己也很有意思,可是在關係即將進一步的時候,卻選擇了退縮,因為你覺得對方太優秀了,自己不配。
當領導安排的工作、自己預想的實驗方案、馬上要進行的考試,最後結果第一次沒有達到自己或者別人的要求,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好的結果,永遠也做不好,自己這個人不行,進而選擇逃避。久而久之,那種絕望會讓自己覺得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這些可能是因為你有了冒名頂替症候群。
冒名頂替症候群是指「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所達到一切成就、自己所處的狀態、所得到的關愛,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的狀態。冒名頂替症候群者並不是完全認命,接受自己是做不到很好,而是處於一種十分矛盾的狀態,想要做好,做好後又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而且非常害怕別人發現自己是個冒牌貨。
同時又害怕做不好,害怕失敗,這樣就更驗證了自己是個冒牌貨,一旦沒做好,內心深處就會有一個惡毒聲音開始批評謾罵指責。這種糾結矛盾的心理,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機會,經常沉浸在自我攻擊自我消耗中,每天都很累,總是處於被動逃避的狀態。
冒名頂替症候群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小時候經常被用來跟別人比較,經常被否定,長期寄居在別人家等原因,是一種低自尊、自卑、缺愛、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那怎麼樣減少冒名頂替者症候群對我們的打擊呢?
首先,弄清楚自己會這樣的原因。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這個樣子,是哪個年齡段的自己經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讓自己產生了這種防禦方式。
深呼吸幾次,讓心平靜下來,跟想像出來的那個年齡的自己對話,告訴TA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放心大膽的承認自己好與不好。別人的否定或者事情的失敗,並不代表你這個人不行。抱抱那個小孩兒,告訴TA你會一直跟TA在一起保護著TA。
其次,找出內心深處那個惡毒的批評謾罵聲。
這是誰的聲音?這個聲音在說些什麼?它說的有沒有道理?在心裡跟這個聲音爭辯,為自己辯解。是的,為自己辯解,跟它對話。一定不要跟隨內心那個聲音走,等這個聲音出來的時候馬上意識到,然後制止它繼續說話,罵它,讓它滾,你要自己做決定,要用理智去思考。
最後,在生活中多做一些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或者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降低自己的要求。
多做一些能讓自己產生成就感的事情,冒名頂替症候群大多是因為不自信,讓自己產生自信,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打遊戲、運動、拍照、寫東西等等。產生成就感的時候,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很明確的寫下來,不要模糊的感覺,一定要明確。
收集自己的成就感小卡片,放在自信心盒子中,一點點拼好自己的自信心。
做完比做好更重要。冒名頂替症候群也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每件事都要求一次性做到最好,所以太容易失望和害怕,試著降低要求,一件事能有一個收穫就可以,這樣就不會有太大壓力。
冒名頂替症候群的原因多種多樣,表現也各不相同,但是危害性都很大,能慢慢摧毀我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導致焦慮症和抑鬱症。
試著寫下來,不管是讓你有信心的事,還是內心深處謾罵的聲音,還是你害怕的那個結果,全部寫下來,讓一切東西清晰起來,等清晰明確了,大腦才能用理智去思考,而不是一直被潛意識牽著走,大腦喜歡清晰明確了的東西。
相信自己,你值得擁有一切好的東西,好好愛自己,我和世界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