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戲《如懿傳》收官
曾經青梅竹馬的一對小情人
在封建帝制的婚姻道路上終是走散
撇開故事先不說,八十多集長劇看下來,主創團隊至少深諳一個道理:一部精良的影視劇作品必須先要在外型上建立審美追求,才有被深度咀嚼、玩味賞析的基礎。
審美是基石,是前提,更是調性。有了腔調才有可能被鑑為藝術品,而不是迅速被定義為快消品。
先說下服化道。與叫好一片的《延禧攻略》相比,我覺得《如懿傳》不遜色。延禧劇情節大多經不起推敲,誇張的角色人設、扁平、符號化的人物性格,咋舌的劇情反轉都讓人產生一種漫畫感,配色更符合年輕觀眾審美,整體定位可看作古裝偶像劇。
而《如懿傳》的服化道相對深沉,為作品添了幾分正劇氣質。此劇除了演員豪華陣容外,製作團隊也大咖雲集。
美術指導韓忠為國內著名美術大師,《羅曼蒂克消亡史》、《英雄》都是他的作品,尤其是《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美術讓人更為難忘。
片中的奶油黃色調總譜,室內濃重的陰影以及多場對話戲的百葉窗背景,無不在視覺元素上嚴謹遵循影史脈絡,美術對於此類題材的視覺表達做足功課。
《如懿傳》的服裝設計陳同勳,作品也膾炙人口,電視劇《甄嬛傳》、《紅高粱》、電影《梅蘭芳》的服裝均是出自他手。
人物的服裝、造型都承擔著塑造性格、推動情節的重任。拿高貴妃為例,前期得寵時服飾華貴,茵綠脂紅,浮翠流丹,襯得貴妃逞嬌呈美。
含恨傷逝那日,服飾設計為淺淺的肉桂色。貴妃素顏,寡淡落魄,枯草黃的披風雖符合皇家身份但已不顯富貴。
綴著的幾隻深湖藍的蝴蝶,在漫天大雪中與失去生命力的主人一同翩然而去。
梳妝總監林安琦,著名造型師,香港金像獎梳妝造型得主,《還珠格格》、《宮》、《傾世皇妃》……幾乎所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宮廷劇,梳妝設計全部是他。
更神奇的是,此人居然同時兼任《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的造型設計,被比來比去的美術,其實有一部分出自一人之手。倒也厲害,同樣的角色,正反他都做得好。
唯周迅一人的造型設計是張叔平,反倒沒見大神發揮出挑。
張叔平最後一次驚豔到我是宮二在雪地裡練六十四手,章子怡傲雪凌霜,剪水秋瞳,畫面唯美至極。
乾隆年間,曹雪芹用超高的文字造詣鮮活描繪出清代貴族大家庭的生活細節,近300年來,《紅樓夢》都是屹立在華人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無可超越。
可以說,紅樓審美奠定了當代螢屏的清宮審美。
《如懿傳》的劇作主創一定是深諳紅樓味的。嘉貴妃喊她的寵物狗:「富貴兒,仔細著點」。把「小心」說成「仔細」是紅樓的語言。宮女們撕逼會罵對方「這小蹄子!」皇上送如懿珠花,如懿問:「是合宮都有呢還是我一人有?」 這一問完全是黛玉式的。
《紅樓夢》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到黛玉處她便問:「還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了呢?」周瑞家的道:「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後頭的半句話如懿當然不會說,這是由角色身份所規定的。歷史上的乾隆繼後真實性格究竟如何,現已無從考證,若要為周迅版繼後找一個國人熟悉的命運模型,其實就是林黛玉。
她同弘曆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寶黛之誼」。
並且她與上一屆宮鬥冠軍甄嬛不同,這個角色最終也沒有黑化,始終是將愛情與生命連在一起。在確認愛情徹底死亡後,與林黛玉一樣,她的生命也隨之終結。
如懿的人物性格設計中有一項獨愛綠梅,也是黛玉愛竹的翻版。兩個角色都心地純良,品格高貴,桀驁不馴,一樣不喜與群芳為伍,永遠清秀質樸。
