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最好的方式(父母必看)

2021-02-22 夜聽

真正的愛,不會把孩子放在蜜罐裡長大。

                                                   ——秋葵媽 

這2天,有一張照片火了。

 

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父母的滷菜店案板下上網課,感動無數人。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來。

 

因店鋪僅8平方米,就將她安置在案板下學習,女孩已經堅持了一個月,沒有受學習環境影響,學習狀態很好。

 

網友都說,小女孩真的太自律了,讓人心疼,又讓人敬佩。

 

其實,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你今天拼盡全力,才會有了明天的星辰大海。

餘生,請告訴孩子這三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讀書的苦,比不上生活的苦

 

前幾天,找了電影《聞香識女人》的結尾跟兒子一起看,臺詞非常經典: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他媽的太苦了。」

 

我問兒子說:「你覺得現在的生活苦嗎?」

 

他說:「苦,每天要做好多作業啊。」

 

我說:「這世上很多人都很苦的,比如那個在案板下學習的小女孩,比如做銷售的爸爸,做保安的叔叔,清潔阿姨,擠地鐵的上班族,發傳單的推銷員.

 

他們都很苦的,沒有誰比誰過得容易,只是有人扛了下去,有人扛不下去。

 

可人生,總得需要自己成全的。」

 

在網上看過一句話:

上學沒吃的苦,生活一點點還給我了。

 

我的表哥在工廠裡做了10年的電焊工,手臂都是傷疤。

 

表哥現在經常跟孩子說:「你現在覺得讀書苦,以後你就會跟我做苦力。以前我也覺得讀書太苦了,只想著逃課去玩,現在才知道人生苦多了。」

 

他每次下班回家,都會叮囑孩子做功課,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路。

 

貪圖短暫的安逸,未來就有吃不完的苦,那些覺得讀書苦的孩子,基本都是沒有挨過生活的耳光。

 

這世上,付出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你今天偷的每一個懶,都會變成明天填不完的坑。

 

不如意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那些熬夜背的課文,做的練習題,背過的公式,熟記的單詞,終將會帶你穿越黑暗,去到你想到的地方。

 

孩子,請你記住:

 

讀書,才是人生最好走的一條路。

 

延遲滿足,控制欲望

前幾天,帶兒子去逛商場,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兒子看上了一個電子產品,可是根本就不適合他用,我就沒給他買,一路上他是又哭又鬧,最後還跟爸爸告狀。

 

老公就說:「幹嘛不給他買,孩子想要就買,又不是很貴。」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想要就買嘛。

 

那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你永遠滿足不了孩子的欲望。

 

羅振宇說過一段話:

 

孩子都喜歡小寵物,因為小寵物可以及時滿足它的要求。

 

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就會馬上向你搖尾巴。

 

人都喜歡有回報的東西,孩子喜歡玩也是這個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想做一件事情,就必須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多年前,史丹福大學教授做過一個實驗:

他找來一群5歲大的孩子,給他們每人發了一顆糖說:「我要出去一趟,你們現在可以把糖吃了,但是在我回來的時候,如果有人沒吃,我會再獎勵他一顆糖。」

 

十幾分鐘後,他回來一看,發現三分之二的孩子把糖吃了,三分之一的孩子忍住了。

 

多年後,教授找到了這群做實驗的孩子,發現那些沒吃糖的孩子,擁有了高學歷,都是成功人士。

 

於是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概念:人的命運軌跡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與你面對「滿足」時,能否做出「延遲」有關。

 

所以,你得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控制及時行樂的欲望。

 

畢淑敏說:「樹不可長得太快。一年生當柴,三年五年生當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為棟梁。」

 

欲速則不達,任何一份成功,都需要你老老實實付出汗水和努力。

金錢教育,必不可少

 

在知乎看過一個帖子:

 

我辛苦攢下了幾萬塊錢,被兒子全部拿去打賞主播了。這幾萬塊錢,是我和孩子他爸一塊磚一塊磚搬出來的啊。他幾天就給我弄沒了,要了我的老命,我怎麼生出了這樣的兒子。

 

他不知道賺錢有多苦啊,是我用命賺的啊。

 

現在很多孩子,都迷上了直播,動不動就給網紅打賞。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現在很父母很少直接跟孩子聊錢這個話題,更談不上給孩子學習關於金錢的知識了。

所以,很多孩子從小是缺少金錢教育的,對錢缺少正確的認知。

 

閨蜜小慧昨天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小慧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女兒突然跑過來說,媽媽我想要升級一套遊戲裝備,你幫我買一下唄。

 

小慧說:「幾百塊錢,太貴了,媽媽賺錢很難的。」

 

女兒噘嘴說:「你騙人。」

 

