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傳記·勵志成長繪本 (七)
海倫凱勒
[日]武鹿悅子/著
[日]降屋佳代子/繪
蔡鳴雁/譯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她眼睛看不見,她耳朵聽不見,她甚至無法用嘴巴說話……年幼的海倫·凱勒經歷了太多不幸。可她卻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成為令人敬佩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讀完故事,孩子會知道: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擁有希望和勇氣就能戰勝一切。
我想,玩捉迷藏的人如果進過壁櫥,都會懂得那種感覺——裡面漆黑一團,無論怎麼睜大眼睛,也看不見任何東西。那麼,請你再把耳朵捂起來——什麼都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你一定非常害怕,想大聲呼叫吧?「快來人人啊!」可是,如果連這句話都說不出來,哎呀,那該怎麼辦呢?有一個小女孩,她就生活在那個可怕又漆黑的世界裡。她就是海倫·凱勒。
1880年,在美國塔斯喀姆比亞城的一座大房子裡,海倫·凱勒出生了。當海倫學會蹣跚走路的時候,她經常在公園一樣大的院子裡玩耍。她或者摘花,或者聽小鳥唱歌,而且,她很早就會了說話。她會說:「你好。」口渴的時候,她還會告訴大人們:「水!水!」
「多聰明的孩子啊!」大家都感到很吃驚。
一天,海倫發燒了,而且高燒不退。好不容易等到她退燒了,媽媽卻覺得不對勁——海倫不會眨眼睛了。
「海倫!海倫!」媽媽大喊,「你怎麼了,海倫?」
「這孩子的眼睛已經看不見了。她的耳朵也聽不見了。還有,沒有了聽覺,她也不能繼續學說話了。」醫生告訴海倫的爸爸媽媽。聽到這話,他們既震驚又傷心!
慢慢地,海倫長大了。她能通過聞香味辨別花兒,也能用指尖的觸摸挑選布娃娃。不過,所有人都覺得海倫很可憐,十分疼愛她。所以,海倫變成了一個又頑皮又任性的小女孩。「該怎樣教這孩子分辨好與壞呢?」媽媽很擔心。
沒過多久,海倫的妹妹出生了,從此,媽媽的膝蓋上總是放著一個小嬰兒。海倫並不知道那是自己的妹妹,對於那個熱乎乎的小東西,她只是覺得憎惡。有一次,海倫想在搖籃裡玩耍。可是,那個手舞足蹈、熱乎乎的小東西早就待在裡面了。海倫生氣了,她把搖籃翻了過來。要不是媽媽趕緊接住嬰兒,海倫也許就闖下大禍了。
自從妹妹出生後,海倫就徹底變成了一個「壞孩子」。為了讓她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教育,爸爸媽媽從遠方請來了一位老師——年輕的莎莉文小姐。老師來到這個家時,海倫正坐在門口的石階上,頭髮亂蓬蓬,衣服髒兮兮,就像一隻小野獸,她仿佛正在吶喊:「請給我光明!」
「我會給你!一定會的……」莎莉文小姐在心裡暗暗發誓。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老師開始對海倫進行嚴格的教養訓練。每次海倫把手伸進別人的盤子時,老師都會「啪」地打她一下。如果海倫生氣哭鬧,老師就會把她牽到椅子上重新坐好;要是海倫想站起來,老師就會按住她,給她圍上餐巾,讓她拿好刀叉;海倫吼叫著把刀叉扔掉,老師會再一次讓她拿好。「戰爭」一直持續到中午。
後來,海倫投降了。她第一次用勺子吃了個雞蛋。
從那時起,老師每天都嚴格地訓練海倫。但是,如果海倫哭了,她會溫柔地為海倫擦乾眼淚,給她梳好頭髮。海倫很聰明,老師教的串珠子,她一下子就學會了,於是,老師開始教她認字了。老師先在她手上寫下「布娃娃」,再讓她觸摸娃娃。「我寫的字就是這東西的名稱。」她們反覆練習了好幾遍,可海倫就是無法把字和娃娃聯繫起來。老師著急了,不知不覺間,這種焦躁的情緒影響了海倫,小姑娘拿起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最後把它扯碎了。
海倫很喜歡在外面玩耍,老師便把她帶到了院子裡。一天,海倫朝著花香的方向,走到了一口井邊。當手被老師放在水井的出水口時,海倫被噴湧而出的井水嚇了一跳,急忙縮回了手。不過,她很快又伸出手來,開心地觸摸著水。
老師在海倫的手上慢慢寫下「水」字。「你摸到的東西就是水啊!你一定要理解!」老師一邊祈禱,一邊不停地寫著「水」。於是,海倫拉起老師的手,也寫了個「水」字。隨後,她又接連寫道:水、水……
突然,海倫那雙看不見的眼睛的閃閃發光。她記起來了——這就是自己小時候要的「水」!她記起這個詞了,這涼涼的東西就是水啊!這時,海倫終於了解到,原來每樣東西都有名字。「啊!你終於明白了。這樣,我就能給你一點點光明了!」老師一邊哭一邊用盡全身力氣,緊緊地把海倫抱在懷裡。
海倫還想知道更多東西的名字,老師便一個一個地教給她。後來,海倫在父母的手裡寫下了「父親」和「母親」。
回到房屋,海倫用手撫摸著被自己弄壞的娃娃。但是,壞掉的東西再也無法復原了,海倫的眼裡落下了淚珠。「咦?水?」海倫心中充滿了疑惑,老師卻教她寫下了「眼淚」。海倫第一次懂得了傷心的滋味。也開始明白,人傷心的時候會流淚。
為了讓聰明的海倫學到更多知識,老師送給她許多可以用手觸摸閱讀的書。而且,她還帶著海倫參加訓練,希望她能開口說話。這是一種新的訓練。海倫需要先用手指觸摸人的嘴唇和舌頭,感受它們的活動,然後自己用同樣的方式模仿著說話。她努力練習,終於有一天,能用自己的聲音說:「我會說話了。」
後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海倫開始寫書了。她寫下激勵別人的話語,流傳到全世界。儘管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可她卻一直在為遭受同樣痛苦的人工作。她那顆不怕挫折的心,讓人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