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驚人!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讀名人傳記呢?

2021-03-01 象爸象媽

這套《寫給孩子的世界名人傳記A輯》,用漫畫的形式,幽默的語言,真實的細節,記錄了改變歷史進程的12位偉人一生的成長。

不僅大人讀起來不枯燥,孩子看來也是津津有味。非常適合給4-12之間的小朋友看,以名人為榜樣,遠比盲目追星好上100倍。

你們看!天下所有的孩子不喜歡教條又嚴厲的老師,小時候的愛迪生也一樣。是不是一下子能拉近孩子的心理。


其次,這套書也並沒有著意去刻畫一個偉人光輝的形象,而是用一本書慢慢地講述一個人成長的故事——從出生,到青年,到成年,再到老去。

他們都有過童年的快樂與天真,青年的活躍與迷茫,成年後的奔波與忙碌,老年後的平靜與安然。唯一不同的是——在歷史時空以及家庭教育的影響下,改變世界進程的一生。

比起轟轟烈烈的故事,我覺得這些人身上,那些始終閃閃發光的那些品質,比如:永不停止的好奇心(伽利略)、與人為善但始終保持為己而戰(華盛頓)、不畏挫折(居裡夫人)、追求和平(諾貝爾)、熱愛思考(愛因斯坦)……更值得孩子去發現、追索和學習。

父親教導伽利略「常常思考『為什麼』」

影響了伽利略的一生

 1 


精選12位世界名人,彰顯為人最寶貴的品質,為孩子成長樹立榜樣。

縱觀世界歷史,留下重要腳印的人人可真不少,怎麼挑選出給孩子看的12個人呢?從一開始的選人方面,這套書就下了功夫。

一類是推動人類社會科技進步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萊特兄弟等等。

一類是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西方英雄。比如凱撒、拿破崙、華盛頓、林肯等等。

這些人不僅才藝卓絕,而且人格高尚——因為太負面的人物暫時不適合介紹給孩子。

在決定推薦這套書之前,我詢問過出版社,為什麼這套書裡沒有中國的科學家或名人?他們回復我說:他們正在策劃兒童版的中國人的名人傳記。

和孩子一起打開每本書看裡面內容,你就會發現:什麼樣子的孩子都能在這套書裡找到自己的童年。

例如,因為調皮惹禍,經常挨爸爸揍的愛迪生

《愛迪生》

還有,不愛說話,經常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還有從小就心懷航海夢想的哥倫布。或許小小的一個夢想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哥倫布》

所以,讀這樣的人物傳記,孩子很容易讀得入迷,並不是覺得離偉人很遙遠。

當他們再往深處讀時,眾多生動的故事情節,折射出人物內在精神品質,又會不知不覺地印刻在孩子的腦海中,給孩子成長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牛頓從一顆掉落的蘋果身上發現了「萬有引力」,然而這並非是他幸運。

讀《牛頓》這本書就會發現,牛頓從小都有愛思考的習慣,不僅如此,他還要將自己的思考付諸實踐。所以,小時候的牛頓還有著「少年發明家」的美名。

《牛頓》

不少家長都對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的故事有些印象,翻開《伽利略》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頗有點性格的他。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一個人人對先人研究深信不疑的時代,伽利略會以批判性的思維看問題,「為什麼?」「是實驗得出的結果嗎?」

這些問題經常惹怒老師和同學,但即便被稱作「好辯的鬥雞」,伽利略也絲毫不願改變對真理的堅持。

《伽利略》

這些又小又生動的細節匯聚在一起會讓孩子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就優秀人物的,並非是一顆意外而來的蘋果,一次偶然的實驗,亦或是一個巧合,而是自始至終在堅持的好習慣,好思維。

如果能走到孩子心裡去,那麼它們將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2 


它不僅僅是一套人物傳記,而是引導孩子觀察世界歷史,科學的一個縮影。


僅僅用人物傳記形容這套書,其實我覺得是不足的。這12個人的背後,其實各有一段精彩的世界發展史。

書中的很多片段,包括註腳,為讀者描繪了當時世界科學、文化、工業、藝術發展的狀態。有興趣的讀者完全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繼續探索,拓展閱讀。

《凱撒》一書裡,許多地方都再現了古羅馬元老院中,元老們共同議事的場景。而古羅馬正是在上千年前就踐行共和思想的國家之一。

《凱撒》

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生前名聲都和炸藥分不開,他的成長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化學奧秘探索史。

《諾貝爾》

《華盛頓》和《林肯》這兩本書就更不用說了,要想孩子了解今日美國,這兩個人的故事,不可不知。

《華盛頓》

為了讓小讀者們在讀的時候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主人公們所在的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的文化通過一點一滴的小細節都呈現了出來。

凱撒時代使用的錢幣——塔蘭特。還有奴隸的贖金。

《凱撒》

居裡夫人曾經讀的書——《塔杜施先生》,家裡的兄弟姐妹一起讀書,其樂融融。

《居裡夫人》

伽利略父親彈奏的樂器——魯特琴。

《伽利略》

百年前很多美國孩子上的學校——巡迴學校。


《林肯》

通過閱讀,孩子就可以了解這麼多有趣的東西,所以不用擔心這套書孩子讀起來很枯燥。

 3 

孩子最喜歡的漫畫形式,語言輕鬆幽默,細節上又不失嚴謹.


