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2021-02-21 河青教育

看過一個達人秀節目,女子在達人秀上開始作畫,筆法稚嫩拙劣,畫了許久都看不出輪廓,沒有耐心,不明就裡的四位評委,不約而同地滅了燈。

但在女子潑上白粉後,女子的作品瞬間震撼全場。

生活中的父母,像極了視頻中的評委,很多時候,多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比你想像中優秀。

有這樣的小故事:

媽媽的嗓子出現了問題,做了小手術,醫生要求至少10天不能說話。

放學回家後的兒子,進門就嚷嚷:「我太討厭我們的老師了,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圖片來源:《念書的孩子》

如果是平時,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一定會嚴厲地訓斥他,但想到醫生的叮囑,媽媽只好保持沉默。

氣憤的兒子,向媽媽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媽媽,今天老師說我的作業是抄同桌的,其實真的沒有,為什麼我的努力和進步,老師都看不見……」

見媽媽沒有說話,兒子接著說了自己的委屈,說著說著,竟然哭了出來,媽媽依然沒有說話,只是抱了抱傷心的兒子。

圖片來源:《追逐繁星的孩子》

兒子很快安靜下來,對媽媽說:「謝謝你媽媽,謝謝你聽我說這些事,謝謝你理解我,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努力,讓老師看到我的成績。」

說完,就開心地去寫作業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的:傾聽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


豆瓣網友@星辰麗麗說過自己的故事:

逛超市的她,買來兩根甜玉米,回到家喊女兒和婆婆來吃。

女兒拿起一根玉米,就啃了一口,放回盤子,接著又拿起另一根,聞了一聞,又咬了一口。

圖片來源:《小鞋子》

看到這個場景,氣不打一處來的她,怒吼道:「你這孩子太不懂事了,玉米是你和奶奶一人一根的,媽媽平時不是教你要學會分享麼?」

女兒嚇得臉色蒼白,吞吞吐吐地說:「我,我就想聞一聞,看哪個玉米香……」

「你什麼你,你就想著你自己了,你怎麼那麼自私!」

聽到她的苛責聲,婆婆趕緊趕來,「孩子,奶奶吃不動玉米的,這些都歸你……」

圖片來源:《小鞋子》

聽奶奶這麼一說,女兒「哇」地哭出聲了,一邊抹眼淚,一邊哭著說:「奶奶牙齒不好,我咬一口,看哪根玉米嫩,聞一聞,也是為了挑最香的給奶奶……」

大人總覺得輕易就能看透孩子,憑藉自己的臆想,過多地打斷孩子說話,甚至給孩子當頭喝棒。

父母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扼殺的不僅是孩子的善意,更是孩子的心靈。

單純的孩子,雖然懂得不多,但表露的情感卻是真實的,他們毫無保留對家人表達的愛,一旦受傷,就會變得小心翼翼。

其實,在生活面前,父母從未長大,還不懂體會愛和被愛。

讓孩子把話說完,別讓你的呼來喝去,換來孩子的小心翼翼。


同事家6歲的兒子,上一年級的他,有天放學後,滿頭大汗地闖進辦公室。

「媽媽,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

同事見滿頭大汗的他,關切地說:「怎麼一臉的汗,讓你不要跑了,你就是不聽,以後不要再跑了,著涼了怎麼辦?」

圖片來源:《風箏孩子王》

說完又是遞溫開水,又是擦汗。

「媽媽,我跟你說件大事!」

「你能有什麼大事啊,趕緊寫作業去吧!」

男孩不依不饒,繼續說:「就是在今天下午的時候……」

「趕緊寫作業去吧,別說了,媽媽要出去一下。」

對面的我,看見男孩失落的眼神,忍不住問他今天下午發生了什麼大事。

原來,從沒有獲得跑步比賽冠軍的他,今天下午得了第一。

男孩生氣地說:「媽媽為什麼不聽我說話,我再也不想和她說話了……」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但真正尊重孩子的很少。

孩子成長路上無小事,比起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更希望父母關注他的點點滴滴。

讓孩子把話說完,傾聽他們的心聲,不要忽略他們的感受,養育孩子如同栽種花草一樣,是需要時間來呵護的。


美國南部的一個鄉村院子裡,有一個男孩,開心地對著月亮跳呀跳。

看到這一幕的媽媽,好奇地問:「你在幹什麼呀?」

男孩指了指月亮,興奮地說:「我要到月球上去!」

圖片來源:《風箏孩子王》

媽媽為兒子的想法大吃一驚,但還是默默聽完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孩子說完後,媽媽笑著說:「很好啊,但你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哦!」

很多年以後,電視上播放了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美國人,而這人正是當年的那個小男孩,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試想,當初那名媽媽沒有傾聽小男孩的夢想,而是還沒等男孩說完,就扼殺男孩的奇思妙想,還會有後來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嗎?

