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症候群:我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2020-12-27 微笑的樹懶

考試成績比較好,同學們祝賀的時候,你說:「沒有沒有,只是運氣好剛好複習了要考的內容。」這不是謙虛,而是真覺得自己只是運氣好。

做科研出了成果,同門羨慕導師誇獎的時候,你說:「都是老師指導的好,我就沒有想到那一步,我只是按照老師說的做了。」這不是恭維,內心深處確實認為自己不行。

遇到了一個很優秀的男孩/女孩,對方對自己也很有意思,可是在關係即將進一步的時候,卻選擇了退縮,因為你覺得對方太優秀了,自己不配。

當領導安排的工作、自己預想的實驗方案、馬上要進行的考試,最後結果第一次沒有達到自己或者別人的要求,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好的結果,永遠也做不好,自己這個人不行,進而選擇逃避。久而久之,那種絕望會讓自己覺得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這些可能是因為你有了冒名頂替症候群。

冒名頂替症候群是指「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所達到一切成就、自己所處的狀態、所得到的關愛,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的狀態。冒名頂替症候群者並不是完全認命,接受自己是做不到很好,而是處於一種十分矛盾的狀態,想要做好,做好後又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而且非常害怕別人發現自己是個冒牌貨。

同時又害怕做不好,害怕失敗,這樣就更驗證了自己是個冒牌貨,一旦沒做好,內心深處就會有一個惡毒聲音開始批評謾罵指責。這種糾結矛盾的心理,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機會,經常沉浸在自我攻擊自我消耗中,每天都很累,總是處於被動逃避的狀態。

冒名頂替症候群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小時候經常被用來跟別人比較,經常被否定,長期寄居在別人家等原因,是一種低自尊、自卑、缺愛、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那怎麼樣減少冒名頂替者症候群對我們的打擊呢?

首先,弄清楚自己會這樣的原因。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這個樣子,是哪個年齡段的自己經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讓自己產生了這種防禦方式。

深呼吸幾次,讓心平靜下來,跟想像出來的那個年齡的自己對話,告訴TA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放心大膽的承認自己好與不好。別人的否定或者事情的失敗,並不代表你這個人不行。抱抱那個小孩兒,告訴TA你會一直跟TA在一起保護著TA。

其次,找出內心深處那個惡毒的批評謾罵聲。

這是誰的聲音?這個聲音在說些什麼?它說的有沒有道理?在心裡跟這個聲音爭辯,為自己辯解。是的,為自己辯解,跟它對話。一定不要跟隨內心那個聲音走,等這個聲音出來的時候馬上意識到,然後制止它繼續說話,罵它,讓它滾,你要自己做決定,要用理智去思考。

最後,在生活中多做一些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或者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降低自己的要求。

多做一些能讓自己產生成就感的事情,冒名頂替症候群大多是因為不自信,讓自己產生自信,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打遊戲、運動、拍照、寫東西等等。產生成就感的時候,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很明確的寫下來,不要模糊的感覺,一定要明確。

收集自己的成就感小卡片,放在自信心盒子中,一點點拼好自己的自信心。

做完比做好更重要。冒名頂替症候群也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每件事都要求一次性做到最好,所以太容易失望和害怕,試著降低要求,一件事能有一個收穫就可以,這樣就不會有太大壓力。

冒名頂替症候群的原因多種多樣,表現也各不相同,但是危害性都很大,能慢慢摧毀我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導致焦慮症和抑鬱症。

試著寫下來,不管是讓你有信心的事,還是內心深處謾罵的聲音,還是你害怕的那個結果,全部寫下來,讓一切東西清晰起來,等清晰明確了,大腦才能用理智去思考,而不是一直被潛意識牽著走,大腦喜歡清晰明確了的東西。