對這樣的女子來說,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愛情,比愛情更崇高的是尊嚴。即便在最愛的人面前受了委屈也決不低頭。
如懿薨逝這場戲裡,她對著枯梅,穿著綠梅,閉目而去,安詳而淡然。綠梅代表了她生命中最在意的情分,在她面前枯萎,卻在她體內永存。
在生命的終點,她與自己是和解的,安然睡去的是一個參透了生有時,死有時,悲慟有時,跳舞有時,花開有時,凋零有時,情動有時的女子。
周迅演得真好。
在《如懿傳》中,綠梅皇后就是瀟湘妃子,因愛情死亡和尊嚴掃地而斷髮。乾隆的繼後斷髮正史語焉不詳,給後人留足想像空間。
皇后斷髮,極其嚴重之舉,編劇須得向觀眾給出最有力的解釋。從《如懿傳》的劇作看來,人物行為邏輯在概念上是成立的,但是具體的情節排布就不夠好。
那時的如懿已經對皇上心灰意冷,更在皇后這個位子上坐得索然無味,六宮之事早已不過問。那天忽然聽說皇上和青樓女子打得火熱,忽然記起自己是皇后,像包青天似的去問罪。
她端著母儀行舟湖面上捉姦那段,我還以為要傳龍頭鍘了。
為了繼後斷髮所鋪墊的階梯,看得出編劇用力。皇子胎死腹中,被丈夫怨責;香妃進宮,丈夫移情別戀;和侍衛傳緋聞,被丈夫羞辱;兩人一步步走到恩斷義絕。
但是深究,都是在「情」這一個層面上,編劇所能想到的所有招,沒有更高明的遞進。於是鋪墊到最後,心灰意冷的如懿忽然在意起帝王和帝國的尊嚴來,就顯得不合理。
有了林黛玉,少不得薛寶釵。董潔版富察皇后可以理解為借用了「寶釵」的角色模型。寶釵的屋子素樸,渾似雪洞,與富察皇后的勤儉相似。富察皇后事事顧全大局,沒什麼小性子,即便萬般不情願把唯一的女兒嫁去蒙古,最終仍是順從。
脂硯齋說寶釵歷著炎涼,知著甘苦,雖別離亦能自安。富察皇后懂得籠絡人心,真性情藏得極深。《如懿傳》中的她雖然不是什么正面人物,但作者顯然也不想將其當作完全的惡人來塑造,所以一直到她香消玉殞,她是否做過那些惡行,仍是語焉不詳。
這樣處理是對的,免得與歷史上乾隆髮妻的賢名太過不符。
董潔版富察皇后端莊惠嫻,克己守禮,貴為皇后,不免有著平凡女子的小私心。這一點是劇作上大可放大的部分。
世代中國人的血液裡流淌著儒家文化,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文化命脈刻在身體裡。
坐到紫禁城裡女人的最高位子,個人榮譽與家族榮光支撐著富察皇后擅隱忍、識大體的行為邏輯。
但皇后不得寵,作為女人、屬於凡人的七情六慾如何安放,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應該是這個角色最好看的內心戲。
劇作應放大的是皇后的自我掙扎,而不是不合角色身份規定性地去陷害嬪妃子嗣,為宮鬥而宮鬥,搞些廉價的爾虞我詐。
可惜董潔演技太爛,角色索然無味,這個角色的內在張力非常足,屬於演員未能成就角色。
舒妃的出場是重陽家宴上一曲歌舞,唱的是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重陽佳節唱重陽,很應景,更見意味的是,這是舒妃一生的判詞。
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負笈遠遊。深閨寂寞,《醉花陰》是她寫給丈夫的情書。
舒妃一生活在對皇上的單戀中,得的聖寵也是虛情假意,更因自己是太后舉薦之人遭到乾隆的提防算計。
這闕詞是舒妃對情郎的思念也是她愛情的錯付。她的出場與謝幕都以此曲襯為背景音樂,更添宿命感。
《紅樓夢》第五回最好看,寶玉跟隨眾人在寧府賞梅,一時睏倦,在秦可卿閨房午睡,夢中見到十二釵正副冊的判詞。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是元春,「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判詞」是香菱。
判詞是對人物命運的預言,劇中這曲醉花陰就是舒妃的判詞。文學上塑造人物的手法,在好的影視劇中亦可通用。