圖片來源:《風箏孩子王》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新奇和想像,無論孩子的言語多麼的幼稚,都是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論多麼的好笑,都是孩子想像力的徜徉;無論多麼的荒誕不經,都是孩子創造力的釋放。

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等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大饋贈。

父母總抱怨,孩子進入叛逆期,自己聽不懂孩子的心聲,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不等孩子把話說完,生活給父母開的「罰單」。


圖片來源:《小鞋子》

世上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容易犯錯,也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讓人自豪。

孩子給我們帶來甜蜜,也給我們平添憂傷。

法國教育學家帕梅拉•德魯克曼說:

即使孩子有不對的地方,父母也有責任傾聽並且領會他們的動機。孩子有不同尋常反應時,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並向他們解釋這個世界。

比起讓孩子聽話,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關於作者:女兒派(ID: nverpai), 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 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編輯:韓雅璐

相關焦點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逛超市的她,買來兩根甜玉米,回到家喊女兒和婆婆來吃。女兒拿起一根玉米,就啃了一口,放回盤子,接著又拿起另一根,聞了一聞,又咬了一口。
  •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在煩惱,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總怕自己把孩子給帶壞了。其實,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父母,就是孩子這一生最好的老師與榜樣。父母的修養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會賺錢的媽媽》的作者克裡斯特爾·潘恩說:「父母的生活理念和慷慨奉獻的精神,對她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他們的言傳身教,她將無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 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2什麼樣的家庭養出什麼樣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這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的身上「開花」。 熱情大方的父母,常常會教導孩子大氣熱情。就算沒有言語相告,在實際的生活中,那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實就已經默默影響著孩子了。
  •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如果把原聲家庭當成一塊土壤,那麼父母的修養就是養料,而孩子的教養則是培育在土壤裡的果實。果實長成什麼樣,與土地有關,但更多的是與提供的養料有關。一個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對外界信息的吸收缺乏最基本的甄別能力。所以,這時候便需要周圍的成人為他們提前做好遴選,將最優質純淨的信息灌輸過去。
  • 管住自己的嘴,不揭孩子的短,是父母最大的修養
    很多時候,父母無心地傷害了孩子,哪怕不是故意的,但父母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在孩子的眼裡,都會被放大解讀。想要讓教育的效果更好,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孩子的壞話。
  • 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
    看完這篇文章,我就啟動了自省程序:我有沒有老是曬孩子的日常,以至於打擾到關注我的朋友?幸好,我自認還不是太頻繁。朋友圈裡經常曬娃刷屏的倒也不少,我的心態都很寬容,「哪怕再理智的人,生了孩子,都多多少少有點誇孩子和秀孩子的衝動」。只不過,可能也有一些還沒有生娃的朋友,早就看膩了你孩子的哭笑玩鬧,苦於友情和面子,在你的評論裡點讚。多顧及身邊人的感受,也是有修養的一種表現吧。
  • 霍啟剛郭晶晶結婚8周年上熱搜: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本以為他們夫妻倆帶孩子是有保姆或育兒嫂幫忙的,可是未曾想到他們會親力親為。就跟我們尋常的恩愛夫妻一樣,妻子生完孩子後,丈夫會心疼妻子,然後兩個人一起帶娃。帶孩子不是妻子一個人的事,丈夫也會很體諒妻子,儘自己所能去照顧妻子,幫妻子排憂解難。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小傢伙看沒有人管,更加肆無忌憚,把扔到地上的鞋當球踢,我和店員小聲提醒也無濟於事,就這樣邊扔邊踢,直到我同事試完鞋才算告一段落。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種情形都會覺得這個孩子太沒教養了,而他的媽媽又太疏於管束。