小慧說:「我怎麼騙你了,你知道錢怎麼來的嗎?」

 

女兒說:「手機裡來的啊。」

 

小慧愣住了。

 

女兒接著說:「你每次都是用手機買東西的啊,又不用自己出錢。」

 

其實,現在很多小孩,都跟小慧女兒一樣,不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你得告訴孩子,錢是怎麼來的,你要告訴孩子你是做什麼工作的,還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樣的職業。

 

最後告訴孩子,當你工作了才能創造財富,錢是通過辛苦勞動換來的,是付出後應有的報酬。

你還可以給孩子提供賺錢的機會,讓孩子切身感受。

這裡說的「賺錢」不是獎勵,不是孩子掃地洗碗,就獎勵他10塊錢;考試100分,獎勵100塊。

 

洗碗、做家務這都是為家庭分擔,是愛的一種表達形式,這是孩子應該參與的。

 

考試,做作業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這也不應當獎勵。

 

你要獎勵的是,比如孩子去撿瓶子,賣報紙,做手工去賣等,這都是他勞動所得,你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報酬。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不勞而獲的生活。

 

也要讓孩子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即使不富有,但也可以過得很快樂。

 

身為人母,你不可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你得為孩子樹立一種意識:

 

你想要的,可以靠自己創造。

最後,和你們分享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所以,加油吧,孩子們,笑一笑,挺下去,此刻就是你的美麗人生。