在內容呈現方式上,這套書採用了最受孩子歡迎的——漫畫。可能不少家長一聽「漫畫」二字,就覺得那是「閒書」「對學習毫無幫助」。

事實上,在《朗讀手冊》一書中,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就指出,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後往往會變成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下面三張圖分別是繪本、漫畫和故事書。對比就可以發現,漫畫書兼顧了繪本書中圖畫的生動性和故事書中情節的豐富性。

眾多分鏡頭,使得一張紙上能承載更多的人物和畫面,整體趣味性是三者最佳的。

如果將「漫畫」利用好,它能幫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塑造孩子的頭腦和心靈。


繪本VS漫畫VS故事書

再說文字。因為是漫畫,書中的語言大多都是人物對話,非常生動。為了吸引小讀者的興趣,還帶了不少誇張的幽默感。

《萊特兄弟》&《愛迪生》

雖然幽默,但絕對不「戲說」。這是我非常欣賞的這套書編者們的態度。別看是漫畫,為了讓孩子吸取到更多知識,這套書設置了不少玄機。

隨處可見的註腳,解決孩子閱讀中的疑問。

《伽利略》

關鍵的地方還有拓展性閱讀。

《萊特兄弟》

每本書的最後,設置了三個部分。

總結說——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主人公的一生,幫助孩子提取到故事重點和應當學習的地方。