  • 親子音樂會|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是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長帶著孩子去現場聽音樂會,能夠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培養孩子的樂感,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和修養,由此,瞳年藝術劇開辦了適合孩子們的親子音樂會。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愛是陪伴」,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普遍的誤區,認為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就是對孩子們的愛。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曾經在公交車上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名婦女帶著一個孩子上車,但婦女只投了自己一個人的車票錢。司機看見後喊住兩個人,說孩子要買半票。但婦女卻表示,她的孩子還沒有一米二,不用買。而司機呢,憑藉著自己的經驗,掃了一眼孩子的個子,認為孩子已經有一米二了,硬拉著孩子,讓那名母親付半票。孩子到底是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場就哭了。
  • 做父母最失敗的一件事,不是孩子成績不好,而是這個!(父母必看)
    民警到達後將小女孩接回派出所,並找到了孩子的家人。女孩媽媽表示,自己當天臨時出門,女兒獨自留在家中,弄壞了平板電腦,可能怕「吃批評」,就帶著幼兒園的作業本「離家出走」了。看到這則新聞,安全君在感嘆小女孩可愛的同時,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後第一反應不是告訴父母,而是選擇「離家出走」逃避懲罰。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前不久,一位母親的行為引來了許多網友點讚支持,並感嘆「有責任有擔當」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原來,因為自己的孩子在玩耍時扔石頭,不小心砸壞了一輛車的車窗玻璃,這位母親便打電話到派出所求助,希望能找到汽車的主人,給予賠償。
  • 媽媽小心: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
    本文授權轉載自【咪蒙的博客】,發表於2012年6月26日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c90102e29h.html作者:咪蒙,媒體編輯,專欄作家父母對孩子的愛,絕對是真愛。
  • 伊能靜為了女兒深夜發文舉報網友:父母自我修養就是持久戰
    同樣的社會,卻有不一樣的情懷;同樣的為人父母,卻有不一樣的行為素養。在社會中,保持言語行為的善意道德,是父母最基本的修養。02為人父母就是要榜樣先行張泉靈說:「 保養好自己身體,老了別給孩子添麻煩。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別給社會添麻煩。」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得成為什麼樣的人。
  •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家長重視「美德教育」,可提升孩子修養
    所以說大喊大叫在孩子眼中,並不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只不過是一種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而已,特別是當孩子產生一些情緒,而家長並沒有照顧到他們,孩子就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2、傳達信息當孩子傳達信息的時候,家長是否在意過孩子的意願呢?其實有很多家長都並不在乎孩子的想法,所以當孩子傳達信息時,家長更不會去給予注意,這就使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父母忽視。
  • 愛孩子最好的方式(父母必看)
    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父母的滷菜店案板下上網課,感動無數人。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來。 貪圖短暫的安逸,未來就有吃不完的苦,那些覺得讀書苦的孩子,基本都是沒有挨過生活的耳光。 這世上,付出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你今天偷的每一個懶,都會變成明天填不完的坑。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是一個二胎家庭最好的狀態。原來每個擁有良好氛圍的二胎家庭,都離不開父母的成長。★「弟弟是太陽,父母是地球,女兒是月亮」奧吉的特殊情況,使得家裡的所有人都圍著他轉。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一面鏡子,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當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把愛的天平傾斜到弟弟後,姐姐的心態必然會發生變化。
  • 成年人最好的修養,是懂得「沉默」
    然而如果我們想要活的高級,活的精彩,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修養,有品味,讓別人感覺到你就是那種高級的人。對於成年人來說,最好的修養其實就是兩個字:沉默。沉默是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感情中,管理自己的嘴巴總是一個學問。
  • 最好的修養是:給他人自在,給自己方便
    因為印象好,看完畫展,大家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得知跟我一起去的女友自己開攝影工作室,簡白談起日本藝術家蜷川實花。對於蜷川老師的作品,我不反感,但我朋友不喜歡。所以當簡白滔滔不絕的時候,她一直默默吃菜。簡白忍不住問:「你搞攝影的,不研究蜷川實花?」我朋友只好實言相告:我不喜歡她的風格。飯局的後半場,成了簡白向蜷川實花老師致敬的專場演講。
  • 孩子朝餐廳服務員扔牙籤,教養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
    三、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養在一列地鐵上,一個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吐了,父親立刻給周圍的乘客道歉,並蹲下了整理乾淨嘔吐物父母良好的教養,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明燈。郭德綱之子郭麒麟,近兩年在娛樂圈一直擁有很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