相信自己,你值得擁有一切好的東西,好好愛自己,我和世界愛著你。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症候群:為何今日之路更為艱難
    這種症候群的另一個說法——fraud syndrome其實更形象一些,也就是在很多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自我認知:「我的成功完全是運氣,和才能沒有半毛錢關係。你們以為我很聰明很能幹?其實都是假象。」我覺得如果在中國語境下,這個症候群可以叫「浪得虛名症候群」(或者叫「盛名之下症候群」也行)……據說得此症候群的名人很多,比如演員艾瑪·沃森,她曾對媒體坦言,感覺自己的職業生涯就像個騙子。
  • 善良可能真的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內容不長請大家耐心看完好嗎,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寫出來,可能善良真的還是少一點比較好,至少在可以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我曾經有過一個朋友,她心地善良到看到要飯的都會穿過馬路去給對方錢,我跟她說過很多次了,現在這種的已經商業化了,他們根本不是這樣的,說不定人家比你還有錢呢。她總是說唉呀,萬一是真的那多可憐。遇到這種情況我已經無奈了,她人很好,知道我喜歡吃東西所以經常帶著一些我沒吃過的小零食給我,她可以說是九分全能了,除了長跑不行。她有這長長的頭髮,有點嬰兒肥非常的可愛。
  • 你「冒名頂替」了嗎?
    即使現實環境中的證據指明TA們確實具備優秀才能,TA們還是認為自己只是騙子,不值得獲得成功。有時它也被稱為冒名頂替現象(impostor phenomenon)和騙子症候群(fraud syndrome)<1>。這個名稱在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博士(Dr. 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博士(Dr. Suzanne A.
  • 「我活在一種隨時會被戳穿的恐懼中」| 冒名頂替綜合症
    我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不夠格。我長時間地工作,試圖證明自己。我不敢尋求幫助,因為我覺得如果我真有他們以為的那麼聰明,我應該能自己搞定這一切。」這讓我想到之前一位讀者的留言:終於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公司,但身邊每個人都比我優秀,總覺得自己不夠好。雖然業績也不錯,有時也會被同事和上司誇獎,但這並不能緩解我的焦慮,內心總有一個聲音:他們為什麼會僱我?
  • 肖恩·康納利與冒名頂替症候群
    心理學家用「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解釋成功人士常有的患得患失、焦慮和罪惡感。他們表面風光,但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功並非實至名歸,更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魚目混珠的次貨和欺世盜名的騙子。愈得到建制認同、社會表揚和別人奉承,愈感到自己是戴著假面具做人的「偽術家」(con artist)。他們自覺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而是成功人士的冒名頂替者。
  • 湖南翻版羅彩霞事件調查:託人找工作卻被冒名頂替
    卻不曾想,自己朝思暮想的事業單位的工作卻被別人冒名頂替了。  東窗事發,三責任人被立案偵查  記者從衡陽縣採訪了解到,曾巧娟被冒名頂替事件曝光後,衡陽縣成立了紀委、檢察院、公安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初步查清冒名頂替一事屬實。
  • 連一個愛馬仕包包都沒有,我是不是不配活在這世上?
    近來《三十而已》天天上熱搜,想不關心都不行,圍繞著大結局的爭議,編劇也出來解釋了。劇是編劇編的嘛,不管是不是瞎編,反正怎麼說都行,她開心就好。我沒想明白的是:這部劇到底想說明什麼呢?我覺得在科技方面,國內和國外倒沒怎麼接軌,但在時尚圈,國內的熱潮不輸於國際了。今天下午在個人品牌IP營做了個調研,問群裡有多少人有愛馬仕,發現網際網路圈和個人成長圈都不怎麼講究這個,畢竟我們離時尚太遠了。
  • 這個病會讓女性不孕?認識多囊卵巢症候群
    這個病會讓女性不孕? 原創 趙楊 七分媽媽「大姨媽總是不規律,愁死我了」「大姨媽來了,只想躺床上」「想要寶寶總是懷不上」…………我不會是得了多囊卵巢症候群吧?!
  • 「冒名頂替」入刑還需罪責刑相適應
    冒名頂替上大學,十幾年前就有案例被曝光,我們原以為只是偶發個案,現在卻不得不承認,這很可能早就是個「地下產業」。據報導,山東省已查出242人冒名頂替他人身份入學,共涉及14所高校,其中包括中國海洋大學這樣的985高校。 冒名頂替上學案件中,被冒名的幾乎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
  • 嚴查「冒名頂替」真相,告慰「被偷走的人生」
    嚴查「冒名頂替」真相,告慰「被偷走的人生」 2020-06-27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個方法專治你的節後症候群!
    像做了一場夢……不管你昨天是在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是在家幸福追劇▽都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今天你上班了在經歷了這個長假之後節後症候群,又名假期症候群或假期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十一黃金周)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 這個病只能控制不能治癒,孕育專家解讀多囊卵巢症候群