點亮在看,與孩子共勉。


你好,這裡是夜聽,我是秋葵媽。

我在後臺收到了很多聽友留言,很多父母說自己在育兒方面有許多困惑。

因此,為了幫助大家,我們建立了一個專門的育兒公眾號-秋葵媽媽。

任何一個有思考的、愛孩子的爸媽,都不應該錯過。

長按下方二維碼,一起做最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教育孩子最好方式,並非是「愛」,而是及時地「報復」孩子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並非是"愛",而是及時地"報復"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觀念和態度。有的人說對待孩子要溫柔,用愛感化孩子,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其實除了這兩種態度之外,還有一種教育方式,許多父母都不知道,那就是"報復"式教育孩子。北大有位教授在公開場合發表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並不是"愛",而是及時地"報復"孩子。
  • 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真的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友好方式嗎,本文給...
    現在多數年輕父母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和相處模式,根本原因肯定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更加追求家庭關係的和睦和情感的表達,另一個方面也是對孩子教育的逐漸重視,無論是情感教育還是知識教育,年輕的父母們總希望能夠給孩子們最好的。而「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就逐漸形成一股風潮。但這樣的方式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極大幫助嗎?
  •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家庭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搖籃,親子關係更是塑造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礎。時下,很多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可能會請來爺爺奶奶幫忙,也可能為孩子找保姆或者是家教,還可能給孩子一堆玩具,或者是將電視打開讓孩子玩玩具或許看電視。但是大部分的家長並不知道,一時的偷懶究竟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後果,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對孩子來說將意味著什麼?
  • 孩子過年紅包的正確打開方式!太對了,父母必看!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時父母、長輩給孩子的紅包也越來越厚。 一個春節下來,有些孩子的壓歲錢少則幾百上千,多的上萬元,所謂「年年有壓歲錢,年年都不見錢」,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壓歲錢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乾脆把壓歲錢全部「收繳」,或是幫忙保管,或者是用來補貼家用;有的家長則處於另一個極端,把壓歲錢全權交由孩子自己處理;這些處理方式雖然乾淨利索,卻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經濟主體意識和理財能力。
  • 親子音樂會|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是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親子音樂會與古典音樂會不同,它打破了傳統音樂會的表演形式,把少年兒童的音樂啟蒙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用一種新穎的表演方式,把家長和孩子們變成音樂會表演的一部分,更有原創卡通人物,拉近了孩子們與音樂的距離
  • 保護孩子自信最好的方式:讓孩子寧為雞首
    讓孩子做雞首是保護和維護孩子自信的方式之一。本文作者郜瑩,臺灣著名節目製作人,作家和兩個孩子的母親。郜媽侃一侃上海某小區附近正在蓋一所據說是上海市最大最好的中學,因為這所中學即將「入駐」,學校有一個規定——學校學生必須入籍在這個學區,所以鄰近的房價居高不下,只要「有點辦法」的父母,都想讓孩子在這所學校「卡」到一個入學資格。
  • 北大教授: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愛」,而是及時地「報復」
    關於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要說到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大部分家長真的知道嗎?是打罵孩子?是講道理?還是給孩子足夠的愛,感化他們?當然都不是,但是大部分人教育孩子基本上就是遵循這3種教育方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坎坎坷坷。
  • 不打不罵,父母教育孩子的 6 個正確方式(家長必看)
    打罵會對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什麼父母卻還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因為有效!孩子被打罵後,當時的表現似乎變好了,家長看見打罵有用,於是就認為打罵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而且爸爸對媽媽也是如此,經常對媽媽冷言冷語,愛答不理,媽媽體諒爸爸工作壓力大,也是默默的承受。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並且會做出模仿。
  • 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體諒,源於父母的溫暖和愛
    可是教育這件事雖然投入很多,但是收穫的結果卻並不能完全成正比,有些孩子能夠按照父母的期望考上名校,但是也有的孩子卻跟父母的預期背道而馳。在孩子犯了錯之後,要及時聆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後再進行引導,這樣孩子會感覺到父母的愛和尊重。父母能夠做到體諒他人,孩子自然也耳濡目染。2、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現在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出現叛逆的行為,究其原因都是幼年和童年時缺少關愛與陪伴。
  • 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豆瓣網友@星辰麗麗說過自己的故事:逛超市的她,買來兩根甜玉米,回到家喊女兒和婆婆來吃。
  • 你以為孩子是你在養,其實真相併不是!父母必看!
    你以為孩子是你在養,其實真相併不是!父母必看!孩子來投胎,是帶著他的福報來的,看起來是父母在養,但其實還是孩子自己的福報在養。一件事情最後取得成功,是大家的福報在支撐,就是共同福報的累計。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想要孩子會讀書,就給孩子買去名牌學校讀,以為能出人才,但首先他要有這個命。就像養孩子,花的是父母的錢,但損的是孩子的福報。
  •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野蠻生長」
    對於孩子而言,真正的奢侈品是自由與空間,是父母的放手和信任,是沒有束縛、撒開來「野」的經歷。而現在很多父母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01 過度保護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更脆弱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4歲的女兒被幼兒園退學。根源全都在馬雅舒過度細緻的照顧上。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告訴你:分離,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人生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孩子總不可能在媽媽的懷抱下躲一輩子。這時候的鷸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它溫柔地勸撫小鷸再次嘗試。當勸服無用時,它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給孩子留下了自我嘗試的機會和空間。這種果斷放手的心態實在難得。後來,小鷸成功地學會了覓食。這也驗證了:學會放手,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愛!
  • 過分的愛會讓孩子壓抑,這不是父母愛孩子的表現,反而體現了自私的...
    我們都應該愛自己的孩子,物資基礎好了,根據中國的教育傳統會對孩子投入無限的關愛,在家裡過分的寵溺,導致在家小霸王,我個人覺得: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孩子會以這種相處方式衍生到其他的朋友上,也希望更多的同學和寵溺他,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心理波動,應該就有一個理性合理的平等的對待方式。
  • 東方紅 · 財富升給孩子四桶金,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愛,從小到老,父母總想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愛。孩子所需的費用也越來越多:1、教育費用不斷攀升!2、婚嫁格調越來越高,還想讓婚禮風光無限?3、孩子工作壓力大,當父母的該咋辦?4、養老制度霧裡看花,還奢望退休後環遊全世界?5、央視持續降息,一年基準利率1.5%。面對負利率時代以及資本市場持續動蕩,如何有效理財,確保財富安全與傳承?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孩子愛頂嘴,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感到心煩、頭疼的一件事情。你說一句孩子回你十句、你還沒說孩子就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孩子越頂嘴,父母就越生氣,然後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孩子越頂嘴父母越生氣,父母越生氣孩子越頂嘴。
  • 4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如果是第二類父母,孩子有福
    說起遺傳,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的身高、長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養方式關係很大,很多人就會產生懷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同樣的育兒問題,不同父母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給孩子自然也不盡相同,也就養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幾千個家庭發現,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直到三十年後,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養方式。
  • 賈乃亮李小璐陪甜馨玩耍:這才是離異父母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孩子不是父母洩憤的工具,也不是父母個人感情失敗的證據,更不是父母傾倒情緒的垃圾桶!將愛人與父母的角色分開,守住各自的「邊界」,讓孩子獨立地感受「愛」才是對孩子呵護,也才是自己走出「傷痛」的證明。 二、父母分開不離愛,幸福快樂常相伴 離異,只是夫妻關係的解除,但是除了「愛人」的角色外,還有父母的角色。
  • 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
    現在我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對當初自己的行為深切地感到懊悔,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我是家人不愛,孩子不喜。我現在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單親受到傷害!離婚一定會傷害孩子嗎?」小娟一邊看著兩個孩子的照片,一邊哭訴!她特別擔心因為自己離婚,讓兩個孩子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可是已經離婚的她,又無能為力!
  • 陳小春應採兒: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