海蘭一朝爭寵,露的一手是女紅。
用深紫色的蠶絲線和八股絞入一股的薄銀線來為太后繡衣裳,這樣色澤不會過於奪目,但在燭光下又不失柔和、尊貴。
在每一羽的鳳凰羽毛上都鑲上紫瑛珠與碧璽珠,紫瑛珠的色澤跟深紫蠶絲可以深淺交錯,碧璽又有寧神的作用,鳳首之處還要用蜜蠟之石來祈福。這齣戲像晴雯勇補孔雀裘。
海蘭與如懿,也有晴雯黛玉的一體兩面性。
劇作為了護好如懿的主角光環,抱定了不讓這個角色幹壞事,於是所有應該她做的壞事,就只有由這個姐妹代勞了。
海蘭明面上的角色是瑜妃,本質上是替如懿辦事的丫鬟,是黑化了的如懿。
全劇力求忠於歷史,極力還原乾隆盛世。
劇中有一處簡單的過場鏡頭,皇上背後出現了一兩秒鐘的牌樓,匾額上書「芝田日永」、「閬苑春深」。
這幾塊匾額據記載都是乾隆五年三月裡御書,後做成銅鍍金字匾,劇中就剛好放置在乾隆最初登基的段落中,緊扣史實。
皇上賞給如懿的綠梅粉原型是明熹宗的皇后張氏的美容秘方。
「玉簪粉」在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中確有可考,詞條記述「取其含蕊,實鉛粉其中,飯鍋上蒸過,雲能去鉛氣,且香透粉內,婦女以勻面,無䵟痣之患。」
《紅樓夢》中「平兒理妝」一節有描述:「平兒聽了有理,便去找粉,只不見粉。寶玉忙走至妝檯前,將一個宣窯瓷盒揭開,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遞與平兒。」
曹雪芹的《紅樓夢》寫得是極好的,當然,作者佔得時代便宜。
《紅樓夢》創作於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現在是歷史小說,在當時根本就是現實小說。
曹家祖孫三代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少時完全目睹了貴族生活。
今日若是換了曹雪芹來寫清宮戲,單論生活細節的豐富,有哪個編劇比得上。
但一部上品的清宮戲難道僅僅講一出帝王婚姻悲劇或者還原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嗎?
這樣的創作主旨是沒有高度的。
帝王生活對於今天的國內觀眾來說,其實早已失去了神秘感。紫禁城對全世界遊人開放成博物院,皇家禁地成了旅遊景點,再加上無數清宮檔案的解密,數十載大小螢屏對於皇上嬪妃生活的再現,榨乾了觀眾對於帝王家庭生活最後一絲興趣。
好的劇、好的小說,故事永遠是載體,最終為的是講道理,從目前來看,這齣劇為觀眾點出的道理,既不新鮮,也不高明。
追憶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清宮戲,尤小剛的《孝莊秘史》。
至今仍會憶起寧靜所扮演的孝莊品性端正,堅韌不拔。
寧靜演出了這個人物的內心掙扎,她的美超越了我們的文脈裡對於女子美德的訴求。她失去了愛情,但觀眾卻並不單純為她與多爾袞的情感不得善終流淚。
寧靜完美呈現出這個人物的複雜性。她一直在成長,從少女長成「一國之君」,孝莊是前清真正承上啟下的人物,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
她最終犧牲了小兒女的情感,拋棄的是家,成就的是國。在對女性悲歌的哀婉中,觀眾更為深受的是正向價值的感染力。劇作用好看的家國故事包裹了一個高明的清官邏輯。
《如懿傳》力求紅樓的形,卻終不得紅樓的韻
寫著寫著仍是墮入了庸俗
十幾年前的清宮戲並不見宮鬥
卻如此好看
教人如何避孕、如何坐胎、如何弄死皇嗣
現代清宮戲的三大法寶
來來回回離不開女人的子宮
格局太小,真的看煩了
近期精彩文章:
給你點顏色瞧瞧
任性實拍偏執狂,除了諾蘭還有他!
導演居然讓我演隱形人?!
就因為這一個道具,這些好電影需要你再看一遍
陳小姐:來人!把皇上拖出去!
這個「雛妓」是呂克貝松的前任!
*往期經典 公眾號內回復「目錄」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