問答教室——總結孩子可能感興趣的問題,並給以解答。

《林肯》

生平年表——不僅列出了書中主人公的生平大事,讓小讀者腦中有一個清晰的框架,還列出了同時代的世界大事,幫助孩子頭腦中建立一個立體的事件模型。

相關焦點

  • 寫給孩子的5本世界名人傳記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說:「中小學語文教材應當多選一些傳記。」 「現在教育部正組織編寫一套新的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聘我擔任總主編,這套新教材就選了不少名人傳記,並鼓勵學生多讀傳記。」
  • 24部名人傳記:這樣讀書,你會上癮
    他的閱讀天賦驚人:半小時內可以精讀一本小說,關上書本,還能準確複述十之八九;他的閱讀量驚人:初中讀完4700萬字;高中時期,就已讀破萬卷……所以,他有一個稱號叫做「知識大秘」。大部分傳記單純地記載名人故事,不僅冗長,難以消化,也沒有太多借鑑意義。
  • 薦讀 名人自傳
    薦讀  尤今 名人自傳   很喜歡讀名人自傳。
  • 他用24部名人傳記告訴你,如何真正運用成功者的處事方式?
    他的閱讀天賦驚人:半小時內可以精讀一本小說,關上書本,還能準確複述十之八九;他的閱讀量驚人:初中讀完4700萬字;高中時期,就已讀破萬卷……所以,他有一個稱號叫做「知識大秘」。初中讀完4700萬字,大學遍遊世界名校他說讀書應是習以為常的事從小,李源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迷」,讀經典、讀武俠、讀科幻……他如饑似渴地讀著各種名著
  • 不同學習階段,孩子應該讀什麼
    市面有各種各樣的繪本,無數的專家告訴寶媽,一定要讓孩子多多閱讀繪本,那麼繪本閱讀是不是閱讀越好,怎麼樣的繪本閱讀對孩子學習成長最有效。
  • 《who was 世界名人精選傳記》PDF+音頻100多冊免費領,讓孩子感受榜樣的力量!
    讓孩子從小閱讀名人傳記,能讓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人生;在真實的人物經歷中悟到一些經久不衰的歷史規律。
  •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人一生為什麼一定要讀四大名著?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sheep和jeep 這樣可愛的押韻,居然被變成了《吉普大冒險》,不得不說中文實在是太喜歡各種「大冒險」「歷險記」還有「總動員」了,但是,變成這樣之後,孩子又如何能做到跟著這樣郎朗上口的句子,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語言的美感呢?所以這樣的繪本引進繪本真的再有錢都不要買。還有這位Audery Wood 的繪本也要儘量讀原版,比如這本很好玩的Silly Sally.
  • 藝術有讀 016 | 傳奇、神話與魔力:藝術家傳記中的套路
    他們發現很多藝術家傳記中的逸事都來自於希臘神話,藝術家的形象從神話中獨立出來,單獨保留了許多神話的要素和概念,並留傳給後人。本期藝術有讀藉由《藝術家的形象——傳奇、神話與魔力》這本書為大家還原藝術家傳記中的套路描寫,以及「測量藝術家的種種傳奇與人類內心某種恆定的特質之間的關聯度」(貢布裡希)。
  • 十大名人傳記電影推薦,曠世英才萬古留名
    巴裡·希爾原是一名飛行員,後開始走私毒品、槍枝、人口獲利頗豐,錢多到沒地方放差點被錢埋死,事跡敗露後同時被州警、緝毒警、菸酒槍炮局、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 ,被捕後不久便被釋放,可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的。試想,懷著眾人的期盼,告別家人前往兇險未知的領域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 【成長故事】葉子姐姐:世界名人傳記 萊特兄弟
    世界名人傳記·勵志成長繪本 (二) 萊特兄弟 【日】鶴見正夫/著【日]德田秀雄/繪 蔡鳴雁/譯 長江出版傳媒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媽媽,鳥兒為什麼能在天上飛?」 「因為鳥兒有翅膀呀。 」 「要是我們也有翅膀該多好呀!」
  • 比爾蓋茨透露真相:為什麼我們有錢人,都不讓孩子玩遊戲?
    但是家長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在電子遊戲中,如果是成年人的話,那麼他的工作多半比較清閒,如果是孩子的話,那麼他們的家庭條件一定不會太好,因為遊戲只是有錢人給窮人設計的消遣工具罷了。
  • 孩子為什麼要讀希臘神話?
    我突然理解了格林厄姆在《柳林風聲》裡寫到潘神時為什麼要刻意營造的那種神秘的氣氛——鼴鼠和河鼠去找走失的小水獺,在黎明的柳林中聽到一陣令人迷醉的笛聲。「聽不見啦!」河鼠嘆了口氣,又倒在座位上。「多美呀!多神奇呀!多新穎呀!可惜這麼快就沒了,倒不如壓根兒沒聽見。這聲音在我心裡喚起了一種痛苦的渴望,恨不能再聽到它,永遠聽下去,除了聽它,別的什麼似乎都沒有意義了!它又來啦!」
  • 傳記電影推薦 高分人物傳記名人傳記電影好看影片排行榜
    傳記電影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真實人物事跡改編的電影,通常是因為這個人本身有比較值得紀念的價值,有哪些好看的傳記電影呢?下面就來了解下吧!  傳記電影推薦  1.《林肯》  2.《漢娜·阿倫特》  3.《萬物理論》  4.《辛德勒的名單》  5.《鋼琴家》  6.
  • 為什麼富人讓孩子從小讀這種書?白巖松:不光要讀,還要逼著學
    王詩齡、森碟和李嫣等星二代讀的是北京德威雙語學校,除了語數英,還有書法、西洋棋等十幾門課程。每天上的課程基本上沒有重複的,只有文化課一周上個2、3次,每次講的都是中外歷史。而歷史就是很多富人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的東西。為何富人都讓孩子從小學歷史呢?因為學歷史培養的是眼界和格局,語數外的公式,詩詞,單詞等等都是可以學來的,唯獨人的眼界和格局是學不來的,唯有慢慢培養。
  • 名師帶你讀——《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作者將中國歷代各個領域的名人匯集在一起,包括政治家諸葛亮、軍事家嶽飛、文學家蘇軾、思想家孔子、經濟學家管仲等,以「畫傳」形式,不僅講述了他們一生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而且挖掘出這些故事背後的教育意義,以激勵兒童奮發向上。精美的插圖結合生動的故事講述,讀起來輕鬆,看起來有趣。透過鮮活的文字,感受立體多元的人物形象,觸摸家國情懷和民族正氣。總有一個會成為孩子的榜樣!
  • 大江健三郎答兒童的終極問題:孩子為什麼一定要上學?
    但孩童的世界其實並不缺乏問題的困擾,而且由於沒有繁雜俗世的阻隔,他們思考的常常是「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會有戰爭」,「為什麼會有窮人和富人」這樣一些很深奧,很本質的問題。在成長的過程中,逐年積累的閱歷給了我們其中一些問題的答案,但仍有一部分始終懸而未決。「為什麼要上學?」或許是最常出現在孩童腦海中的天問,為什麼一定要用閱讀書籍的方式學習知識?
  • 為什麼要學歷史?713分高考狀元說出真相,家長:學到了
    從小讀歷史的孩子,到底贏在哪?首先是眼界和格局,如一位作家所說:歷史即沙漠玫瑰的開放,使人眼界升級。一個民族只有銘記歷史,才能展望未來!用歷史大智慧指導人生,以史為鑑,是現代人學習歷史的意義。為什麼要學歷史?
  • 【成長故事】葉子姐姐:世界名人傳記 海倫凱勒
    世界名人傳記·勵志成長繪本 (七) 海倫凱勒    [日]武鹿悅子/著   [日]降屋佳代子/繪  讀完故事,孩子會知道: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擁有希望和勇氣就能戰勝一切。 我想,玩捉迷藏的人如果進過壁櫥,都會懂得那種感覺——裡面漆黑一團,無論怎麼睜大眼睛,也看不見任何東西。那麼,請你再把耳朵捂起來——什麼都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你一定非常害怕,想大聲呼叫吧?「快來人人啊!」可是,如果連這句話都說不出來,哎呀,那該怎麼辦呢?有一個小女孩,她就生活在那個可怕又漆黑的世界裡。
  • 萊昂納多或扮演達文西 改編自未上市傳記小說
    萊昂納多或扮演達文西 改編自未上市傳記小說 時間:2017.08.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