    問:我不胖,又不長痤瘡,為什麼會被懷疑有多囊卵巢症候群? 答:多囊卵巢症候群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可能差異很大。 問:我原本有月經來的,近幾個月不來月經了,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嗎? 答:正常月經的形成,依賴於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間協調的神經內分泌反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以導致月經不來。多囊卵巢症候群存在性腺軸功能失調,卵巢局部產生過高雄激素,抑制卵泡生長成熟,導致排卵障礙,月經就不來了。
  • 王鷗:我不配讓人喜歡,克服「冒充者症候群」,擺脫自卑重拾自信
    當面對愛情時,它對自己尤其不信任。這是一種強烈的自我克制和自卑感。我期待著美好的愛情,但我從不相信愛情會發生 對自己。」在一邊共鳴的大張偉聽到王鷗的話說:「我能理解這種感覺。我父親從來沒有讚美過我。到今天,我仍然覺得我不配讓別人喜歡我。」
  • 朋友,你有「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又叫作「冒名頂替現象」、「騙子症候群」,指的是一個人無法從內心裡接納自己的成就,甚至是那些外界認可的成就。他們認為自己並不是他人所想的那樣有能力的人,當他們取得成功以後,會把成功歸結於其他因素(如幸運或良好的社會關係),而不是他們的自身能力。
  • 處置冒名頂替:浮起來的撈,沒浮起來的呢
    2016年,聊城市東昌府區柳園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陳某主動說明曾冒名頂替王麗麗上學。目前,陳某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冒名頂替上學相信不是個案。在「今日頭條」「新華網客戶端」有關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報導的留言裡,就有多人反映冒名頂替上學線索。筆者曾擔任過大學輔導員,也遇到過冒名頂替事件。當時學院將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寄給學生家長。
  • 兩年242人涉冒名頂替入學,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
    每一個高考遭冒名頂替的人,失去的或許就是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人生。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發現是被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因為學歷不高,陳春秀這些年四處打工,而頂替者在當地某街道辦事處成了公務員。不斬斷支配教育腐敗的黑手,形形色色的教育問題還會層出不窮。遺案冒名頂替事件最近被集中曝光,不過事件的實際發生時間都在十幾年前,是為歷史遺案。今年5月,陳春秀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在學信網填報信息時發現,自己被陌生女子冒名頂替。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十問:我為什麼「愛上」傷害我的人-虎嗅網
    在之後的新聞報導中,這個現象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二、如何判斷受害人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位研究人員這樣描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現狀:「這個詞兒在新聞媒體中出現的次數可比醫療報告中出現的次數多多了。」
  • 煖聲音|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
    據央視報導,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被頂替上大學,冒名頂替者至今未現身道歉,如今,冒領通知書等材料涉及哪些人,相關部門仍未給出結論。這樣的情況讓人心酸無奈,又心生悲涼。陳春秀大學夢碎,隻身踏上打工之路,被偷走的人生至今仍未有交代。冒名頂替這一程序如何暗箱操作?參與鏈條上都有哪些人?
  • ——行屍症候群
    用藥後該患者發生精神症狀,表現為大笑和跳舞,並且大叫「我升天了」,認為自己已經死亡。此後院方對其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血液透析,之後換用其他藥物,患者精神恢復正常且無復發。 在驚悚片《身後事》中,也顯示了類似的病症,即科塔爾綜合症(也叫行屍症候群),這種疾病的患者往往會確信自己已經死亡。 患有這種綜合症的人認為他不存在,血液不會流入他的血管,他沒有內臟。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也許 當我感到窒息想逃亡 卻未戒掉浴血的欲望也許早已戀上共綁匪苦海慈航原諒你越愛越惡 滿足我預計的失望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犯賤犯到 被虐成狂……」可能熟悉這首歌的朋友已經認出了這是陳奕迅一首歌當中的歌詞,這首歌就是《斯德哥爾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